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感謝善長

衷心感激您的慷慨支持!歡迎瀏覽理大答謝捐贈活動的資訊,緊貼我們的最新發展。
BOWL7077

理大獲旭日慈善基金捐款支持 研究以人工智能推動可持續時尚設計和品牌生態系統管理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旭日慈善基金慷慨捐贈支持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題為「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時代對可持續時尚設計與品牌生態圈的全面管理方法」的研究項目,旨在推動可持續時尚設計與品牌生態圈的發展,加強紡織行業的競爭優勢。 捐贈典禮及研究項目啟動儀式今天於理大校園舉行。捐贈典禮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旭日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勳先生主持,雙方互贈紀念品以資紀念。其中,理大送出的紀念品由時裝及紡織學院及工業中心攜手製作,以紡織技術織勾勒理大標誌性建築,並鑄刻「理大銘惠 · 智領霓裳」;「智領」寓意以智慧引領時尚潮流,「霓裳」則象徵錦繡華服,突顯時裝及紡織學院在紡織與時尚設計的卓越成就。 滕錦光教授在致歡迎辭時,感謝旭日集團及旭日慈善基金多年來對理大發展的鼎力支持,並表示:「人工智能是推動香港再工業化和智慧城市發展的核心技術。理大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通過雙方的合作將為紡織界源源不絕培育精通人工智能在內專業知識的人才,助力香港發揮區域優勢,鞏固大灣區作為時尚創新樞紐的地位。」 楊勳先生表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旭日集團便與理大結下了深厚緣分;四十年來,旭日與理大的合作從未間斷。此次支持理大共建品牌生態圈的研究工作,既是對理大科研實力的信任,也是雙方歷久彌堅合作情誼的見證,更是我們共同致力於培養優秀人才、推動服裝產業創新、可持續發展的誠摯心願。」 隨後,兩位代表聯同旭日集團董事兼副總經理張慧儀女士、理大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大紫荊勳賢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立法會議員吳永嘉先生,以及理大顧問委員會主席顏吳餘英女士、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和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共同主持研究項目的啟動儀式。 在項目啟動儀式後,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葉曉雲教授介紹獲旭日慈善基金支持,以「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時代對可持續時尚設計與品牌生態圈的全面管理方法」為題的研究項目。她指出,時尚行業正經歷一場由傳統文化元素融合人工智能、數字平台和可持續實踐等尖端科技所推動的變革性轉變。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為行業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能有效提升業務營運效率,並為客戶帶來全新的體驗;通過與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進一步整合,更為企業創造前所未有的機遇。 研究項目將圍繞以下七大主要範疇,開發融合傳統時尚設計及包括人工智能和數字平台在內先進技術的創新見解和解決方案,以加快傳統設計和製造流程,提高時尚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服裝產業智能數據驅動設計與數字轉型 人工智能時尚應用:革新服装審核 捍衛創意資產 服裝材料模擬與優化系統 產品預算的穩健估計與生產營運數據挖掘 管理供應生態系統以提昇競爭優勢:多角色供應商協同機制在時尚産業供應鏈中的集成研究 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顧客評價系統研究 人工智能驅動的直播電商生態系統優化策略研究

2025年9月19日

IMG_7149

理大基金舉辦感謝茶聚

香港理工大學基金(理大基金)於2025年8月25日在校園內舉辦感謝茶聚,以衷心感謝一直鼎力支持理大的基金會員。受邀嘉賓包括來自不同會員級別的新晉及晉升會員,涵蓋「永遠榮譽會員」、「永遠會員」、「資深會員」及「普通會員」。 理大基金主席查毅超博士在致辭中感謝各會員的慷慨捐贈和長期支持,強調其對推動理大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校長滕錦光教授亦歡迎各位嘉賓蒞臨,並分享理大在教育及科研方面的最新進展,包括理大於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54位,較去年上升三位,創下歷史新高。 為感謝基金會員的貢獻,滕校長及查博士於活動中向會員頒發感謝狀。茶聚結束後,嘉賓獲邀參觀大學展覽館,親身見證理大的傳承與發展。

2025年8月26日

T62A4337

理大基金舉辦午宴講座 探討人工智能賦能商業創新之路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基金早前(5月8日)舉辦午宴講座,以「AI新紀元——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開啟商業創新之路」為題,邀請理大人工智能專家分享人工智能在科技發展浪潮中擔當的角色,以及未來如何引領商業領域的創新和變革。活動吸引近90位理大基金成員、政府機構及業界代表參與。 會上,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介紹理大今年新成立的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和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如何促進大學內外持份者的協作,通過跨學科、多維度合作推動GenAI的發展。滕教授指出,理大近期招聘了多位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及數據科學人才加入,未來將吸納更多相關領域專家,鞏固理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講座由理大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兼電子計算學系教授楊紅霞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賦能企業」為題,介紹人工智能的發展史、人工智能搜索引擎的發展與挑戰,並深入探討GenAI如何提升不同行業的競爭力。 楊教授擁有15年人工智能領域經驗,其開發的演算法系統廣泛應用於多家大型企業。她表示,GenAI能為醫療、金融、製造、零售、媒體和時尚行業帶來龐大機遇,可應用於醫學影像分析、欺詐檢測、預測性維護、庫存管理、內容創作、設計及行銷等。然而,互聯網數據有限、開源模型昂貴等挑戰為人工智能發展帶來阻力。楊教授及其團隊構建的分散式GenAI協作平台,擁有領域適應持續預訓練系統,讓人工智能模型學習特定領域知識,令企業獲得合適的模型,訓練效果比開源模型優勝;亦毋須從零開始訓練模型,可融合現有模型,大大節省算力需求;並可通過融合小模型來高效訓練基礎模型,毋須如傳統方法般使用大量高端GPU集群進行訓練。 楊教授續指,人工智能驅動下的醫學及健康領域,將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上迎來很多突破性發展,特別是癌症的精準醫療。其團隊研發的人工智能醫療大模型有助於腫瘤診斷和建立個人化治療輔助方案,現正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北京協和醫院等合作,加強臨床驗證。另外,新成立的理大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將作為分散式GenAI協作平台,推動GenAI與城市能源、業務轉型、智能製造、機械人技術、智能臨床推理、電網現代化、智能施工及智能材料領域的協作研究和應用。 座談環節由理大基金主席查毅超博士主持,與楊教授共同探討香港建設人工智能生態圈的獨特優勢和所需條件。楊教授認為,香港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研究實力深厚,人工智能人才輩出,為香港發展人工智能奠下堅實基礎。香港應善用人才,提供充足、先進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並率先將人工智能應用於香港具優勢的產業,集中力量辦大事,以推進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 問答環節中,楊教授亦回應了嘉賓的踴躍發問,議題包括人工智能在促進業務發展的重要性、企業建立高效人工智能模型的方法、人工智能在醫療和慈善事業的應用及潛在挑戰等。 理大基金午餐講座系列旨在提供交流和學習專業知識的平台,讓參加者深入認識和掌握人工智能技術,以應用於推動業務創新。活動體現了學術界、業界和政府之間的合作在促進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的重要性。 理大基金為理大校董會轄下委員會,通過籌款、促進合作夥伴關係和舉辦教育活動,支持大學履行使命。基金致力開拓資源,並與校友、業界領袖及其他持份者建立緊密網絡,以提升大學在研究、創新和社區參與方面的影響力。基金透過舉辦午餐會和講座等,促進知識交流,加強大學與社區的聯繫,並推廣大學在促進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貢獻和社會影響力。有關理大基金,請瀏覽理大基金網頁。

2025年5月8日

5

2024/25年度獎助學金捐贈答謝茶聚

2024/25年度獎助學金捐贈答謝茶聚於4月15日在黃民鄧潔華伉儷環球學生薈順利舉行,約150位捐贈者、嘉賓、學生及理大教職員齊聚一堂。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向所有捐贈者表達了最深切的感謝,同時向支持大學獎助學金計劃至少15年以上的捐贈者頒發了感謝狀。 是次茶聚亦邀請了捐助者之一的進邦滙理有限公司市場推廣及傳訊部總監曾雪梅女士,分享支持理大教育的寶貴經驗和願景。 兩位獎學金得主Pataramasakul Pavaris(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和Pham Thuy Bich Tram(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更以精彩的歌唱表演,為茶聚增添色彩。 理大基金會主席查毅超博士在活動尾聲致謝辭,再次感謝各位捐贈者為推動理大優質教育發展作出的貢獻。 請點擊以下相片連結,重溫茶聚片段: https://oia.pixieset.com/appreciationreceptionforscholarshipandbursarydonors202425/

2025年4月15日

Otto Poon_RICRI_Photo 1

理大獲潘樂陶慈善基金支持成立「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 推動創新方案應對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挑戰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潘樂陶慈善基金慷慨捐助成立專注於全球氣候變化的開創性策略研究院—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RICRI)。該研究院旨在成為全球領先的研究與發展機構,致力為城市與鄉郊地區提供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理大今日於唯港薈酒店舉辦研究院成立典禮,同場並舉辦學術論壇,吸引近300名師生和專家出席。 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匯聚來自香港及中國內地頂尖科研機構的專家和學者,包括知名學府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以及多個政府部門與業界的合作夥伴。研究院將提供一個跨學科研究平台,構建高效協同的科學智庫,達成「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香港、國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於歡迎辭中表示:「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的成立,是理大應對氣候變化迫切挑戰的重要里程碑。這個具前瞻性的項目能夠落實,有賴潘樂陶慈善基金的慷慨支持。潘博士是理大傑出校友、大學院士,長期以來一直支持理大的發展,讓我們能夠為社會福祉作出重大貢獻。」 潘樂陶慈善基金創辦人兼理大院士潘樂陶博士於典禮上說:「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社會各界必須攜手合作,透過科研與創新技術,提升基礎設施的韌性。我十分高興能支持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的成立,期望研究院日後能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研究中心,聚焦城市與鄉郊地區的氣候適應型韌性基礎設施,推動創新及政策交流,並為香港、國家及全球社會制定基礎設施的指引、標準及最佳實踐。」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先生在致辭中闡述了政府為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所制定的減碳策略及措施,以及加強氣候適應能力和韌性的相關努力,同時強調在綠色科技與綠色金融領域取得的進展。他說:「建設具氣候韌性的城市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乎保護我們的財產,更關乎保護我們的生命。在我們慶祝理大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成立之際,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建構一個具氣候韌性的香港,為我們及我們的下一代締造新的生態文明。」 研究院由理大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環境科學及技術講座教授及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李向東教授出任院長,致力於以下四大研究方向,包括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城市基建與韌性、鄉村社區與災害應對,以及氣候適應政策與實施。 理大於成立典禮同場舉辦公開論壇,主題涵蓋香港及周邊地區極端氣候事件的監測和預測、基礎設施的監測以及適應氣候變化的策略、發展和提升能源—建築—交通—水多部門協同效應以增強城市韌性、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城市基礎設施韌性和水災害管理、農村基礎設施和社區氣候韌性研究、以及智慧平台與韌性城市基礎設施技術模組多個範疇。 為支持理大在智慧城巿及可持續能源的相關研究工作,潘樂陶慈善基金近年已助理大成立兩所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SCRI)及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RISE),以及設立兩個相關領域的勵學教授席。最新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RICRI)的成立將進一步鞏固理大在氣候適應和基建韌性方面的科研實力,促進可持續發展。 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將設立多個研究項目與基金,包括「韌性基礎設施」研究基金(CRIRS)、「韌性基礎設施」訪問學者計劃(CRIF)及「韌性基礎設施」傑出學人講座(CRIDLS)。 更多關於研究院資料,請參考:https://www.polyu.edu.hk/ricri/   潘樂陶博士表示期望研究院將達成「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相關科技的創新與交流,為香港、國家及全球帶來實質貢獻。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先生在致辭中闡述了政府為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所制定的減碳策略和措施,以及加強氣候適應能力和韌性的相關努力。 滕錦光教授表示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的成立,是理大應對氣候變化迫切挑戰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可持續發展科學院院長周晉峰博士代表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先生祝賀潘樂陶韌性基礎設施研究院成立。 研究院由理大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環境科學及技術講座教授及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李向東教授出任院長。 理大同場舉辦公開論壇,吸引數百位師生和專家出席。  

2025年4月2日

IMG_0571

理大基金舉行感謝午宴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基金於2025年3月19日舉行感謝午宴,藉此向為大學作出熱心貢獻的理大基金會員表達衷心謝意。獲邀出席的嘉賓包括新加入或晉升為理大基金『永遠榮譽主席』、『永遠榮譽會長』及『永遠榮譽副會長』級別的會員。 理大基金副主席黃少華教授對會員的慷慨支持表示感謝,讚揚他們對推動大學在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進一步向會員表達謝意。 滕教授並向會員介紹理大的最新發展,包括理大躋身全球百強學府之列。 在2025年的「QS世界大學分科排行榜」中,理大的26個學科位列全球首100位之內。 於午宴上,滕校長及黃教授向會員頒發感謝狀及紀念品,以表達大學對基金會員的敬意和感謝。午宴後,理大基金更安排會員參觀大學展覽館。 請點擊以下相片連結,重溫午宴及導賞團片段: https://oia.pixieset.com/polyufoundationappreciationlunch/

2025年3月19日

KEL_5534

理大晚宴籌得逾港幣1,800萬元善款支持大學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 12 月 2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盛大晚宴,共籌得逾港幣 1,800 萬元。今年是理大慶祝大學正名 30 周年,晚宴以「凝聚力量‧創新利民」為主題,吸引逾 800 位嘉賓,包括理大校友、贊助者和支持者歡聚一堂,共襄善舉。 啟動典禮及祝酒儀式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先生,聯同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大學司庫方蘊萱女士、理大基金主席暨晚宴籌委會聯席主席查毅超博士、理大基金副主席暨晚宴籌委會聯席主席黃少華教授、晚宴籌委會聯席主席陳正欣博士、大學顧問委員會主席顏吳餘英博士、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行政及拓展副校長盧麗華博士,以及晚宴主要贊助旭日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勳先生和至尊贊助伯恩光學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楊建文博士一同主持。 滕錦光教授代表理大向全體大學社群和所有支持者致以衷心感謝,並說:「理大從 1937 年的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到今天的創新型世界一流大學,走過了 87 年的輝煌歷程,這份成就與所有理大人的努力和支持密不可分。展望未來,我們將秉承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在教學和科研領域不斷追求卓越,為香港、國家和世界作出貢獻,也期待繼續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與我們攜手同行,再創輝煌。」 查毅超博士表示:「今年除了是理大正名大學 30 周年,亦是理大基金成立 10 周年,意義非凡。基金在過去十年不斷茁壯成長,成功頒授了 39 個勵學教授席、兩個冠名教授席及 10 個勵學青年學者席,支持理大的學術發展。這些成果不但為大學發展注入新動力,亦彰顯了我們對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 晚宴為來賓呈獻連串精彩的音樂表演。由譚天樂先生指揮的理大合唱團獻唱理大之歌,為晚宴揭開序幕。隨後,陳煒文博士與著名鋼琴家鄭慧博士表演動人心弦的鋼琴古箏二重奏,贏得在場嘉賓的熱烈掌聲。壓軸表演由鄺美雲小姐聯同特別表演嘉賓黃偉綸先生獻唱,及與全場嘉賓合唱,為晚宴掀起高潮。 由譚天樂先生指揮的理大合唱團獻唱理大之歌,為晚宴揭開序幕。 陳煒文博士(右)與著名鋼琴家鄭慧博士(左)表演動人心弦的鋼琴古箏二重奏。 壓軸表演由鄺美雲小姐(右)聯同特別表演嘉賓黃偉綸先生(左)獻唱。 全場嘉賓合唱,為晚宴掀起高潮。 晚宴的另一亮點是慈善拍賣會,八項拍賣品包括名酒、名貴腕錶及藝術品,分別由陳正欣博士、陳淑玲女士、張心瑜女士、麥羅武先生、伍月柳教授、史立德博士及崔德剛教授工程師贊助,拍賣所得將全數用於支持理大學術及科研發展。 同場亦設有互動式科研展覽,展出理大高等研究院一系列具影響力的研究和創新成果,讓來賓更了解理大在科研領域的最新突破與成就。 晚宴共籌集超過港幣1,800萬元,收益在扣除必要開支後,將用於支持大學發展。 晚宴籌委會成員林李婉冰女士(左)聯同理大基金副主席暨晚宴籌委會聯席主席黃少華教授(右)主持拍賣環節。 晚宴現場設置了互動式科研展覽,向嘉賓展示理大高等研究院一系列具影響力的研究和創新成果。

2024年12月2日

Sign MOU

理大與中旅集團合作推動科技賦能旅遊產業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中旅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和獎學金捐贈協議,雙方將透過產學研合作形式,攜手推動科技賦能旅遊產業發展,加強對旅遊科技人才的培養,並開拓前沿科技在旅遊業的應用。 合作備忘錄暨獎學金捐贈協議簽署儀式日前(11月13日)於理大校園舉行,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理大行政及拓展副校長盧麗華博士、中旅集團董事長王海民先生及中旅集團總經理范雲軍先生見證下,由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及中旅集團副總經理簡易先生代表雙方簽署。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和工程學院的代表、中旅集團有關部司負責人和一眾嘉賓,聚首一堂見證儀式。 此次合作結合理大在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和多個新興領域的學術及科研成就,以及中旅集團在旅遊業的全産業鏈優勢,雙方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元宇宙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旅遊行業的應用,從而提升旅行體驗和服務質素。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旅集團向理大慷慨捐贈「香港中旅集團『數智旅遊』專項獎學金」,支持大學培養同時具備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專長,以及電子計算、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等科技知識的人才,並將提供寶貴的實習機會,裝備學生迎接行業挑戰。 理大與中旅集團的合作標誌著雙方共同推動香港數字化旅遊業轉型和發展的嶄新里程碑,並期待藉此為社會創造新價值與新機遇。

2024年11月13日

20241111PUB0385

理大舉行「葉袁玉𡖖講堂」命名典禮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正式將校園內的 U208 教室命名為「葉袁玉𡖖講堂」,並於 11 月 11 日舉行了命名典禮,以表達對長期支持理大發展的葉傑全博士及其夫人的衷心感謝。 典禮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理大基金司庫及大學顧問委員會榮譽主席鍾志平博士、行政及拓展副校長盧麗華博士、副校長(學生及環球事務)楊立偉教授和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聯同通用控股(集團)主席葉傑全博士、葉中賢博士伉儷、葉中建先生伉儷、葉中力先生伉儷共同主禮,並有多位來自工業界、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工業總會、香港寧波同鄉會的代表及葉博士的好友參與。 葉傑全博士是一位卓越的工業家,他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以誠待人」的信念,創建了輝煌的事業,成為家電行業的領袖。他與理大之間有著深厚的情誼。多年來,葉博士慷慨捐贈支持理大的發展,並曾擔任「理大基金」的前身—「理大發展基金」的主席,協助理大為基金的管理訂立了完善的發展計劃和管理措施。葉博士的長子葉中賢博士目前也在理大擔任校董會成員,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滕錦光教授向葉傑全博士伉儷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今天,我感到非常榮幸,理大再次得到了葉傑全伉儷的慷慨捐贈。葉博士和他的家人一直是理大的堅定支持者,對理大的厚愛讓我們深懷感激。葉博士不但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也是致力培育下一代的慈善家。」 葉傑全博士在致辭時表示這次的捐款是葉夫人的意思。葉夫人是一位持家有道的賢妻良母,她認同理大的教學理念,希望能夠透過捐款支持大學培養出更多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葉博士與一眾來賓分享了他當初隻身從家鄉到香港謀生的奮鬥故事,他透過自身的努力和堅毅的精神,從五金業轉型至家電生產,並獲得多個專利和世界級優質獎項。 鍾志平博士是葉傑全博士的愛徒,他在致辭時分享二人相識於60年代,葉博士積極創新求變的企業家精神及支持教育與科研的熱誠對他有著深遠的影響,讓他日後也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工業家及積極支持教育與科研。 「葉袁玉𡖖講堂」位於理工大學 U 座的「葉傑全樓」入口旁,環境寧靜宜人,方便通達校園內其他設施。講堂位於「葉傑全樓」旁,就好像葉夫人站在葉博士的身旁,象徵著葉夫人陪伴葉博士一起走過多年的奮鬥旅程。

2024年11月11日

BOWL8700

理大舉行伍絜宜慈善基金捐贈典禮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9月23日舉辦 「伍絜宜慈善基金捐贈典禮」,以表達對伍絜宜慈善基金(基金)向大學作出重要捐贈的誠摯感謝。 捐贈典禮由理大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校長滕錦光教授、行政及拓展副校長盧麗華博士、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和副校長(學生及環球事務)楊立偉教授,聯同基金代表包括伍步謙博士、伍尚匡先生、阮伍尚之女士和譚劉清儀女士共同主持,多位來自理大及基金的重要嘉賓亦有出席支持。 已故的伍絜宜博士是一位富有遠見卓識的銀行家,他不僅在金融領域享有盛譽,更是一位致力於公共福利的慈善家,尤其關注教育和醫療保健範疇。基金秉承伍博士的崇高理想,一直致力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及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 滕錦光教授對基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說:「這次的捐贈象徵了基金對理大的信任,以及他們支持眼科視光學院(學院)發展的堅定承諾和貢獻。」理大在眼科視光學和眼科護理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學院的研究團隊更開發了先進的近視控制鏡片,有效減慢近視加深速度約六成,並已與業界合作實現商業化,改善廣大兒童和青少年的視力健康。 在基金慷慨捐贈下成立的「伍絜宜視光學教育基金」,將為學院眼科視光學本科課程的收生人數帶來意義重大的增幅。作爲香港唯一提供五年制眼科視光學理學士課程的機構,學院課程獲政府認可,同時廣受亞洲以至全球讚譽。基金的鼎力支持有助學院更有效地應日益增長的眼科視光師需求,改善向長者等有需要人士提供的眼科護理服務,並提升香港的基層醫療保健水平。 眼科視光學院主任紀家樹教授指:「學生人數的增長將造就更多可以為老齡化社區服務的眼科視光師,預期能提供更及時的眼科檢查,並對可矯正的視力問題作出早期診斷和管理,以及採取相關預防措施,提升廣大市民的福祉。此外,培訓更多的年輕眼科視光師將可以填補退休從業者的空缺,推動更多臨床實踐、研究和社區服務。」 理大將繼續致力推動教育和醫療保健的發展,而伍絜宜慈善基金的支持正正是這個進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24年9月23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