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汇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激发创新思考,促进教育的卓越发展

 

多元共融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还能推动大学的创新发展。理大每年招收来自 40 多个国家及地区逾 2,000 名非本地学生,这种多元交融丰富了学习体验,并将校园生活转化成由各地文化实践交织而成的缤纷彩图。

 

启发与蜕变之旅

这是理大校园里寻常的一天,来自印尼的时装及纺织学院四年级学生Faith正自信地与同学分享对最新时尚潮流的见解。这位善于从香港时装业界汲取灵感的年轻人,已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蓄势待发。凭借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与扎实的设计技能,她具备了强劲的职业竞争力;大学提供的实习机会也提高了她的适应能力,她又通过参加交流计划计拓展了国际视野。她还获得奖学金并参加专业比赛,在学习与实践中,她始终坚持自我提升,力求在时装业界崭露头角,绽放独特光芒。

 

Faith Makmurputri

Faith Makmurputri

时装及纺织学院零售及市场学四年级学生

 

 “在理大这段求学的经历令我实现了蜕变。课程设计独树一帜,理论与实践并重,对我们进行全面的培养,让我们既能沉浸于时装的艺术创作,又能涉足商业的运作。” 


在设计学院就读的德国交换生 Erik,总爱驻足欣赏学院所在的赛马会创新楼。自他入学以来,这座由知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非凡大楼总让他叹为观止。而真正塑造他的学习体验的,是学院安排得当的教学、先进的设施与具有特色的学科。课堂以外,他热衷于将在各个骇客马拉松、创业者活动、论坛,及创投简报会中获得的灵感与同学分享,更惊喜地发现本地的的创客圈总保持着蓬勃的创新活力。

 

Erik Eimterbaeumer

Erik Eimterbaeumer

设计学院的德国交换生

 

 “教授们非常乐于助人,对我也很友好,在选课时,他们给予我很多支持,帮助我读上了心仪的课程。不仅如此,当我对些活动表现出兴趣的时候,他们什至亲自带我参与其中,而这些活动的范围也不局限于大学里。” 


在友善的校园里获得归属感

来自内地,就读于应用社会科学的朱淩骏,是一位先天视障者。她充分利用完善的辅助设施与配套,总能从容地在无障碍的红砖校园内穿梭行走,安全抵达课室。理大的无障碍环境,以及友善的群体生活,让淩骏十分享受这里的学习生涯。她的故事,正是理大实践多元共融的最佳例证。

 

朱淩骏

朱淩骏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交换生

 

 “最重要的是,我遇到的人让我在理大的学习之旅变得如此愉快!从遇到的学者到餐厅的员工,从同学到学生宿舍的导师,他们都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充满同情心。他们都让我在理大的经历变得温暖而难忘。” 


汇聚全球人才的校园

理大的海外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有的来自澳大利亚壮丽的内陆地区,有的来自肯亚充满生机的草原,还有的来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匈牙利。同学们带着多元的文化背景汇聚于此,充分彰显了大学正积极营造共融的国际学习环境,理大的这一发展趋势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愿景相契合 —— 特区政府希望将香港打造成为外国学生首选的求学目的地。

 

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对话
为丰富本地和海外学生的校园生活,理大制定了多项举措。其中的国际文化节通过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欣赏之情。而全球外展项目,例如为世界各地本科生开办的国际暑期课程,以及为高中生开办的暑期学院,能让学生沉浸式感受理大卓越的学术氛围,同时沉浸于香港的多彩文化中。此外,通过校内、学系或宿舍的同伴支持计画,本地学生接受培训后再指导非本地同学,帮助非本地同学更快适应在港的学习、生活。这些项目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在校园内营造了多元共融的文化氛围。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ffers good opportuniti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ith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to make friends with one another.

国际暑期学院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本科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让他们结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