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41216Prof WU Bo gives public lecture on lunar exploration and base construction 2000 x 1050 pxTC

吳波教授主講公開講座 論月球探索與基地發展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及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吳波教授,於2024年12月7日主講公開講座, 向中學生深入介紹月球探索成果和發展月球基地的潛在方案。講座吸引來自粵港澳大灣區94間中學及國際學校的學生參加。席間學生在問答環節中積極提問,展現他們對太空探索的濃厚興趣。 講座為理大太空主題計劃「開拓月球:從探索到基地建設」的活動之一,另設有主題講座和月球基地設計比賽。計劃於2024/25學年推出,由理大主辦、中國銀行(香港)贊助,中國宇航學會和香港宇航學會作爲支持機構。 另外兩場線上講座將於2025年1月中舉行。深空探測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成員、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趙奇博士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工程師、工業中心航天器系統工程師林浩一先生將分別以「月球基地建造」及「國家的太空探測歷程、影響及香港本地貢獻」為題進行演講,為學生講解更深入的航天知識。 理大新聞稿:https://polyu.me/3OZNCiE   網上報導: 文匯報- https://polyu.me/3DstOSa 香港商報 - https://polyu.me/49I4T9f

2024年12月16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講座

20241214 RiFood HKNA Scientific Meeting 2000 x 1050 pxEN

未來食品研究院協辦學術會議 論「健康中國2030」願景轉化為行動

理大未來食品研究院、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與香港營養學會合作,於2024年12月14日在理大校園合辦「香港營養學會45週年學術會議」,吸引了超過120名來自內地、香港及澳門的學生、研究人員、業界專家和醫療專業人士參與。 會議以「健康中國2030行動——從願景到行動」為主題,邀得三位來自中國營養學會的傑出學者主講,深入介紹了中國內地的營養專業發展和國家營養計劃,以及該計劃如何助力實踐「健康中國2030」願景。中國營養學會會長楊月欣教授,詳細分享了中國內地營養師註冊制度和現狀,並勉勵香港醫療專業人士裝備自己,報考成為中國註冊營養師,及在營養領域保持終身學習。 活動中,未來食品研究院副院長兼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副主任邱家齊博士,分享了研究院和學系在營養研究和營養專業教育的工作。她期待理大與香港營養學會合力同心,共譜健康新篇章。  

2024年12月14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講座

Ir Prof ZHENG Yongping introduces Liverscan in HOY TV programme 2000 x 1050 pxTC

鄭永平教授於HOY TV節目介紹Liverscan®

智齡研究院院長、梁顯利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兼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鄭永平教授、工程師,日前接受HOY TV《 健康關注組 》節目專訪,介紹其研究團隊研發的便攜式無創肝纖維化評估系統Liverscan®。 Liverscan®用於進行肝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肝病期間的持續檢測,通過測量超聲波在肝臟組織中的傳播速度,精準評估肝臟硬度,從而實現非侵入性、快速的肝纖維化和脂肪肝的診斷。 網上報導: 開電視 - https://polyu.me/3DbYDKZ (6:30 - 10:43)

2024年12月12日

媒體報導

20241210_PolyU research unveils critical role of humidity and indoor conditions_TC

理大研究揭示濕度和室內環境考量對熱浪嚴重程度評估的重要性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副院長、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地理資訊學和人工智能講座教授、地理空間智能研究中心主任、賽馬會「對地觀測」創科實驗室總監翁齊浩教授,聯同博士後研究員Pir MOHAMMAD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部分常用熱浪指數未能全面評估不同地域和氣候條件國家和地區的熱浪嚴重程度。研究指出,將濕度和室內環境因素納入考量,對於準確識別危險熱浪至關重要。研究建議制定更全面的全球熱浪評估框架和全球熱浪預警系統,以有效識別危險熱浪,減低熱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期刊《Nexus》發表。 研究團隊比較全球六個常用熱浪指數在識別危險熱浪情況的準確性,包括日間最高氣溫、濕度指數、濕度、濕球黑球溫度、致命熱應激指數和通用熱氣候指數。團隊針對2022年西班牙和美國,以及2023年印度發生的熱浪氣候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基於溫度和濕度的致命熱應激指數在低濕地區的表現較理想,能區分受或不受極端熱應激影響的地區,識別危險熱浪日子。相比之下,另外五個熱浪指數則未能有效準確地識別不同氣候、地理和氣象條件國家和地區的危險熱浪情況。 浪致命程度不僅取決於最高氣溫,還受相對濕度影響,尤其在香港等亞熱帶地區。研究顯示,在潮濕條件下,即使環境溫度只有攝氏28度,但飽和的空氣濕度令人體難以蒸發汗液散熱,體溫快速升高,導致出現疲勞、脫水或中暑等情況。研究團隊建議,在評估熱浪對人體健康影響時,尤其是長期戶外工作的建築工人和農民,應將潮濕氣候因素納入考量,以增加評估準確性。 另外,現有熱浪指數大多依賴當地氣候部門提供的戶外熱圖數據作評估,以香港暑熱指數為例,主要以室外環境作為指標。然而,與高溫相關的死亡個案大多發生於室內,在香港人煙稠密、高樓林立的居住環境,天台屋和劏房住戶首當其衝,承受酷熱天氣煎熬。隨着全球暖化加劇,研究團隊建議在評估室內熱度時,應考量建築物樓齡、形態、材料、高溫狀況和空調系統等因素,並提出重新審視現有熱浪評估機制,將氣候條件和人類適應能力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和家庭狀況等納入考量,以建立全球標準化框架來釐定危險熱浪的閾值。 研究團隊亦提到,提升熱浪預警可有助減低熱浪帶來的影響。團隊期望,氣候科學家、衛生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和社區能透過交叉學科合作,提升熱浪預警的效用,保障公眾健康,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   閱讀研究文章: https://doi.org/10.1016/j.ynexs.2024.100027      網上報導: 信報 - https://polyu.me/49rBjVF(需訂閱) 星島日報 - https://polyu.me/3D8JeuO(需訂閱) 香港商報 - https://polyu.me/3D7DAJz 香港新聞網 - https://polyu.me/41lNXn5

2024年12月10日

研究成果

20241210_RCSV partners with industry to explore Naked-Eye 3-Dimensional_TC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夥業界 探索「裸眼3D立體視覺訓練」作近視防控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與立體視醫學技術(深圳)有限公司開展合作,探索「裸眼3D立體視覺訓練」在近視防控及其他視覺健康領域中的應用潛力。 合作簽名暨啟動儀式於2024年12月9日在理大校園舉行,得蒙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視覺科學研究中心兼眼科視光學院科研眼科講座教授何明光教授、立體視醫學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克慶、董事總經理洪婉鈞、博士眼鏡董事長劉曉,以及深圳市鏡湖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總監祝輝等業內專家與合作夥伴出席,共同見證這重要時刻。 裸眼3D立體視覺訓練是一種用於控制近視加深的新興方法。雙方機構將合作開發新一代技術,進一步提高訓練療效及依從性。團隊亦會開展多地研究與測試,以證明訓練療效的提升,及可轉化成實際應用,為社會帶來裨益。   網上報導: 中國日報 - https://polyu.me/41tTQyH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iscxZy 中國科技網 - https://polyu.me/3VyCAVb 讀特 - https://polyu.me/4ilYKDI

2024年12月10日

宣傳

20241207Prof CHAI Yang elected as IEEE Fellow 2000 x 1050 pxTC

柴揚教授獲選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光子技術研究院和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理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及應用物理學系教授柴揚,因其在仿生傳感器計算方面的貢獻,獲選為2025年度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 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總部設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致力於推動科技進步,造福人類。該會會士榮銜旨在表揚在電機電子工程專業具有卓越成就且在該會興趣領域中有傑出貢獻的專業人士。   網上報導: 澎湃 - https://polyu.me/3ZJRtXf 網易 - https://polyu.me/41lYdeY 新浪 - https://polyu.me/3ZKXrXW 搜狐 - https://polyu.me/4f4aub7 騰訊網 - https://polyu.me/3OHl90P  

2024年12月7日

榮譽及成就

ISSUE 12  December 2024 2000 x 1050 pxTC

PAIR 通訊 · 第 12期 · 2024年12月號現已出版

我們很高興發布最新一期的《PAIR通訊》! 第12期通訊回顧了高等研究院在過去幾個月的一些重點事件和動態,其中包括理大高等研究院與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科研合作項目「PolyU–RMIT FutureLab」,以及大學旗艦活動「理大創科 × 校友日2024」。 今期「封面故事」專訪了三位分別來自機械工程、聚合物科學,以及生物資訊學領域的頂尖學者,介紹了他們的開創性研究成果,以及分享他們對其專業領域的科研挑戰的真知灼見。「人物」部分報導了高等研究院成員的非凡成就。我們尤其自豪有138名高等研究院學者躋身美國史丹福大學公布的「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名單。「科研成果」部份涵蓋多項由高等研究院人員主導的研究發現及技術,這些成果透過不同途徑改善了大眾日常生活。當中包括保障高溫環境工作安全的智能軟體機械人防護衣、有助準確預測光伏發電的深度強化學習框架等等。 請即閱讀,獲知更多有關高等研究院的最新發展!   PAIR 通訊 · 第 12期://LINK HERE//

2024年12月5日

宣傳

20241203_RCDTT Associate Director Dr Dan WANG shares research insights on ESG development_TC

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丹談中國酒店業綠色發展

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副主任、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王丹博士早前接受央視網專訪, 談及中國酒店業的綠色發展。她提到,理大團隊開發了一個包含9個維度和80多個指標的綜合評估體系「中國飯店業綠色發展指數」,用於評估酒店在能源使用、水資源管理、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的綠色發展水平。數據顯示,節能減排是目前酒店業的最大亮點,許多酒店採用智慧化解決方案以降低營運成本和碳排放。然而,許多酒店在環境管理系統方面仍需加強。另外,中國區域之間的環保意識差異對推行部分環保措施時造成了阻力。 王博士續說,資金投入,尤其對中小型酒店而言,是推動酒店業環保改造的最大挑戰。她建議政府提供補貼和稅收優惠等針對性支持,並設立環保獎以提升綠色酒店的社會認可。行業協會也可透過培訓和經驗交流,促進業界掌握環保技術和管理方法。她認為,消費者的參與需要與整體社會環保意識的提升協同推進,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等各方共同努力,逐步推進可持續發展。   網上報導: 央視網 - https://polyu.me/4ifzJdt

2024年12月3日

宣傳

20241202_Symposium o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successfully held_TC

「2024體育科技研討會」圓滿結束

體育科技研究院於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理大校園舉辦「2024體育科技研討會」,吸引逾200名學生、研究人員和業界人士參與。是次為期三天的研討會由研究院聯同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瑞騰國際體育科技集團及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合辦,匯聚多位前奧運及世界冠軍運動員、專家學者和體育產業業界領袖分享經驗及體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討會首日邀得六位前中國香港隊和國家隊奧運及世界冠軍運動員,分享了應用體育科技的經驗及他們退役後的個人和事業發展。在其後兩天的研討會,多位學者和業界專家分享了體育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產品,討論了如何結合運動生物力學、智能可穿戴系統、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提升訓練效果。此外,國家游泳隊主教練代表及前國家游泳隊世界冠軍分享了國家精英游泳運動員的訓練體制。 座談會上,體育科技研究院院長張明教授宣布成立「國際體育科學技術學會」,旨在促進體育學術及產業機構的國際交流和合作。此外,香港理工大學將於明年開辦「體育科技與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培育體育科技人才。 新聞稿:https://www.polyu.edu.hk/tc/media/media-releases/2024/1205_-polyu-risports-hosts-2024-symposium-on-sports-science-and-technology/ 網上報導: 香港新聞網 - 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0856007&channel=4372

2024年12月2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講座

Eleven PAIR members recognised amongst worlds most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4 2000 x 1050 pxTC

理大高等研究院十一位學者獲選為「2024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理大高等研究院十一位學者獲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評選為「2024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4),印證理大的科研及學術成就備受國際認可,並在不同領域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此項殊榮旨在表揚在各自研究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頂尖學者,他們在過去11年間發表的多篇學術論文,在其學術範疇和出版年份內的被引用次數均高踞全球首1% 。本年度共有6,636名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不同領域的學者獲選。 獲評為「2024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的理大高等研究院學者如下(按英文姓氏排列): 姓名及職銜 理大高等研究院轄下研究單位 跨領域 柴揚教授 理學院副院長(科研) 應用物理學系教授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光子技術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成員 黃海濤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先進製造研究院、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成員 李剛教授 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 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成員 羅健平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講座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成員 沈岐平教授 協理副校長(環球合作) 建築及房地產學系講座教授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員 王鑽開教授 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 郭氏集團仿生工程教授 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體育科技研究院、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成員 吳韜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講座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嚴鋒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講座教授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副院長 光子技術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體育科技研究院成員 張曉博士 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先進製造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成員 工程學 嚴晉躍教授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化學 黃勃龍博士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未來食品研究院成員 #首要機構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2024年12月2日

榮譽及成就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