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專題

News and Events_Breadcrumb-Banner-20221007
20230815 Features_1

理大護理兩項發明於智齡世代大獎中獲獎

在黃金時代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屆智齡世代大獎頒獎典禮中,理大護理學院的副教授雷逸華博士及其團隊聯同博愛醫院所研發的沉浸式虛擬現實雙任務訓練系統榮獲銀獎。這套系統為患有認知脆弱的長者同時提供運動和認知的訓練; 截至目前為止,已協助 300 多名長者改善其健康狀況。 (香港短期專利: 32023070917.4)   而張詩琪博士及其團隊亦在頒獎典禮中獲得了優異獎。她們研發的音樂律動系統的目標是改善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的認知和心理健康。這套系統已幫助超過 700 名長者;亦有超過 150 名工作人員和護理學生接受了相關培訓。 (香港短期專利: 32023075903.9)

2023年8月15日

IMG_3274

惜食堂 十X PolyU 惜食天使 · 識健計劃

惜食堂聯乘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今宣布,獲李嘉誠先生捐資逾1,100 萬港元,推行為期兩年的《惜食天使 · 識健計劃》,四部曲如下:   計劃目標和關鍵成果(OKROKR) 1. 為惜食堂膳食受惠婦女提供專業培訓, 讓她們掌握基本健康知識,化身「惜食天使,擔任「社區健康工作者」。 2. 在日常派飯給獨居長者同時,有相關能力為長者量度維生指數(包括血氧、血壓、脈搏、疼痛指數等),並上傳至理大研發的健康監測平台。 3. 長者健康數據及資料,將由專業護士評估和跟進,讓獨居長者得到更貼心和專業的關顧。 4. 建立結合醫社合作的基層社區健康模式,並為公共老齡化服務系統提供科研實據作制訂政策參考。   尊嚴的力量 自2014 年至今,惜食堂在深水埗區一直為7 百多戶基層家庭及近千名長者免費提供膳食,並於2017 年開始聘用一群受惠家庭的婦女,擔當「惜食天使」,專門為區內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送上熱餐 。服務過程中發現意外收穫,她們除了因助人感到快樂,同時為孤獨長者帶來一份關懷的溫暖,並能留意長者健康情況,協助聯繫醫療服務。通過李嘉誠基金會及維港投資團隊參與義工服務,李嘉誠先生得悉並認同「惜食天使」計劃一舉多得,具內涵的關懷和尊嚴,體現在實質社會服務中;在李先生支持下,促使惜食堂結合理大的護理專業及科技平台,從膳食到追蹤長者健康,把接受援助的婦女變為幫助長者的「天使」,填補基層醫療服務缺口,改善長者整體健康狀況,紓緩公共醫療服務壓力。   計劃詳情 資助 11,153,650港元 時期 兩年 服務對象 100名深水埗區獨居長者 參與人員 40名經專業培訓的惜食堂社區健康工作者、理大護理學院研究團隊、專業註冊護士、物理治療師、註冊社工與職業治療師。 研究目標 驗證基層醫療模式,利用健康數據監測平台,結合社區健康工作者和護士共同協作的新護理方式,讓基層長者盡快得到健康的關注,改善身心健康。 服務操作 1. 惜食堂女工接受基本護理培訓,通過評核,可獲理大護理學院頒發「社區健康工作者」證書。 2. 社區健康工作者每天為獨居長者送飯同時,幫長者量度維生指數,並上載至mHealth手機應用程式,好讓護士遙距監察長者身體狀況。 3. 護士不但可透過mHealth程式緊貼跟進長者健康情況,當社區健康工作者遇長者不適,可立即經mHealth與護士視像通話,尋求意見。 4. 護士可在長者日常覆診前上門探訪,為長者作健康評估,解釋醫療報告和狀況,助長者在看醫生前作準備,以強化病者與醫生的溝通,提升應診效率。 5. 護士可跟進及轉介長者個案,適時評估及解答長者健康問題。 驗證計劃 計劃以深水埗區100名獨居長者作試點,資助金額包括所有人力資源投放及研究所需經費。理大預期,計劃能提供實證成果,在本地推廣加入科技元素的基層醫療健康模式,為有關當局改善社區醫療健康策略提供更有效益的參考。   李嘉誠先生表示:「這次合作是The Power of And (加乘力量)的示範案例,除給長者送餐和關懷,也為他們連繫更貼心的醫療服務,而對本身需要膳食支援的家庭主婦,帶來助人自助的尊嚴;mHealth 數據平台的實踐,則可為優化社區醫療健康政策提供實質參考,一舉多得,值得支持。」 《惜食天使 · 識健計劃》確立獨居長者與社區健康工作者的伙伴關係,惜食堂高級服務經理黃美儀女士表示:「衷心感謝李嘉誠先生對服務的迅速回應,這計劃不單讓一班弱勢長者於飯餐以外得到適切的護理關顧,更可協助基層婦女發展個人潛能,建立自信。」 理大將進行概念驗證研究,以新型社區護理模式應對人口老化及醫療資源緊張等問題,理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王鈞正博士則指:「由於本港人口老化嚴重,長者患有慢性病情況普遍,為本地醫療體系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政府近年積極推行基層醫療的計劃。理工大學mHealth應用程式設計參照政府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社區健康工作者在上門探訪時,會向獨居長者推廣健康生活。每當社區健康工作者上傳長者維生指數時,護士可透過mHealth實時接收到數據,遙距監察參加計劃的長者的健康。當長者的維生指數顯示異常時,護士亦可即時與長者聯繫及適時跟進。這計劃不但增加社區健康工作者的工作機會及家庭收入,亦大大減輕了社區護士的工作及人手,透過遙距監察,護士更能有效地管理長者的健康及疾病,對長者、社區健康工作者及整個醫療系統三方帶來莫大益處。 」   《惜食天使 · 識健計劃》短片下載連結:https://bit.ly/43xQS9C   有關李嘉誠基金會 李嘉誠基金會於 1980 年創立,主要專注於支持教育及醫療項目。李嘉誠先生曾經向大家闡述基金會是他第三個兒子的概念,於2006 年把三份一財產注入基金會,至今在推動教育、醫療、公益扶貧項目已逾300 億港元,其中80% 在內地和香港。他認為亞洲在奉獻文化上的觀念要有突破,要視建立社會的責任和延續後代同樣重要,分配財產作捐助,推動社會改善進步;這一念之悟,將為明天帶來更多新希望,世界因而更美好。 有關惜食堂 惜食堂於 2011 年成立,宗旨為「停止浪費 · 解決飢餓 · 以愛相連」。 惜食堂團隊致力向本地飲食界回收仍可安全食用之剩餘食物,通過嚴格的食物安檢程序,再 經中央廚房製作成營養均衡的膳食及食物包,並由物流團隊免費派發給社會上需要食物援助 的人士。 現時透過一所中央食物製造廠、兩所廚房以及一所菜蔬處理中心,每天生產超過2 0 ,000 份 膳食及食物包,而每星期則拯救超過 4 5 公噸仍可食用的剩餘食物,避免食物浪費及協助減 輕堆填區的壓力。 有關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秉承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矢志成為一所創新型世界一流大學,並以肩負社會重任為宗旨。理大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面教育,致力培育具良好國民意識、全球視野與社會責任感的「明日領袖」;同時推動具影響力的創新與跨學科研究,以應對全球最迫切的挑戰。知識轉移與創業文化亦是理大的基石,大學著重研以致用——將所研發的科技轉化為實際應用。理大追求卓越,努力不懈,深得國際認可,持續位居全球百強學府之列。理大將繼續以其雄厚根基,與各界策略夥伴合作,力求造福香港、國家乃至全球。

2023年7月26日

20230607_1

理大與消防處簽署合作備忘錄 培育年青新一代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消防處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由理大護理學院與消防及救護學院共同合辦有關緊急護理及應急準備的培訓課程。 培訓課程將教授心肺復甦法及使用自動心臟除顫器技巧,以及防火安全措施與緊急撒離程序等技能及知識,以進一步提高社區的應急準備意識,加強拯救生命的效率。 理大護理學院一直致力發展有實用價值的醫護新知,而消防處一直積極制訂和推行社區應急準備策略。是次合作將有助消防處進一步在社區及校園推廣「應急三寶」(即「識滅火」、「識自救」和「識逃生」),將應急資訊滲透至各社區,普及「救人和自救」文化。 合作備忘錄由理大護理學院代理學院主任陳胡安琪教授及消防處及救護學院院長于文陽先生簽署,並由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及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先生見證簽署儀式。    岑浩强教授說:「感謝消防處的大力支持培訓課程,這次合作開辦的課程將列入為有學分的通識課程,以回應社會需要,全體理大的學生均可報讀。我們期望新課程可提高學生的警覺性和解難能力,讓他們能在社區發揮互助和關顧精神。」 楊恩健處長表示:「期望課程能夠提高同學對拯救心臟驟停患者的能力及信心,同時加強本港心臟驟停患者在社區得到及時拯救的支援,以提升他們的生存機會。備忘錄亦標誌着雙方能夠持續合作,在不同範疇提供多元學習機會,共同為香港培育更多優秀的年青新一代。」  

2023年6月7日

20230419_Features_1

理大護理學院成功舉辦「第五屆香港創意日暨創意比賽」

「第五屆香港創意日暨創意比賽」昨日於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校園圓滿舉行。比賽由理大護理學院主辦,旨在提供平台讓企業家、醫護健康和社會服務專業人士,以及學者展示提升醫護健康和社會服務的創新發明。今屆比賽獲學術及醫護界大力支持,大會從參賽作品中甄選 15 支團隊入圍決賽,角逐創意大獎。評審團由醫生及大學教授組成。 是次比賽包括「社會創意類別」,以表示主辦單位對社會服務發展的關注。比賽冠軍得獎者可獲資格參加今年在英國布萊頓舉行的「全球醫護創意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競逐「醫護健康創意卓越大獎」的最高榮譽。理大護理學院教授及代理學院主任陳胡安琪教授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企業家、學者及醫護健康和社會服務專業人士愈來愈需要連繫起來,推廣創新發明、探索合作機會。今屆香港創意日暨創意比賽的參賽項目和參加者人數眾多,反映比賽日益受到重視。」   第五屆香港創意日暨創意比賽得獎者名單: 冠軍 得獎項目: Liverscan:用於肝纖維化和脂肪肝評估的掌上式實時超聲圖像引導系統 項目負責人: 香港理工大學梁顯利生物醫學工程教授、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智齡研究院院長及賽馬會智齡匯總監 鄭永平教授   亞軍 得獎項目: 用於機器人手術遠程輔助教學的增強現實係統 項目負責人: 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竇琪博士   季軍 得獎項目: 新型綠色廣譜抗病毒抗菌材料:聚羥基烷基酸酯低聚物 項目負責人: 益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張子恆博士   最佳社會創意獎 得獎項目: 虛擬醫院、沉浸式遊戲、強化護理教育 項目負責人: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高級專任導師 陳玉儀博士   自 2013 年起,理大護理學院隔年舉辦香港創意日暨創意比賽。詳情請瀏覽: https://sn.polyu.edu.hk/hkia/

2023年4月19日

20230308_1

理大研究顯示手機應用程式結合護士互動介入 助改善長者健康管理

基層醫療是整個醫療系統的重要一環,政府去年底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藍圖》),提出以預防為重、社區為本的策略,改善市民整體健康狀況。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推出結合護士互動介入的mHealth健康管理手機應用程式先導計劃。研究數據顯示,此健康管理程式能有效協助長者自行監察慢性疾病及情緒健康,而跨專業醫護及社工團隊的支援,亦能為有需要的長者進行適時的醫療轉介,減低未經安排的醫療服務使用量,改善長者健康。 mHealth手機應用程式由理大護理學院與本地電訊公司共同研發,透過註冊護士監察長者的健康狀況。當長者的維生指數(如血壓、血糖)出現異常時,程式會向護士發出警告,通知護士主動聯絡長者了解其健康狀況。此外,長者可於有需要時,以視像電話形式,24小時尋求護士支援或評估其身心狀況。 理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王鈞正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20至2022年期間,在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五間長者服務中心招募221名60歲或以上、並患有一種或以上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痛症或糖尿病)的長者參與研究。研究發現,長者在使用程式三至六個月後,其自我效能感有顯著提升、抑鬱程度及整體醫療服務使用量則顯著下降,而身體方面的生活質素*亦得到改善。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醫院管理局推算,本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預計在2039年前會達到300萬,對公共醫療系統帶來沉重壓力。王鈞正博士表示:「透過註冊護士介入,長者使用mHealth手機應用程式三個月後,其整體醫療服務使用量較對照組別明顯減少逾七成六,而未經安排的門診求診次數亦減少七成二,反映結合護士和數碼科技的健康管理方案,有助紓緩公共醫療服務需求上升帶來的壓力,實現《藍圖》提出的目標,改善長者整體健康狀況。」 研究團隊建議加強向長者推廣使用數碼科技進行健康管理,並鞏固數碼平台上的醫社合作。研發人員亦會完善程式,例如加入人工智能等功能,使內容更貼合長者的需要及喜好,讓他們持續使用程式並達至減輕公共醫療開支的目的。 *身體方面的生活質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整體健康狀況、身體機能(例如:上樓梯,中等強度的活動)、角色活動(例如以往做到的事情,如今做不到),以及身體上的疼痛。  

2023年3月7日

20230221

理大護理為不同社群提供心理支援 獲第二期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資助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的兩個項目,拓展創新的社會服務方案,於個人以至社會都大有裨益,獲由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統籌的第二期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資助計劃)資助。 獲第二期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資助的理大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內容 主要研究員 提高照顧者心理健康素養和促進同伴支持:電子繪畫和同伴支持(EPPS) 平台 該項目將開發香港首個關注照顧者心理健康意識的互動虛擬平台「EPPS系統」,為照顧者提供一個繪畫和與他人分享畫作的機會;並組建照顧者支持團隊,激勵有困擾的照顧者向專業人士和家庭成員尋求幫助。 梁綺雯教授 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及教授 虛擬同行 AD/HD 照顧者支援計劃-壓力舒緩及同理心提升 該項目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兒童的照顧者,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開發新穎的減壓方法,旨在提供壓力管理指導,並幫助他們與 AD/HD 兒童相處時更易產生共鳴並加強同理心,以促進照顧者的心理健康,改善與 AD/HD 兒童的關係。 秦璟博士 護理學院副教授     更多詳細資訊,請瀏覽理大新聞稿。  

2023年2月20日

1

理工大學與日本電氣香港有限公司合作 為長者及其照顧者引入社交機械人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宣布與日本電氣香港有限公司(NECHK)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將推出專為長者及其護理人員而設的智能互動社交機械人。一系列研究項目將逐步展開,從而探究長者使用社交機械人的效果,當中可怎樣幫助長者提升自理能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交活動,達致維持身心健康的生活。

2022年10月6日

20220815-1_1

理大首創「虛擬醫院學習系統」提升臨床護理教學

護理教育包含課室教學和臨床實習,惟在新冠疫情下,面授課堂和臨床實習均受影響。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雷逸華博士及高級專任導師陳玉儀博士率領團隊,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開發「虛擬醫院學習系統」(下稱「虛擬醫院」),提供創新的「臨床」培訓,以提升護理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成效。 「虛擬醫院」是本港首個同類型的虛擬教學系統,模擬真實醫院病房複雜多變的環境。系統目前設有五個模擬情境,共11個遊戲,包括「臨床實習簡介」、「譫妄患者的挑戰」、「同時處理多個護理任務」、「預防錯失」,以及「心肌栓塞」。系統可隨機提供逾1,200個處境和多項選擇組合,因此學生參與遊戲時,難以預測即將面對的情境,並須即時評估患者狀況和詮釋醫療資料,以作出適當的護理決定。 陳玉儀博士表示:「現時大部分虛擬實境學習系統偏重於基礎護理知識,以訓練護理操作和程序為主要教學目標,情景設置亦為一床一病患。而理大的『虛擬醫院』要求學生同時處理多張病床及照顧多名患者,期間會出現各式突發事故和臨床護理陷阱,考驗學生面對各種干擾時,如何運用所學,在限時內決定護理優次,系統有助提升其觀察力、臨床應變能力、決策能力,及溝通技巧等。」 在「虛擬醫院」中,學生對病人的回應和作出的護理決定可經等離子電視顯示,系統設有錄音功能記錄學生與虛擬患者的對答,供師生之後討論;而多項選擇題功能,讓學生即時反思自己的臨床判斷和決定。遊戲數據和系統的自動評估功能亦便利教師跟進學習進度和評估學習成果。 「虛擬醫院」於本年一月正式啟用,現時已有逾450名護理學生使用。雷逸華博士表示:「『虛擬醫院』提供以個案為本、合作解難的學習機會。配合學院目前使用的模擬病人教學系統,我期望『虛擬醫院』可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臨床護理所需的專業技能,減低學生在現實臨床環境中出錯。」 她續說:「我們很高興這套虛擬學習系統獲得學生正面回饋,期望未來將這套系統擴展至跨專業、跨學科的虛擬實境遊戲,並推廣至本地以至大灣區的其他護士學校。」 理大護理學院三年級學生鄭子詠認為「虛擬醫院」的場景細節逼真,透過這套學習系統,每位同學均有機會單獨應對護理難題,從而感受到護士面對繁重工作時的緊張情緒和壓力,有助增強他們進行臨床實習的信心。   按此觀看「虛擬醫院學習系統」的簡介影片。

2022年8月15日

Vaccination cenre_31Mar_4_1600x1080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到訪視察加路連山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到訪位於銅鑼灣的「加路連山道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此接種中心得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全力支持,以非牟利模式營運,並在3 月 29 日正式啟用。 陳教授今午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陪同下視察接種中心,以了解中心的運作情況,並為當值的醫護團隊打氣。她感謝理大積極支持特區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   理大安排了護理學院共 300 位師生及校友營運整個接種中心,為十二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由應屆畢業生負責為市民接種疫苗,而身兼註冊護士的教員與校友則負責監督及提供協助。 此接種中心的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八時至下午八時,將會運作至六月底。 了解更多理大為支持香港的抗疫工作提供的協助: https://www.polyu.edu.hk/tc/combatcovid19/

2022年3月31日

1

理大護理學院全力支持加路連山道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先生親臨視察

接種疫苗是戰勝疫情的重要一環,香港特區政府因應社區對接種疫苗的需求,在銅鑼灣增設「加路連山道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此中心今日(3 月 29 日)正式啟用。中心設於希慎興業及華懋集團所提供的地皮上,並得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全力支持,以非牟利模式營運,希望能為社區抗疫工作出一分力。  

2022年3月29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