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Southeast University delegation visits PAIR_2000 x 1050 px

东南大学代表团访问理大高等硏究院

2023年12月11日,东南大学(东大)党委常委兼副校长钟文琪教授率领代表团来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代表团获理大高等硏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丶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崔永康教授及高等硏究院核下的硏究院院长、硏究中心主任及代表人员热烈招待。双方进行了交流会议,并参观了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的实验室。是次来访旨在开开拓东大与理大在碳中和与储能技术领域的合作交流,洽谈共建高水平交叉研究中心,加快建构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育体系等。

2023年12月11日

学者动向

PAIR contributes to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_SC

理大高等研究院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最近发布其首份《2021–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 该报告综合了理大在响应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策略行动、研究和活动,当中包括了理大高等研究院辖下研究院及研究中心进行的20多项活动及研究项目。 PAIR作为大湾区规模最大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将持续追求科研和知识转移卓越,为主要社会挑战提供世界领先的交叉学科解决方案。 阅读报告:https://polyu.hk/CtuTm 下载报告:https://polyu.hk/QGeyR

2023年12月6日

宣传

MHRC Nobel Laureate Lecture20231213 2000 x 1050 pxSC

神经元突触形成的分子结构

大脑以神经回路中的平行、交错或顺序等讯号以传递讯息。 在每个神经回路中,讯息透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在传递讯息中同时进行计算,根据其特性将突触前脉冲编码转换为不同的突触后讯号。 神经回路的讯息处理差异十分大,原因在于其很大程度上依赖所组成神经元之间突触的数量,位置以及突触的计算特性。 我们认为神经回路的突触结构是基于一种分子逻辑以控制着突触的建立和功能规格。我们亦认为这种分子逻辑是由突触前和突触后的识别分子和传讯分子之间形成的跨突触黏附复合物所控制。 有助于神经回路分子逻辑的多种细胞表面和传讯分子已被特征化。 两种复合物调解了跨突触相互联系以控制突触结构突出:突触前神经素黏附分子连同多种类的突触后传讯,包括neurexin(神经跨膜蛋白)和cerebellins(小脑蛋白),以及突触后latrophilins(亲肌蛋白)和 Bai’s,在突触形成过程中充当黏附GPCRs (G蛋白偶联受体),并与突触前配体teneurins (跨膜蛋白质) 和 RTN4R (网状蛋白4受体)相互作用。 在是次演讲中,我将会介绍选定的跨突触交互作用如何指导和塑造突触的形成从而控制神经回路的分子逻辑。 鉴于资料的丰富性,演讲中只会重点介绍某些例子,有意获取更多信息的听众欢迎查阅我们更多的出版刊物。 详情及报名:https://polyu.hk/lgyWr

2023年12月5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讲座

Triumphantly Executed PAIRs Seminar on Chinese Medicine  2000 x 1050 pxSC

理大高等研究院中医药研究讲座圆满举办

2023 年 12 月 1 日,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功在理大校园及透过Zoom举办一场名为「中医药研究的挑战与机遇」的讲 座。该讲座由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药学院生药学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车镇涛教授主讲。 讲座吸引了来自澳洲、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名现场及网上参加者,以及超过16,500人次透过哔哩哔哩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观看直播。 讲座以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的欢迎词开场,为一场启发人心的硏究分享做好了准备。接着是车教授的演讲,他详细阐述了中医药发展中的科学障碍,特别是关于草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他也强调了如何将这些挑战 转化为国际合作研究的机会,最终满足对一流中医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 接着是由理大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黄文秀教授主持的问答环节, 随后的小组讨论更把是次讲座推向高潮。小组成员包括香港科技大学中药研发中心兼主任兼香港科技大学深圳中药研发中心詹华强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教学和科研部) 主任张宏杰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副所长刘碧珊教授; 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主席兼董事杨国晋先生。一众参加者积极参与与车教授和小组成员的交流及讨 论,深受启发,成果丰硕。 按此重溫

2023年12月5日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讲座系列

Dr Kenneth LO shares tips for healthy breakfast_SC

罗家禧博士分享健康早餐贴士

未来食品研究院及智龄研究院成员、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助理教授罗家禧博士,接受Now TV节目《杏林在线》访问,讲解进食早餐的重要性和健康吃早餐的方式。卢博士分享了早餐的益处,以及健康早餐的食物、进食时间及分量建议。 网上报道: Now新闻 - 杏林在线 - https://polyu.me/3RbqmyC

2023年12月5日

媒体报导

DoRCDSE urges more resources from Hong Kong government for aerospace talent cultivation_EN_SC

容启亮教授倡港府提供资源培养航天人才

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容启亮,接受无线新闻节目《时事多面睇》访问,分享其对香港培养航天人才的看法。容教授希望政府可在此方面提供更多资源,发挥更加好的拉动力,激发大众对科技的兴趣。 网上报导: 无线新闻 - 时事多面睇 - https://polyu.me/3RpCA88 (1:48 – 2:42)  

2023年12月2日

媒体报导

RCTFF develops 3D cellular solar crystalliser to improve wastewater desalination 2000 x 1050 pxSC

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研发三维蜂窝状结晶器 利用太阳能蒸发实现高效海水淡化

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用于稳定和超高效处理高盐度废水的三维蜂窝状太阳能盐结晶器」,近日获《Advanced Science》发表。 研究旨在提高海水化淡中的水份蒸发。热能化淡技术直接利用太阳能,将咸水中的水份蒸发,及盐份结晶,从而实现净化和脱盐效果。然而,现有技术所使用的太阳能盐结晶器,其蒸发能力仍是一项挑战。 就此,科研团队开发了一款「太阳能人工树状结晶器」,该装置设计采用多枝互连的开孔蜂窝结构,可显著增加蒸发界面。此结晶器在浓缩真实海水中,实现了超高蒸发率(海水暴露于阳光两小时间的蒸发量为2.30 kg m−2 h−1),和高能量效率(128%);在浓缩海水中保持稳定的蒸发率,连续暴露于阳光80小时间,平均蒸发量为1.94 kg m−2 h−1。 此技术可有助减少高盐工业废水的排放,朝向「零液体排放」的技术发展迈进重要一步。   阅读文章全文:http://doi.org/10.1002/advs.202305313

2023年12月1日

研究成果

PAIRMY3

PAIR 科研成果系列|第一集|「废物」升级再造 迈向「碳中和」未来

理大高等研究院很高兴推出全新影片专辑《PAIR 科研成果》,邀请PAIR科研人员分享他们近期的科研成果和应对社会重大挑战的研究方案。 首集以「『废物』升级再造 迈向『碳中和』未来」为题,嘉宾为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RCRE)主任丶安礼信土木工程教授丶环保建材讲座教授兼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系主任潘智生教授。 潘教授于本集介绍其团队在「环保再造砖」方面的研究。「环保再造砖」是一种绿色混凝土,由建筑装修、翻新拆卸及其他工程所产生的建筑废料而制成。潘教授亦分享团队透过应用碳固化技术来提高混凝土性能,以及运用废物增值技术,将废弃玻璃转化成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低碳材料。潘教授及其他 RCRE 成员致力就木材、玻璃和焚烧灰烬等废料的回收利用,进行具影响力的基础研究。 立即观看影片,了解PAIR如何推动绿色未来! https://polyu.hk/XVmaO

2023年11月29日

宣传

PAIR Newsletter  Issue 82000 x 1050 pxSC

PAIR 通讯.第 8期.2023年12月号现已出版

在第8期的通讯中,我们很高兴与您分享 PAIR 的最新交叉学科研究动向。阅读本期专题文章,了解新成立的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以及 PAIR 的研究人员在促进整全普及精神健康支持,和应对近视问题方面的工作。此外,您亦可透过「知识转移」、「科研成果」、「人物」及「消息及活动」分章,获取更多有关 PAIR 最新的科研发现及活动信息! 欢迎您转发本通讯中的文章及链接给朋友和同事。分享 PAIR 的科研故事,传播知识,激发创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 祝你阅读愉快!https://polyu.hk/RPnAv (只有英文版本)

2023年11月29日

宣传

RCSV research shows efficacy of RLRL therapy in controlling myopia_SC

视觉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显示重复红光治疗减慢近视加深

视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科研眼科讲座教授何明光的研究显示,重复低强度红光(RLRL)治疗 可显著减慢儿童近视发展,甚至可逆转近视。 近视过去被视为不可逆转的眼轴增长过程。研究发现,与佩戴普通眼镜的儿童相比,接受RLRL治疗的儿童眼轴增长幅度可减少70%。此外,多项临床研究亦证实,高达40%的儿童在接受RLRL治疗1个月后,其眼轴出现缩短情况。 网上报道: 东方日报 - https://polyu.me/3sW7Q5h 香港经济日报 - https://polyu.me/46xJJri(需订阅) am730 - https://polyu.me/40Z7w2d 晴报 - https://polyu.me/40WTbmR 大公报 - https://polyu.me/411c7kG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46xYCK7 星岛日报 - https://polyu.me/47xvW5u 每日头条 - https://polyu.me/40WnEkW 东周刊 - https://polyu.me/49UO1vI 亲子童萌- https://polyu.me/49TuaNA

2023年11月28日

研究成果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