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国际 造福社群
大学积极与世界各地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伙伴网路,加强合作,积极应对全球和当地种种挑战
国际化其中一个重点是要与世界各地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伙伴协作关系,为社会作出有意义的贡献。多年来,理大积极与世界各地的企业和学术机构合作,不仅为学生的发展开辟坦途,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给世界带来福祉。
提升研究影响力
理大正与多个国际及内地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期善用其研究专长,应对全球及当地挑战。
其中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合作,便促成了一系列航天仪器的开发,这些仪器在国家的探月和火星探测等太空探索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学还分别与豪雅光学和蔡司视光护理开展了联合研究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例如设计出了可有效减缓儿童近视度数增加的镜片。这项创新成果尤为重要,因为根据预测,到 2050 年,全球一半的人口会受到近视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案。
此外,香港科学园建立了三个世界级研究中心,理大的协作精神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些研究中心均属政府资助的 InnoHK 创新平台。理大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合作成立了人工智能设计实验室,把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设计领域,以满足社会对创意、效益和产品及服务个人化的需求。
理大与马里兰大学合作成立了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 ,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创新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业,以保证产品和系统安全可靠。
另一方面,理大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成立了眼视觉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全球首个国际视觉科学中心,其宗旨是通过开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视力健康领域的发展,同时开发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以预防视力衰退、保护老龄人口的视力。
理大与滑铁卢大学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建立伙伴关系。
2024 年,理大进一步与加拿大规模最大的纳米技术研究机构 —— 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纳米科技研究中心。 该中心是一个独特的研究平台,利用国际研究专长,开发纳米科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领域以造福人类的生活。
通过教育合作促成进步
理大还正在建立一个强大的国际教育网络。其中一项最新措施是与超过20所海外与内地院校合作,包括昆士兰科技大学、高丽大学、萨里大学和浙江大学,共同培养博士,开办双博士学位课程。此外,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最近与法国Institut Lyfe及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和普利莫斯卡大学就研究和教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学生交流方面,大学已建立强大的伙伴关系网络,涵盖 25 个国家的 80 多所大学。而其校企协作教育 (WIE) 亦获广泛支持,支持机构包括中国内地的上海丝绸集团、日本 edison.ai、纽西兰 Rider Levett Bucknall Limited、加拿大 Mitacs 及泰国国泰航空等。这两项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非本地学习经验,并帮助其建立全球视野,而这两者正是当今互联世界所不可或缺的。
理大决心提高教育素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理大得到了世界各地合作伙伴的支持,例如理大率先将社会责任和公民参与融入本科课程,开创了本地大学的先河,而这一创新离不开全球合作伙伴的帮助。理大服务学习自2012/13 学年开始,至今已有超过42,400名学生修读,为全球社区贡献了超过 169 万小时的社区服务。这些学生不仅在香港、中国内地和台湾,还在世界各地,例如亚洲(柬埔寨、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日本)以及更远的国家(卢旺达、南非和坦桑尼亚),切实地为当地民众带来了福祉,改善了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
在卢旺达进行的服务学习项目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理大自 2013 年起在当地开展服务学习项目,让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对社区的种种挑战,足证理大一直致力培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才。该计划带给卢旺达当地社区双重贡献,超过1,000户家庭获得了洁净的电力、节能炉具和家庭菜园;此外,我们的师生亦支持当地裁缝为传统服饰增值,缝制出煣合传统元素和和现代设计的服饰,改善生活。该计划获得了 QS Reimagine Education 的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Action” 组别奖。



理大学生在卢旺达进行服务学习专案,帮助当地居民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日常生活提供电力。
与中国内地、一带一路的合作
理大积极支持中国内地发展,不但有助改善人民的福祉,更可让香港融入国家的科技发展。大学在中国内地的合作网路广泛,而且历时长久。 1997 年,理大就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的批准,在内地进行跨境合作,开办高等教育课程,是香港第一所获此批准的大学。
最近,理大推出一项策略新猷,在多个内地城市成立技术创新研究院,使理大的研究能力和成果能配合当地的产业和社会需求,从而提高研究的影响力,并加强这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为配合国家促进区域发展的倡议,理大在拓展国际联系过程中,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国家。理大以持之以恒的精神,致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院校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和建立伙伴关系。
2015 年,理大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创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并获任命为 2023 年联盟轮值主席。该联盟汇集了来自 37 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 多所大学,旨在促进丝绸之路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 2024 年,理大举办了 “校长论坛” ,与会者就落实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愿景分享了宝贵意见。
理大还加入了其他的一带一路联盟,与世界各地的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伙伴关系,扩大了理大在教育、研究和知识转移活动方面的影响力。 这些联盟包括: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东盟-中国工科大学联盟
理大连续第七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合办 “一带一路电力能源高级研讨项目” 。最近一期课程以 “低碳转型—绿色能源的最新发展”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智利、中国内地、中国香港、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和津巴布韦等七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 26 名学员参加,共同探索绿色能源的发展。
七个 "一带一路" 国家和地区的学员参加了 “2024年一带一路电力能源高级项目”的毕业典礼。
在国际合作中担当领军角色
理大在成立另外两个国际网路方面亦担当重要角色。2015 年,理大牵头成立了大学社会责任网路,这是一个全球性联盟,旨在推动大学将社会责任视为核心使命。该网路现在有 20 个成员机构,遍布六大洲,而理大是执行委员会主席。
1995 年,理大邀请在技术转移方面成绩斐然的知名大学组成了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联盟目前有 26 所来自内地、英国和美国的院校成员,矢志将应用研究和顾问服务提升到国际水准,为各成员院校和社会带来裨益。
此外,理大还是十多个国际网路的成员,这些网路包括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和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
理大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建立伙伴关系,这是其能够成为一所全球性大学的关键。此举不仅使大学蜚声国际,还使其能够为本地和国际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国际合作
截至 2025 年 2 月,理大已与全球超过 350 所院校签订了超过 580 份国际合作协定,遍及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内地、台湾和澳门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日本、拉脱维亚、波兰、新加坡、瑞士、荷兰、英国和美国。
580
已签署合作协定
> 350
全球院校
> 40
国家和地区
截至 2025 年 2 月
校园多元化
在2024/25学年,理大招收了214名非本地且非内地学生,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尼日利亚、韩国、西班牙和乌干达等国家,约占非本地本科生总人数的15%。大学的目标是把非本地本科生的人数维持在 1,000 人左右,非本地且非内地学生的比例维持在 30%。
为支持政府的 “留学香港” 计划,大学于2023/24学年在约 40 个国家举办超过330场招生活动,令非本地学士学位申请人数增加了 50%。
学生交流
目前每年以交换生形式到理大学习的学生超过 600 名,而赴外地交换的理大学生则超过 500 名。在 2023/24 学年,按交换生人数统计,理大学生前往的前三大目的地分别是英国、中国内地和瑞典。
由2025/26学年起,获颁入学奖学金的一年级新生可获30,000港元的交流奖学金,以资助他们参与交换生计划。
每年
> 600
到理大当交换生
> 500
往外地当交换生
非本地学习经验
在 2023/24 学年,共有 802 名学生通过非本地的校企协作教育,赴中国内地、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地实习,从超过 500 家伙伴公司和机构获得了实习机会。
为培育学生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大学资助所有修读服务学习科目的本科生在非本地进行服务学习项目时的开支,资助额最高可达 10,000 港元。在 2023/24 学年,近 1,500 名学生参加了非本地服务学习项目。大学的目标是到 2027/28 学年,50% 的理大学生将通过服务学习获得非本地学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