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师生团队全力支持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为运动员提供全面运动物理治疗支持

2025年10月2日

科研与创新发展 康复治疗科学系

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师生团队为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运动员提供全面运动物理治疗支持。约40人的团队由理大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康复治疗科学系副系主任及教授符少娥教授(前排中)带领,成员包括康复治疗科学系实务教授 Shane Hayes教授(前排右二)及实务助理教授方浩錤先生(前排左二)、叶惠豪先生(前排左一)及傅家聪先生(前排右一),以及学生王惠珊(后排右一)和潘颖心(后排左一)等,他们并与中国香港男子手球代表队队长、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毕业生谢永辉先生(后排左二)及中国香港柔道运动员、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李珏颖先生(后排右二)合照。

符少娥教授期望能在这场全国瞩目的赛事上发挥大学于运动科学和运动治疗方面的优势。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会)将于今年 11 月 9 日至 21 日于广东、香港及澳门举办,雲集全国各地的顶尖运动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一直致力支持体育发展,由康复治疗科学系师生组成的团队为参赛运动员提供全面的运动物理治疗支援,涵盖前期训练及现场医疗服务,协助他们以最佳狀态出战比赛,在赛场争取佳绩。

团队由理大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康复治疗科学系副系主任及教授符少娥教授带领,并包括另外九名康复治疗科学系教员及校友,以及逾 30 名正修读物理治疗学(荣譽)理学士课程及运动物理治疗理学硕士课程的学生。团队分别为中国香港男子及女子手球队、棒球队、体操队及柔道队,以及广东省的乒乓球队及剑击队的运动员制定了一系列运动物理治疗支援,包括赛前的个人化表现评估与分析、健康狀况及训练负荷监测、训练支援,以及临床物理治疗諮询,并将于比赛期间駐守各代表队提供医疗支援。

符少娥教授擁有丰富运动物理治疗经验,曾多次带领团队支援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包括 2008 年的北京奥运及 2023 年的杭州亚运等。她表示:「团队一直以支援香港及中国运动员备战及参与大型比赛为使命,很荣幸今次能够参与十五运会,并在这场全国矚目的赛事上发挥理大于运动科学和运动治疗方面的优势。」符教授亦特别感謝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促进理大与多个体育总会会员的相互协作。

理大团队早于一年前展开相关筹备工作,透过结合在运动物理治疗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研究成果,帮助运动员提升表现及减低受伤风险,包括进行评估以鉴定较易受伤的位置、视察运动员的训练姿势并分析有机会引致受伤的动作,同时亦为有伤患的运动员提供康复治疗,并协助他们制定恢复策略。他们并应用了多项自主研发技术,例如前膝(髌骨)自动活动装置、肩关节固定支具等。

即将出战十五会的中国香港男子手球代表队队长、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毕业生謝永辉先生表示:「能够代表香港出战全运会是莫大的荣耀,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的专业支援让我们在备战期间保持最佳狀态。作为理大毕业生,我感到特别自豪,因为母校不仅培育了我,也在我运动生涯中提供了坚实后盾。」

中国香港柔道运动员、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李珏颖先生亦分享指:「作为运动员,同时也是物理治疗的研究者,我深知专业物理治疗在提升表现及预防伤患方面的重要性。理大的支援不只是技术上的帮助,更是心理上的鼓舞,让我们能够全力以赴迎接挑战。」

理大团队采用师生协作模式,学生在教员的指导下亲身为专业运动员提供各项运动物理治疗服务,从中汲取宝贵的实战经验,为成为能应对不同挑战的物理治疗师作好准备。参与项目的学生均表示,能亲身为代表香港出战的运动员提供物理治疗服务,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更了解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作出专业决策,对他们未来成为一位出色的物理治疗师有很大帮助。

是次全国运动会首度由粵港澳三地携手承办,香港更歷史性承办八个竞赛项目。逾 30名理大学生及校友将会出战约七个体育项目,包括竞技体操、田径、沙滩排球、手球、空手道、跆拳道及游泳等。祝愿理大体育健儿充分发挥主场优势,于十五运会为港争光。

 

***完***

 


详情查询

郑秀贤女士

公共事务副经理

详情查询

吕文蕙女士

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