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專題

News and Events_Breadcrumb-Banner-20221007
202101_N95_1_l

知識轉移:理大新N95呼吸器註冊專利並在寧養院首次亮相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已於香港政府知識產權署註冊專利,項目是由護理學院林清博士及其團隊*研發及驗證的N95呼吸器之獨特可調校橡膠頭帶(提交編號:HK32020021992.3)。在2021年1月11日,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與科域國際有限公司亦簽定授權協議書,為日後大量生產新N95呼吸器,供銷售和臨床使用作好準備。 傳統N95呼吸器不可調校,亦不太適合華人的臉型。在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傳統N95呼吸器嚴重短缺,醫護人員只能長時間佩戴另一種N95納米纖維口罩(尤其是耳帶和掛鉤款式)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入侵。不過,這類口罩的耳帶往往拉力過緊,令醫護人員佩戴後頭頸部分出現疼痛、壓傷和瘀傷。林博士在2003年是前線護士,他當年在醫院迎戰沙士病毒,對長時間佩戴N95呼吸器的不適,有深刻體會。故此,他決心和本院的護理及感染控制專家研發新N95呼吸器。 理大新N95呼吸器的獨特之處是其頭帶是由合成橡膠製造,使用者佩戴時可根據面部輪廓和頭部大小來調校鬆緊,達到合適的面型配合度。呼吸器有兩種型號,都達到FFP3或FFP2認證標準(即至少具有99%或94%的過濾能力,能過濾直徑在0.3/0.4微米以上所有顆粒之最高標準)。 口罩在基督教靈實協會靈實司務道寧養院「首次亮相」。林博士和其團隊為寧養院超過100名職員進行面型配合測試,結果顯示理大的新N95呼吸器質量出眾。「華人使用傳統N95呼吸器,面型配合度約60%。我們研發的兩款新呼吸器,面型配合度的合格率分別為87%和88%。」林博士說。靈實司務道寧養院副院長黃建成醫生亦致函本院感謝理大圑隊為其職員作N95面型配合測試,並表示「口罩的貼密度,舒適度,和長時間使用的狀況都比其他傳統設計呼吸器好,使人滿意。」 現時,林博士和團隊已向醫院管理局總部,醫管局轄下醫院,私立醫院提供理大新N95呼吸器樣本,以供測試。林博士認為新呼吸器擔當重要作用,可保護醫院和診所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以及在社區不同機構的健康護理員。 *林清博士是本研究計劃的首席研究員,護理學院「雪肌蘭國際感染控制中心」副總監。本院的護理和感染控制專家團隊,包括:孫桂萍博士,何淑琪博士,高嘉恩女士,黎錦雄先生,馮憲基先生和吳穎芯女士。

2021年1月11日

20201127_l

高等教育學分轉移實踐:夥伴協作創未來會議

11月27日,理大與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及自資高等教育聯盟、教育局為支持機構,協辦主題為「高等教育學分轉移實踐:夥伴協作創未來」會議。 本次會議旨在促進具備高效率的課程銜接和公開透明的升學資訊之本地學分轉移機制、探討海外公認機制和本地高等教育的相互融合、推廣跨大專院校的協作文化,務求為高年級入學學生帶來更佳的學習體驗。 300多位來自55所機構的政府官員、教資會資助大學和自資高等院校學者及行政人員、專業界別認證機構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來自香港、加拿大、荷蘭和美國和的本地和海外專家講者分享了學分轉移系統的發展歷程、挑戰和支持等的寶貴經驗。會議中的互動討論成果豐碩,給予與會者富啟發性的回饋。 本會議由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張健博士帶領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與學資助計劃「通過課程和輔助活動提升香港高年級學士學位學生的學習經驗」舉辦。香港城市大學(李彬博士為計劃負責人)、香港浸會大學(奔子墨教授為計劃負責人)及香港中文大學(周嘉明教授為計劃負責人)為參與大學,並合辦本次會議。 請參閱本會議網頁,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2020年11月27日

20201120a_l

理大護理學院獲世衛組織繼續任命為「世衛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

(2020年11月23日)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再度獲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組織)任命為「世衛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任期四年直至2023年底為止。該中心自2007年起獲世衛組織任命,是組織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首個及唯一一個專注推動耆年健康的中心,以積極推廣世衛組織策略性計劃實施為使命,支持世衛組織在西太平洋地區制定健康老齡化的政策和建議。 理大於2020年11月20日舉行任命典禮,參與嘉賓包括: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 ,JP、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健康老年化資訊,策略及創意項目統籌Hiromasa Okayasu博士、楊曾永儀曾永馨腦神經心理學教授,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及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強教授,以及劉陳小寶健康延年教授,護理學講座教授,護理學院主任及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總監 莫禮士教授。 四年任期之內,中心將以確立地區內老齡化和健康的主要指標作為目標,積極推廣及落實《世界衛生組織老年人綜合照護指南》,並為專業醫護人員和學者提供一個跨學科合作平台,以推展耆年健康相關的項目。 岑浩強教授表示: 「中心一直積極推動區內不同範疇的耆年健康議題,它亦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我們得以運用大學現有的專業知識和合作機會,以履行中心的使命。我深信中心的成員將繼續與世衛組織合作無間,為社區各項健康服務帶來更大裨益。」 「世衛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總監莫禮士教授 對中心再獲任命表示欣慰:「自成立以來,中心一直致力推展不同的社區健康項目,展望未來,中心亦已制訂一系列的工作計劃,包括:合作研究項目、會議及耆年健康培訓工作坊等,以回應世衛組織倡議的健康老齡化十年全球行動,亦會協助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推行健康耆年的策略和計劃,以改善長者及其家人的健康和福祉。」 有關理大世衛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的資訊,可瀏覽: https://sn.polyu.edu.hk/whocc/tc/index.html

2020年11月20日

20201030_1_l

立志為巴勒斯坦紓緩護理奠基-博士生專訪

從2014年到2018年, Hammoda Abu-Odah(博士生;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莫禮士教授,副指導教授:雷逸華博士)獲得六個海外獎學金,但每次都因家鄉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被封鎖而失去出國留學的機會。“機場在約旦或埃及,而加沙邊界被封鎖。有以色列當局的許可,我才能離開加沙,我無法離開加沙。”Hammoda說。在加沙,敵對和衝突幾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2018年,他得悉獲得“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便著手處理如何離開加沙。取得相關出外文件,一切解決,然後抵達香港開始他的博士研究*,已是三個月後。 Hammoda在加沙是一名急症護士。完成理大的進修後,他會是巴勒斯坦首名擁有博士學位並專長於紓緩護理的護士。過往照顧癌病親人的體驗,使他立志要在家鄉推動寧養服務,制定首個紓緩護理計劃。 在加沙,醫療資源主要放在急症服務、基層護理健康,和母親與兒童健康服務,留給癌症醫護服務的資源有限並分散。現時大約有八千名癌症患者,但只有兩名護士曾接受三個月的紓緩護理培訓。醫院沒有特設的寧養部門,由腫瘤科提供相關紓緩護理服務,可分發給晚期癌症患者的止痛藥不足,社區亦沒有寧養中心。 Hammoda的研究目標是找出在巴勒斯坦醫療系統中成功制定紓緩護理計劃的因素。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料和數據,有助巴勒斯坦衛生部檢討現有的癌症服務。Hammoda的研究顯示,在巴勒斯坦受訪的 379名晚期癌症患者中,有96.8%認為現時服務未能支援患者的需要,情況達中等至嚴重程度,患者受嚴重困擾。共169名加沙的醫護專業人員受訪(護士和醫生)其中有57.2% 受訪者表示缺乏紓緩護理知識。Hammoda認為要在巴勒斯坦成功制定紓緩護理計劃,首要是培訓醫護專業人員。“醫護人員與患者相互影響。醫護人員必須先了解患者的身體,心理和性需要。”Hammoda說。 Hammoda的部分研究論文發表後使巴勒斯坦出現變化。最近(十月),巴勒斯坦衛生部成立了新的委員會以討論紓緩護理發展。“這代表我的研究提供了實證廹使官員面對現狀。”Hammoda說。此外,一個國際人道組織會資助加沙一間醫院設立新部門提供紓緩護理服務。新發展使Hammoda感到高興,他毫不猶豫擔當導師,每月舉辦兩次網上紓緩護理培訓班,教導15名醫護專業人員。他期望受過培訓的醫護專業人員能在巴勒斯坦首個紓緩護理部門提供優質服務。 明年是Hammoda在理大進修的最後一年,博士生在此時大多會集中精神完成論文,但Hammoda仍孜孜不倦學習。下個月,他會在賽馬會善寧之家實習一個星期(按此瀏覽善寧之家網頁),以了解這間一級的寧養中心如何運作,例如:行政和出院各種程序。他說希望日後能開發一個篩檢工具,在巴勒斯坦癌症患者入院時用來識別誰人需要紓緩護理服務。 “或許將來我可以作為香港和巴勒斯坦的聯繫橋樑,促進學習或實習機會,使更多醫護人員可以來這裡學習。” Hammoda說。 回到現實,要在巴勒斯坦拓展寧養服務,當局在政策上必須作很大努力,並在衛生保健系統中制定紓緩護理服務計劃。巴勒斯坦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反覆不定,紓緩護理服務日後的發展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Hammoda付出的努力已開花結果,受他培訓的醫護人員亦已作好準備,為患者提供優質的紓緩護理服務。 *以色列非牟利組織Gisha的幫助下,Hammoda過境的許可證加快批出。若非如此,他或會失去來港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在此,Hammoda特向莫禮士教授道謝,感謝教授一直保留他的學位直至他到港為止。

2020年10月30日

COVID test_04_Banner_l

護理學院團隊在社區前線 協助檢測新型冠狀病毒

護理學院大力響應政府呼籲,組成護理團隊協助推行新型冠狀病毒社區檢測計劃。團隊包括135名本院醫護人員,包括:本院職員、校友和高年級護理學生,在四個社區檢測中心 (大窩口,荔景,北角和鰂魚涌中心) 提供服務並協助抽取檢測樣本。 袁楨德教授負責協調及帶領團隊, 聯同林清博士,何淑琪博士,陳珊珊博士和校友何崇漢博士(護理學學系校友會學術秘書)。本院職員何家明先生和梁佩研女士提供資訊科技和統籌服務支援,使活動順利進行。 為確保團隊作好準備並保障其安全,本院在社區病毒檢測計劃展開之前一星期舉辦了12 個半天小組工作坊,以加深團隊的感染控制和穿戴個人防護裝備的知識(如穿著和脫除防護衣,口罩和面罩),和鼻腔及咽喉合併拭子採樣技巧。所有參與者亦接受了口罩貼合度測試,以確保團隊佩戴合適口罩,免受病毒感染。 校友何崇漢博士認為醫護專業人員的責任是盡力提供最好的護理和服務。何博士說:「檢測計劃給我機會運用臨床技巧,管理隔離中心的經驗及理大所學知識,貢獻社會。」本院臨床導師黎錦雄先生認為今次的體驗很獨特,能在疫病大流行期間提供服務,為公共衛生出一分力。「我會在教學中分享今次經驗。」黎先生說 社區檢測服務需求高,不過團隊早已準備好,並以合作和專業精神來應對挑戰。 「許多居民檢測前都感到恐懼和緊張。我運用溝通技巧讓他們知道團隊受過充分培訓,過程既快速又簡單。」參與支援檢測計劃的護理學生陳樂怡女士說。「有一名居民來到時已生氣並對我叫罵。我感到恐慌但告訴自己必須冷靜。最後,居民肯同我合作,我完成任務,更獲得團隊領袖讚賞。這個經歷使我有信心日後以護士身份面對挑戰。」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暨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岑浩强教授和袁楨德教授 (署理護理學院主任) 於九月四日探訪了北角渣華道的社區檢測中心,以表達校方和同事的支持。岑教授並即場接受病毒檢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九月七日到渣華道檢測中心為醫護和工作人員打氣。九月十二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到訪北角官立小學檢測中心,感謝並鼓勵團隊。此外,兩名護理學本科生獲邀在政府短片中分享協助推行檢測計劃的經驗,並呼籲公眾參與檢測。按此觀看短片。

2020年9月1日

20200817a_l

政府委託並資助超過120萬開發混合式遊戲化培訓系統 以控制新冠病毒在院舍傳播

食物及衛生局早前邀請全港大學提交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研究計劃。本院梁綺雯博士(首席研究員)的「COVID-19混合式遊戲化培訓系統」獲選,受政府委託並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超過120萬元資助。 梁博士帶領的跨研究範疇團隊*,由本院三個研究中心成員組成,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 、「老年護理研究中心」及「雪肌蘭國際感染控制中心」。在理大工業中心的支持下,團隊埋頭苦幹,在短短數星期開發出「COVID-19混合式遊戲化培訓系統」 的初型及意向書提交局方並擊敗不少對手。 「COVID-19混合式遊戲化培訓系統」是香港,甚至或是世界上首個互動和混合學習形式的感染控制培訓系統。目的是改善安老院護理人員不遵從指引實踐感染控制的情況。 早前團隊在本地安老院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護理人員按照指引潔手的依從率低至15%,亦只有少數護理人員在接觸院友前會潔手! 現時所有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病感染控制的指引,不論是本地或是國際組織制定的,都是文字印刷品,內容有不少醫護專業用語。院舍護理人員在閱讀這些指引或資料時常常會感到困難,故此,在院舍實踐感染控制便變得更不容易。 為解決這令人擔憂的情況並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病在秋冬季節,於本地安老院大規模爆發,團隊設計了「COVID-19混合式遊戲化培訓系統」 。系統採用混合方法,結合互動電腦遊戲協助學習,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護理健康機構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指引,以及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的感染控制指引而制定內容。設計遊戲的不同情境時,團隊更考慮到本地安老院的環境和設施,令使用者玩遊戲時更有真實體驗,以促進護理人員的決策,例如選擇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 團隊稍後會進行整群隨機對照試驗以測試系統的有效性。以混合方法(科技加面談)協助研究參與者學習。梁博士表示:“預期參與者的行為(感染控制實踐)會有改變。”證明系統有效後,下一步系統便會在本地使用,以提升護理人員的感染控制實踐,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病傳播。 *團隊成員:莫禮士教授、林清博士、雷逸華博士、黃美玲博士、張詩琪博士、謝敏儀博士和梁燕萍博士。

2020年8月17日

202007_Prof_Alice_Yuen_Loke_l

學者入選國際護理研究學者名人堂

理大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袁楨德教授憑其卓越成就,將於今年7月入選由Sigma Theta Tau國際護理榮譽學會頒授的國際護理研究學者名人堂。該名人堂於2010年成立,旨在表彰在國際上享負盛名、致力改進護理專業以惠及其服務對象的護理界領袖。 袁教授專門從事護理和醫療科學研究,經驗豐富。她的研究專長包括:為癌症夫婦提供支援、婦女健康,以及青少年的健康風險行為和健康生活模式。

2020年7月1日

20200401_l

富布賴特研究學者–王珊珊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之旅

王珊珊博士(本院博士後研究員,留學時為博士生)獲頒「富布賴特-研究資助局的香港研究學者獎」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深造及交流。 珊珊在世界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護理學院專心研究閱讀療法對認知障礙症照顧者的作用。在八個月期間(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由院長(本院學術顧問)帕特里夏‧戴維森教授(Patricia Davidson); 副教授瓦萊麗‧庫特博士(Valerie Cotter);以及助理教授麗貝卡‧懷特博士 (Rebecca Wright) 親身指導。戴維森教授邀請珊珊參加博士生指導小組會,鼓勵她說出撰寫論文時的困難及與博士生交流。懷特博士幫助珊珊提高質性數據分析技巧。在這些著名研究員和護理專家指導下,珊珊探討讀書療法如何提升非正式照護員對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評價,並回顧了閱讀療法如何改善照顧者的應對技巧,照顧體驗及心理健康。珊珊亦善用這次海外學習機會,與上述學者及理大的論文導師合作撰寫了兩篇論文。一篇刊登於排名甚高的《國際護理學雜誌》,另一篇刊登於《臨床護理雜誌》。她們現正撰寫第三篇論文。 專注於研究工作以外,珊珊參加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老年創新護理中心』的認知障礙症工作小組,以了解認知障礙症相關研究的團隊合作。她參觀了大學的『記憶和阿茲海默症治療中心』以認識當地服務。珊珊亦有機會家訪認知障礙症患者,從中觀察美國和華人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在照護上不同之處。珊珊說:「這個經驗使我的想法更深刻,有助日後設計支援認知障礙症照顧者的策略。」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生的自信和表現能力使珊珊印象深刻。她認為學生質素高是因為大學重視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珊珊說:「導師建議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戴維森教授提點我不要自我設限,要發掘潛能。」對於珊珊來說,到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難忘的體驗。此行幫助她建立信心,有助她日後職業和個人發展。

2020年4月1日

20200200_l

多元化網上教學體驗

護理學院教職員在停課期間用不同方式於網上授課。如何利用資訊科技回應學生的學習期望,使他們有多樣化的學習體驗?讓我們回顧過去數月的網上教學策略並總結其成效。 做了什麼? 教師用不同的電子平台 (例如:Blackboard Collaborate Ultra,Zoom和MS Teams) 教學,在網上辦講座,導修課,實驗課(教師在網絡實時示範護理技能)及上載教材供學生温習。學生亦運用電腦軟件在虛擬課堂與教師和同學即時互動。負責臨床教育的團隊制作了一系列的網上講座和導修課,主題包括:護理需使用呼吸機患者,噴霧氣產生程序和專業護理才能評估,使學生在臨床實習暫停期間可繼續學習。此外,在網上舉行師生會議和講座,例如,舉辦了網上職業講座使學生認識護理專業發展。本院亦首次辦網上廉政公署講座供準畢業生參加。 學務顧問在這特殊時期亦定期用Blackboard Collaborate Ultra和MS Teams與學生溝通,提供情緒支援和指導。 策略及評估 教師參加由教學發展中心,資訊科技處和本院網上教學支援組舉辦的網上研討會以加強網上教學技巧,了解如何促進電子學習。網上教學策略包括:製作語音PowerPoint教材,用視頻短片講學,鼓勵網上小組和聊天室討論。此外,服務學習科目“培育學校社群的健康大使” 推行網上高年級朋輩指導計劃,由高年級朋輩及教師協助小組制訂服務活動計劃。 教師亦善用“科目參與報告表”監督學生的參與和學習進度。精神健康護理學 (榮譽) 理學士學位課程主任梁秀芳博士說:“若發現學生參與度低,教師會發電郵提點學生,鼓勵他們要加些努力。” 網上提交書面作業,測驗/考試之外,教師亦以形成評核方法,例如:互動式問答環節,朋輩評核和學習反思日誌等來評核學習成效並協助學生識別有待改進的地方。此外,辦網上投票來收集學生意見以完善教學策略。教師要在網上評核視頻作業,uRewind軟件不僅有助學生發揮創意,便利視頻提交,教師也可用它在視頻作業上給評語。服務學習科目“培育學校社群的健康大使”的教師在評核小組計劃前會定期與學生在網上交流,以維持小組動力並確保學習方向正確。 網上教學成效和學生評價 為了解網上教學的成效,本院教學團隊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有參加網上實時互動課堂(出席率中位數是92%)並有使用教師的網上教材(教材點擊率中位數是0.97)。學生重複點擊一些課程的網上教材(教材點擊率最高值=6.9)。學生表示在新冠肺炎疫病期間在家學習感到便利,安全和舒適。個性害羞的學生在網上學習表現得比平日主動,受益更多。不過,教學團隊亦關注統計數據顯示小班授課的學生參與率比大班較低。 此外,服務學習科目的整體學生參與率高。網上高年級朋輩指導計劃有助小組良好互動。 “所有作業準時提交,內容也好。” 教師葉麗琼說: “學生說網上提問較容易。”

2020年2月1日

20200100_l

新大型公開網上課程:體弱與日常生活

香港理工大學HKPolyUx網上學習平台在2020年1月開辦首次主要由護理學院教職員教學的新大型公開網上課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簡稱MOOC),主題為“體弱與日常生活”。這亦是本院教職員第三次參與MOOC課程。 此網上公開課程為期四週,全球學習者可使用edX*平台上課,學費全免。課程目標是使本地和世界各地學習者明白體弱的概念,以促進體弱管理。 由本院教職員關耀祖博士、雷逸華博士、張詩琪博士和過培健先生擔任導師,介紹體弱的理論、風險和保護因素,評估方法和干預措施,並講述體弱與認知功能和營養的關係。超過680名學習者修讀課程。 關耀祖博士以小型演講,視頻示範教學,並用測驗促進學習。 關博士說:“希望學習者應用所學來評估和管理體弱狀況,或幫助長者管理日常生活。” 雷逸華博士表示課程提供有關體弱的知識,教導學習者區分肌肉減少症和體弱狀況。 雷博士說:“這是預防和管理體弱的重要一步。” 學習者對課程評價正面,例如: “多謝Rick博士。 身為前科學家(現已退休),我樂見他人用科學框架定義和分析議題,就像你在小型演講的表現,做得很好。” --- 布魯斯‧麥卡洛 *edX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共同創立的電子教育平台,理大是其機構合作夥伴。

2020年1月1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