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41112_Prof CHAI Yang wins BOCH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ize 2024_TC

柴揚教授榮獲「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2024」

熱烈恭賀理學院副院長(研究)及應用物理學系教授柴揚,榮獲「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2024」(人工智能及機器人領域)。柴教授因其對人工視覺傳感器,特別是在仿生感算融合計算範式作出的貢獻而獲表彰。該範式使人工視覺傳感器能夠直接在傳感器內處理信息。 「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是公益性獎項,旨在獎勵主要在香港或香港院校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相關機構進行科學技術創新和科學技術成果轉化,並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和科硏團隊。每位得獎者將獲發港幣200萬元獎金。 柴教授現為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以及光子技術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成員。   網上報導: 商業電台 - https://polyu.me/40GBtWT 中國日報香港版 - https://polyu.me/4hM5Gdg 信報 - https://polyu.me/4hGz1Wm 大公報 - https://polyu.me/3Cm13pP 文匯報 - https://polyu.me/40Biay5 香港商報 - https://polyu.me/3YLX4KI 巴士的報 - https://polyu.me/3YHSKfB 點新聞 - https://polyu.me/4fHjm7f 橙新聞 - https://polyu.me/40NB9Fw 紫荊雜誌社 - https://polyu.me/3UMz8Wv 雅虎香港 - https://polyu.me/4eqXwUL 華富財經 - https://polyu.me/4fHz6XX 新浪(香港) - https://polyu.me/4ep9Ft5 香港新聞網 - https://polyu.me/40AUycW 中新社 - https://polyu.me/48MKTC1 鳳凰網 - https://polyu.me/3YG1Mtz 科學網 - https://polyu.me/48Pd5nN

2024年11月12日

榮譽及成就

20241109_Prof YUNG Kai_leung vows PolyUcontinuous contributions to China space missions_TC

容啟亮教授表示理大會繼續為國家航太任務作貢獻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於2024年11月8日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時表示,國家信任香港,給予香港很多機會參與探測任務。他表示理大將繼續進行太空探索研究,並在研發新的探測載荷等不同方面為國家做出貢獻。 展覽由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辦,展出多項珍稀展品,包括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土壤,展期至2024年11月底。   網上報導: 星島日報 - https://polyu.me/3O1ZvDW 頭條日報 - https://polyu.me/48FiJsu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fg6Bkv 文匯報 - https://polyu.me/3AxmFPz 香港商報 - https://polyu.me/4fB4l72 點新聞 - https://polyu.me/4elkHiX 橙新聞 - https://polyu.me/3YYqR4r 紫荊雜誌社 - https://polyu.me/3Azn8AM 新華網 - https://polyu.me/3Z8miEN 香港新聞網 - https://polyu.me/3UIuyso 鳳凰網 - https://polyu.me/3UERatN 澳門日報 - https://polyu.me/3ULuEPP 騰訊網  - https://polyu.me/40xZ7Vo 搜狐 - https://polyu.me/3YFP6CT

2024年11月9日

宣傳

20241108_Prof WU Bo studies data from Zhurong and uncovers evidence of ancient ocean_TC

吳波教授分析祝融號數據 揭示火星曾有海洋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研究)吳波教授,帶領團隊研究中國「祝融號」火星車和在軌衛星的數據,發現火星在數十億年前可能存有海洋的新證據。吳教授表示,這項發現不僅為支持「火星海洋理論」提供更多證據,還首次討論其可能的演化過程。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刊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75507-w)。   網上報導: 路透社 - https://polyu.me/4hGxwaq 自然 - https://polyu.me/3YW7vgd 南華早報 - https://polyu.me/4hBxDEm DayFR Euro - https://polyu.me/4hH3ZNV NDTV - https://polyu.me/3Cs7WWy Daily Mail - https://polyu.me/4ffDu0F The Strait Times - https://polyu.me/3YGpPID New Scientist - https://polyu.me/4er7uVP Gulf News - https://polyu.me/40JlNlo Guam Pacific Daily News - https://polyu.me/4fD2gaB Saipan Tribune - https://polyu.me/3UGJVkU Khaleej Times - https://polyu.me/4hGuFhK Nation - https://polyu.me/3AzD99U RTE - https://polyu.me/3YZPTyX 雅虎香港 - https://polyu.me/4eqU10m 網易 - https://polyu.me/4fh2qF0 騰訊網 - https://polyu.me/3YHZpq2 新城電台 - https://polyu.me/4hGM8ql Hong Kong Herald - https://polyu.me/4hHMLzU 新華網 - https://polyu.me/3AzmRxK CGTN - https://polyu.me/4fHlFaB 人民網 - https://polyu.me/3ClTOhM The Star Online - https://polyu.me/4ellTmr The Times of India - https://polyu.me/4emd3F5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ChhDHj 信報 - https://polyu.me/3CubF5X (subscription required) 香港新聞網 - https://polyu.me/4fozwTl 中新社 - https://polyu.me/3CjoYX3 鳳凰網 - https://polyu.me/4fBxDlP 科學網 - https://polyu.me/3CnJBBy 千龍網 - https://polyu.me/40Dmg8Y 網易 - https://polyu.me/48FzFzc USA News Hub - https://polyu.me/3Z3gHPL The Japan News - https://polyu.me/4frfjfD 巴士的報 - https://polyu.me/4fBSIwG 亞省新聞網 - https://polyu.me/4fNjPVp

2024年11月8日

研究成果

20241105RecapPRIDL by Prof Philip RUSSELL 2000 x 1050 pxTC

Philip RUSSELL教授分享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和應用

中國杭州羅素先進光波科學中心科學主任Philip RUSSELL教授,於2024年11月5日於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校園主講理大高等研究院第30場傑出講座,講題為「30年的光子晶體光纖科研旅程」。是次講座吸引了逾80名參加者到場參與,以及超過12,500人次於世界各地透過嗶哩嗶哩、微信、微博及YouTube多個社交媒體平台觀看直播。 講座首先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致歡迎辭及介紹講者。隨後為演講環節,Russell教授首先簡單概述了光子晶體光纖(PCF)的發展歷程,強調了光纖、布拉格衍射、光子帶隙和拉斯塔的進步為PCF方面的突破奠定了基礎。Russell教授表示,他於1991年提出了一種沿其長度具有規律排列的微通道板的玻璃纖維,或許能以新穎的方式引導光,而在隨後的年份,PCF先後於大學的拉斯塔誕生。接著,他詳細闡述了PCF的好處,解釋它如何增強對傳播光的控制,以及該特性如何帶來實際應用。他分享了他在實芯PCF、空芯PCF和螺旋扭曲PCF方面的研究,回顧了PCF實現的一些科學發現如何發展成實際應用。 講座的問答環節由光纖光學講座教授兼光子技術研究院院長呂超教授主持。一眾現場觀眾與Russell教授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和交流。 按此重溫  

2024年11月5日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20241102_Prof KEE Chea-su introduces worlds first portable high-definition corneal_SC

紀家樹教授介紹全球首部「便攜式角膜地形圖儀」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眼科視光學院主任及教授紀家樹教授,於有線電視節目《智創未來》中,介紹其團隊研發的全球首部「便攜式高清角膜地形圖儀」。該發明應用人工智能算法,可精確測量角膜屈光度,對散光和角膜擴張等視力問題進行早期診斷,同時簡化眼睛檢查流程,最快可於一分鐘內完成檢查。 該發明於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沙特阿拉伯代表團特別大獎以及金獎。   網上報導: 有線電視 - https://polyu.me/4edh4LZ (12:30 - 19:03)

2024年11月2日

宣傳

20241101_Prof WONG Kahing on RiFoods sustainable hydroponics research_TC

黃家興教授談可持續水耕研究及其應用

理大高等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未來食品研究院院長兼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教授黃家興教授於《星島日報》撰文,介紹未來食品研究院在水耕技術方面的研究及應用。 黃教授在文中提到,其研究團隊今年獲漁農自然護理署可持續農業發展基金資助,以現有的專利技術為基礎,進一步研發精準水耕生物營養強化技術,於種植過程中提高蔬菜的礦物質或微量營養素含量。團隊特別針對本港市民普遍攝取不足的鈣、鐵及碘的情況,把這些微量營養素加入常食用的蔬菜,讓大眾透過日常飲食,方便實惠地滿足營養需求,提供針對性的天然營養補充解決方案。他又認為,雖然水耕蔬菜在本港未算普及,但水耕栽培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被視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   網上報導: 星島日報 - https://polyu.me/4huD0Fb(需訂閱)

2024年11月1日

宣傳

Prof CHEN Changwen honoured with ACMs SIGMM Outstanding TechnicalTC

陳長汶教授榮獲國際計算機協會SIGMM傑出技術成就獎

熱烈恭賀理大高等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視覺計算講座教授陳長汶教授榮獲全球最大電腦學會「國際計算機協會」頒發的「SIGMM傑出技術成就獎」。 該獎項是協會的最高獎項,也是國際電腦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該獎項每年頒發給對多媒體計算、通訊和應用做出重大和持久貢獻的研究人員。頒獎典禮於2024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澳洲墨爾本舉行。   網上報導: 機器之心 - https://polyu.me/3NK34P6 新浪 - https://polyu.me/48rsRFe 網易 - https://polyu.me/40jer8e 騰訊網 - https://polyu.me/4hEFdOL

2024年11月1日

榮譽及成就

20241030_RILS scholar coauthored study reveals summer meltwater storage in Greenland ice sheet_TC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學者合著研究揭示格陵蘭冰蓋夏季融水的儲存機制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核心成員、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陳劍利教授,與國際研究團隊於《自然》期刊合作發表研究,揭示格陵蘭冰蓋內在夏季期間暫存了大量融水。 研究由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冉將軍博士領導進行。團隊首次利用定位數據來量化融水。研究員使用由格陵蘭島上數十個數據站組成的「格陵蘭全球定位系統網絡」收集所得的數據,以持續監測冰下基岩在融冰季節內不同時期的垂直位移。融水的質量是導致基岩向下移動的一個因素。團隊開發了一種創新方法,可根據融水質量來解釋偵測到的垂直移動。 格陵蘭冰蓋是目前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如果完全融化,有可能使平均海平面上升七米。這項研究為夏季融水在冰蓋內的移動和儲存機制提供了新視角,為應對地球上迫切的環境挑戰帶來重要發現。   閱讀更多: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096-3

2024年10月30日

研究成果

20241028_Prof George LIU Zhizhao appointed as Chief Scientist of Meteorological_TC

劉志趙教授獲委任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首席科學家

熱烈恭賀土地及空間研究及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兼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合作)劉志趙教授,獲委任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首席科學家。 劉教授為國際知名學者,專於地理資訊學研究及應用。其創立的Micro-LARGE實驗室(Micro-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Research and Geomatics Engineering),多年來從事地理資訊學術研究及相關技術研發,為社會的重要發展作出莫大貢獻。當中包括針對全球定位系統/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精密定位算法和數據質量分析、電離層閃爍監測和全電子含量三維建模、空間天氣對衛星導航和飛行操作的影響、大氣水汽監測和三維建模、衛星遙感水汽數據的反演和校準,以及數值天氣預報模型中大氣水汽數據同化的應用等。

2024年10月28日

榮譽及成就

劉樹平教授於港台節目談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系統

光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深空探索研究中心主要成員、應用物理學系系主任及納米材料講座教授劉樹平,早前出席香港電台節目接受訪問,其中包括2024年10月20日及27日播出的《陽光底下新鮮事》,以及2024年10月26日播出的《未來.無限》。 劉教授於節目內介紹其團隊研發的「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系統」。此系統可把二氧化碳高效地轉化為塑膠原材料乙烯,從而達至負碳效果。劉教授目前正與業界合作,就此裝置進行改良研究並提高其隱定性,希望能於短期內把該技術應用於海外的石油化工廠或轉廢為能的裝置。 劉教授亦表示,希望能與環境及生態局等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合作,把該技術應用於本地的轉廢為能裝置,把焚化爐排出的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劉教授亦分享,這「催化劑材料試驗裝置」已隨國家航天局的航空項目運載至太空,測試其於太空的隱定性。   網上報導: 香港電台《陽光底下新鮮事》(2024年10月27日)-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underthesun/episode/984300 香港電台《陽光底下新鮮事》(2024年10月20日)-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underthesun/episode/982843 香港電台《未來.無限》-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infinitefuture/episode/984158

2024年10月27日

媒體報導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