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舉辦「國際低空經濟高峰會」 連結全球政產學研領袖 推動建設低空經濟生態圈

2025年10月9日

活動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理大今日舉辦「國際低空經濟高峰會」,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中)、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及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議員(右四)、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左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蔡傑銘先生(右六)、理大司庫李健先生(左五)、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右五)、理大高級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左四)、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及主任吳薩先生(左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洪思敏女士(右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航處副處長周永恆先生(左二) 、歐盟航空安全局北亞代表Ingrid Lagarrigue 女士(右二)、新加坡民航局無人系統技術、工程和規劃司長陳俊維先生(左一),以及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副會長鄧淑明博士(右一) ,一同為活動揭開序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先生表示,低空經濟發展除了需要由政府推動以外,更加需要來自不同界別的夥伴支持,很高興香港理工大學在這方面能作為「戰友」。

林大輝博士指,理大將繼續發揮其在跨學科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優勢,借助社會各界的協同力量,協助香港以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在這個新興領域搶佔先機。

葛珮帆議員表示,低空經濟會為交通、物流、公共服務及產業帶來革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為年青一代帶來新希望。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及大灣區低空經濟聯協辦的國際低空經濟高峰會高峰會今日於理大圓滿舉行。高峰會匯聚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的政產學研代表,就低空空域管理政策、創新技術研發、產業發展模式及城市應用案例等關鍵議題提出前瞻性見解,並展示多項相關科創成果。全日活動吸引了逾1,200名政商領袖、學者、業界及公眾人士參與,體現香港在標準、監管與國際接軌方面的獨特優勢。

高峰會於理大校園賽馬會綜藝館舉行,並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先生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及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議員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蔡傑銘先生理大司庫李健先生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理大高級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等一眾嘉賓蒞臨出席。

黃偉綸先生致辭時表示:「低空經濟發展除了需要由政府推動以外,更加需要來自不同界別的夥伴支持,很高興香港理工大學在這方面能作為『戰友』。政府正快速地推動低空經濟發展,首批38個『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其中17個已經開展,預計至本月底,將再有多11個項目落地。另外,明年會進一步推出『監管沙盒X』試點項目,涵蓋跨境路線及低空載人飛行器等複雜度較高的應用場景,政府會繼續完善民航法例及規管框架,並積極推展相關基礎設施。」

林大輝博士說:「香港理工大學一直與政府及業界攜手推動地區低空經濟的發展,加速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航空物流樞紐地位。這次高峰會正好能與來自不同地區的政府、業界和學界專家展開深入交流。低空經濟作為國家重點推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被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有見及此,理大早前提交的施政報告政策建議當中,亦建議在基礎建設、區域協作、公務員培訓等多個方面入手,推進香港低空經濟的發展。理大將繼續發揮我們在跨學科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優勢,借助社會各界的協同力量,協助香港以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在這個新興領域搶佔先機。」

葛珮帆議員表示:「低空經濟會為交通、物流、公共服務及產業帶來革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為年青一代帶來新希望。這些變革更會為市民大眾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但要安全地發展低空經濟,我們仍然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攜手,政、産、學、研、投協同突破,推動政策、制度、法規、科技方面的創新。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將繼續與大灣區城市以及各界持份者聯手,推動大灣區成為全球低空經濟的先行者、示範區,亦會擔當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助力我國的低空經濟走向全世界。

高峰會首場活動邀得國電信集團首席學家畢奇院士,以「築建航控服務智聯網  釋放低空經濟新潛能」為題發表主題演講。隨後的兩場爐邊談話分別由蔡傑銘先生聯同內地、歐盟及新加坡政府官員及國際企業代表,就配合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及規管制度分享真知灼見;以及趙汝恒教授與多位學者及行業領袖,包括領先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及低空經濟系統開發商,探討產業、科學與學術界的協同創新如何引領低空飛行及相關技術的突破和轉化。

05

高峰會邀得中國電信集團首席科學家畢奇院士,以「築建航控服務智聯網 釋放低空經濟新潛能」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高峰會在下午設有以下四場分論壇:「沙盒項目進展分享」展示了現行沙盒項目的進展,並重點介紹試點成果、主要挑戰及政策建議;「無人機交通管理和無人航空載具技術」聚焦大灣區內就無人機交通管理基建設計、載人空域整合、無人機技術及安全機制進行的研究;「政策與法規」就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框架展開討論,涵蓋公私營合作模式及區域融合等;「產業論壇」介紹了無人機在硬體、軟體及系統方面的創新成果,並現場演示或通過影片展示了其在公共服務中的應用案例。

此外,高峰會設創新科技展,近30家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及企業展示多個前沿科技應用案例及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涵蓋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5G網聯無人機技術、5G無人機綜合管理雲平台、人工智能驅動空中智能無人機平台、無人機無綫充電系統、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低空高精度定位與導航PPP-RTK即時服務系統,以及以無人機輔助的城市物流運輸優化系統等。

Photo 8

高峰會設創新科技展,近30家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及企業將展示多個前沿科技應用案例及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核心成員黃海龍教授在理大展區介紹大學的多項創新研發。

全面支持香港低空經濟發展

理大致力為香港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政策建議到人才培育的全方位支持。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去年已正式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開展多項跨學科研究,推動相關的技術研發;而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亦就低空經濟的多個範疇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同時,大學積極拓展業界合作網絡,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實踐及技術轉移。理大並於今年9月開辦低空經濟碩士課程,培育低空經濟所需的專業人才。」

Photo 6

趙汝恒教授(中)、葛珮帆議員(左)及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暫任系主任、機械人與自主系統講座教授兼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華教授(右)出席傳媒訪問活動。

Photo 7

趙汝恒教授深入介紹了理大在推動低空經濟方面的重要舉措及計劃。

「國際低空經濟高峰會」充分展現了理大在低空經濟領域的雄厚科研實力、跨界合作網絡及成果轉化優勢,同時展示香港及大灣區蓬勃低空經濟生態提升香港在此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匯聚相關界別專家相關重要議題見解,實現香港成為亞太區低空創新應用樞紐的願景

 

***完***


詳情查詢

鄭秀賢女士

公共事務副經理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