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崭新卫星雷射测距技术 揭示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2025年9月1日

研究成果

由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空间大地测量及地球科学讲座教授、土地及空间研究院核心成员陈剑利教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对全球海洋质量在过去三十年(19932022年)的变化进行直接观测,进一步验证全球海洋质量是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次研究指出,其间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约3.3毫米,上升速度持续加快,显示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研究成果已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陈教授团队的研究助理教授聂宇锋博士为文的第一作者。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主要由两大因素导致:其一,海洋吸收地球气候系统中约90%的多余热量,引发海水热膨胀效应,致使海水体积增加;其二,陆地冰川及冰盖融化产生的大量淡水流入海洋,造成海洋质量的增加。因此,对全球海洋质量变化(又称「重静态海平面变化」)进行长期监测,有助了解主导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因素

过往,科学家透过卫星测高对全球海洋质量的长期观测来估算海平面上升速度,直至2002年「重力恢复及气候实验卫星(GRACE)」发射后,才实现基于卫星重力测量的相关观测。卫星雷射测距是一项传统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通过雷射精确地测量卫星与地面观测站之间的距离,然而此技术受制于卫星与地面站站点数量有限、卫星轨道较高,仅能捕捉长波重力信号,且空间分辨率低,因此难以直接应用于监测全球海洋质量变化。

为提高卫星雷射测距技术在估算全球海洋质量变化的精准度,研究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正向建模技术,透过整合海洋与陆地边界信息,成功解决空间分辨率限制带来的讯号泄漏问题,实现对全球海洋质量变化的监测。

是次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93年至2022年间持续加快,累计上升约90毫米,其中约60%由海洋质量剧增造成。自2005年左右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为全球海洋质量增加,主要源于格陵兰等地的极地冰盖及陆地冰川加速融化,占全球海洋质量总增量逾80%

新闻稿:https://polyu.me/4phdyam

 

网上报导:

wn.com - https://polyu.me/45YB4jj

Mirage News - https://polyu.me/46iGlni

东方日报 - http://polyu.me/4lV48hJ

大公报 - https://polyu.me/4n9KAXN

香港商报 - https://polyu.me/47XmMC9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3JZcVSo

香港新闻社 - https://polyu.me/4m5iLPO

中央电视台 - http://polyu.me/4n9SYGQ

无锡日报- https://polyu.me/4n7EAPg

Technology Networks - https://polyu.me/45Z6SVo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 https://polyu.me/4oYTadL

珠海网 - https://polyu.me/4mMXpYz

Medium - https://polyu.me/4272D8X

广州日报 - https://polyu.me/4p2SZ16

南方日报 - https://polyu.me/4p5N3V2

 


研究部门 土地及空间研究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