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及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员邱淑瑜,揭示了单次运动快速产生抗抑郁效果背后的神经机制。
她的研究团队发现,仅需一次30分钟的跑步机运动,就能迅速改善大学生受试者的情绪。动物模型研究解开了当中的神经机制,发现这效果是源于脂肪细胞分泌的荷尔蒙「脂联素」,刺激负责情绪调节的重要脑区「前扣带皮层」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并触发适配蛋白APPL1进行核转位所致的。该分子引发连串反应,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基因,促进了突触蛋白的表达和树突棘的形成,从而带来实时缓解抑郁症状的效果。研究结果突显了运动作为一种实用且简单易行的干预策略,在年轻人情绪障碍管理方面尤其有用。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及时进行体能运动有助减缓年轻人的抑郁情绪恶化,能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并促进心理健康。
此项研究为单次运动的快速抗抑郁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及时干预抑郁情绪提供新思路。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精神病学与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
阅读研究全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5-03317-1
网上报导:
| 研究部门 |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 |
|---|
你可能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