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間資訊的應用滲透城市規劃、環境管理、災害應變和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利用空間運算支援各行各業的決策。然而,空間及/或時間資訊的資料中的誤差、不精確性和複雜性可以影響空間數據和分析的質量和可靠性。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地理系榮休傑出教授Michael GOODCHILD教授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在地理空間(GIS)領域的應用越趨普遍,這不確定性問題或許會變得更為棘手。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Goodchild教授以「地理空間未來」為題,主講第42場PAIR傑出講座。本次講座吸引76名現場參加者和15,310名線上觀眾,回顧了GIS在演進中的關鍵發展和傳統慣例,並揭示了該領域的新方向和未來前景。講座中,Goodchild教授簡單介紹了GIS的發展歷史,並探討了測量、命名規格、電子計算、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定位測量技術等方面的創新如何推進GIS發展。
Goodchild教授指出,隨著當今時代大數據爆炸式增長,以及機器學習、生成式人工智慧和數位孿生等先進技術的普及,GIS將面臨諸多新技術難題,當中包括地理偏差、機器學習的透明度、環境影響、預測模型的不確定性等,對地理信息系統的適用性帶來了挑戰。講座中,他強調GIS的方向和前景取決於電腦運算在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方面的發展,從而實現具更高解析度的數據,以及更佳的模型、機器學習和3D圖像真實感。為了帶出電子計算突破對GIS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幾個數位孿生模型範例,這些模型能夠將火山、沿海地區和城市環境等實體景觀以數位方式呈現。在講座結束前,Goodchild教授再三強調了GIS領域的道德問題:「雖然軟件開發人員正大力推動社會使用通用GIS軟件,但大眾也應肩負責任,妥善使用軟件,令科技應用不偏離原意。」
Goodchild教授為理大高等研究院高級院士、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
按此重溫
主題 |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
研究部門 |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
你可能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