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a

HOYA Vision Care 向理大眼科视光学院提供 380 万元眼镜镜片及仪器支持近视研究

豪雅光学 HOYA Vision Care 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合作进行长达六年的研究,跟进双方合作研发的多区正向光学离焦镜片(MiYOSMART)的成效,并于 2022 年公布研究结果,证实其多区正向光学离焦(D.I.M.S.)专利技术,能够以简易、安全、有效和非入侵性的方式,减低儿童近视增长速度。相关研究亦证实,镜片用于减缓 8 至 13 岁儿童近视加深情况的功效持久,即使停止配戴后近视增长情况亦没有出现快速加深的反弹。 HOYA Vision Care 宣佈向理大眼科视光学院提供价值 380 万港元的眼镜镜片及仪器,支持为期两年的全新临床研究「光学离焦近视控制眼镜对快速增长性近视的功效:随机临床试验」,以改良近视管理方案,为近视急剧加深的儿童提供更适切的辅助。 崭新研究开拓更全面并以实证为本的近视管理方案 有鑑于亚洲的近视率持续高企,这项全新的研究主要以一年内累计近视加深超过 50 度或眼軸增长超过 0.27 毫米的 4 至 12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近视加深速度过快,有可能演变成深度近视,并会增加患上各种眼晴併发症的风险。 香港豪雅镜片有限公司及台湾豪雅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关国强先生表示:「近视是全球关注的议题。据估计,直至 2050 年,全球将有 50 亿人、即约一半的人口,会受到近视的影响。HOYA Vision Care 一直致力推动实证为本的近视管理方案,希望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公众需求,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需要。自 2018 年推出以来,MiYOSMART 儿童近视控制镜片已得到全球超过 200 万名小孩的家长信任。」 HOYA Vision Care 在为期两年的全新临床研究中,为参与的儿童提供大约 700 副眼镜及镜片。关国强先生补充:「这些儿童在两年的评估期间,大约每六个月便需要更换一次眼镜。我们希望借着免费提供眼镜镜片以鼓励更多人参与研究,并加强研究的可靠度,从而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儿童。」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副教授谢欣然博士分享亚洲近视问题时说:「近视快速加深的情况在亚洲地区相对较为普遍,原因除了可能与遗传、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有关外,长时间阅读及使用数码产品、缺乏户外活动以及于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工作等,亦是促使近视快速加深的因素。」他补充指:「现行研究主要测试光学离焦近视控制眼镜镜片,应用在患有近视快速加深情况的儿童身上的功效和性能。我们很高兴能与 HOYA Vision Care 再度合作,特别感谢他们提供眼镜镜片和专业建议,这对于往后研发更有效的近视管理方案有显着的帮助。」 推动追踪眼軸长度变化监察近视情况 Lenstar Myopia by HOYA 光学生物测量仪和儿童近视控制镜片 MiYOSMART 互相配合,来提升相关研究时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高效的近视管理。Lenstar Myopia by HOYA 可以透过先进的自动化生物识别技术和相关数据,辅助跟进、管理和控制近视。同时,最新的 Age-Match Myopia Control 模式 (AMMC) 为视力护理专业人员提供清晰的治疗目标,将眼軸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生长范围。眼軸长度是监察近视变化的重要指标,而测量眼軸长度可以有效管理及早发现近视情况。 为推动更全面的近视管理,HOYA Vision Care 更会向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捐贈 1 组 Lenstar Myopia by HOYA 光学生物测量仪。这组光学生物测量仪已引入香港眼镜店,透过简单快捷的眼軸长度测量和值得信赖的近视管理方案,确保更广大的群众能尽早预测和管理近视。   ***完***

2023年12月13日

活动 眼科视光学院

1

理大举办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年会暨校长论坛 探讨三地高校发展

由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联盟)主办、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协办的「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年会暨校长论坛」于昨日圓满举行。来自 38 所成员高校的 130 位校领导及代表于理大校园聚首一堂,总结联盟自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共商联盟的发展计划,深入探索苏港澳三地高校的人才培育及创新科技研究等合作蓝图。 昨日上午,联盟年会正式开幕,与会的主要嘉宾包括:国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吴程女士、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李勇先先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丁少雄先生,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邓特抗教授。 刘锦主任在开幕仪式致辞中表示:「内地与港澳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效益凸显。教育部积极支持内地与港澳高校积极加强交流、协同发展,近年已成立了一系列高校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应着眼大局,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而各高校应发挥优势,推进苏港澳高水平大学建设。联盟应搭建平台,推动内地与港澳高校交流,为全球治理、下一代成长和青年培养作出贡献。」 理大校长滕锦光院士在致欢迎辞时表示:「自 2021 年成立以来,联盟成功担当了桥樑的角色,促成了多项交流与合作活动,并成立了多个专业联盟,让各成员高校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开展更集中、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贏。近年来,依託联盟这个平台, 理大也加强了与江苏省各地政府的合作、共同成立研究院,比如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共建『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与南京市政府签定『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合作备忘录等,为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创科发展作出贡献、促进校地的产学研合作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先生亦通过视频方式在开幕仪式中致辞,联盟年会由理大内地发展总监陆海天教授主持。会上,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永贵教授代表联盟秘书处总结联盟过去的工作成果,介绍未来工作计划,并通过常务理事会决议,聚力促进各高校资源深度融合及推动创新发展。 在校长主题报告环节中,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院士、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教授、理大校长滕锦光院士分别作主题报告,就如何面对变革时代的挑战,结合三所高校各自的优势以及苏港澳三地的区域特点,阐述其在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策略与成果。在校长论坛环节中,联盟成员高校的多位校领导围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及「大学科研与产业科技创新」两大主题发表演讲,并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及产学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为新时代高校发展带来启发。 本次联盟年会暨校长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联盟共同谋求新的发展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结束后,理大于教学研究酒店唯港荟设晚宴,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校长滕锦光院士等理大高层欢迎在场逾二百位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鄭月娥女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院士、江苏省海外联誼会副会长李卫华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宋来先生等及联盟成员高校代表。 「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于 2021 年 12 月正式成立,由南京大学、理大及澳门大学共同创立。秉持「开放、共享、多元」的理念,联盟旨在发挥江苏省、香港及澳门三地大学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育及创新科技研究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联盟得到苏港澳三地政府的鼎力支持,现已获江苏省 26 所、香港九所以及澳门三所共 38 所高校加入。   ***完***

2023年12月12日

活动 內地發展處

Photo 1

理大两研发项目获智能交通基金拨款支持 智能平台监测大桥安全 区块链系统管理泊车位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创新研究再获智能交通基金拨款约港币1,736万元支持,两个项目包括利用先进技术搭建的智能平台,监测长跨度桥梁健康,以及透过区块链信息物理系统管理城市泊车位的供求情况。 理大两项获资助项目详情如下︰ 基于数字孪生的长跨度桥梁健康监测 该项目由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夏勇教授带领,获资助约港币1,340万元,为期24个月,旨在开发一个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长跨度桥梁健康监测平台,并以青马大桥作为应用案例,研发桥梁交通自动监测系统、桥梁疲劳损伤评估和预测系统、车辆护栏碰撞监测系统,以及强风下车辆安全评估系统。监测平台将结合桥梁监测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元分析和桥梁信息模型,以提高道路网络及路面使用效率,提升驾驶安全。 管理城市泊位的区块链信息物理系统 该项目由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曾榕波博士带领,获资助约港币395万元,为期24个月。项目将利用Web 3.0和区块链技术,建立驾驶者的去中心化身分,实现停车场智能出入控制,并开发时空聚集性分析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评估车位的供求情况。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致力开发智能交通的研究项目,并持续获得支持。大学一直开展促进社会福祉的研究工作,改善交通道路及基建安全,同时提高小区的交通系统效率。我们的研究项目屡获支持,印证了我们在推动技术进步、惠及社会的贡献。」 理大至今共有17个项目获智能交通基金支持,涵盖各种可应用到交通的创新技术和研究。更多获批项目详情,可浏览https://stf.hkpc.org:8443/zh-hant/list-of-approved-projects/。   ***完***

2023年12月12日

成就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Photo 11

理大应用物理学系冷凯博士获颁本年度「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应用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冷凯博士荣获裘槎基金会颁发2023年「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以表扬她在材料物理科学研究的卓越成就。「裘槎麦德华前瞻科研大奖」之得奖者可获五百万港元研究经费资助。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的青年学者们致力追求卓越的科研及专业知识,并在各个研究领域上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很高兴孕育了新一代专注投入科学研究的未来新星,理大将为他们提供全面的研究资源,支持他们的创新努力。」 冷凯博士目前的研究着眼于二维范德华外延生长,这是一种在晶体衬底上生长单晶薄膜材料而无需晶格匹配的过程。 挑战在于,通常在重要的半导体衬底上生长往往会得到多晶薄膜,从而阻碍了二维电子器件的发展。 冷博士的研究探索可以在诸如SiO2/Si等半导体衬底上生长大面积的二维杂化钙钛矿单晶薄膜,以及其他各种衬底。冷博士还研究了在三维和二维衬底上生长具有铁电和铁磁性质的多种二维杂化钙钛矿,旨在获得纳米厚度的单晶杂化钙钛矿薄膜,以应用于大规模电子和自旋电子器件。 冷博士对获裘槎基金会颁发奖项感到鼓舞,她表示︰「 感谢裘槎基金会对我在材料物理科学研究上的嘉许。这个奖项将推动我及团队探索二维材料在不同领域上应用的潜力,以造福社会。」 冷博士现为理大应用物理学系助理教授—校长青年学者。她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像石墨烯一样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对这种材料在智慧器件和自旋电子学中的潜力充满热情。 她最近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包括《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颁发的2023年亚太地区TR35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港澳)、理大2023年青年创新研究者奖,2022年获香港研资局评入杰出青年学者计划。她于2018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同年,她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并于2020年获得了新加坡国家化学研究会「早期职业研究」金奖。冷博士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后研究,并于2020年10月加入理大。 ***完***

2023年12月11日

成就 应用物理学系

1

理大赛马会社创「骚.In.庐」──「社会创新区域论坛 2023」圆满举行 推动大湾区建设年龄共融小区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推行「理大赛马会社创『骚.In.庐』」计划,并于今日举办「社会创新区域论坛 2023」主论坛。来自香港和深圳不同界别的专家,为推动年龄共融社区以改善大众福祉提出策略意见。 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房屋局局长何永賢女士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首席规划师司马曉先生,联同多位跨界别持份者分享在房屋政策、城市设施、交通出行、社区生活空间等不同领域上,建设年龄共融社区的实践经验及案例,展示社会创新与科技创新交汇的成果。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致力提倡以『年龄共融』的概念来重塑社区,本次论坛标志着设计院的又一次努力。深圳乃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内地城市,积极推广建立儿童友好城市;而香港作为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城市,则致力于创建年龄友善社区。『社会创新区域论坛 2023』正汇聚两地具参考性的经验,以社会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共同构思如何建立年龄共融的社区。」 何永賢局长的主题演讲介绍房屋局爲了提升公营房屋居民之幸福感而作出的新猷,并分享了「共筑.幸福」项目所采用的年龄共融策略及对现有公营房屋的设施和未来规划及设计的影响。她表示,在制定「幸福设计」指引的过程中,房屋局非常重视居民及持份者的想法,让公衆参与表达意见,而促进社区年龄及跨代共融正是增加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原素之一。她指出,听到市民的声音,了解市民的需要,区议会的角色非常重要。为建设更美好的社区,她再次呼吁大家在 12 月 10 日区选投票日踴跃投票。 司马曉先生的演讲题目为「深圳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探索与空间营造案例」,介绍内地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背景,重点分享深圳市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目标、歷程、政策体系与成效等。他并以益田社区儿童游戏场地的改造为例,介绍深圳在儿童友好空间营造方面的实践经验,阐述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由点至面、由广度到深度,并持续完善的经验模式。 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凌嘉勤教授总结论坛成果时指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动力,新的社区陆续建立,人口会不断增长,社区各项需求将应运而生。该区亦是香港与深圳,以至整个湾区的跨境接壤地带,我们应该把握这个机遇,汇聚大湾区城市的各界持份者,以前瞻性的角度,为推动塑造全龄共融社区,提出策略意见。」 其他嘉宾讲者包括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全球创新科技生态系统主管苏颂礼先生、载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九龙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董事伍颖梅女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景观设计院院长程智鹏先生、香港房屋协会行政总裁兼執行总干事陈钦勉先生及 PHA 湃昂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设计董事徐子苹博士,主题涵盖以智慧交通改善用户岀行体验、年龄共融交通服务的社会效益、透过多元的社区活动促进跨代共融及在商场营造包容不同年龄人士的社区空间等。 「社会创新区域论坛 2023」以「以社会与科技创新塑造年龄共融社区」为主题,汇聚大湾区城市的各界持份者,透过融汇社会创新与科技创新,共同构想如何营造年龄共融和友善的社区。主论坛以外,四场专题活动于今年 9 月至 12 月期间分别在深圳及香港举行,包括在「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中展出以「参与式设计」模式共创年龄共融社区的案例,又带领香港的社福机构代表、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等到深圳参观儿童友好城市的设施,以及举办了两场圓桌会议。     何永賢女士(右五)、司马曉先生(左五)、黄永德教授(左六)、凌嘉勤教授(右一)及其他参与论坛的嘉宾聚首一堂。出席嘉宾包括: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崔永康教授(左一)、PHA 湃昂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设计董事徐子苹博士(左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全球创新科技生态系统主管苏颂礼先生(左三)、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系主任何深静教授(左四)、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总干事翟冬青女士(右四)、香港小童群益会助理总干事马若侬女士(右三)及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景观设计院院长程智鹏先生(右二)。   *** 完 ***

2023年12月8日

活动 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

Photo01

眼视觉研究中心与DEFTA Partners合作推动眼科及视觉研究成果转化

眼视觉研究中心(CEVR)及DEFTA Partners(DEFTA)宣布建立策略合作,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推动先进眼科和视觉健康技术研究转化和商品化。 凭借DEFTA强大且多元化的商业网络,以及其在识别和培育创新科技初创企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这合作将有助促进先进眼科及视觉领域尖端研究的发展;结合其出色的研究成果,CEVR可以通过与日本企业建立战略商业联盟,并透过DEFTA的引介和贡献,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和商品化,并向全球推广。 双方昨天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园举行签署仪式,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日本驻香港总领事冈田健一大使,以及DEFTA Partners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原丈人大使的见证下,由CEVR董事会主席暨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及DEFTA投资研究总监暨副主管高媛玮博士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黄永德教授表示:「这次与DEFTA的合作将为眼视觉研究中心带来重要的机遇和资源,DEFTA的商业网络和投资经验将有助于推动我们的研究项目商业化和扩展至全球。我们期待与DEFTA的团队紧密合作,将转化研究成果商品化,以实现改善全球眼睛健康的目标。」 高媛玮博士说:「在香港理工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协同效应和特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眼视觉研究中心聚集顶尖研究人才,其研究项目具有巨大的潜力,可进一步开发成实际应用和商品化。我们期盼可以为研究项目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与业界伙伴合作的机会,为眼视觉研究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这次CEVR和DEFTA之间的合作将为CEVR带来新的机遇,进一步拓阔合作伙伴网络,并推动更多先进研究计划及创新项目,以解决全球视觉健康所面临的逼切需求及挑战。 ***完***

2023年12月6日

活动 眼视觉研究中心

p1

理大研发长者音乐治疗智能程序荣获CES 2024创新奖 推动乐龄科技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科研学者发明的创新音乐律动互动智能程序,在表彰全球科技消费产品的CES 2024创新奖「无障碍与老龄科技」类别中荣获奖项。 理大是香港唯一的教育机构获此殊荣,治疗性音乐干预这项独特的发明对长者和照顾者有着深厚影响。CES®创新奖是国际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的代表奖项,从评估产品的工程质量、美学和设计、实用价值、独特性以及对生活质素的影响,选出年度的创新奖。 由理大护理学院副教授张诗琪博士带领的研发项目「长者的音乐律动互动智能程序」获创新奖,研究团队综合现有的治疗性音乐活动系统与长者医疗研究和工程技术。此崭新方案提升音乐干预的效能,激发长者参与兴趣和与他人互动,便利照顾者和从事长者护理的工作人员。 理大副校长(研究与创新)赵汝恒教授祝贺团队,并表示:「理大研究团队凭借专为长者研发的互动治疗性音乐干预创新方案获得殊荣,这突显了理大对跨学科研究的承诺,旨在治愈长者并与社会建立良好的联系。理大在学术科研和知识转移方面成绩卓越,不断为改善人类福祉提供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方案。 」 这治疗性音乐干预系统结合各项互动程序,包括歌曲、扩增实境(AR)游戏和动作感应侦测技术,游戏设计程序,集成在平板计算机和云端智能管理平台中。将经典音乐、动作感应技术和AR结合成一站式智能音乐律动介入方案,为首创的社会应用科技。互动音乐律动干预能刺激长者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联系能力,此治疗方案的人性化设计将帮助长者缓解因社交孤立所引起的问题。 张博士表示:「我很荣幸获得奖项,展现了老龄科技研究的应用成果,此乃应对人口老化的重点研究。交互式治疗性音乐方案将加强持续应用,促进有效的干预和沟通。透过整合最新信息和先进的通讯科技,能造福小区,与长者有更紧密的连系。」 香港早已对认知障碍者应用音乐律动介入,随后加入家庭照顾者的双向干预方案。综合最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推动治疗性音乐干预的实施策略,加强长者、照顾者、长者服务单位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CES将于2024年1月9日至12日于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理大代表团将展示多项创新研究,与业界交流和发展合作机会。CES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展览会之一,汇聚世界各地的科研创新者、企业家和领导者,展示尖端技术和突破研究。 ***完***

2023年12月4日

成就 护理学院

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到访理大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热烈欢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今天莅临校园,出席于理大赛马会綜艺馆举行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与大学师生对话」活动,与现场约 700 名理大师生交流。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部长王伟明博士、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雷添良先生、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及校长滕锦光教授出席活动,迎接代表团到访理大,并对国家近年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取得圓满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代表团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先生带领,成员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先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副主任閆璞先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刘伯明先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陈冬先生;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董光亮先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科研与质量局局长陈杰先生,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主管杨欣女士。 林大辉博士致欢迎辞时表示:「这是继 2021 年航天科学家团队到访香港理工大学后,再次让理大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在校园近距离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圑进行交流和分享国家航天事业的骄傲,感到十分荣幸和兴奋。近年来祖国在航天发展取得了举世矚目的成就,令人鼓舞和自豪,理大有超过 30 年航天科研工作经验,是香港唯一一所多次参与国家航天项目的大学,我们衷心感谢国家对香港理工大学的信任和支持。理大会砥砺前行,不断增强科研实力,加强跟内地科研团队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全力弘扬航天精神,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追求梦想,发挥所长,协助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贡献国家。」 会上三位代表团成员分别作主题报告,分享参与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经歷,并与理大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教授以及理大张心瑜空间科学教授、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波教授就航天科技、航天员训练及太空生活三个范畴,在台上即席与一位博士生和一位本科生对谈交流。 滕锦光教授表示:「国家航天事业的成就不但彰显了国家的实力,也大大促进了人类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理大为国家多项关键的航天探索任务作出了贡献,未来会继续支持大学的科研团队参与国家的航天任务。」 自 2010 年起,理大一直积极参与国家的太空探索计划,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携手研制太空仪器,又利用先进地形测量技术协助评估及选取合适的着陆点,先后协助国家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取得成功。2021 年,理大进一步成立了「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去年亦与国家「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了「先进空天推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完***

2023年11月30日

活动 内地发展处

20231129_p1

理大三项目入选国家基金委及研资局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 冠本港院校  另四项获联合科研资助基金支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三个项目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基委会)及研究资助局(研资局)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 2023/24,突显理大的大型科研项目科学技术价值卓越并获得认可。 三个项目共获拨款 1,050 万港元,获资助项目及金额在本地教育机构中遥遥领先。 研究为期四年,旨在促进内地与香港院校以及跨学科合作,两地互惠加强科研力量。理大研究将为信息科技、管理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带来突破,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引领进步。 理大研究生院院长、潘乐陶慈善基金数据科学教授、电子计算学系分布式与移动计算讲座教授曹建农教授带领的项目,名为「面向 AI 应用的云边端协同算力调度」,获资助 360 万港元。该项目旨在为云边端协同算力网络开发算力管理及算网融合调度框架,以支持资源庞大和延迟敏感的人工智能(AI)应用,并为国家算力网络的建设作出贡献。 理大协理副校长(环球合作)、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建筑管理讲座教授沈岐平教授带领的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业多主体跨区域合作机制与政策优化」,获资助 360 万港元。该项目将研究「一国两制」下跨区域合作机制,及其对大湾区建筑业合作绩效的影响,为促进相关合作政策制定模拟示例并提供建议。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系主任(研究)朱松晔教授带领的项目,「深远海新一代风浪联合发电结构抗台风理论与降载减振关键技术研究」,获资助 330 万港元。该项目旨在探索并促进开发新一代抗台风海上风浪联合发电系统,开拓具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理大的大型研究项目获国家基委会与研资局支持,以促进香港与内地大学跨学科合作。理大获资助的项目数量及金额为全港院校之冠,这次骄人的成绩展现了我们在信息科技、管理和环境科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能力,并再次肯定了我们作为研究和创新科技领先学府的地位。我们将继续倡导创新、合作和卓越研究,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另外,在国家基委会及研资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理大四项目获资助合共 480 万港元,涵盖生物科学、新材料科学及可持续城市发展。 荣获认可的理大项目包括︰由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系主任赵燕湘教授带领的「介导自噬体溶酶体膜融合的 SNARE 组装核心机制及干预策略」;理大工程学院副院长、机械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讲座教授成利教授带领的「可调带宽带减振 4D 打印可重构点阵结构设计及制备方法研究」;理大应用物理学系副教授张标博士的「高电压钾离子电池正极/电解液稳定界面的构建」;以及崔德刚土木工程青年学者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周超博士带领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中建筑垃圾再生料路堤服役性能演变研究」。 由国家基金委及香港研资局协议成立的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在 2022/23 年度推出,旨在资助内地及香港跨学科、跨院校的合作研究重点项目,以持续提升内地与香港的研究成果与影响力。香港申请者可就研究项目申请不超过 360 万港元的资助。联合科研资助基金旨在促进内地与香港研究人员互补优势合作研究,香港申请者可就研究项目申请不超过 125 万港元的资助。 有关理大获资项目详情,请参照附件。   ***完***

2023年11月29日

成就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1

理大与体院携手成立研究中心促进体育科学和科技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香港体育学院(体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成立「理大─体院研究中心」(中心),以推动精英体育领域的研究,并促进体育发展,帮助香港运动员发挥最大潜力并取得更大成就。 这项策略伙伴合作,将为理大和体院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係,通过共享资源提高研究水平,共同推进体育科学和科技领域的联合研究。中心将理大研究人员与体育组织连结,组成由学者、科技人员、体育和技术分析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领先的跨学科研究,共同推动大型项目的研究方案。 在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校长滕锦光教授、体院候任院长蔡玉坤先生及精英训练科技总监苏志雄博士共同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体院院长李翠莎博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立「理大─体院研究中心」。 滕锦光教授致辞时表示:「理大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运动员的发展,早于 1998 年推出『杰出运动员推荐计划』,又与体院于 2017 年开始合作推动『精英运动员学习计划』,让精英运动员入读理大学士学位课程。研究中心的成立代表两校矢志为推动体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翠莎博士表示:「体院致力于通过发展及运用创新的体育科技来提升运动员的表现。我们期待与理大紧密合作,让香港运动员在理大的支持下再创佳绩。」 中心将由理大的「体育科技研究院」(RISports)和体院联合营运,致力成为精英体育领域研究创新、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的平台,首任中心协调员为理大张明教授和体院苏志雄博士。 理大「体育科技研究院」于 2022 年 6 月成立,旨在满足社会对新兴体育研究与科技的需求。研究院凝聚理大和世界各地多个学科的专家,为体育运动领域提供先进且科学化的解决方案。   ***完***

2023年11月28日

活动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