羅璇博士是一位具遠見的領袖,在高等教育界服務逾30年,在香港青年發展及與中國內地的教育合作方面貢獻良多。羅博士於2023年9月獲任命為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及大學發展總監。羅博士重返理大前,曾於其他院校擔任管理層,專責內地事務及創新創業。在此以前,她曾在理大工作達26年,憑藉豐富的經驗和對理大深厚的認識,將大大有助推動理大的發展更上層樓。


你曾擔任理大內地發展總監多年,與理大的淵源深厚。是甚麼原因促使你重返理大工作?你認為現時理大與昔日相比有甚麼變化?

「生機勃勃,蓄勢待發」— 這是理大給我的感覺,亦是吸引我回來的原因。我於2019 年離開理大,在這短短數年間,理大在多方面也有一番新氣象,令人鼓舞。例如,主校門和大學廣場相繼落成啟用,校園環境優美和更有活力。此外,理大管理層團隊上下一心,凝聚力強,雖然大家崗位不同,但持有共同目標,做起事來便有共識並具成效。同時,我很高興除了重遇很多舊同事和朋友,亦見到很多優秀的學者加入理大,為大學注入更多新動力。理大經歷轉變後,穩步發展,正蓄勢待發,我希望能為大學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及大學發展總監,你將會如何加強大學發展及為理大爭取更多支持,而你希望達成哪些主要目標?

理大歷史悠久、根基穩固,並與工商界建立了強大的聯繫。我希望能進一步鞏固我們與各界友好的聯繫,讓他們持續地了解和關注大學的發展,從而對理大投入更多的支持。我在理大工作了很長時間,對大學一直以來的發展較為了解,這對我向各界支持者闡述理大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成就,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亦需要擴大支持者的網絡,除了本地,還有內地的善長;除了個人,還有機構支持者,期望他們成為支持理大的新力軍。我亦希望能與同事合力,在校友間推廣慈善文化,鼓勵他們支持母校長遠發展。

 

此外,我留意到新一代的善長及支持機構跟以往有所不同,他們不單是捐款贊助大學的冠名項目,而是更加重視與理大共同協作、共同培育、共同籌辦對社會具影響力和意義的項目及活動。理大有很多造福社群的教研項目,我希望促成更多雙贏的合作方案。

 

憑藉你廣泛的網絡、對內地事務的深入了解,你將如何進一步加強理大與產業之間的合作和促進創新創 業?

羅博士身兼香港科技協進會副會長和深圳市政協委員,在青年發展及教育方面貢獻良多。

羅博士身兼香港科技協進會副會長和深圳市政協委員,在青年發展及教育方面貢獻良多。

我與工商界一直保持緊密聯繫,亦曾主導大規模的創新創業項目,培養了600 多個初創企業,並經常組織香港初創企業與內地企業和風險投資專家對接。此外,我多年來參與內地發展事務,例如協助理大在內地不同地區設立了六個基地,並自2021 年起擔任深圳市政協委員,亦是香港科技協進會副會長,曾提出多項建議,致力促進港深兩地的創科協作。這些都有助理大建立投資者網絡,支持產學研項目和促進創新創業。

工作以外,你亦積極投入社會服務,自1992 年起一直參與香港童軍的義務工作,現為助理香港總監(內地事務)。是甚麼驅動你熱誠服務社會?

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我熱愛培育⻘少年的工作,而我在童軍工作中亦獲益良多,例如學習如何與年輕人溝通,而多與年輕一代接觸,自己亦會更年輕和更有活力!我亦學會籌劃大型活動,訓練堅毅的精神,以及提升領導能力,例如大家都是義工,如何令他們為童軍工作付出時間和精神,那就要讓人工作得開心和有成功感;而在做得不好的時候,不是責備而是想方法幫助他們。這些經驗亦能應用在我日常工作中。

 

從你的人生經驗中,你有甚麼說話勉勵年輕人?

竭盡所能,無悔人生。凡事抱着積極的心態,起動後,一步一步朝著目標邁進,前路無限。只要盡力而為,就不用後悔,以平常的心面對結果。

 

你是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呢? 有甚麼愛好?

我熱愛所有工作及社會服務,亦喜歡與大自然相處,喜愛行山、跑馬拉松。無論上班、帶領童軍、籌辦活動,都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