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PAIR contributes to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_TC

理大高等研究院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最近發佈其首份《2021–2022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 該報告綜合了理大在響應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策略行動、研究和活動,當中包括了理大高等研究院轄下研究院及研究中心進行的20多項活動及研究項目。 PAIR作為大灣區規模最大的交叉學科研究平台,將持續追求科研和知識轉移卓越,為主要社會挑戰提供世界領先的交叉學科解決方案。 閱讀報告:https://polyu.hk/CtuTm 下載報告:https://polyu.hk/QGeyR

2023年12月6日

MHRC Nobel Laureate Lecture20231213 2000 x 1050 pxTC

神經元突觸形成的分子結構

大腦以神經迴路中的平行、交錯或順序等訊號以傳遞訊息。 在每個神經迴路中,訊息透過突觸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突觸在傳遞訊息中同時進行計算,根據其特性將突觸前脈衝編碼轉換為不同的突觸後訊號。 神經迴路的訊息處理差異十分大,原因在於其很大程度上依賴所組成神經元之間突觸的數量,位置以及突觸的計算特性。 我們認為神經迴路的突觸結構是基於一種分子邏輯以控制著突觸的建立和功能規格。我們亦認為這種分子邏輯是由突觸前和突觸後的識別分子和傳訊分子之間形成的跨突觸黏附複合物所控制。 有助於神經迴路分子邏輯的多種細胞表面和傳訊分子已被特徵化。 兩種複合物調解了跨突觸相互聯繫以控制突觸結構突出:突觸前神經素黏附分子連同多種類的突觸後傳訊,包括neurexin(神經跨膜蛋白)和cerebellins(小腦蛋白),以及突觸後latrophilins(親肌蛋白)和 Bai’s,在突觸形成過程中充當黏附GPCRs (G蛋白偶聯受體),並與突觸前配體teneurins (跨膜蛋白質) 和 RTN4R (網狀蛋白4受體)相互作用。 在是次演講中,我將會介紹選定的跨突觸交互作用如何指導和塑造突觸的形成從而控制神經迴路的分子邏輯。 鑑於資料的豐富性,演講中只會重點介紹某些例子,有意獲取更多資訊的聽眾歡迎查閱我們更多的出版刊物。 詳情及報名 : https://polyu.hk/lgyWr

2023年12月5日

Triumphantly Executed PAIRs Seminar on Chinese Medicine  2000 x 1050 pxTC

理大高等研究院中醫藥研究講座圓滿舉辦

2023 年 12 月 1 日,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功在理大校園及透過Zoom舉辦一場名為「中醫藥研究的挑戰與機遇」的講 座。該講座由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藥學院生藥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車鎮濤教授主講。 講座吸引了來自澳洲、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名現場及網上參加者,以及超過16,500人次透過嗶哩嗶哩和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觀看直播。 講座以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的歡迎詞開場,為一場啟發人心的硏究分享做好了準備。接著是車教授的演講,他詳細闡述了中醫藥發展中的科學障礙,特別是關於草藥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他也強調了如何將這些挑戰 轉化為國際合作研究的機會,最終滿足對一流中醫產品需求日益增長的趨勢。 接著是由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黃文秀教授主持的問答環節, 隨後的小組討論更把是次講座推向高潮。 小組 成員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兼主任兼香港科技大學深圳中藥研發中心詹華強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 藥學院(教學和科研 部) 主任張宏杰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副所長劉碧珊教授; 現代化中醫藥國際 協會主席兼董事楊國晉先生。一眾參加者積極參與與車教授和小組成員的交流及討 論,深受啟發,成果豐碩。 按此重溫

2023年12月5日

PAIRXMX

PAIR 科研成果系列|第一集|「廢物」升級再造 邁向「碳中和」未來

理大高等研究院很高興推出全新影片專輯《PAIR 科研成果》,邀請PAIR科研人員分享他們近期的科研成果和應對社會重大挑戰的研究方案。 首集以「『廢物』升級再造 邁向『碳中和』未來」為題,嘉賓為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RCRE)主任丶安禮信土木工程教授丶環保建材講座教授兼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潘智生教授。 潘教授於本集介紹其團隊在「環保再造磚」方面的研究。「環保再造磚」是一種綠色混凝土,由建築裝修、翻新拆卸及其他工程所產生的建築廢料而製成。潘教授亦分享團隊透過應用碳固化技術來提高混凝土性能,以及運用廢物增值技術,將廢棄玻璃轉化成用於建築和基礎設施的低碳材料。潘教授及其他 RCRE 成員致力就木材、玻璃和焚燒灰燼等廢料的回收利用,進行具影響力的基礎研究。 立即觀看影片,了解PAIR如何推動綠色未來! https://polyu.hk/XVmaO

2023年11月29日

PAIR Newsletter  Issue 82000 x 1050 pxTC

PAIR 通訊.第 8期.2023年12月號現已出版

在第8期的通訊中,我們很高興與您分享 PAIR 的最新交叉學科研究動向。閱讀本期專題文章,了解新成立的未來服裝紡織科技研究中心,以及 PAIR 的研究人員在促進整全普及精神健康支援,和應對近視問題方面的工作。此外,您亦可透過「知識轉移」、「科研成果」、「人物」及「消息及活動」分章,獲取更多有關 PAIR 最新的科研發現及活動資訊! 歡迎您轉發本通訊中的文章及連結給朋友和同事。分享 PAIR 的科研故事,傳播知識,激發創新,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發展! 祝你閱讀愉快!https://polyu.hk/RPnAv (只有英文版本)

2023年11月29日

Acupunc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exploration to accessibility 2000 x 1050 pxTC 1

中醫權威主講理大高等研究院傑出講座 論針灸學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誠邀您於2023年12月 8 日(星期五)上午 11:00至下午12:30(香港時間)在理大校園或透過Zoom參加我們的傑出講座。是次講座由美國弗吉尼亞整合醫學大學教授暨校長勞力行教授主講。講題為「針灸學在美國的發展:從探索走向普及」。 針灸自1970年代起在美國迅速發展,並獲得當地民眾接受和主流醫療體系認可。循證針灸對針灸學的發展尤其重要。儘管針灸學在臨床研究方面面臨挑戰和困難,至今已有足夠的研究文獻證明針灸的功效、療效和安全性。 在講座中,勞教授將分享其過去30年研究針灸的經驗,並見證針灸在美國從早期探索階段到現時在醫療體系中逐漸普及的轉變。勞教授亦會就針灸臨床研究的挑戰和困難,分享個人看法。 勞教授曾任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黃譚智媛基金教授席(中西結合醫學)、 世界針灸聯合會(WAFA)副主席。他亦是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美國執照針灸師。勞教授198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系,並於1992年獲得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他從事針灸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40年,發表學術SCI 論文300餘篇,現任《結合醫學雜誌》主編。 勞教授現為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院士。 萬勿錯過向傑出學者學習的機會! 詳情及報名:https://polyu.hk/LKAmi

2023年11月28日

Ten PAIR academics recognised amongst worlds most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2000 x 1050 pxTC

理大高等研究院十位學者獲選為「2023 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十五位學者(包括兩位前理大學者)獲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評選為「2023 年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3),入選學者數目名列全港第三。當中十位學者為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成員。 本年共有 6,849 名來自 67 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獲此殊榮。科睿唯安是根據科學家於過去十年所發表的多篇高被引論文,而遴選出全球具有重大和廣泛影響的頂尖科學家名單。這些論文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數據庫裡,被引用次數在同學科、同發表年份的論文中排名前 1%。 獲評為「2023 年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的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員如下: 姓名 職位及所屬PAIR轄下研究單位 劉樹平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管理委員會成員 李剛教授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光子技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成員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成員 羅健平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成員 沈岐平教授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成員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王鑽開教授 體育科技研究院成員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成員 吳韜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成員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嚴鋒教授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副院長 光子技術研究院成員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成員 體育科技研究院成員 張曉博士 先進製造研究院成員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嚴晉躍教授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黃勃龍博士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成員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閱讀更多:https://www.polyu.edu.hk/tc/media/media-releases/2023/1121_15-polyu-academics-recognised-amongst-worlds-most-highly-cited-researchers/

2023年11月22日

PAIR welcomes new Research Institute Associate Directors_TC

理大高等研究院轄下研究院副院長最新任命

理大高等研究院欣然宣佈轄下研究院副院長最新任命: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土木建設講座教授趙曉林教授,將出任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副院長,自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 建設及環境學院副院長兼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黃文聲教授,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土木及環境學系教授余濤教授,將出任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自2024 年1 月1 日起生效。

2023年11月20日

An Overview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Future Requirements2000 x 1050 pxTC

理大高等研究院舉辦傑出講座系列 論高效能運算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誠邀您於2023年12月 6 日(星期三)上午 10:15–11:45(香港時間)在理大校園或透過Zoom參加我們的傑出講座。是次講座由美國田納西大學計算機科學傑出教授Jack DONGARRA主講。講題為「高效能運算概述及未來需求」。是次講座中,Dongarra教授將探討高效能運算於過去十年的發展轉變,及其未來發展趨勢。這些轉變在過去、現在及未來,對數值運算軟件有著重大影響。要軟件能在廣域動態、分散、並行式運算環境下有效且可靠操作,這是需要新一代的軟件庫和運算法。目前,高效能運算在軟件和運算法方面的一些挑戰已取得進展,例如透過「編譯時」和「執行時」組合技術,管理通訊和記憶體層次結構。然而,隨著大眾對運算規模、記憶體深層結構、降低延遲,以及軟件運行可變性的需求日益殷切,這將對高效能運算發展帶來進一步的挑戰。 Jack DONGARRA 教授專注用於線性代數、平行運算、先進電腦架構應用、程式設計,及平行運算工具的數值運算。他任職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以及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並創立了田納西大學運算創新實驗室。2019年,他獲美國電腦協會/工業和應用數學學會(ACM/SIAM)計算科學與工程獎。2020年,他獲電子電機工程師協會電腦學會(IEEE-CS)電腦先驅獎。Dongarra 教授為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電腦協會(ACM)、IEEE 和 SIAM 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以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他亦獲頒授2021年ACM A.M. 圖靈獎,以表彰其在數值運算及軟件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為數十年來的運算效能和應用發展帶來莫大進步。 Dongarra 教授現為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傑出院士。 萬勿錯過向傑出學者學習的機會! 詳情及報名:https://polyu.hk/kLtXT

2023年11月20日

TC2000 x 1050 px

理大高等研究院舉辦中醫藥研究講座

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誠邀您於 2023 年 12 月 1 日(星期五)下午3:00 - 4:30(香港時間)在理大 校園AG204室或透過Zoom參加我們的講座。是次講題為「中醫藥研究的挑戰與機遇」,由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藥學院生藥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車鎮濤教授主講。 是次講座中,車教授將從中草藥產品品質、安全、效用方面,探討中醫藥發展所面臨的科研挑戰,而其中部分的難題為全球科研合作開拓新機遇,以科研實證應對大眾對中醫藥產品的品質需求。 車鎮濤教授在加入芝加哥伊大之前,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車教授為生藥學家,在植物學、化學,及中藥藥理學方面有廣泛經驗,並從事相關研究及教育達四十年。車教授專注於天然藥用物質研究,當中包括藥用植物活性物質的萃取分離、結構分析和修飾,以及在草本製藥分析、品質監管、標準化方面的研究。車教授至今發表學術論文340餘篇,涵蓋生藥學、天然產物和中草藥領域等。 萬勿錯過向PAIR傑出學者學習的機會!   詳情及報名:https://polyu.hk/eJZdY

2023年11月9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