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NEWS  2000 x 1050 px  1

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有關之獲獎研究項目: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算法作曲軟件

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長曹建農教授和認知計算實驗室主任劉艷博士的指導下,理大電子計算學系博士畢業生陳功博士,開發了為非專業人士而設的結合音樂藝術與人工智能科學課程軟件。用家可以透過人工智能作曲 的體驗式學習,理解人工智能算法。它可以讓人們知道人工智能不僅是一門尖端的技術學科,而是一個有趣而美麗的學科。該軟件剛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銅獎。 短片: https://bit.ly/3uzDMKV

2022年4月14日

榮譽及成就

Geneva Expo (4)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成員獲獎研究項目:Omni-Cool-Dry™ 靈活調節熱量及濕度的仿皮膚物料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成員壽大華博士開發了一種以沙漠甲蟲皮膚為靈感的布料,能夠做到在動態溫熱情況下全日保持涼爽、乾燥、透氣和舒適。這種獨特的布料能令過多的汗水以水滴形式迅速排走,避免潮濕和飽和的感覺。它還反射太陽輻射,將身體熱能散發到寒冷的宇宙中進行冷卻。與傳統布料相比,𝘖𝘮𝘯𝘪-𝘊𝘰𝘰𝘭-𝘋𝘳𝘺™ 的重量減輕了百分之75,排汗速度提高了 3 倍,並且在大量出汗時減少了 百分之50的黏貼感覺。與商用棉織物相比,人體皮膚的溫度可降低攝氏 5度。這種布料將幫助戶外運動愛好者和運動員發揮最佳表現。醫務人員、建築工人和消防員等專業人士相信也能同樣得到受惠。 請按以下連結觀看項目簡介:https://bit.ly/3rfOeF6 (只有英文版本)

2022年4月14日

榮譽及成就

Geneva Expo (1)

未來食品研究院成員獲獎研究項目:AkkMore™:以真菌及植物為基礎的抗肥胖或糖尿病前期營養補充劑

未來食品研究院核心成員常金輝博士剛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銀獎,獲獎項目為 “AkkMore™:以真菌及植物為基礎的抗肥胖或糖尿病前期營養補充劑”。AkkMore™是一種營養補充沖劑,能透過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群來改善飲用者的身體狀況。這種沖劑可以促進人體腸道中的阿卡曼氏菌 (𝘈𝘬𝘬𝘦𝘳𝘮𝘢𝘯𝘴𝘪𝘢 𝘮𝘶𝘤𝘪𝘯𝘪𝘱𝘩𝘪𝘭𝘢) 生長,有助減輕代謝失調及降低體重。 請按以下連結觀看項目簡介:https://bit.ly/3NUwYz4 (只有英文版本)

2022年4月14日

榮譽及成就

Geneva Expo (2)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成員獲獎研究項目:UmiCool環保智能亞環境幅射致冷(SSRC)塗料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及理大學者領導初創—恒建創新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創辦人戴建國教授,及他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環保、耐久、自清潔、低成本的聚合物輻射冷卻塗層,在日間 太陽直射的情況下,可將建築物/基礎設施的室內溫度冷卻到比環境溫度低 6°C, 而不消耗任何電力。UmiCool 可以散射太陽光,將吸收的紫外線轉化為熒光發射,並通過紅外輻射 的方式將物體表面的熱釋放到寒冷太空。此項目剛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金獎。  請按以下連結觀看項目簡介:https://bit.ly/3j4WkvM (只有英文版本)

2022年4月1日

榮譽及成就

NEWS  2000 x 1050 px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獲獎研究項目:中國探月任務(嫦娥三號及四號)專用相機指向系統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帶領的精密機器人研究團隊於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憑「中國探月工程任務中嫦娥三號及四號著陸器上的相機指向機構系統」項目,榮獲評審團嘉許金獎。理大是香港唯一一所有幸參與國家航天計劃的院校,為國家航天科技積極貢獻。 獲獎項目名為「中國探月任務(嫦娥三號及四號)專用相機指向系統」。該系統安裝於月球著陸器頂端,有助在月球上拍攝全景圖像,及觀察探測器移動,協助為安全移動建立月球地型的精確 3D 模型。該系統設計複雜,僅重 2.8 公斤,但十分堅固,足夠保護鏡頭不受衝擊及震動影響,確保其可以在極端的月球環境下正常運作。 這項發明已完成開發,在中國探月計劃的「嫦娥三號」及「嫦娥四號」任務中,分別成功佈置於月球正面及背面。 請按以下連結觀看項目簡介:https://bit.ly/3Kbuslu (只有英文版本)

2022年4月1日

榮譽及成就

website  Important Progress in Efficient and Scalable MoistureElectric Generators made from Ionic Hy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開發高效可集成的離子凝膠濕氣發電機

在全球資源短缺和碳中和的高度需求下,尋找簡單高效的綠色能源轉換技術,實現能源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濕氣發電機利用大氣環境濕氣中的能量直接產生電能,沒有污染物的產生和有害氣體的排放,是能源領域的一個新興的研究熱點。然而目前大多數的濕氣發電機輸出間歇性的電信號和低電流阻礙了實際應用。另外,實現大規模集成和應用依舊是目前研究的瓶頸。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院長陶肖明教授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凝膠型的濕氣發電機 (ionic hydrogel moisture-electric generator, IHMEG),能夠高效收集空氣中的水汽直接轉換成電能,實現了高效的電流密度和能量產出。這種新型的離子凝膠濕氣發電機不僅可以穩定輸出直流電壓0.8 V超過1000小時,還能產出高電流密度(0.24 mA·cm-2) 和突出的輸出功率密度(W·cm-2)。更重要的是該IHMEG設備能大規模的集成獲得210V的電能輸出,並成功的為許多微電子設備供電,包括電子墨水屏,金屬電沉積裝置,甚至發光二極體陣列。這種凝膠型的濕氣發電機製備工藝簡單,價格便宜,可實現柔性集成,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和自供電的可穿戴電子系統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相關工作以“Ionic Hydrogel for Efficient and Scalable Moisture-Electric Generation”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Materials》(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0693)。文章第一作者是博士畢業生楊素。

2022年4月1日

研究成果

Website News 2000 x 1050 px 2000  1050px 1

RiFood's study reveals Bifidobacteria almost non-existent in cesarean-born Chinese babies

A research by Dr Jiachi CHIOU, Associate Director of RiFood has revealed that Bifidobacteria, a probiotic, was nearly non-existent in the gut of babies born by cesarean section (C-section). Bifidobacteria is viewed as an essential probiotic for proper immune development and good gut health among infants which protects the neonates from various intestinal and immunity disorders. Dr Chiou and her research team examined 70 fecal samples of newborn babies after their first 2 weeks of life for the study. They found that the Bifidobacterium species almost did not exist in samples from C-section babies. In comparison, 37 fecal samples from vaginally birthed, breastfed babies had the necessary probiotic levels. While previous study suggested that Bifidobacteria could be detected from the breastmilk, and hence breastfeeding may help to supplement the beneficial bacteria in the baby’s gut microbiota. Dr. Chiou also said 38% of births in Hong Kong are C-section deliveries, so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special nutrition needs of C-section babies. (Oriental Daily News A11, am730 A06, Sky Post P14, Wen Wei Po A10) * This newborn babies study was commissioned by Danone Nutricia. Online coverage : i-Cable - https://polyu.me/379mk6M Oriental Daily News- https://polyu.me/3tVL771 Sing Tao Daily - https://polyu.me/38jWkWP am730 - https://polyu.me/3tSp3u6 Headline Daily - https://polyu.me/3tWpHqA Wen Wei Po - https://polyu.me/3DBeGy8 HK01 - https://polyu.me/376n0JK Bastille Post - https://polyu.me/3iVh09s

2022年4月1日

研究成果

website - 2022 Inventions Geneva Evaluation Days (1)

PAIR成員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在本年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網上特別版 “Special Edition 2022 Inventions Geneva Evaluation Days – Virtual Event”(發明展)再創斐然佳績,共摘下 1 個評審團嘉許金獎、1 個金獎、3 個銀獎及 1 個銅獎。這6項科研項目均與PAIR轄下的研究院及研究中心有關,實在可喜可賀!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世界上同類活動當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本年參與發明展的六個項目中,四個項目的研發成果已由理大的初創公司商品化。理大亦致力為國家發展貢獻科研力量,作為香港唯一一個參與中國航天計劃的院校,由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帶領的團隊,積極發揮精密工程的專長,為國家航天任務研製相關儀器。此外,理大亦以科研改善人類生活質素,是次參展的致冷塗料、環保建材、智慧布料、營養補充劑及音樂教育平台項目,正是當中代表。 理大本年獲獎的 6 項科研項目如下。有關各項目詳情,請瀏覧理大知識轉移及創業處網頁https://www.polyu.edu.hk/kteo/polyu-innovations/award/geneva2022/ ): 項目 得獎者 獎項 研究院/研究中心 中國探月任務(嫦娥三號及四號)專用相機指向系統 容啟亮教授 理大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 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 評審團嘉許金獎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   UmiCool環保智能亞環境幅射致冷(SSRC)塗料 戴建國教授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及副系主任、理大學者領導初創—恒建創新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創辦人 金獎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 負碳氣候智能生物炭隔牆磚 曾超華教授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NeutralCrete Limited創辦人 銀獎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及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 Omni-Cool-Dry™ 靈活調節熱量及濕度的仿皮膚物料 壽大華博士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助理教授 銀獎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 AkkMore™:以真菌及植物為基礎的抗肥胖或糖尿病前期營養補充劑 常金輝博士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研究)、理大大灣區博士後初創及理大學者領導初創—寶力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 銀獎 未來食品研究院 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算法作曲軟件 陳功博士 理大大灣區博士後初創—智子人工智能教育(深圳)有限公司創辦人、理大電子計算學系博士畢業生 銅獎 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

2022年3月30日

榮譽及成就

Website  RIAM partners with Allite on alloy RD

先進製造研究院與鼎泰國際開展ALLITE超級鎂合金研究項目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與鼎泰國際有限公司 (鼎泰)開展研發項目計劃,旨在發掘及進一步探索 ALLITE ®超級鎂™ (ASM) 合金的近淨成形應用範圍。此計劃亦會擴展至電動運輸領域的研發範疇,如電動載運工具、電能驅動單車及其他相關產品。 理大先進製造研究院院長暨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期望此合作計劃能連結研究及業界,充分發揮理大領先的科研優勢,為理大相關的新型鎂基合金用於先進製造研究和加工技術創造突破。 如欲了解更多計劃詳情,請瀏覽以下報導: Asiaone (只有英文版本) A-Performers  (只有英文版本) 經濟通 當代科技  

2022年3月25日

宣傳

website - MHRC highlight mental issues amid pandemic (3)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學者提醒大眾抗疫不忘精神健康

根據香港理工大學最近一項關於「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社會心理和行為治療對抑鬱和焦慮的影響」的系統性回顧和薈萃分析,社會心理和行為治療對疫情期間公眾的抑鬱和焦慮症狀,有顯著的紓緩作用。 理大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曾永康教授及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臨牀導師(職業治療)林朝劍先生於報章撰文,指出將專注力高度投放在與疫情相關的事情上容易令人精神持續緊張,並可能引發情緒問題。 兩位學者建議政府伙拍大專院校的相關學術部門和研究中心及非牟利機構,共同分擔對此問題的關注。具體措施包括建立網上精神健康教育頻道,定期提供針對現時市民常見問題的講座。 請按此閱讀全文。

2022年3月23日

研究成果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