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封面
Milestones

2019年3月

封面故事

理大先進技術支援 「 嫦娥四號」歷史性 登月創舉

選取最佳著陸點

當嫦娥四號著陸器在未經勘探的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內東經177.6度與南緯45.5度的位置順利登陸後,多年來努力研究及分析著陸點地貌特徵的理大專家感到雀躍萬分。研究人員需要尋找一個安全且具科學價值的著陸點,而卡門撞擊坑這個地質數據寶庫正符合這兩項條件。

 

然而,選取合適的著陸點並非易事。早於2016年3月,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波博士及其團隊已開始從不同渠道搜集大量月球遙感數據,為兩個候選著陸區製作高精確度和高解像度的地形模型。

 

月球崎嶇起伏的地形是首項挑戰。由於巨石會阻礙月球車「玉兔二號」前進,而小石塊則有機會卡住車輪,因此吳博士的團隊收集了四十多萬個撞擊坑和超過兩萬塊巨石的資料,務求找出平坦的區域讓著陸器安全登陸,同時確保月球車能活動自如進行探測。由於著陸區地形的高度差異可達十六公里,嫦娥四號著陸器必須採取近乎垂直的方式下降。

 

photo 1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從西昌衛星

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第二項挑戰是要與地球保持通訊。吳博士說:「嫦娥四號的著陸點位處月球背面,無法與地球透過無線電直接通訊。」於是團隊對候選著陸區的地形進行深入研究,以識別月球探測器與地球的控制中心之間足以影響信號接收和數據傳輸的潛在障礙。嫦娥四號成功登陸後,這些地形數據亦有助吳博士的團隊及五院為著陸器和月球車部署進一步行動。

你可能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