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再度榮獲國際零知識密碼學ZPRIZE大獎2023 展現區塊鏈的創新研究成果

2024年5月23日

成就 電子計算學系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教授區文浩教授(左一)、助理教授(研究)陸星曄博士(右一)與團隊成員博士生劉夢玲(右二)、衡陽(左二)鑽研零知識證明技術取得突破並獲頒ZPRIZE大獎。

區文浩教授去年憑零知識演算法於「2023 年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金融科技領域獲得嘉許,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數碼貨幣專家小組創始成員,推動香港代幣化市場發展。

陸星曄博士指,很榮幸研究成果受國際認可,亦希藉此為推動區塊鏈和Web3相關領域的發展出一分力。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電子計算學系教授區文浩教授與助理教授(研究)陸星曄博士的研究團隊,憑藉在零知識證明(ZKP)的前沿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連續第二年於國際ZPRIZE競賽奪獎,研究方案對區塊鏈及Web3產業極具參考價值,並能提高大眾對零知識加密技術突破性潛力的認識和實際應用。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很高興理大學者在推動區塊鏈技術和革新Web3領域再度獲得國際認可,這個獎項再次展示我們科研團隊在零知識密碼學領域的優秀技術和創新能力,令相關前沿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落地大大加速。」

ZPRIZE是由區塊鏈業界於2022年牽頭的年度競賽,旨在促進零知識密碼學的使用和發展,透過將參賽獲獎作品開源的方式使零知識證明的研究惠及大眾。零知識證明允許「證明者」說服任何人計算的有效性而不洩漏任何資訊,因此稱為零知識。

理大團隊今年在「高通量簽名驗證」(High Throughput Signature Verification)公開組別脫穎而出,並獲得25萬美元的獎金。團隊需使用零知識證明技術對ECDSA數位簽章的驗證做出證明,並將證明生成時間盡可能縮短到最小。ECDSA是區塊鏈領域最常用的數位簽章演算法之一,是一種使用於網路上證明訊息真確性以及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區塊鏈網路上的交易真確性的技術。在零知識證明系統中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計算驗證這些數位簽章的重要性,是為了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同時也支持許多現實應用場景。

理大團隊提出的新方案,能夠在10分鐘內在一台普通手提電腦上為50個1KB信息的數位簽章生成零知識證明,為未來零知識證明在ECDSA驗證上的應用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對於5MB信息數位簽章的證明生成,原始的零知識證明需要大於5,000萬(2^25~2^26)個約束來生成證明,而新方案則只需最多620萬 (2^22~2^23)個約束就能生成證明,複雜度最少縮減至原來的八分之一。

理大是香港區塊鏈技術教育課程和研究的先驅,大學於2022年開設全港首個區塊鏈科技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又先後開辦了與金融科技相關的博士課程,以及與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同年亦成立了全港首間區塊鏈科技研究中心,全方位研究區塊鏈技術,並於美國資訊平台CoinDesk發布的「2022年區塊鏈最佳大學」排名位列榜首。

 

***完***

 

詳情查詢

黃煒殷女士

公共事務高級經理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