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國家科技部授牌 助力香港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建設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2025年8月25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右三)、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李向東教授(右四)、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與計量學講座教授張志輝教授(左五)以及其他嘉賓,一同出席「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前排左四)及一眾理大代表,包括: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前排左三)、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前排右五)、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開教授(前排左二)、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李向東教授(前排右三)、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與計量學講座教授張志輝教授(前排右四)、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前排右二),以及其他嘉賓合照。


為配合國家整體發展規劃,並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 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與國家科技部商討後,於2023年啟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工作,並參考國家科技部的提名,邀請內地專家團隊參與評審篩選。經過嚴格的甄選及評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提交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和「超精密加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項目獲國家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為全國重點實驗室,標誌着理大的科研實力得到充分肯定,為國家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特區政府於今天舉行「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由國家科學技術部陰和俊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周霽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主禮。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率領一眾理大代表,包括: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開教授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李向東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與計量學講座教授張志輝教授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以及其他嘉賓出席,共同見證香港院校和實驗室融入國家創新體系、積極參與國家科技計劃的重要時刻。

由理大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共建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由李向東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聯同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中電控股可持續發展學教授兼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吳宏偉教授擔任聯席主任。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災害風險,實驗室以國家和全球發展戰略為導向,聚焦韌性城市建設和災害管理,提升沿海地區基礎設施韌性,以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實驗室的主要研究範圍包括:沿海城市極端天氣事件預測與復合氣候災害風險分析、基礎設施氣候韌性發展與極端天氣災害防控,以及沿海復合氣候災害風險感知預警與應對管理政策等,為國家和區域的社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科研保障。

此外,由張志輝教授帶領的「超精密加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致力於超精密微納加工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重點研發超精密加工機理、先進加工工藝、精密測量技術以及相關加工裝備,並積極推動跨學科應用轉化,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推動產業升級。

實驗室主要研究範圍包括:研發原子尺度製造、能場協同超精密加工、突破十納米級玻璃增材製造等前沿技術;開發超精密加工高端裝備及智能精密測量儀器,並滿足半導體製造和智能檢測需求;研發下一代原位智能三維表面測量技術及儀器;以及拓展超精密加工技術在航天航空、深空探索和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

理大全國重點實驗室在科研水平、組織結構和運行管理方面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先進的儀器設備充分滿足國家重大科技需求。展望未來,這些實驗室將提供重要平台,促進與內地及國際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匯聚全球各地的優秀科研人才,積極推動跨地域、跨學科的科技創新,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為香港、國家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完***

詳情查詢

黎秀容女士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經理

詳情查詢

蕭郁鵬先生

公共事務助理總監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