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人工智能之力,让千年典籍跃现眼前

 

在中国古代典籍的瑰宝之中,《山海经》是一部跨越两千余载仍令人神往的奇书。它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一个想象与现实交织的奇幻世界,其中山川地貌诡谲壮丽,奇珍异兽活灵活现。

 

气象万千的经典著作

《山海经》全书 18 卷,由《山经》、《海经》、《荒经》三大部分构成,逾 31,000 字的篇幅记载了百余邦国、五百余山系、三百余水道,以及各区域的地理风貌、物产民俗与神话传说。内􀀀虽无法独立验证,却为研究古代人文地理提供了珍贵参照。

 

理大中文及双语学系讲座教授黄居仁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正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山经》所蕴涵中国古代地理和生态环境的知识进行分析,予以转化,加深了解。

 

这项开创性研究名为“《山经》知识集成:使用人工智能重构上古生态环境及地理知识遗产”,该研究通过交叉学科方法将先进的科技与人文研究相结合,激活中华文化遗产,传承上古先贤智慧。项目从古籍中提取并系统化呈现地理生态知识,突破了传统文献研究的局限,为古籍数字化,及历史、地理和生态信息视觉化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拓展知识传播范围。

 

传统生态知识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对于应对当今的环境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及系统化掌握上古地理及生态知识,为我们了解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宏观、贯通古今的信息,对当下的生态治理也十分重要。

~ 黄居仁教授

 

AI 赋能让文化遗产生机焕发

传统知识和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传播,而这方面,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正在为我们开辟新路径。研究团队使用各种 AI 技术,包括信息提取、知识图谱、图谱检索增强生成(Graph RAG)和大型语言模型(LLM),分析、整理、集成及呈现文本中蕴含的地理和生态知识。

 

该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精细的知识体系,以此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变迁的范式模板。它将助力学者解读各朝代典籍文献,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加深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构建《山经》地标知识问答系统,整合书中记载的各个地标的信息。团队也在创制数字地图,呈现文献描述的地形特征。

 

理大这一研究项目成功入选 2024 年度腾讯 "探元计划" 十大创新课题。该计划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指导,共吸引了来自 48 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79 个项目参评,理大是港澳地区唯一获选的院校。

 

group

研究团队由黄居仁教授(右一)带领,团队成员包括博士生梁科女士(左二)、博士后研究员唐雪梅博士(右二)、助理教授(研究)顾静航博士(左一)及北京大学苏祺副教授(不在图中)。

 

mountain

《山海經》第五卷的其中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