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意与科技 引领创新
由理大与清华大学携手新成立的STEAM联合实验室,糅合艺术和设计与STEM学科,激发创新思维,带给业界和社会重要影响
STEM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结合成一个综合的学习框架,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难能力,让他们掌握在未来必须具备的实用技能,以应对21世纪各种复杂的问题。教育界将艺术和设计(Art and Design)与STEM结合成为STEAM,旨在提升学习体验、增强培养创意思维和想象力,同时鼓励师生在面对科学疑难时,多加思考人文元素。
鉴于此教育趋势,理大早前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携手成立了“STEAM联合实验室”,是两校首个联合实验室。它融合艺术、设计和STEM学科,推动人工智能、可持续技术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发展。
新成立的实验室会运用两所大学在跨学科研究上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着重艺术设计的知识转移,成为具影响力的社会应用。实验室致力培养创意、创新和追求科技卓越的文化,为可持续的未来创造有利条件。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后排中)率领理大代表前往清华大学,参加签署仪式。合作备忘录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前排左)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马赛教授(前排右)签署。理大未来(关爱)移动研究中心主任王佳教授(后排右)见证仪式。
協同創新
STEAM联合实验室由两位杰出学者领导,分别是理大设计学院教授及理大未来(关爱)移动研究中心主任王佳教授,及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马赛教授。二人将领导研究项目、指导举办研讨会和推广活动,重点研究如何有效融合艺术设计与STEM以促进创新,有利经济增长和社会福祉。
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项目将会围绕人工智能与设计,涵盖智能交互系统、可持续设计与科技、数据驱动设计和人机共生设计等领域,亦会探讨创新教育方法。
这些研究项目会优先考虑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紧密协作,以加强两校的学术交流,以及提升双方整体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SyncKnee膝盖监测系统是理大未来(关爱)移动研究中心其中一项发明。它可以追踪关节的角度和肿胀情况,适合日常使用以详尽监测膝盖状况。
交叉学科研究为人类带来福祉。为强调这种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理大未来(关爱)移动研究中心搭建了以设计为主导的创新平台,致力进行具影响的研究,积极融合前沿的STEAM理念与创新的设计方法,應用於各种移动场景,以提升人类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关怀和福祉。该中心在智能设计、互动设计及体验设计等领域取得显著的成果。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于2001年,由中国当代着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共同倡导成立。该中心将艺术与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互相结合,旨在培育具个性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