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於《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榜首 理大積極推動大灣區創新生態圈建設

2025年9月1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日發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首次榮登榜首,彰顯大灣區在全球創新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對此感到十分鼓舞,將積極推動大灣區創新生態圈建設,加強基礎研究,深化轉化研究,促進產學研協同,為香港及國家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於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名第一,充分展現大灣區協同創新的強大動力。理大將繼續發揮在基礎研究、轉化研究和技術創新上的優勢,通過技術創新研究院積極拓展內地城市布局,推動科研成果落地產業,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我們將與特區政府及各界攜手,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為香港、國家及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理大一直致力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至今於全球獲批專利超過1,650項。繼早年成立深圳研究院後,近年更於包括中山、惠州在內的內地12個主要城市設立技術創新研究院,並於前海成立前沿技術創新中心,積極推動「理大科研 + 內地產業鏈 + 內地市場 = 造福社會」的技術轉移合作模式。此外,自「產學研1+計劃」推出以來,理大共有六個科研項目獲得資助,涵蓋先進製造、新材料及新能源、人工智能及機械人、中醫藥、計算機科學及資訊科技,以及電機及電子工程等領域,部分項目將透過設於內地各城市的技術創新研究院加速商品化,充分展現理大的科研實力及推動成果落地的決心。

理大積極推動創新創業,透過 PolyVentures 創業生態圈,已孵化超 600 家由學者、學生及校友創辦的活躍初創企業。近年來,理大亦於內地多個城市設立創業孵化中心,並在香港與內地六個城市舉辦理大國際未來挑戰賽,匯聚科技創業人才,進一步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與落地。

至於科學論文發表量方面,理大共有355名學者入選2024年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或「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足證大學的科研實力備受國際肯定。此外,理大近年積極吸納海外頂尖學者,包括透過特區政府「傑出創科學人計劃」聘用15名國際知名學者,領導多個創新科研項目,涵蓋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健康建造環境、眼科創新光療、量子技術、二維量子物理、對地觀測、數碼提升腫瘤照護,以及基因組醫療等前沿研究領域。

理大基礎研究實力雄厚,擁有先進科研設施及實驗室,包括「沿海城市氣候靭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及「超精密加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並於兩個 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下設立兩所研究中心。理大亦成立大灣區規模最大的交叉學科研究平台──「理大高等研究院」,轄下設有 19 所研究院及研究中心;今年更成立「理大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加速人工智能在各重點領域的深度融合,進一步鞏固理大在前沿科研及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

展望未來,理大將繼續深化大灣區協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香港及大灣區的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詳情查詢

呂文蕙女士

公共事務高級經理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