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專題

News and Events_Breadcrumb-Banner-20221007
20240508_2000x1050

理大護理學院與明愛勞動友善社區計劃共同舉行「勞動友善健康調查發佈會」

明愛勞動友善社區計劃(下稱:計劃)旨在促進清潔工友的健康、安全與尊嚴。協助清潔工友提升自我管理健康意識,提升面對工作處境的效能感,並建立友善社區,以社區資源承托工友的長遠需要。本團隊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合作於2022年5月19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間進行量性研究,以方便採樣形式,面談訪問了463位清潔工友,以進一步了解清潔工行業前線工友的健康、勞損及工作模式與職業健康風險的關聯,期望社會各界能深入清潔工友工作狀況,並參與改善勞動者的工作環境。 勞動清潔工以老年及女性工友爲主 是次健康調查主要在清潔工友工作地點,以健康檢查及問卷調查形式收集數據。受訪背景中有接近六成工友(58.4%)屬61歲以上,而41至60歲則佔四成,平均年齡為62歲。性別比例方面,有七成女性,男性則佔三成。是次受訪者工種中,有超過四成半(46.1%)為街道潔淨組,而其他則包括車隊﹑單棟大廈及工廈清潔﹑防治蟲鼠或其他工種,當中超過九成工友(91%)屬外判制度下工作。從上述背景反映,清潔勞動市場行業以中老年及女性為主,而未來清潔行業工作人口會持續老化,需關注目前工作模式能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在職配套﹐及早關注中年邁入至老年的工友的體力及健康需要。 工友壓力大年長工友成趨勢 調查發現接近四成工友(38%)有工作壓力,分別處於有壓力(34%)及非常感到壓力(4%)的狀態。而未來工作動機方面,有超過八成工友(83%)表示沒有辭職的想法,當中有近八成工友(77%)表示會在現時工作崗位上多工作兩年,而只有3%表示不會。有受訪工友表示因職業選擇不多,因此偏向留於原來職位繼續工作。 睡眠質素差慢性疾病多困擾 是次調查從受訪工友之健康狀況及休息狀態進行了解。調查發現有超過四成工友(44%)感知自己的健康狀況未如理想。就睡眠質素而言,近一半工友(47%)表示睡眠質素處於一般(21%)或差(26%)水平,可見工友於日常生活中未能得到良好休息。調查訪問工友在過去12個月被診斷的慢性疾病方面,首四位的病患順序為高血壓(35.9%);高血脂(16.9%);糖尿病(14.8%);關節炎及關節疾病(11.4%)。對照到訪工作地點的健康檢查數據顯然,仍然有超過四成(46%)工友為高血壓水平,另有兩成正處於高風險水平﹐反映工友的生理健康問題應被受關注。 八成勞損周身痛五個就有一個曾工傷 根據是次調查發現,清潔工友工作期間勞損及工傷狀況頻繁,有兩成工友(21%)過去12個月中曾在工作期間受傷,即是每五位就一個清潔工友上年經歷因工受傷。勞損方面,超過八成工友(83.6%)身體至少一個部位有勞損,更有近六成工友(58.2%)表示身體有兩個或以上的部位出現勞損。當中超過四成工友(42.8%)為膝蓋勞損,其次為肩膀(34%)及下背部(30.7%)勞損,更有超過四成工友(42.9%)表示因勞損而影響日常生活。關於上述訪問的勞損情況,有近七成工友(67.3%)表示是由工作引致的,反映工作模式很可能影響工友身體出現勞損及受傷,並且影響日常生活。 捱痛工作是主因四成工友「頂硬上」 清潔行業工作模式以「工作量」、「社會反應」、「工作休息」、「捱痛工作」進行分析。數據發現,「捱痛工作」及「工作休息」對身體勞損有主要關連。「捱痛工作」數據中,約有四成工友(42%)表示處於經常及幾乎總是在疼痛、不舒適的情況下繼續工作,以不影響工作質量。近三成半工友(33.1%)表示處於經常及幾乎總是在身體不同部位感到疲勞,更有超過兩成工友(23%)表示經常及幾乎總是筋疲力盡。 調查研究清潔工友捱痛工作與多項工作因素的關聯,其中回應外界期望、天氣好壞與市民垃圾處理、自我工作要求及工作人手分配,這四項因素與捱痛工作之關聯性較明顯。趨勢方面,發現越年輕的清潔工友捱痛工作越明顯。其次「工作量」亦與上述提及的四項數據出現高關聯性。調查亦收集工友工作休息數據,有超過五成半工友(55.8%)表示從不或很少於日常工作期間會中途停下來休息進行伸展;亦有近四成工友(38%)表示從不或很少工作期間不時停下休息。配合「捱痛工作」情況,可見大部分工友需經常捱痛工作,難以透過休息以補充體力,有機會增加患上勞損及工傷之風險。 從個案分享中亦反映工友真實狀況,工友因需滿足上司及工作要求需繼續捱痛工作,而極端天氣頻繁亦增加工友負擔,獨自工作或人手分配不足亦減少了工友休息時間。 個案分享啊花:掃到骨刺筋膜炎十號風球後釀椎間盤突出 啊花現時63歲﹐任職清潔工超過5年﹐負責清潔康文署轄下公園﹐工作包括「掃公園」及清理「包頭」(即收拾公園垃圾桶內的垃圾包)。啊花身體多處勞損﹐包括肩部、手臂、手指及腳,工作時多個重複性動作加劇痛楚及令勞損惡化。啊花:「我之前用葵葉掃同鳳尾掃把﹐但因為太重﹐唯有自己再買家庭掃把代替﹐但係更加難掃﹐最辛苦係掃凳底下樹葉同垃圾﹐要彎腰又要用更多手力﹐每掃一下由肩頸至手指都要發力﹐手指更加掃到生骨刺、關節腫哂﹐醫生都話係平日工作勞損引致。」  工作引致的勞損亦影響日常生活﹐啊花難以在工作以外時間得到充足休息。平日長時間行走亦會累積不少傷患「最近醫師話因為長時間行走令我患上筋膜炎﹐宜家走路腳底都會隱隱作痛﹐夜晚都會痛到瞓唔到覺,要花好多錢同時間睇醫生。」 在極端天氣過後,無額外的支援及工具下,令前線工友承受傷患的風險。 啊花就曾經因颱風後大量清理工作而引致傷患。「有一次十號風球(「蘇拉」)打完之後﹐成個公園都係垃圾﹐包頭由平日的兩包變成十包。濕咗樹葉黏喺地上好難掃﹐滿地都是樹枝﹐大嘅樹枝我們處理唔到﹐但比較細嘅我需要徒手折斷,再放入垃圾袋。一來無工具又好用力,二來包頭變得好重。上次掃完之後﹐就傷咗條腰,搞到椎間盤突出﹐宜家坐又痛企又痛。」 個案分享小鳳:斜路、重物靠自己忍痛工作無假期 小鳳現時58歲,擔任清潔工約3年,任職食物環境衛生署潔淨組的替工,負責收拾垃圾桶附近的大型垃圾及「磨地」(深層清潔街道)。小鳳以前從事洗碗工時會腰痛,但入行做街道清潔工後,因重覆性動作及長時間處於同一姿勢,令肩膊、手肘內側、膝蓋及小腿疼痛。   高風險的崗位入職欠培訓及工具落後,導致意外頻生。小鳳表示「一個人推住架車仔上條大斜路,中間又無得剎停,上到斜路頂仲要搬衣櫃,又無人教過,只係識用死力抬,要用全身嘅力托起個櫃挨喺欄杆,再用一隻手慢慢攝架車仔落底,因為太重,推落山又要用膝頭嘅力控制部車唔好跣落去,有兩次直情失手扭親隻腳!」面對嚴峻的工作處境令她的膝蓋發炎腫痛,不能屈曲,走路一瘸一拐。 「磨地」的工作更讓她手臂抬不起,「個磨好重,地下凹凸不平,要用手臂控制住唔俾個磨跣走,近餐廳、街市嘅地下都好多油漬,同一個位置要用來來回回推大約4-5分鐘先磨得乾淨。」重覆性工作及環境衞生問題令小鳳的上半身都有多個部位痛得像針刺,但她會忍痛工作,「好多時痛都無計,一定要做曬先心安理得,因為驚阻住其他人,最多郁兩三下鬆一鬆,當扭螺絲咁。」 小鳳曾因走路太痛而四出求醫,包括針炙、拔罐和物理治療,但因勞損嚴重而療程時間長、費用昂貴,「睇醫生要攞假好麻煩,有時太痛又要睇多幾次先舒服啲,嗰度都洗唔少錢!」可見工友長年累積的勞損,求醫的金錢和時間成本也較高,令他們對治療也較卻步,形成惡性循環。 運動拉筋做唔足工友病左無時間醫 調查發現,從工友運動習慣方面來看,有超過一半工友(63%)運動不足,更有超過四成(42%)工友處於差及極差的運動習慣水平。而數據當中只有不足兩成(18%)的工友能經常保持每週至少3次,每次20 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習慣。其次,有六成半工友處於很少(19%)及幾乎從不(46%)水平。工友現時主要從西醫服務接受診療(44.8%),其次為外敷藥物(27.6%),之後為接受由非註冊醫生處方的藥物(20.7%)。另外,有受訪工友亦表示因工時長加上身兼多職或照顧家人,沒有空間接受醫療服務,只能自行購買藥物舒緩不適。 個案分享李女士:勞損醫到心都灰自主習慣更治本 李女士現時57歲,任職清潔行業超過二十年,現負責寫字樓清潔,主要負責日常拖地掃地、洗廁所等工作。李女士表示長年工作引致身體出現各種勞損,最嚴重包括肩部,下腰及膝蓋。   她曾經因此多次求醫,但奈可因價錢太高及等待需時未能得到舒緩。「一係太貴,每次成五百幾蚊,真係有困難,政府果啲有時又要拎籌睇,好彩排到專科都排好耐期,又要請假休息睇,真係好難。」可見價錢及時間成本都阻礙工友求醫。 李女士曾多次因痛到急症室求診﹐醫生卻說勞損沒有方法治本﹐只處方了止痛藥。李女士感覺到十分灰心「醫生說我依啲年長必有,無可能醫到,一係唔好做。我心諗好似判了定案永遠都會咁,又無可能唔做,咁可以點呀,止痛藥都唔可以多食!」反映工友即使能夠求診﹐亦未能得到合適的治療﹐令工友感到無力。 李女士去年開始參加了由計劃及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主辦的「多元化骨胳肌肉健康促進課程」,進行一系列針對勞損痛症的訓練及伸展動作。「每個痛位都有拉筋方法,唔止係自己fing 吓,而有導師教路,每次做完都一身鬆曬,對痛位好有效。」李女士更表示伸展過程中﹐一直得到導師鼓勵﹐讓她更有動力面對痛楚及養成運動習慣。可見工友可透過參與拉筋及運動抵銷對痛症的無力感,並能達到舒緩勞損之效﹐更能體現到自主管理健康。   總括而言,從調查反映清潔工行業結集中老年勞工,近四成患有慢性疾病,身體勞損比率高達八成,捱痛工作是四成工友的日常﹐而捱痛工作及工作休息不足與工友勞損有相當高的關聯。工作量大、休息及運動不足下造成惡性循環。基層勞工只剩下「做到做唔到」的選項,以損耗身體換取工作崗位。有見及此,我們建議改善清潔工工作模式,以「治未病」及社區為本的方式及早介入,設立極端天氣的支援配套及制定人手規劃長遠改善生活環境。 建議 1. 社區支援:基層醫療及早介入脆弱社群 ○ 針對脆弱社群,加強宣導慢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知識,並提供定期健康檢查與諮詢服務。 ○ 推動生活形態處方,由醫護團隊為勞工進行個別評估,提供飲食、運動等全面生活建議,協助改善生活習慣。 2. 在職支援:設立“職安健時段” (Wellness Hour) ○ 鼓勵企業設立“職安健時段”,讓勞工在工作時間內進行運動或健康檢查。 ○ 舉辦職安健講座或課程,提高勞工的健康意識與預防工傷的能力。 ○ 提供職場面對面的健康諮詢服務,方便勞工尋求協助。 3. 系統改善:極端天氣的支援配套 ○ 制定清潔行業極端天氣應變計畫,明確規範工友在不同情境下的工作權利與義務。 ○ 提供工友必要的防護裝備與應急物資,確保工作安全。 4. 政策配套:完善廢物管理政策的人力資源規劃 ○ 檢討現行廢物管理政策的人力資源配置,必要時增聘人員或調整工作內容。 ○ 將源頭減廢納入企業的職安健評估項目中,並提供必要的技術與資金協助。 ○ 強化循環經濟人才的培訓,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2024年5月6日

20240411_Website Banner copy

理大護理學院在2024年QS世界大學護理學科排全球第31位

在 2024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理大護理學院躍升至全球第31位及香港第2位,是僅有的進入前 50 名的5所亞洲護理學院之一。 理大護理學院護理學講座教授及學院主任 Janelle Yorke 教授表示「我很高興看到這些結果,這代表了我們在護理教學、學習和研究方面實現卓越的奉獻及承諾,理大護理學院的所有團隊都做得很好。」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突顯各個學科領域中的世界頂尖大學,截至 2024 年涵蓋55 個學科。它旨在幫助未來的學生識別其所選領域的世界領先學校。排名是基於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和研究影響力。下表詳列了理大護理學院的得分:   理大護理學院 2024年的排名 31 整體得分 84.6 學術聲譽 81.1 雇主聲譽 76.4 每篇論文的引用次數 91.9 H指數被引用次數 83.4 詳情可瀏覽: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nursing   

2024年4月11日

InfographicDr Justina LUI  Arkers WONG 2024 for Feature

理大護理學院學者獲國際護理榮譽學會頒授國際性獎項

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雷逸華博士憑其卓越成就,將於今年7月入選由Sigma Theta Tau國際護理榮譽學會頒授的國際護理研究員名人堂。該名人堂於2010年成立,旨在表彰在國際上享負盛名、致力改進護理專業以惠及其服務對象的護理界領袖。    雷博士是一位開創性的研究員和創新的護理教育家,致力於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她的研究計劃著重於利用尖端的老年技術來管理健康問題,例如疲勞、肌少症、體力活動水平低、跌倒和體弱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度低。她的工作極具影響力並受到國際護理界別的高度評價。她亦成功地把研究成果商品化,並獲得多項區域性及國際性獎項。 而理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王鈞正博士亦獲頒授2024年度國際護理榮譽學會新進護理研究員/學者獎。該獎項於2015年成立,旨在嘉許新進護理研究員/學者其學術研究於護理專業領域具影響力。 王博士因其在護理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豐富經驗而獲得認可,並獲頒多個獎項。他的研究興趣包括遠程醫療、mHealth手機應用程式、基層醫療、自我照顧,以及健康促進和預防。 恭喜雷博士和王博士,他們將繼續履行改變醫療保健未來的使命,造福人類。

2024年4月2日

01

理大護理學院一站式治療性音樂律動程式項目閉幕禮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一站式治療性音樂律動程式」項目今日舉行閉幕典禮,標誌著理大護理學院的智齡科技創新發明成功在社區應用,護理有認知障礙的長者。 項目得到創新科技署的創科生活基金撥款港幣超過446萬元,以及何張淑婉慈善基金慷慨撥款港幣50萬元資助研發,而得以順利完成。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何張淑婉慈善基金的代表何晶潔主席、何康潔女士及陳翠琼博士應邀蒞臨典禮,與來自 22 間長者服務單位的 30 名代表(包括曾參與項目的中心職員),以及理大護理學院一同慶祝項目完成。 「一站式治療性音樂律動程式」最大的意義是改變了護老中心及服務機構所提供的心理社交干預方式的模式。項目結合實境技術、動作感應樂器和雲端智能平台,令使用者透過程式便可以享受音樂律動的樂趣,同時鍛練認知能力和增加社交機會。理大護理學院的研究團隊亦可以透過分析儲存的活動數據,監測長者的認知和身體狀況。研究初步證明,項目能有效促進長者的記憶功能以及社交支援感;而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其整體安康也有所提升。長者中心職員和家庭照顧者接受音樂律動培訓後,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和態度都有所改善。 過去兩年,項目服務了56 間長者中心、超過一千名患有認知障礙的長者,並培訓了 140 名長者護理中心職員和家庭照顧者,使他們成為導師,將音樂律動延續下去。另外,理大護理學院亦有150 名護理學生參與項目,有機會在社區進行實踐學習。項目獲得2022 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美國國家哈特福老年護理卓越中心頒授2023 年Claudia J. Beverly 創新獎,並在今年的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展上獲得創新獎,成就非凡。 理大護理學院護理學講座教授及學院主任Janelle Yorke 教授向資助項目的機構和合作夥伴及組織表示感謝。她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音樂律動程式』奠下穩固的基礎。期望日後能與本地機構及夥伴有更多合作,研發創意項目來提升長者及照顧者的健康。」 項目的首席研究員、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張詩琪博士說:「研究的療效令人鼓舞,對在融入樂齡科技於改善本地安老服務的護理質素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2024年3月23日

20240314-2000x1050

傑出理大校友選舉(學系獎項)現已接受提名

傑出理大校友選舉現已接受提名。   選舉旨在表揚於所屬行業表現出色,以及對母校和社會貢獻良多的理大畢業生。自2022年起,選舉新增獎項類別,分別是專業成就、創業/ 工商業成就、學術成就和社會服務成就,以表揚校友於不同領域的卓越表現。選舉同時增設青年校友獎,頒獎年度內年齡在40 歲或以下的候選人均可參選,對傑出的年青畢業生予以肯定。   提名及選舉: 選舉從學系、學院及大學三個層面進行。   參加資格: 所有於理大(包括其前身院校: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香港工業專門學院及香港理工學院)完成全日制或兼讀制之課程及獲頒認可畢業證書的畢業生均有資格獲提名為候選人。 提名人包括理大畢業生、理大榮譽畢業生、大學院士、現任理大教職員、現任理大校董會或顧問委員會成員、現任理大學系顧問委員會成員。每位提名人所推薦的候選人數量不限,惟提名人不能為候選人本人。   截止日期: 護理學院的傑出理大校友提名截止日期為2024年4月30日。請把已填妥的提名表格電郵至 evangeline.lam@polyu.edu.hk (林佩樺女士)。   更多有關選舉的參加資格、獎項類別及評選準則等詳情,歡迎參考提名表格內的資訊。

2024年3月14日

20240205-1-2

Prof. Janelle YORKE received the HKSAR Global STEM Professorship

Prof. Janelle YORKE, Chair Professor of Nursing and Head, School of Nursing, has been awarded the HKSAR Global STEM Professorship. She is the first nursing researcher in Hong Kong who has gained such an honour.   The Global STEM Professorship is awarded to accomplished scholars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Prof. YORKE’s achievement is a recognition from the HKSAR Government to the Faculty and the School of Nursing in the contributions to healthcare and nursing development.     As a Global STEM Professor, Prof. YORKE will be provided with research personnel and space to establish a Digital Oncology Care Enhancement Laboratory that will work towards establishing an electronic-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s (ePROMs) programme for real-time patient monitoring and a suite of linked digital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The work will involve original research alongside real-world implementation into clinical practice, to inform best practice and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We extend our heartfelt congratulations to Prof. YORKE. Her contributions and expertise will undoubtedly further elevate our research and nurture talent t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School.   

2024年2月5日

p1

理大研發長者音樂治療智能程式榮獲CES 2024創新獎 推動樂齡科技應用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科研學者發明的創新音樂律動互動智能程式,在表彰全球科技消費產品的CES 2024創新獎「無障礙與老齡科技」類別中榮獲獎項。 理大是香港唯一的教育機構獲此殊榮,治療性音樂干預這項獨特的發明對長者和照顧者有著深厚影響。CES®創新獎是國際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的代表獎項,從評估產品的工程質量、美學和設計、實用價值、獨特性以及對生活質素的影響,選出年度的創新獎。 由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張詩琪博士帶領的研發項目「長者的音樂律動互動智能程式」獲創新獎,研究團隊綜合現有的治療性音樂活動系統與長者醫療研究和工程技術。此嶄新方案提升音樂干預的效能,激發長者參與興趣和與他人互動,便利照顧者和從事長者護理的工作人員。 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趙汝恒教授祝賀團隊,並表示:「理大研究團隊憑藉專為長者研發的互動治療性音樂干預創新方案獲得殊榮,這突顯了理大對跨學科研究的承諾,旨在治癒長者並與社會建立良好的聯繫。理大在學術科研和知識轉移方面成績卓越,不斷為改善人類福祉提供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方案。 」 這治療性音樂干預系統結合各項互動程式,包括歌曲、擴增實境(AR)遊戲和動作感應偵測技術,遊戲設計程式,集成在平板電腦和雲端智能管理平台中。將經典音樂、動作感應技術和AR結合成一站式智能音樂律動介入方案,為首創的社會應用科技。互動音樂律動干預能刺激長者的認知能力和社交聯繫能力,此治療方案的人性化設計將幫助長者緩解因社交孤立所引起的問題。 張博士表示:「我很榮幸獲得獎項,展現了老齡科技研究的應用成果,此乃應對人口老化的重點研究。互動式治療性音樂方案將加強持續應用,促進有效的干預和溝通。透過整合最新資訊和先進的通訊科技,能造福社區,與長者有更緊密的連繫。」 香港早已對認知障礙者應用音樂律動介入,隨後加入家庭照顧者的雙向干預方案。綜合最新的資訊和通訊技術,推動治療性音樂干預的實施策略,加強長者、照顧者、長者服務單位護理人員和醫護人員的有效溝通和協作。 CES將於2024年1月9日至12日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理大代表團將展示多項創新研究,與業界交流和發展合作機會。CES是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展覽會之一,匯聚世界各地的科研創新者、企業家和領導者,展示尖端技術和突破研究。

2023年12月5日

20231030-1

《2023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 : 攜手推動聯合國健康老齡化十年計劃, 促進西太平洋地區健康老齡化

西太平洋地區是全球老年人口規模最大且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面臨著巨大的人口老齡化挑戰。為此,聯合國早前制定了健康老齡化十年行動計劃(2021-2030年),旨在推動全球各國共同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應對迫切的健康老齡化問題。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護理學院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一直致力推動區域內的健康老齡化工作,並於10月26至27日在香港成功舉辦了《2023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 會議由理大護理學院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主辦,並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理大智齡研究院和康復治療科學系合作舉辦,為應對區內健康老齡化的挑戰和探討創新的解決方案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   多位國際講者於會議的開幕儀式上致辭。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歡迎與會者,並強調大會在實現聯合國健康老齡化願景中的關鍵作用。滕教授表示: 「今次大會希望從多角度探討影響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的因素,集思廣益,以幫助制定世界衛生組織健康老齡化行動的綜合策略。大會亦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新樂齡科技、討論流行病學最新干預措施和進展的平台,促進業界的專業交流。」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老齡健康司一級巡視員張暉先生在致辭中強調了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在健康老齡化和長者護理相關領域 (包括科研、技術、專案、標準、規範、人才、服務和產業等方面) 的深化交流與合作,將有助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因此具有重大的國家戰略意義。張先生表示,國家健康衛生委員會將繼續加強與香港和澳門在健康老齡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學習,互補優勢。   香港特別行政區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強調香港政府高度關注迅速老齡化人口所帶來的重大挑戰,因此一直致力於實施全面的結構性改革,將醫療保健系統由以治療為導向轉變為以預防為重點,並將服務提供的模式由以醫院為基礎轉向以社區為基礎的模式。盧教授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提升本港老齡化人口的整體健康水平,提供可行有效的醫療保健服務,並建立可持續的醫療保健體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生重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致力推廣健康老齡化。林醫生強調,香港特區政府已根據安老事務委員會建議為健康老齡化制定了全面的政策。衞生署正積極推行不同計劃以促進長者的福祉,包括針對所有年齡組別的健康教育、照顧者培訓和支持重整基層醫療保健服務。 林醫生表示:「應對『銀色海嘯』的挑戰不僅需要跨部門合作,還有賴國際協作。 讓我們攜手共同維護長者的健康和福祉。」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健康老年化資訊,策略及創意項目統籌Hiromasa OKAYASU博士重申,會議為政策制定者、有關持份者、業界人士、研究人員和學者提供了一個卓越的平台,使他們能夠聚首一堂,共同應對西太平洋地區與人口老齡化有關的趨勢和挑戰。OKAYASU博士表示:「我們感謝理大護理學院在促進健康老齡化的討論上作出了重大努力,是次會議涵蓋了多元化議題,包括健康老齡化相關的學術研究及實踐理念等,有效促進專業交流。」   理大護理學院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總監梁綺雯教授表示,香港社區內的長者普遍存在內在能力衰退的問題。 「我們一直致力推廣世界衛生組織的長者綜合護理(ICOPE)框架。這包括提供全面的培訓教材和舉辦一系列經驗交流研討會,目的是促進 ICOPE 框架能在本港有效實施。我們很高興看到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成功測試使用ICOPE模式,並希望此嶄新的護理概念能於本港逐漸普及。」   另一方面,中心自2020年以來,定期組織了一系列名為「Embracing Ageing in the Western Pacific」的線上研討會。這些線上研討會為區內的專家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台,交流關於促進健康老齡化的新興趨勢、案例實踐和創新解決方案等不同資訊。梁教授補充道:「我們很高興能夠營造一個相互合作的環境,以便在健康老齡化領域上共享知識及推動有關進展。」   《2023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通過促進多方合作及交流,為實施聯合國健康老齡化十年行動計劃(2021-2030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為老年人及其社區創造一個更加健康、更具包容性的未來。     關於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 自2007年12月起,世界衛生組織委任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為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WHO CC)。 通過貫徹執行世界衛生組織的使命,學院積極推動以實證為本的社區衛生服務,並改善本地、區域性,以至全球人口的健康水平。   於2019年,學院再度獲世界衞生組織任命,並以區內老齡化與健康的關鍵指標為目標,積極推廣並落實《世界衛生組織老年人綜合照護指南 - ICOPE》,也同時為專業醫護人員與學者提供跨學科合作的平台,藉以開展有關耆年健康的項目。     關於2023年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 《2023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是由理大護理學院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主辦,並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理大智齡研究院和康復治療科學系合作舉辦的國際盛會。該會議旨在應對西太平洋地區人口老齡化的主要趨勢和挑戰,促進健康老齡化,並推動採取行動回應聯合國健康老齡化十年行動計劃(2021-2030年)。   《2023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涵蓋了醫療創新、社區參與、政策制定和科技進展等廣泛議題。與會者透過參與啟發性的討論、互動研討會和專業交流,以促進不同持份者的合作,激發解決健康老齡化多方面問題的倡議。   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在聯合國健康老齡化十年行動計劃(2021-2030年) 工作上的更多資訊,請參考官方網站:[https://www.who.int/initiatives/decade-of-healthy-ageing]。

2023年10月30日

20230928-1

理大護理學院團隊榮獲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的「在家國際化」(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 IaH)團隊,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頒發 2023 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協作團隊組別),以表揚團隊率先於本地大學護理學課程引入 IaH 教學活動。這種嶄新教育模式超越傳統臨床實踐,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文化意識和環球素養。頒奬禮於今天舉行,由教資會主席雷添良先生頒發奬項。 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祝賀得奬團隊獲得殊榮,並表示:「理大致力追求卓越的教育及科研,培育學生成為具備國際視野的明日領袖。『在家國際化』團隊五位成員熱衷創新教與學,培育適應多元文化及應對醫學發展需要的專業護理人才,更把教學模式延展至本地及海外其他院校,讓更多學生受惠。我對團隊的傑出成就致以衷心祝賀。」 「在家國際化」團隊由理大護理學院代理學院主任及教授陳胡安琪教授帶領,成員包括助理教授王鈞正博士、實務副教授黎錦雄先生、實務助理教授鍾佩雯博士,以及兼任助理教授梁月蘭博士。為裝備學生應對香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護理服務需求,理大團隊在 2015 年率先於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中引入 IaH 教學活動以優化教學模式,作為實體海外交流的替代方案,讓學生足不出戶也能獲得國際學習經驗,同時加強文化意識。 團隊與瑞典馬爾默大學及澳洲拉籌伯大學合作設計一系列由學生主導的網上小組活動,讓三地學生以小組形式就不同護理議題進行討論。疫情期間,IaH 教學活動亦提供成熟的平台,讓學生繼續獲得海外交流體驗,擴闊視野。 目前,理大護理學院推出的服務學習課程、暑期學術交流活動,以及與本地及海外院校護理學系合作的交流活動,均引入 IaH 教學活動來加強學生的國際學習經驗,至今有逾 1,100 名本地及海外本科及研究生受惠。團隊亦已發表九篇有關 IaH 教學成果的學術文章,並於七個海內外學術會議分享。展望未來,團隊計劃將 IaH 教學活動擴展至校內其他學科課程及活動,並結合虛擬實境技術,為學生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 陳胡安琪教授對獲頒獎項深感榮幸,並說﹕「很高興團隊的工作獲教資會肯定,亦感謝團隊成員的努力和大學的支持,令我們能實踐團隊的共同願景,為護理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培訓及學習經驗。IaH 教學活動強調同輩學習,透過雙向交流讓學生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護理臨床實踐差異,加強他們應對不同文化及背景病人的能力,提升全球競爭力。我們期待日後有更多院校引入 IaH 教學活動,與理大攜手培育優秀的護理專業人才。」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旨在表揚教資會資助大學學者的優秀教學表現和成就,以及他們在校園內外展現的領導才幹和對提升教與學質素所作的學術貢獻,當中設三個組別獎項,包括一般教學人員、新晉教學人員及協作團隊。其中「協作團隊組別」奬旨在表揚卓越的跨學科教學項目。   *** 完 ***

2023年9月27日

20230828_1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 推出全港首個為照顧者而設的電子繪畫平台「畫出我心」 結合繪畫及社交功能 為照顧者情緒覓出路

近年,社會都關注照顧者的情緒健康,特別是長者、腦退化患者及殘疾人士的照顧者,他們需要時刻貼身應付照顧對象的各種需要,無論在體力或精神上承受巨大壓力,也經常感到無助。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為紓緩照顧者的情緒壓力,研發「畫出我心」平台,讓照顧者利用電腦或智能電子設備,以繪畫提升精神健康,並透過平台聯繫其他照顧者,彼此互相支持,在照顧路途上不再感到孤單無助。 照顧者容易出現抑鬱或焦慮 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21年的推算,全港約有超過112 萬名照顧者1,照顧長者、殘疾病人或長期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少研究均顯示照顧者承受極大情緒壓力,較一般人容易出現抑鬱及焦慮2,3,4。以腦退化患者的照顧者為例,他們經常擔心照顧者迷路走失,也因不時面對腦退化患者的對抗性行為而感到壓力,國內調查便發現,約四分一腦退化患者的照顧者受到抑鬱或焦慮困擾5。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及教授、暨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WHO CC)總監梁綺雯教授進一步指出,照顧者在面對情緒壓力時,容易感到孤立無援:「照顧者工作量大,需要長時間貼身照料及看顧照顧對象,不能夠也不願意離開照顧對象外出,也缺乏私人時間,逐漸與外界失去連結,當出現困難時也不懂或不願意向外求助。」   「畫出我心」集繪畫與社交功能 協助照顧者解困舒壓 為了改善照顧者的情緒健康,鼓勵他們遇到困難時積極求助,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參考了大量文獻後,特別為照顧者研發出電子繪畫平台「畫出我心」。平台還包含社交功能,是全港首個為照顧者而設的平台。梁綺雯教授表示:「繪畫已被證實為有效紓緩壓力的方法之一,可以減少繪畫者的焦慮及沮喪6。有見現時智能通訊設備普及率高,故此利用現今科技把繪畫電子化,以方便照顧者隨時隨地也可以透過個人智能通訊設備繪畫減壓。」 「畫出我心」平台除了是電子繪畫平台,也把擁有相近背景的照顧者聯繫一起,他們可以通過平台聊天及分享生活,並把畫作在平台分享,形成一個照顧者小社群。每一個小社群也有一位組長參與其中,該名組長也曾經是照顧者,能夠以過來人身份,協助處理社群內的照顧者情緒。「畫出我心」平台還有情緒自我評估問卷,方便照顧者隨時了解個人的情緒狀態。倘若照顧者遇上情緒困擾,也可以在平台找到援助渠道,而平台背後也有一隊由社工、護士、醫生組成專業團隊作支援,為情緒困擾的參加者提供協助或轉介予所需服務。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於早前進行「畫出我心」先導研究7,邀請28名照顧腦退化患者的人士參加,讓他們使用電子繪畫平台連續8星期。研究發現電子繪畫平台 讓照顧者使用時感到滿足及樂趣 能夠成為釋放情感的渠道  帶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幫助抵禦照顧工作中的種種壓力 梁綺雯教授補充:「數據顯示不少照顧者在深夜時份繪畫,顯示繪畫平台提供了一個喘息空間,讓照顧者在忙碌的照護工作中,學習抽空照顧自己;而且部份照顧者在完成預定的8星期研究後,仍繼續使用平台,顯示平台對他們具吸引力。」 招募照顧體弱長者、腦退化患者或殘疾人士的人士參與計劃 目前,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正與不同團體合作,招募體弱長者、腦退化患者或殘疾人士的照顧者參與計劃,免費使用「畫出我心」平台8星期;也邀請曾經是照顧者的人士擔任組長。此計劃獲得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第二期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資助(參考編號:MHI2_0028),希望透過此計劃所收集的數據,進一步完善平台的功能,讓使用平台的照顧者在照顧別人時也看顧個人的情緒狀態,遇到困難時願意向外尋求援助,避免自困愁城。 如欲對此計劃有興趣的人士或機構,可Whatsapp至5429-8126查詢。亦可按此瀏覽計劃的介紹簡報。   1《照顧者喘息需要研究》調查結果報告,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21年. 2 Ho SC, et al.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64(8): 873-9. 3 Loh AZ, et al. J Am Med Dir Assoc. 2017 Feb 1;18(2):111-116. 4 Pinquart M, Sörensen S. Psychol Aging. 2003 Jun;18(2):250-67. 5 Liang X, et al. BMC Neurol. 2016, 16, 191. 6 Slayton, et al, Art Ther. 2010, 27,108–118. 7 Leung AYM, et al. Healthcare (Basel). 2022 May 9;10(5):870. 

2023年8月28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