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動態

20180513_IMG_01

理大科研成果揚威國際 連續第二年獲「TechConnect全球創新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科研成就再度為港爭光,在美國加州舉行的「2018 TechConnect    世界創新會議暨博覽會」(TechConnect World)上,獲頒兩項全球創新獎,是自去年理大獲獎後,再次取得驕人成績。TechConnect World旨在促進創新科技發展及商品轉化,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大型的跨界別交流合作平台。 理大兩項獲「TechConnect全球創新獎」的項目為 (簡介載於附件):- • 應用於電子及能源儲存的巨介電複合材料多層電容器 — 應用物理學系副系主任郝建華教授及謝美恩女士 • 低成本、應用助催化劑系統的織物阻燃處理方法 — 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簡志偉博士 理大創新及科技發展總監劉樂庭博士表示: 「理大團隊連續兩年獲頒全球創新獎,確實是對我們科研人員的努力與成就的肯定。理大定必繼續致力培育創新文化,從而推動發展具影響力的跨界別研究,開拓創新領域,以理大的科研成果繼續貢獻社會、改善世界。」 TechConnect World主辦機構於提交的創新發明中,選取最優秀的15% 頒授獎項,評選主要按創新技術在特定工業領域的潛在影響。今屆吸引全球約180個機構提交共500多項創新發明。大會頒發 25項全球創新獎 (Global Innovation Awards) 予非美國資助的項目,以及55項國家創新獎 (National Innovation Awards) 予美國國家資金資助的項目。得獎者不少均為世界知名的院校及頂尖科研機構,包括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IBM 科研、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海軍研究實驗室、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等等。 理大代表團在5月13日至16日赴美國加州阿納海姆,於第二十屆TechConnect World大會上領獎,並同時於博覽會上展示理大共15項科研項目成果,與來自全球各地的政府、企業界、學術科研界要員交流,並與各跨國集團、高等學府、企業用家探討產品發展和合作機會,以期進一步推動創新科技的應用,為社會和世界帶來更大裨益。 有關 TechConnect 2018詳情,請閱覽大會網頁 按此觀看活動照片 理大兩項「2018 TechConnect全球創新獎」得獎項目簡介 應用於電子及能源儲存的巨介電複合材料多層電容器  — 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副系主任郝建華教授及謝美恩女士 全球對能源儲存的需求,在過去十年急劇飆升,全球不少科研團隊因而相繼投入創新電容器的研究,力求能研發出比傳統電池充電更快、儲存功率更高、循環壽命更長的電容器。理大是項發明乃首次在含有金屬離子摻雜巨介電材料的柔性複合電容器中,實現同時具有高介電 常數(即:可儲存較多能量)、極小介電損耗(即: 能量不易漏失或浪費)和高能量儲存密度。 研發的巨介電系統主要採用二氧化鈦,是無毒、環保的材料,而且蘊含量豐富。由於復合薄膜中的陶瓷粉填料採用常規的固相燒結法,製備過程採用的鑄膜和熱壓工藝相對簡單,製造成本低,而且易於大量生產複合薄膜。我們以多層複合材料研發出的介電電容器,有較高的介電常數、極低的介電損耗,而且,其最大能量密度表現顯著優於納米複合物和其他含有陶瓷顆粒填料的電容器。相比常規系統中使用的傳統單一介電元件,我們的複合多層結構電容器大為優勝。此外,目前的電子電力裝置每每受制於電容器的體積和性能,多層結構電容器則擁有全固體結構,容易圖形化製備,相比傳統的化學電池結構,具多方面優勢,包括提高安全性。 低成本、應用助催化劑系統的織物阻燃處理方法 —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簡志偉博士 由纖維素製造的布料,例如棉和麻布,在火焰下極容易燃燒。現時已經有以不同的阻燃劑和處理方法製造阻燃紡織材料,然而,這些阻燃劑必須混合樹脂和催化劑,才能有效固定附於棉質材料上,但這樣處理有可能出現減損撕裂強度和潔白度的副作用。理大是項發明應用助催化劑的作用,既能有效提升阻燃效能,並且減少阻燃處理的副作用。研發出的處理配方,乃以傳統浸壓-預乾-烘焙處理技術,加附於棉質布料。 這技術可減少阻燃處理所需的烘焙溫度和時間,而且在低烘焙溫度和短烘焙時間下,仍保存棉質布料的阻燃性能,因此,相對傳統技術成本大為降低。此外,這技術亦可減少棉織物經阻燃處理產生的副作用。

2018年5月13日

獎項及成就

3

理大與澳洲夥伴合作推展影響深遠的區塊鏈技術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 與澳洲知名學府 ─ 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以及澳洲金融科技專家 ─ 科銀資本(CollinStar Capital)合作,成立全港首個大學企業協作「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聯合實驗室」。是次合作研究為期三年,總經費達數百萬澳元,預期可大幅提升區塊鏈技術的運作效率、私隱保密及系統安全,以防禦超級電腦 ─ 量子電腦的攻擊。 區塊鏈是加密貨幣的基礎技術,具有革新全球金融業及其他行業的深邃潛力。香港擁有規模龐大的金融業 (佔本地生產總值18% 及勞動人口6%) ,加上政府矢志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內金融科技樞紐,尤其乘粵港澳大灣區新近發展之勢加以推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香港至為息息相關。再者,區塊鏈技術亦可應用於電子交易以外的範疇,例如醫療、物流、身份管理、行政管治等等,將為社會帶來整體的革新性改變。 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鍾偉強博士今天 (3月26日)主持聯合實驗室的開幕典禮,他致辭時表示:「發展香港成為首屈一指的區塊鏈中心有賴業界、學術界和政府通力合作。我有信心定位為亞太地區專研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頂尖機構的聯合實驗室,將有助推動香港在這兩方面的技術發展。」 理大副校長 (科研發展) 衞炳江教授表示,理大一直是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研究的領導者。「透過與蒙納士大學及科銀資本攜手合作,我們定必繼續推進區塊鏈的生態發展。通過這次協作研究,理大矢志為商業及金融服務界締造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率的網絡空間。我們相信,今次合作的成果,會為我們日後的營商和生活方式帶來深遠改變。 」 區塊鏈技術 ─ 前景與挑戰 區塊鏈技術是一個透過對等網絡建立的公開和分布式分類帳,電子資訊於區塊內記存,而區塊與區塊之間互相扣連,形成區塊鏈,所有資訊包括用家的身份均以加密技術保護。由於所有電子記錄需由網絡內的所有節點 (即電腦用家) 核證,區塊內的資料如有任何不一致之處,都會被偵測出來,因此基本上不可能改動區塊鏈內的資料。區塊鏈這些創新特性,可令電子記錄更全面、有效及不容修改,因此,在管理金融交易、身份管理、複雜物流程序管理(如追踪貨物、食物、藥物)等範疇,區塊鏈技術成為一種理想的工具。   區塊鏈技術雖然具有龐大發展前景,但亦面對重重挑戰,包括洩漏私隱、不當使用、黑客攻擊等。再者,量子電腦技術預期十年內可發展成熟,作實際應用,屆時,面對量子電腦的攻擊,區塊鏈技術要應付的衝擊勢將如幾何級數跳升。 理大的研究團隊由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區文浩博士帶領,團隊將致力研究提升區塊鏈技術的效率,同時集中研究區塊鏈兩大關鍵課題 ─ 私隱和安全。 面對後量子計算時代,提升安全及私隱保護 區文浩博士表示,團隊將提升相關技術,包括「可連接環簽名」(Linkable Ring Signatures)系統和「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系統,讓網上交易驗證效率更高,而同時不會洩漏私隱資料,如用戶身份、交易額、戶口結餘等。團隊亦會研發可於目前一般電腦運作、而足以防禦量子電腦攻擊的保護系統。 為防止加密貨幣的不當使用,如洗黑錢、勒索等,區塊鏈技術可引入問責措施,如限制支出或轉帳額度、在法庭指令下披露戶口身份、凍結涉及可疑交易的戶口等。研究團隊會研發在兼顧私隱保障及交易真確性下、供引入這類措施的系統。然而,問責與私隱保障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則屬各相關持分者需協商同意的事宜。這些措施亦適用於加密貨幣以外的其他區塊鏈運作或交易。   按此觀看活動照片

2018年3月28日

研究及創新

Germany Innovation Day and MoU Signing Ceremony among PolyU,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and KIT for Lif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Collaboration

Supported by Germany Consulate General (HK), DAAD (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 and 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HK), PolyU together with German leading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partners, “Germany Innovation Day and MoU Signing Ceremony for Lif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Collaboration” was held on 1 Mar 2018. PolyU sign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ith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and the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n lif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D collaboration on 1 March at PolyU. This collaboration is expected to bring in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in chronic diseases, immunomodul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Please click for press release. To explore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work on first-class research projects in an inspirational setting with German Scientists, ITDO was glad to invite senior leaders from Germany companies to share their insights on “German Research Landscape and Collaborative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understand their latest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guests were as below: ·     Dr. Claus-Dieter Kroggel, Head of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Office ·     PD Dr. Pavel Levkin, Head of Group, Bio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Institute of Toxicology and Genetics, KIT ·     Dr. Terence Lau, Director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olyU ·     Dr. Siegbert Klee, Director, Information Centre Hong Kong & Macau, 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 (DAAD) Besides, inspiring Germa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deas were also presented by the leading industry partners, including ·     We Innovate to Fuel Growth in Asia Pacific Dr. Ulrich Boettger, Director of BASF Hong Kong Ltd. ·     How a Digital Hub Is Developing Hong Kong into a Smart City? Mr. Keith Cheng, Head of Digitalization Hub, Siemens ·     MULTI – The Groundbreaking Rope-free Elevator Technology Dr. Andy Chan, Managing Director, thyssenkrupp Elevator (HK) Ltd. Please click here to view the event photos 

2018年3月1日

研究及創新

美國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建設區內首個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國際合作平台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直致力推動生物科技轉化研發。理大聯同粵港澳大灣區內院校包括廣州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組織合作聯盟,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以及美國羅斯維爾帕克癌症研究所達成合作意向。六間院校和研究所於二月二日假理大舉行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共同構建區內首個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合作研究平台。 訪問期間,ITDO安排了各合作夥伴代表團與理大理大副校長 (科研發展) 衛炳江教授進行圓桌會議,重點介紹理大科技發展的最新進展,以及我們在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研究方面的成果。 代表團亦安排參觀理大深圳研究院 - 深圳市中藥藥學及分子藥理學研究重點實驗室,以了解理大於現代化中醫藥的研究。 代表團亦藉此機會參觀配備國際醫療設施的深圳大學附屬醫院,互相交流各夥伴的在不同技術領域上的優勢。 理大已與伙伴大學和學院積極開展不同的合作項目,包括與中山大學合辦「大健康計劃」、深圳大學參與研究的「藥物輸送」、澳門科技大學的「基因組學研究」計劃,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參與的「生物信息學研究」。而是次簽訂合作備忘錄的紐約州立大學是全美最頂尖的藥物學院之一,羅斯維爾派克癌症研究所亦是紐約上州唯一擁有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綜合癌症中心,有著癌症治療學開發等領域的特殊優勢。藉此合作平台,各伙伴能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在生物科學及轉化醫學領域上積極推動更多創新科研,相信這個合作平台有助大灣區發展為生物科技中心。 按此瀏覽新聞稿。 按此瀏覽活動的照片。

2018年2月2日

研究及創新

20171208_thumbnail_highlight

理大參加2017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加強與內地科研合作

2017年12月8日至10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參加了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週暨中國(國際)科研機構創新成果交易會。今屆合作週的主題為“科技合作,產研對接,共創未來”,希望努力打造一個大規模,高層次,有實效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理大貫徹一向的使命,致力推動應用科研,不僅積極參與具高影響力的國家發展研究計劃,亦希望通過與內地業界合作,讓發明能造福社會。今次在專設的“香港科技成果展”展位內就展示了理大處全球領先最新科研成果,涵蓋納米材料,可持續能源及康復醫療等多個領域,包括三項在美國「2017 TechConnect世界創新會議暨博覽會」上獲“全球創新獎”的研發項目,希望通過展會能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界合作得以推廣應用。此外,理大也展示了現的生命有機化學,超精密加工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及軌道交通安全,鋼結構等國家工程中心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人士和科研人員對理大的廢水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多功能透明玻璃納米塗層等表示了興趣,理大透過合作平台與內地官,產,學,研不同界別洽談,創造和促進科研合作機會。 按此瀏覽活動的照片 

2017年12月8日

20171207_IMG_01

「創新牆」表揚理大發明家的建樹

2017年12月7日,理大在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上為「創新牆」揭幕,除了展出大學近期的專利技術,並且對理大發明家的貢獻予以肯定。   為促進知識產權的發展,理大更於論壇上以「匯智與創新:大學與企業的策略合作 」為題舉辦分組專題討論,探討開放式創新所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讓內部研發與對外合作創造協同效應。   按此瀏覽活動的照片

2017年12月7日

獎項及成就

20171202_IMG_01

PolyU 80th Anniversary Open Day - PolyU Innovation & Technology Showcase

In PolyU 80th Anniversary Open Day,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fice will showcase a PolyU Mini Patent Wall and High-impact Collaborations at Core P, Podium in the campus.   The Mini Patent Wall showcases some selected patent certificates with videos for the patented technologies, to accentuate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t PolyU. You can also go to our GH Podium Annexe to find our PolyU Patent Wall with a full picture of over 40 patent certificates.   We also introduce PolyU’s initiatives on high-impac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with highlights on Food Safety Collaborative Platform, Life Science Collaborative Platform, etc.   Please contact us for any enquiries.

2017年12月2日

其他

How to Get More Funding through Collaborations; How to Connect with PolyU Communications to Boost Innovation?

To encourage PolyU’s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s and thus to boost more high-impact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ITDO organized a gathering namely “How to Get More Funding through Collaborations; How to Connect with PolyU Communities to Boost Innovations” on 30 Nov 2017. Different cases on how and what collaborative platforms and projects ITDO have worked on, how to tap different funding opportunities, etc. were presented and shared by PolyU members. ITDO also introduced his upcoming move and was delighted to open up more channels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s and collaborations with the PolyU communities. Review the event snapshots here.  

2017年11月30日

20171128_thumbnail_highlight

第二十一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

2017年11月28日上午,第二十一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活動以“創新引領、要素互通、開放發展、共創繁榮”為主題,共同努力開創京港兩地更加美好的未來。香港理工大學作為京港科技創新合作專題活動的協辦單位,積極推進兩地科技創新合作,致力于人才培養、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及創業孵化等多方面的協同發展。   與會嘉賓包括香港創新及科技局鐘偉強副局長、北京市科技委員會伍建民副主任、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陳文奇副巡視員、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衛炳江教授、副校長阮曾媛琪教授等共同見證了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的揭牌儀式、以及香港理工大學分別與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中關村綠創環境治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和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的合作簽約儀式,理大將和北京市相關機構和企業在城市可持續發展、2022冬季奧運會建設及環境治理等方面展開戰略合作,通過具高影響力的協同創新促進香港和京津冀地區交流,造福社會。 

2017年11月28日

其他

Horizon 2020 Info Session – Hong Kong, Discove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with Europe!

This information session on H2020 gave insights on Collaboration Scheme between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 For instance, Co-funding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the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ogrammes of France, Germany and Spain and sharing session with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PI) of selected Horizon 2020 projects. Speakers: • Professor Benjamin WAH, Chairman,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 Dr Laurent BOCHEREAU, Head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Section, European Union Delegation to China and Mongolia • Professor CHEN Wu,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I, RGC fund 2016-17) • Dr YEN Hui-L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I, RGC fund 2016-17) • Dr Terence LAU,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I, EU-China-Safe project) • Dr Frédéric BRÉHAR, Attaché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ench Consulate General in Hong Kong • Dr Jens HOFMANN, Counsello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rmany Embassy to China • Mr Carlos QUINTANA, Delegate in China, Centre for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pain Please click here to view the event photos

2017年11月20日

其他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