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cover

理大與 JS 環球生活攜手轉化科研成果 驅動創科發展並實踐科技產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 JS 環球生活有限公司 (JS 環球生活) 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建高校科研與創新產業結合,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商品化,著力實踐科技產業化,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及香港的創科發展。 創科發展過程中,產業界、學術界與研究機構的「產學研」協作能帶來良性的互動效果,推行的研發項目更切合產業發展所需,衍生的研發成果亦能有效地轉化為可行的商機。結合理大在應用研究的實力與 JS 環球生活在小型家庭電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能有效促進科研技術成果邁向產業應用場景的轉化閉環。 是次合作主要圍繞「太空科技及其應用」、「未來食品」與「智慧生活」三大範疇,透過理大創新資源發展、科技成果商品化及 JS 環球生活產業發展方向,雙方團隊將聯合開展科研和人才培育合作,共同培育創新產業新生力量。依據 JS 環球生活的技術需求,理大將匹配相應科研資源,以合作科研、專利許可、專案合作等不同合作模式,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賦能支持。同時,探討共建「理大– JS 環球生活創新中心」、設立「理大– JS 環球生活獎學金計劃」,提供獎學金名額及崗位實習機會等,定向培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以提升大灣區創科生態人才造血能力。 備忘錄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吳傑莊博士見證下,由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與JS 環球生活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韓潤女士簽署。 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表示:「理大很高興能與 JS 環球生活加強產學研合作,結合理大在超精密、先進製造與健康科學等的重點科研領域,以及 JS 環球生活在研發及市場優勢,我們將攜手深化科研成果與產業化的融合,尋求更多創新方案去推動創科產業。理大將繼續豐富創科人才庫,積極將科研成果帶出校園並轉化為實際應用,並積極構建產學研協同平台,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禆益。」 JS環球生活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韓潤女士説:「JS 環球生活非常榮幸能夠和香港理工大學達成合作意向。公司希望能在香港推動智能生活小家電的產品研發和設計,並在開展科研人才的培育等領域上和香港理工大學有更深層的互動和交流。期待在智能生活領域中,進一步提高全球消費者家庭生活品質,並為大眾帶來更多的生活便利。 」 理大與 JS 環球生活會繼續匯聚創新資源,驅動科研、高校與企業的互動協作,培育創科人才,激發科技創新,實現科技產業化,並促進產學研的協同效應,以支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全球矚目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完*****

2022年12月20日

活動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1

結合人工智能與創意 掀起時裝業革命 首個以設計師原創靈感主導的「AI時裝設計助理」正式推出市場 國際品牌ANTEPRIMA及六大時裝設計師品牌率先採用

由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 (AiDLab) 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創意香港」) 為主要贊助機構的「時尚 x 人工智能: 2022-2023 國際匯展」,今天於香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隆重舉行其中一項重頭活動 ——「FASHION X AI時裝匯演」。 是次時裝匯演的主禮嘉賓包括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創意香港」總監曾昭學先生及香港理工大學校長(理大)滕錦光教授。潘署長表示:「香港匯集了最優秀的時裝業界和科技人才,AiDA 的成功推出,展示了香港在人工智能和時尚領域的領先優勢。我很高興見證 AiDLab 強大的科研能力和原創性,不斷推出領先、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成果,造福業界和公眾。」滕校長指:「今晚的時裝匯演展示 AiDLab 如何將其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以尤其於時裝和設計相關技術方面,促進人工智能的生態發展。」 由 AiDLab 行政總裁及總監黃偉強教授及團隊研發的「AI時裝設計助理系統」 (AiDA),是全球首個以設計師原創靈感為主導的人工智能 (AI) 設計系統。設計師只需把他們的靈感板、布料印花圖案、調色板和草圖上傳到 AiDA,點擊幾下後,AiDA即可在十秒內建立多幅原創設計,有助設計師大大地加快設計流程。 時裝匯演上亦展出了六位本地及國際時裝設計師的品牌系列,包括 BESFXXK、FENGYI TAN、INJURY、KAY KWOK、MOUNTAIN YAM 和THE WORLD IS YOUR OYSTER,以及八個本地青年設計單位的作品,這些青年設計單位均是從200多名參加「時尚 x 人工智能 : 2022-2023 國際匯展」公開招募青年人才的環節中選出。他們利用AiDA設計的時裝系列,於是次時裝匯演中首度登場。當晚的時裝匯演有助推動香港於人工智能和時裝界擔當領先地位,吸引優秀的時裝和科技人才。 此外,AiDA 的研發團隊協助知名國際時尚品牌 ANTEPRIMA 採用 AI 技術合作設計最新的時裝系列。ANTEPRIMA 創作總監荻野泉女士表示:「我們將過去 ANTEPRIMA 所有標誌性設計上傳到 AiDA,並注入 2023 春夏概念及季節色系。 AiDA 生成的設計保持了我們『聰慧、自信及幸福』 的理念,並採用了 AiDA 的建議,打破常規限制的圖案設計。 我們相信科技和時裝工藝可以共存,如果我們能夠在兩者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借助 AI 技術產生多變的設計,有助減少工作量,並為設計師提供更多選擇。」是次時裝匯演中所展示 ANTEPRIMA 與 AiDLab 的獨家合作作品,就是利用 AiDA 創作的限定 Capsule 系列。此系列受品牌 2023 春夏季度米蘭時裝展所啟發,以總共 8 個 AiDA 造型去慶祝此人工智能系統的誕生,將會於匯演後在香港作巡迴展覽。 AiDA 獲本地及國際時裝設計師試用後,得到不少寶貴反饋,證實可縮減設計週期達六至七成。對於設計師的好評,帶領 AiDA 研發團隊的黃偉強教授表示:「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應該作為時裝設計師的輔助工具。 AiDLab 強調以人為本的跨學科合作,我們與設計師合作,用兩年多來開發和完善 AiDA。 我們致力於與各學科的從業者一起創新,以實現時尚產業的智能未來。」 AiDA 由人工智能專家及設計師共同研發,設計師可基於其原創靈感及個人風格,利用靈感板上的圖像,選擇並組合不同顏色、布料印花圖案及設計草圖,透過一系列特定的 AI 技術回應設計師在構思及設計過程中的不同需要,輔助設計師創作出獨有的設計。今天的時裝匯演就由多位著名時裝設計師展示使用 AiDA 設計的時裝系列,活動同時標誌著 AiDA 通過由 AiDLab 的第一家衍生初創企業 Code-Create 正式推出市場。 AiDA 於今天正式推出市場。有興趣的設計師可聯絡 AiDLab 親身體驗 AiDA。 「時尚 x 人工智能: 2022-2023 國際匯展」旨在培育未來的創意資本,開拓時裝界的未來,並推動香港成為在智能時裝設計中開發產品和提供服務的領導者,主要活動包括時裝匯演及論壇、國際研討會、巡迴展覽、工作坊以及 MOOC 線上課程。 更多詳情載於項目網頁: https://www.fashionxai.com. *免責聲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在本刊物/活動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均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創意香港、創意智優計劃秘書處或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的觀點。   *****完*****

2022年12月19日

活動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AiDLab)

1

劍擊金牌運動員張家朗到訪理大校園 與師生校友聚首交流 勉勵年輕人追逐夢想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香港體育學院(體院)今日於理大校園合辦「與張家朗對話」活動,吸引近 300 名師生、職員、校友等出席。活動上,東京 2020 奧運會男子花劍個人金牌得主張家朗除了分享他在精英運動培訓內外的生活點滴外,亦與學生交流互動,分享運動的樂趣。八位幸運的參加者亦獲張家朗親身指導劍擊基本功。 理大校董會主席及體院主席林大輝博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理大一眾管理層亦有出席活動。林大輝博士指,張家朗去年於東京奧運會中為香港贏得回歸後第一面奧運金牌、為港爭光;而理大今年亦向他頒發榮譽博士學位,表揚他在體育事業上的傑出成就。他表示:「理大將致力提升校內的體育文化及風氣。現在家朗已成為理大大家庭的一份子,我期望他可以幫助理大發展體育項目,特別是劍擊項目;希望他永不言敗、永不放棄、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堅定的決心,可以讓理大同學有所啟發。」 活動上,張家朗與參加者分享備戰巴黎奧運的進展、賽場外的興趣和習慣外,以及他在學習和人生路上如何時刻保持積極心態,努力實現人生目標。   *****完*****

2022年12月17日

活動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1

理大與愛爾眼科合作為學生提供內地及海外臨床培訓機會 攜手培育香港眼科視光學專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愛爾眼科)合作,將在五年內安排最多 30 名優秀的理大眼科視光學學生到愛爾眼科在中國內地及海外的眼科醫院或眼科中心,接受為期六至八星期的臨床培訓。雙方並會探討共同開展有關主要眼睛健康問題的科研項目。 今次合作結合理大和愛爾眼科的互補優勢,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具備世界領先的科研實力,其影響力獲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 期刊評為亞洲第一;而愛爾眼科作為全球具領導地位的眼科醫療機構之一,旗下的眼科中心及醫院遍佈全球亞、美、歐三大洲。 雙方今日於理大校園舉行簽署儀式,在理大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的見證下,由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及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國際戰略發展總監張咏梅女士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眼科視光學院教授兼暫任學院主任紀家樹教授和張咏梅女士亦同時簽署臨床培訓合作協議。 黃國賢教授表示:「愛爾眼科是知名的眼科醫療機構,擁有龐大的專業眼科醫生和眼科視光師團隊,於香港、中國內地、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等地已設立超過 900 所眼科醫療機構。理大很高興能夠與愛爾眼科於提升科研及臨床人才培訓上推進策略性的合作,尤其是為眼科視光學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訓練,共同貢獻國家以至全球眼科視光的發展。」 張咏梅女士說:「很高興可以透過愛爾眼科在全球各地的醫院和診所網絡,提供眼科疾病診斷和處理等培訓予理大的眼科視光學學生,讓他們了解全球眼科醫療的最新發展,為未來投身社會執業服務市民奠下宏觀且專業的穩固基礎。」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一直積極與本地眼科醫生以及世界各地的眼科視光學院合作,幫助學生獲取臨床經驗,為日後投身業界做好預備。在與愛爾眼科的臨床培訓合作下,學生將獲得更大裨益。紀家樹教授說:「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得到愛爾眼科支持教學,有助本港眼科視光專業達致國際級水平。」 雙方自 2017 年已開展臨床培訓合作。愛爾眼科更為理大眼科視光學學生設立獎學金,鼓勵同學積極求學,並提供機會讓他們在愛爾眼科的香港視光中心實習。   *****完*****

2022年12月15日

活動 眼科視光學院

1

理大與創科香港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助青年創新創業 融入大灣區創科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創科香港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香港創科新生態發展,支持學生及科研人員創新創業,促進香港創科融入大灣區,並貫徹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積極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雙方將結合優勢資源,透過創科香港基金會的全資非牟利組織香港創科教育中心,開展創科教育、創業孵化及創業投資領域等全面合作,包括創業工作坊、企業參訪、專題研討會、創業導師指導等, 提供全方位及更廣泛的支援予青年人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發展。 早在 2011 年,理大已成立首個種子基金計劃——理大微型基金計劃,是本港最早成立初創發展基金的院校之一,旨在培養理大社群的創新和創業氛圍。理大十分重視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並將科研成果通過知識轉移走出校園,轉化為實際應用, 造福社群。 創科香港基金會由紅杉中國發起成立,以打造智能時代香港創科新生態為使命,一直專注於支持香港青年人創新創業及粵港澳大灣區創科新生態的發展,鼓勵青年人認識國內外和香港創新創業的環境及機遇,為青年創業家提供適切的平台以推動創科產業的發展,這與理大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理念和願景不謀而合。 備忘錄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香港 X 科技創業平台聯合創始人、香港創科教育中心院長、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李澤湘教授,以及香港 X 科技創業平台聯合創始人、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中心主任、香港大學化學系教授陳冠華教授見證下,由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與紅杉中國副總裁、創科香港基金會總幹事、香港創科教育中心項目負責人陳穎女士簽署。 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表示:「在國家支持和特區政府大力推動下,香港的創科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理大一直致力推動創科人才的培育,與創科香港基金會的發展理念一致。從支援學生將畢業設計變為創業專案的 FYP+ (Final Year Project+),培育創科人才的 InnoX Camp,到合作投資理大的初創企業,雙方一直合作無間。而透過是次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一步結合在推動創新創科方面的經驗,共同培養創科人才,優化香港以至於大灣區創科生態環境,為我們的年輕一代創造更好的發展機遇。」 創科香港基金會總幹事陳穎女士表示:「創科香港基金會始終以公益形式服務香港及大灣區創科人群,在過去六年已直接支持了 240 多個創科項目。這個過程中,理大作為推動創新創業的先鋒院校,一直是我們的重要合作夥伴。此次與理大簽署合作備忘錄,一方面從形式上築牢了我們的合作基礎,另外在探討過程中也挖掘出了更多可嘗試的合作路徑。相信未來,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可以給大學生、青年人群體更多從業選擇,由此亦希望可以助推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理大與創科香港基金會將繼續推動和鼓勵學生及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發掘他們的創業潛能,實現創業夢想,將科研成果從校園轉向市場應用,讓科技利民向善。同時亦為加速香港成為國際創科樞紐的步伐作出貢獻,讓香港科研結合到大灣區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為香港的創科產業開新篇。   *****完*****   <!-- 關於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擁有八十五載的輝煌歷史,是一所活力充沛、抱負遠大、具前瞻性願景的大學,並躋身全球百強學府之列。理大以「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為校訓,積極培育人才、拓展科研實力,矢志為香港、國家及世界發展作出貢獻;亦致力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培育敢於面對未來挑戰的世界公民和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領袖。理大亦全力開展具深遠影響的跨學科研究,推動轉移知識以創造價值、造福世界。透過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和合作計劃,理大落實教學及科研國際化,並與國家的發展接軌。 香港理工大學網頁:https://www.polyu.edu.hk/   關於創科香港基金會 創科香港基金會是紅杉中國于2016年發起的公益基金會,作為紅杉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之一,兼具智庫與倡導型公益機構屬性,致力於推動香港創科生態發展,支持香港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並推動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關於香港創科教育中心 香港創科教育中心為創科香港基金會於2022年初發起設立的創新型政產學研共建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面向香港及大灣區青年人,提供體系化的創新創業教育,以「賦能年輕人以無窮科技創新能力」為願景,結合港深兩地全方位資源,培養學以致用的創新領袖和創業人才。創科香港基金會/香港創科教育中心網頁:http://www.hkxfoundation.org/ -->

2022年12月13日

活動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1

理大研究發現蔬果攝取量影響母乳營養價值

過去 20 年,香港母乳餵哺率持續上升;母乳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對嬰兒的生長發育及健康扮演重要角色。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未來食品研究院分析香港哺乳媽媽的飲食紀錄及母乳營養成分,發現她們普遍的水果及蔬菜攝取量均少於建議水平,其飲食習慣與母乳內的營養水平,尤其是類胡蘿蔔素及多酚等植物營養素含量有顯著關係。 研究團隊指,由懷孕開始至嬰幼兒兩歲期間的首 1000 天,是建立嬰幼兒長遠健康的基礎。母乳含多種營養成分,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扮演重要的角色。 理大未來食品研究院督導委員會成員、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黃文秀教授表示:「母乳除了有蛋白質及脂肪酸等常見營養成分外,亦有類胡蘿蔔素及多酚等植物營養素。這些植物營養素對嬰幼兒的身體發展和減低炎症等亦有著關鍵的作用;缺少其中一項或多項營養素,或會減弱嬰幼兒的免疫力,亦有機會提高日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理大研究團隊收集約 90 名哺乳媽媽的母乳樣本及三天飲食紀錄,並檢測和分析母乳樣本中的類胡蘿蔔素及多酚的含量。調查發現只有百分之四的哺乳媽媽的飲食習慣,分別達到衛生署建議「每天 2 + 3」的蔬果攝取量及由中國營養學會制訂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維他命 A 要求。蔬果攝取量較高者,她們母乳中的類胡蘿蔔素水平亦相對較高。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專任導師李詩盈博士指,部分類胡蘿蔔素能轉化為維他命 A,促進嬰兒腦部、視覺及免疫力發展,亦能保護視網膜免受強光所引起的傷害。 研究亦發現哺乳媽媽的蔬果飲食習慣亦與母乳中的多酚含量有直接關係。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趙丹玥博士指,多酚是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炎化合物,可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及減低受病菌感染的風險等。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羅家禧博士建議哺乳媽媽透過提升水果及蔬菜攝取量,增加母乳當中類胡蘿蔔素及多酚的含量。常見的深綠色蔬菜包括菜心、菠菜、芥蘭及油麥菜,以及蕃薯、紅蘿蔔、南瓜、木瓜及芒果等都是含有豐富植物營養素的食物。 研究團隊表示,現已開展新一項研究項目——「有營童行」,招募約 100 對哺乳期媽媽及其嬰兒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進一步研究哺乳媽媽飲食習慣對其母乳營養素、嬰兒腸道菌群的組成及其成長的影響。   *****完*****

2022年12月13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未來食品研究院

1

理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教授 獲頒「裘槎優秀科研者獎 2023」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教授榮獲「裘槎優秀科研者獎 2023」,肯定他於仿生工程(Nature-inspired engineering)和在鑽研抑制萊頓弗羅斯特效應(Leidenfrost effect)的卓越成就。「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之得獎者將獲頒二百萬港元研究經費,作為其未來一年研究計劃的資助。 「仿生」是一門結合生物、物理、化學、材料和工程等學科的跨領域科學,意指從生物獲取靈感,從觀察大自然學習並找出解決辦法。 王教授的研究主張以受自然啟發的工程學為中心,他尤其著重探索及參照生物的親水與疏水特性,開發創新的功能性仿生表面,能夠廣泛應用在能源收集、散熱、流體輸運、柔性電子等領域。例如王教授與團隊透過觀察荷葉便利水流走的設計,研發出可迅速排水的材料表面,有助防止飛機機翼、引擎等金屬表面積冰,減少意外發生。 王教授其中最具突破性的研究是找出能夠在高溫表面運用液體作高效冷卻的新方法,抑制了經典物理現象萊頓弗羅斯特效應,解決了科學家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挑戰。 王教授對獲裘槎基金會頒發獎項感到榮幸,他說︰「 感謝裘槎基金會對我在仿生工程和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的研究作出肯定,相信這個獎項會推動更多學者到大自然尋求靈感,將創新投入相關研究。」 王教授於 2000 年在吉林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3 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技術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2008 年在倫斯勒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王教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行了一年的博士後研究,於 2009 年入職香港城市大學, 2021 成為講座教授。王教授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副院長(2019-2022)及仿生工程研究中心創始副主任(2021-2022)。王教授擔任 Wiley 出版社期刊《Droplet》的執行主編,同時亦擔任 10 多個國際期刊的副主編和顧問編委。 王教授是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創始成員)及國際仿生工程學會會士、裘槎高級研究學者(2023)、香港研究資助局高級研究學者(2022)、2022 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中國教育部長江講席教授(2016)。他的研究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收錄,他的兩項發明分別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金獎和評審團嘉許金獎。同時他還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青山科技獎(2021)、科學探索獎(2020)、先進工程材料名人堂(2019)、第35屆世界文化理事會青年特別嘉獎(2018)、香港城市大學校長講座獎(2018,2020)、傑出研究獎(2017)、校長獎(2016,2017)。他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分別榮獲香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2022)、香港青年科學家獎(2015,2019,2022)、美國材料學會傑出研究生金獎(2016)和銀獎(2015,2021)、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銀獎(2019)和優秀獎(2016,2021)。     *****完*****

2022年12月8日

成就 機械工程學系

1

理大初創推出全新近視防控鏡片 採用理大雙專利技術 減慢兒童近視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宣布,由理大支持的初創企業——視覺科技有限公司(視覺科技),透過與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理工大學)和理大眼科視光學院的合作,成功結合了「光學多環近視離焦」及「超精密納米多環加工技術」,自主研發出嶄新的「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為有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方便、非侵入性,並能減慢近視增長的選擇。 全新推出的「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結合了「光學多環近視離焦」及「超精密納米多環加工技術」兩項理大專利發明,充分體現理大致力推動科研創新,並透過培育初創企業實現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努力。 「光學多環近視離焦」技術由理大眼科視光學院研發,它能有效減慢兒童的近視加深速度達 60%。其原理是在視網膜上產生清晰的影像,同時在視網膜前方產生另一個離焦或模糊影像,不但為兒童提供清晰的視野,亦能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採用「光學多環近視離焦」技術的軟性隱形眼鏡於 2018 年已推出市場 。 「超精密納米多環加工技術」則由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理工大學)研發,結合先進的光學設計、超精密加工及精密測量技術,以及精湛的精密注塑工藝,成功將「光學多環近視離焦」技術應用於近視防控鏡片生產,既令鏡片的外型更美觀,亦提升了視覺的穩定性及舒適度,加上非侵入性的設計,更能配合不同年齡兒童的需要。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訪問講座教授、視覺科技創辦人杜嗣河教授指出: 「近視問題不容忽視,深近視不但影響視力,更可能引發嚴重的眼科疾病,故控制兒童近視加深的速度尤其重要。視覺科技致力開發及銷售改進視力的產品,把科技轉移到業界及進行商品化,造福社群。今次我們很高興,透過與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理工大學)和理大眼科視光學院的合作,成功研發嶄新的『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為原有的『光學多環近視離焦』產品帶來突破性的發展,有助解決日益嚴重的兒童近視問題,特別是在近視率偏高的地區,如香港、新加坡及中國內地等。」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理工大學)主任張志輝教授表示:「超精密加工技術是一個跨學科的先進製造科技,為多個策略性工業如視光、半導體、先進光學、航天、能源、生物醫學和新材料等領域提供重要支撐。在這個領域上,重點實驗室特別著重前沿基礎和應用的研究,致力研發超精密加工技術及精密檢測的新方法、新工藝、新系統及新設備,並卓有成效。我們樂見自主研發的『超精密納米多環加工技術』能更廣泛地應用於視光學產品的優化及製造,造福社會。更會繼續為各行各業開發創新的技術和應用方案,進一步提升香港及中國內地企業在設計及先進製造技術上的能力和優勢。」 視覺科技將率先在香港及中國內地推出「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並會繼續與理大緊密合作,在「光學多環近視離焦」技術的基礎上開發更多創新產品,共同改善兒童及青少年的視力健康。 視覺科技是一家由理大教授和校友牽頭成立的初創企業,視覺科技曾獲理大微型基金及理大科技領航基金的資助。2018 年理大已授權視覺科技商品化理大相關專利技術,由該公司負責生產和分銷,並向認可的光學診所與驗配中心供應「光學多環近視離焦」隱形眼鏡產品。 理大致力推動大學的科研和創新,促進其研發成果轉化為具影響力的科技應用。理大通過全面的創業支援平台,推出不同的培訓和資金援助計劃,連接創業生態圈資源,以及推行教育、孵化和加速計劃,扶植多家由學者或學生主導的初創企業。   *****完*****

2022年12月7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Photo 1

理大攜手漢森機械人技術公司成立人工智能與人本機械人技術研究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和漢森機械人技術公司(漢森,Hanson Robotics)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人工智能與人本機械人技術研究中心(CHAiR)。中心將專注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科技,攜手促進更多創新研究,加強前沿技術的轉化應用,以籌謀人類福祉為本。 理大擁有卓越的跨學科研究實力,一直致力研發創新人工智能技術,為各個產業引領解決方案;漢森具備開發類人型機械人的領先優勢,創造出全球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械人Sophia。 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科技發展潛力無限。CHAiR作為創新研究平臺,會由跨學科院系合作進行研究,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IoT)、神經科學、設計、電腦科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醫療及人文等領域,旨在促進前沿技術的知識轉移和實際應用,廣泛地惠及不同產業。 CHAiR亦將不遺餘力支持香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和創業。理大研究生院院長、電子計算學系分佈式及移動計算講座教授、潘樂陶慈善基金數據科學教授曹建農教授,將出任CHAiR的首席研究員及行政總監。漢森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David Hanson博士與曹教授,擔任CHAiR指導委員會的共同主席。 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和漢森執行董事Doug Glen 先生的見證下,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趙汝恒教授和Hanson博士於昨日(5日)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在簽署儀式上,Sophia還與來賓互動交流,「我期待能學會更多新穎的技能。在你們的幫助下,也許我可以學習成為護士、教師、禮賓服務員、或者圖書管理員。你可以教我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陪伴者、更嫺熟的藝術家、或者更有趣的藝人。」 Hanson博士說:「CHAiR具備優越實力令Sophia級機械人的性能更臻完善,促進服務機械人產業發展,從而吸引更多資源拓展有關的軟硬件和製造技術。」 滕錦光教授說:「產學合作是孕育和實踐創新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人性化社交機械人有巨大的發展潛力。CHAiR會以成為推動人本機械人時代來臨的重要推手為己任。」 身兼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院長的曹建農教授介紹,研究院一直為突破人工智能物聯網尖端技術和應用的關鍵難題,不斷研發解決方案。他說:「今次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夥拍漢森是一脈相承,進一步探索人本人工智能和社交機械人的潛力及機會。CHAiR將以其獨特優勢,將漢森的專業知識和理大匯聚世界一流學者的優勢結合,發揮作用。」 ***** 完 *****

2022年12月6日

活動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Photo 1

理大與香港太空館推出「月球|火星虛擬實境」互動展品 公眾可親身體驗「探月落火」之旅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香港太空館合作,於館內展出「月球|火星虛擬實境」展品,為期一年,並於今日舉行開幕禮,讓公眾可於香港太空館新設的虛擬實境裝置,透過理大協助國家探測月球和火星的尖端技術,親身體驗「探月落火」之旅,遊走於中國「嫦娥四號」和「天問一號」的著陸區。 是次展出的虛擬實境展品利用由國家航天部門及理大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波教授團隊提供的數據,構建出月球及火星著陸區的虛擬實境,模擬在月球和火星表面進行探索。應國家航天局邀請,該虛擬實境系統早前亦在珠海舉行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展出,吸引大批觀眾。 開幕禮由理大吳波教授及香港太空館館長何萬雄先生出席主禮。 吳教授研發出嶄新的三維地形測量與智能地貌分析技術,廣泛應用於中國「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的月球探測任務,以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用以分析地形地貌,協助選取着陸點,為這些太空探索任務的成功做出貢獻。 吳教授當日並獲邀主持「太空探測:求索『天問』」專題講座,講述中國與其他國家近年探測月球和火星的任務,並介紹測量、遙感、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支持這些太空探測任務中的應用。吳教授亦與在場參加者討論太空探索和教育的未來前景。 吳教授表示:「作為香港唯一一個參與國家航天計劃的院校,理大在國家多次月球和火星探測任務都深入參與其中。我們很高興這次與香港太空館合作,讓公眾可親身體驗理大多年的科研成果以及國家探索太空的成就。未來希望可以透過更多航天科技活動及展覽,培養公眾和年青人對航天科技以至科研的興趣。」 理大近年除了於校內成立「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亦與中國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期望為國家的航天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早前校方亦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的選拔工作,於校內舉辦座談會,鼓勵有志為國家載人航天事業作出貢獻的優秀青年學者參與。理大會繼往開來,貫徹其辦學理念,透過培育人才和投入高端科研,貢獻國家和香港。 「月球|火星虛擬實境」虛擬實境展覽由理大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理大深空探測研究中心行星遙感實驗室及香港太空館合作籌劃,並獲國家航天局和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支持。相關活動詳情請瀏覽網頁: https://hk.space.museum/zh_TW/web/spm/exhibitions/permanent-exhibition/moon-mars-vr.html *****完*****

2022年12月3日

活動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