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理大與南方電網成立「綠色安全電網聯合研究院」 推動建設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和實現雙碳目標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網)簽署協議,共同成立「綠色安全電網聯合研究院」(聯合研究院),在電力裝備、綠色安全管理、智慧城市、綠色安全供電領域,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跨學科技術,合力推動國家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發展。南網計劃在未來五年撥款人民幣 3,000 萬元,資助理大開展一系列基礎及前瞻研究課題。 「新型電力系統」是國家電力系統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實現雙碳目標即「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關鍵途徑。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可滿足不斷增長的潔淨用電需求,兼具高安全性、開放性和適應性。 理大方面將由建設及環境學院和工程學院牽頭該項合作。理大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員來自兩個學院的六個學系,涵蓋智慧傳感、邊緣計算、大數據、數值仿真、先進材料等。團隊將專注電力裝備的數字孿生技術和配電網的數字化技術,以及安全穩定技術,透過與南網的專家密切合作,助力電網轉型升級。同時,依託聯合研究院,雙方將積極策劃、申報和參與省級和國家級重大課題,突破技術瓶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聯合研究院的簽約和成立儀式剛於昨日(8 日)舉行。在中央人民政府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徐凱教授、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梁勤儒先生、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創新及科技主管(粵港澳大灣區)彭文俊先生、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南網總經理王宏志先生,以及南網副總經理張文峰先生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和南網創新管理部總經理李銳先生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滕錦光教授說:「理大和南網已經擁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今天雙方共同成立聯合研究院,定會將合作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在今後的合作中,理大研究團隊將推進以新能源為主體、面向智慧城市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綠色新技術研發,助力我國的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王宏志先生說:「南方電網公司攜手香港理工大學,在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透過聯合研究院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實現產學研深度交流,助力國家電力能源行業創新發展,同時也為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高質量發展典範提供強有力支撐。」 除了聯合研究課題外,雙方並會合作培養一批高水準的跨學科專家,為國家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人才。 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一直憑藉不同學科專長,積極回應全球各種挑戰,大力推動綠色科技發展,提供創新解決方案,此次與南網的合作優勢互補,將促進學術交流和資源分享,支持學者們更有效地開展各種學術研討活動,同時培養研究人才,推動重大科研項目。」 聯合研究院院長、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杜亞平教授表示:「綠色安全電網聯合研究院立足於多學科深度交叉和多團隊密切合作,重點探索綠色安全新技術在輸配用電方面的應用,著力解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的面對的難點,極大地推動了香港創科發展。」

2022年9月9日

深圳研究院

1

香港理工大學宣佈成立時裝及紡織學院 銳意培育時裝創意人材 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適逢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25 周年,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宣布正式升格紡織及服裝學系為時裝及紡織學院(School of Fashion and Textiles,簡稱 SFT),開幕典禮於上週五 ( 9 月 2 日)在理大賽馬會創新樓舉行。該學院成為理大第三所具標誌性且獨立的學院。 作為一所國際教育機構,新學院集合時裝與紡織教育、學術及創新技術研究,全面提升畢業生和香港時裝及紡織行業的競爭優勢,與大灣區的市場同步發展。學院展望引領時尚產業的發展,造福社會大眾,同時憑藉學院的卓越研究和創新成果,為業界提供解決方案。 時裝及紡織學院的教學質素及學術成就早已備受國際認可。學院的導師來自世界各地,專注不同學術及科研範疇,包括:智能可穿戴系統、醫用紡織品與功能性服裝、社會時裝設計、可持續時裝、數碼時尚市場營銷、時裝供應鏈管理等。根據美國士丹福大學 2021 年的報告,學院有 13 位學者躋身世界前 2% 的科學家之列。此外,國際經濟月刊 CEOWORLD Magazine 評定學院位列 2022 年全球 50 大頂尖時裝設計學府,並排名亞洲第三,學術成就有目共睹。學院科研成績優秀,深具影響力,去年在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20 年研究評審工作」中獲得高度評價,尤其在創意藝術、表演藝術及設計方面的研究更領先八間教資會資助學府,反映理大科研成就不凡。 開幕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先生、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陳淑玲女士。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我很高興時裝及紡織學院成為理大第三所具標誌性及獨立的學院。新學院將在教育及卓越的研究領域上尋求更多突破,目標是成為領先世界的時裝及紡織教育、交叉學科研究與合作中心,促使香港發展成為國際知名時尚樞紐。」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陳淑玲女士表示:「新的時裝及紡織學院將更著重教育、研究及行業合作。自1957 年以來,理大一直是亞洲和全球時裝、紡織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機構。從紡織及服裝學系轉型的時裝和紡織學院,日後將繼續於教學方面擔任領導角色。」 為滿足時尚和紡織行業對先進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時裝及紡織學院與本地及國內外商界保持緊密合作,推廣知識轉移和應用創新及有效的技術。當中扭妥™環錠紡紗技術、醫學、運動和保健應用的姿勢訓練系統及 3D 人體模型技術等知識轉移項目,為業界帶來技術突破,影響深遠。面對嚴峻的新冠疫情,學院亦主動與政府、非政府機構及關懷弱勢社群團體保持緊密聯繫,並成功研發全新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抗病毒可重用口罩 PU30 和保護衣等,時刻不忘造福社群的使命。 時裝和紡織學院將全面增撥資源,發展教學和科研。課程內容與時並進,以迎合市場對先進技術的要求,全新科目包括:人工智能、數碼設計、電子商貿及可持續發展等。重組後的本科生組合課程「時裝(榮譽)文學士」和碩士課程 「環球時裝管理」,靈活地將設計、商業及科技這三個關鍵元素,和卓越、高質和全方位的時裝教育相結合,以滿足香港、亞洲以至國際對時裝人才的殷切需求。

2022年9月7日

深圳研究院

1

理大開辦香港首個「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 今年11月舉行首場本地考試 ,推動翻譯人才考取全國性認可資歷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與中國外文局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CATTI)項目管理中心(CATTI 中心)簽訂合作協議,首度在本港開辦 CATTI 考試,促進本港中英文專業翻譯的水平。首場中英文筆譯及口譯考試將於 11 月 5 至 6 日舉行,並於即日起至 10 月 10 日接受考生報名。 CATTI 是唯一納入中國國家職業資格制度的語言類考試,考試分筆譯及口譯兩部分,合格者可獲國家認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證書」,在全國就業市場備受廣泛認可,去年全年累計報考人數更逾 35 萬。 自 CATTI 於 2003 年推出以來,理大便與 CATTI 中心開展緊密合作。近 20 年來,理大作為考試的指定培訓中心,提供中英文的筆譯及口譯訓練,為培訓考生、促進和提高考試在港澳地區的影響力作出不懈努力。但是以往香港考生須前往廣東省或其他內地城市應考,以獲取相關專業資格。 理大及 CATTI 中心今天以視像會議舉行合作框架簽署儀式,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外文局 CATTI 考試辦公室主任及全國翻譯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閔藝女士的見證下,由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及CATTI 中心副總經理馮婧一女士代表簽訂合作協議。 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向來十分重視教研與產業對接,一直為學生提供語言課程,提升他們的語文水平,以應對不同專業及社會的需求,使畢業生能在多語並行的社會盡展所長。CATTI 考試由理大在香港開辦,可進一步提升本地翻譯人才的水平,推動他們考取全國性認可資格,在翻譯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閔藝女士指:「香港理工大學孕育了大量的語言和翻譯人才。雙方本次合作是強強聯合,是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切實舉措,有利於培養愛國愛港、具備國際視野的新一代翻譯人才,進一步加強香港翻譯人才隊伍建設,對加強內地和港澳地區人文領域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理大除致力推動中文翻譯專業發展,亦積極提升理大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包括新近推出資助計劃,鼓勵本科生報考相關的水平測試。理大全日制學生除可以優惠價報考相關考試外,更可按考取成績的等級獲得額外資助。 此外,理大的中國語文教學中心亦將於 11 月 19 日假校園蔣震劇院,聯同香港大專普通話朗誦社舉辦 85 周年校慶紀念演出暨普通話朗誦及表演工作坊成果展演,讓理大學生展現普通話能力。 如欲了解更多 CATTI 考試詳情,請瀏覽: 理大中文及雙語學系翻譯研究中心 https://www.polyu.edu.hk/cbs/cts/hk/catti/ 中國翻譯資格考試網 http://www.catticenter.com

2022年9月7日

北京中心

1

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為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AAE) 牽頭,旨在通過長期並深入的戰略合作關係,建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領域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科研力量和技術合作團隊,務求進一步為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先進空天推進技術是一個面向未來且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領域。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採用優勢互補的常設合作形式,共建「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這個為期五年的合作計劃涉及多個共同研發項目,瞄準全球航空與航天推進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專注研發關鍵技術,提升該領域的工程研製能力。 雙方於 7 月 4 日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以及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李斌副院長代表簽訂合約,並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和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王萬軍院長見證簽署儀式。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是中國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研發中心,被譽為『中國航天動力之鄉』。理大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保持着緊密合作,支持國家的深空探測及研究。這項新的合作有利於中國民用航空航天、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理大很榮幸能繼續為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王萬軍院長說:「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擁有領先國際的航天及航空推進技術研究基礎和設計經驗,專業配套齊備,人材資源充沛。『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能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知識交流平台,對促進該領域的研究和技術發展大有裨益。」 除多項聯合研究項目外,是次合作也致力培養一批面向未來應用的高水準跨學科專家,藉此構建航天領域的專家庫。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這次合作提供了更多學術交流和 資源分享的機會,讓學者可更便利地參與各樣學術研討活動。計劃將以定點培養博士研究生及訪問學者等方式培育航天推進技術領域的高技術人才,研究團隊亦能參與範圍廣泛的聯合研究計劃,共同研發重大項目。」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李斌副院長稱:「新的聯合研究中心將把理大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合作推向新高,有助雙方締結更長遠和全面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支持國家於該領域的重大需求和科研計劃的實施。」 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AAE) 於理大致力滙聚各學院和業界的專家,帶領航天及航空工程領域的發展,於相關的學術研究和業界合作方面都擁有卓越的往績 和扎實的基礎。學系在高超聲速發動機技術、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燃燒等先進技術方面的研究享譽全球。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創建於 1965 年,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國家核心航天科研單位之一。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現有 11 個成員單位,擁有先進的科研、生產和試驗設備。作為我國唯一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的專業研究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為我國的深空探測和航天建設的發展及現代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撐。

2022年7月7日

西安基地

1

理大成立香港及大灣區 最大規模交叉學科研究平台 推動建設國際創科樞紐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新近成立本港和粵港澳大灣區最大規模的交叉學科研究平台—「理大高等研究院 (PAIR)」,進一步推動交叉學科研究、與世界頂尖學者合作,以及知識轉移。 理大高等研究院的研究範疇專注於人工智能、碳中和、深空探測、智慧城市及智慧能源等前沿領域,將為香港以至大灣區在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PAIR 由 16 所研究院及研究中心組成,擁有逾 400 位來自世界各地卓越的理大高級研究人員,是大灣區規模最大的交叉學科研究平台。憑藉優秀研究團隊的豐富研究和專業經驗,他們將推動各個尖端交叉學科研究項目。 當今世界正面臨氣候變化、食品安全、人口老化、疾病、能源短缺、可持續發展與增長等前所未有的挑戰,而 PAIR 正是要為這些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此外,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興技術,諸如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物聯網和機械人技術等,將改寫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而 PAIR 亦會專注於掌握這些技術所帶來的機遇。 理大設有國際頂尖的實驗室和最先進的設施,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為 PAIR 不同的研究活動作出支援。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以促進交叉學科創新,以及為全球面對的挑戰探索有用方案為己任。滕校長並且說:「PAIR 將致力促進與工商業界和社區的緊密合作,確保所從事的科研具現實應用意義並對社會有用。研究院亦將擔綱一個重要角色,負責開展和支援與內地和全球同儕的研究合作。理大會發揮本身的科研優勢,結合大灣區強大的產業鏈,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貢獻。」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指出,交叉學科研究在過去十年間的迅速發展,已對科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和一貫做法帶來重大改變。趙教授補充:「現今科學家所進行的交叉學科研究涉獵甚廣,有可能發展出新的學科。他們的研究亦有可能帶來廣泛裨益,擴展知識領域之餘更有助改善人類的生活。」 PAIR 由「傑出創科學人」、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建築熱科學講座教授陳清焰教授出任院長。陳教授曾於著名學府美國普渡大學任教廿載,並為該校的機械工程榮休教授。他亦自 2008 年起出任重要學術期刊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的主編。 陳教授表示:「交叉學科研究是人類探索解決社會各種深層難題最具成效和啟發創意的方法之一。PAIR 的研究人員藉從事基礎和應用的交叉學科研究,拓展知識和解決富挑戰性的問題。這些研究不僅融合了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還加入了商業、設計、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及管理學的元素。」 PAIR 將於 2022 年 7 月 16 日假理大賽馬會綜藝館舉行成立儀式。這亦將為當日的「理大創科開放日」其中一項重點活動。

2022年7月5日

深圳研究院

1

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成立 共同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攜手推動三地創新科技發展

由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及澳門大學三校共同創立的「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下稱「聯盟」)今日正式成立,並於南京及香港同步舉行成立儀式。聯盟成立的目的乃希望發揮江蘇省、香港及澳門三地大學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在人才培育及創新科技研究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聯盟得到三地政府的全力支持,現已有 33 所高校加入聯盟,包括江蘇省 21 所、香港 9 所,以及澳門 3 所。聯盟由南京大學擔任首屆理事長,理大、澳門大學及南京師範大學擔任首屆副理事長。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出席了聯盟的成立儀式,她於致辭時說:「兩年前,我到南京出席第二屆蘇港融合發展峰會,與吳政隆書記及其他江蘇省的領導探討進一步開拓兩地在各個範疇的合作,也見證了香港理工大學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簽訂備忘錄,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我又到了南京大學,與大學的領導和學生交流。那次訪問為加強兩地在不同的領域,包括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奠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做好了對接。因此,我對『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今天正式成立感到特別高興,也表示熱烈的祝賀。」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對於能夠參與創立聯盟感到十分榮幸,他表示:「一直以來,香港高校與江蘇省高校,以及澳門高校合作無間,無論是學術交流、科研合作,以及學生培育方面均已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希望三地院校今後多作交流,攜手推動蘇港澳的教育和科研發展。」 過去多年,理大與江蘇省 30 多家院校和機構合作,開展了超過 100 個教學及科研項目。滕教授說:「江蘇省的經濟和教育發展在全國各省中備受稱譽,加上江蘇省近年大力發展多個戰略性新興産業,例如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技術等,將為蘇港澳的高校和人才,帶來巨大的科創、研究以至創業的機會。」 聯盟在三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信能匯聚三地大學的力量,加强優勢互補,提升科研合作及人才培育成果,以達致共建、共榮的成效。 聯盟成立儀式之後,隨即舉行高等教育峰會,30 多所高校的領導層,共同就「區域融合、科技創新與大學發展新使命」進行探討,期望為聯盟高校的發展方向帶來一些啟發。 2019 年 11 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訪問江蘇省,並提倡成立「蘇港大學聯盟」。2020 年初,江蘇省教育廳建議將澳門的高校也一併納入聯盟,進一步整合優勢和資源,提升蘇港澳高校合作交流的成效。 已加入「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之高校(共33所) 江蘇省 (共2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河海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江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揚州大學 江蘇大學 南通大學 江蘇警官學院 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 南京曉莊學院 南京傳媒學院 江蘇理工學院 鹽城師範學院 香港 (共9所)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嶺南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大學 香港都會大學 澳門 (共3所) 澳門大學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城市大學

2021年12月16日

上海中心

1

理大與希瑪眼科合作於粵港澳大灣區培育香港年輕視光專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日與希瑪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簽署為期五年的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香港和內地的眼科視光學發展,促進兩地民眾眼睛及視力健康。 理大每年將安排約 60 名眼科視光學學生到希瑪眼科在香港和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醫院、診所和視光中心,接受為時達三星期的臨床培訓。理大和希瑪眼科並會就同為兩地所面對的主要眼睛健康問題——近視防控及眼睛老化,共同開展科研項目。 雙方在理大校園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由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以及希瑪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林順潮醫生代表簽署。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眼科視光學院科研眼科視光學講座教授兼學院主任杜嗣河教授,以及希瑪眼科一眾高層見證簽署儀式。 黃永德教授說:「希瑪眼科擁有龐大的專業眼科醫生和眼科視光師團隊,於粵港澳大灣區、北京、上海等地已設立多所眼科醫療機構,規模完善。理大很高興能夠與希瑪於提升科研及人才培訓上推進策略性的合作,共同建設大灣區眼科視光的發展。」 林順潮醫生說:「很高興可以透過希瑪眼科在大灣區的醫院和診所網絡,除了提供培訓給予理大的眼科視光學學生,還讓他們了解大灣區的情況,為未來有興趣來大灣區發展的同學建立基礎和人際網絡。」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一直積極與本地眼科醫生以及世界各地的眼科視光學院聯繫,幫助學生獲取臨床經驗,為日後投身業界做好預備。 杜嗣河教授說:「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得到希瑪眼科支持教學,有助本港眼科視光專業達致國際級水平。」他提到早前雙方已在希瑪眼科位於香港的診所展開臨床培訓合作,自八月開始至今已有 38 位眼科視光學院五年級學生,接受由希瑪眼科醫生主導的臨床培訓。 至於新的臨床培訓合作,將由希瑪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內的診所和醫院提供,學生將有機會觀察眼科醫生在眼病的診斷和處理,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讓受訓學員獲得更大裨益。 今次合作亦結合理大和希瑪眼科的互補優勢。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具備世界領先的科研能力,其影響力獲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 期刊評為亞洲第一;而希瑪眼科作為唯一在內地擁有具規模的實體醫院網絡的港資醫療機構,目前就擁有共二十餘所眼科診所和醫院,其龐大網絡遍佈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京滬。 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簡介 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是全港唯一提供眼科視光學教育的大學。作為眼睛護理的把關人,眼科視光師一直透過診斷眼疾及提供合適治療,積極提倡眼睛護理的重要性。發展至今,學院的眼科視光學課程被譽為世界最佳的眼科視光學課程之一。學院具頂尖及卓越科研成就,致力開展最高水準之科研為本教學,為促進本港以至全球人口的視力和眼睛健康作出貢獻。 希瑪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簡介 希瑪眼科是中國最大的港資眼科醫療集團,同時也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大的眼科醫療集團和唯一在中國內地擁有實體醫院網絡的港資醫療集團。除眼科外,希瑪正進入其他的專科領域,包括口腔科和其他專科,目標推動香港專科醫療服務的整合,及利用希瑪現有和不斷擴大的中國醫院網絡,爲大灣區以至全國居民提供優質、便利和價格合理的港式醫療服務,成爲一個優質港式醫療服務平台。

2021年12月13日

深圳研究院

1

國家隊奧運健兒到訪理大與師生交流 理大致力以運動科研和運動員學業支援推動體育發展

六位訪港的東京2020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包括乒乓球奧運五金得主馬龍、划艇冠軍崔曉桐、舉重金牌得主呂小軍、國家游泳隊教練王愛民、重劍冠軍孫一文,以及首位晉身男子一百米短跑奧運決賽中國選手兼亞洲紀錄保持者蘇炳添,今日蒞臨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出席與香港市民和學生的交流會。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代表大學熱烈歡迎代表團到訪,並以國家隊和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的奮鬥和成就自豪,指健兒為香港年輕人樹立榜樣並提升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 林主席亦邀請國家隊健兒到理大升學。他說:「我邀請國家隊精英運動員和金牌得主在退役後,考慮到香港理工大學讀書。我們會全力支持大家所有的費用。」 林主席續稱:「2025年粵港澳三地將共同舉辦第十五屆全運會,這是香港的光榮。理大會進一步發揮在運動科學和運動治療科學方面的優勢,加強教學和科研,並且培訓更多傑出運動員,為體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理大的「傑出運動員推薦計劃」,自1998年推出至今,已有超過一千名運動員入讀理大各項全日制課程。而自2017年起,理大亦與香港體育學院合作,共同為香港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具彈性的學習安排。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致辭時說:「理大一直十分支持運動員追尋夢想,令精英運動員可以投入全職運動訓練同時,修讀大專課程,對運動員全面發展和多元出路非常重要。」 會上六位東京奧運健兒分別作主題報告,分享他們的奮鬥歷程、如何克服逆境,以及愛國情操;並與現場約八百名理大師生校友和公眾交流。其中蘇炳添表示自己仰慕退役香港殘奧會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為夢想奮鬥向前,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他並邀請理大學生到他的母校廣州暨南大學參觀和學習。 交流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國家體育總局,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辦。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中聯辦青年工作部部長張志華、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以及理大大學顧問委員會主席顏吳餘英博士亦有出席。

2021年12月5日

其他

1-2

理大與策略夥伴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大灣區理大科創 2025」計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日與三家策略夥伴簽署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理大科創 2025」計劃(GBA PolyVentures 2025),透過理大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經驗,培育深科技初創企業,並提供所需支援,加速及強化他們的成長,將科研成果應用於社會,從而為大灣區科創發展作出貢獻。是次與理大簽署合作備忘錄的策略夥伴分別為光大控股、香港再出發創科基金及海柔創新。 理大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致辭時表示:「理大今次與策略夥伴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好配合國家所需,發揮理大所長,結合各方優勢,共同為大灣區的科創發展作出貢獻。今天參與簽署儀式的海柔創新,就是在理大創業培育下躋身獨角獸行列的企業。」 海柔創新是一家提供箱式倉儲機械人系統的初創企業,於2016年由理大電子及資訊學系2012年畢業生陳宇奇先生及2014年畢業生房冰先生創立,該公司利用大灣區的製造優勢及內地市場的機遇快速成長,並於上週公布完成兩輪合計達2億美元的融資計劃,其企業估值已逾10億美元。 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先生表示很高興見證「大灣區理大科創 2025」計劃。他指出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深化與內地合作,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香港未來創科發展非常重要。特區政府一向重視和支持產學研合作,期望通過產學研的協同效應,發揮香港的創新能力,推動大灣區的創科發展,為國家自主創新事業、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稱:「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的科研創業發展及培育未來科研人才,應對市場需求,理大透過『大灣區理大科創2025』計劃,為初創企業提供全面支援,包括創業教育到孵化,以加速和強化其發展。我們希望每年孕育300多個創新種子,從中培育出20間深科技初創企業,透過各種支援及與業界夥伴緊密合作,期望在未來數年於大灣區培育出25間初具規模的科創企業。」 根據所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理大與海柔創新將合作開設聯合創新中心,以共同推動理大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圍繞機械人領域的應用科研、培養「新工科」人才;理大與光大控股將推出實習計劃,以培育創新人才,並透過技術與產業對接,投放資源支持具潛力的科研項目,加速初創企業的發展;理大與香港再出發創科基金將共同投資理大的初創企業、協助初創企業開拓大灣區市場,並進一步加強創業教育。 理大一直致力提供與時並進的優質教育,以回應社會需要,將於2022/23學年起推行「學系為本」組合課程,加入「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及「創新及創業」兩大全新元素。此外,理大更設立了全新「本科生科創學院」及「科創書院」宿舍,鼓勵本科生在教授帶領下針對現實問題展開科研,這對培育他們的探索精神、提升創新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科創培育亦是理大十分重視的範疇,理大最近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將透過理大微型基金2.0計劃,率先在大學校園展開預孵化,通過6個月的創業培訓,希望幫助創業項目可以直接進駐科技園的初創孵化計劃。 此外,理大亦推出了兩項重點計劃,以助其學生把握大灣區科創生態的獨特優勢。第一項是大灣區創業博士後計劃。有志創業的博士畢業生,在學術和業界導師的雙重指導下,可以延續其課題科研的同時創辦企業,將科研成果商品化。該計劃推行一年多以來,已有6位博士後獲得9個獎項,並成立6家初創企業,獲得後續孵化支援,部分更已獲得天使投資。理大將擴大此計劃的規模,覆蓋深圳和香港,以吸引更多科創人才落地大灣區。 第二項是大灣區硬件創業孵化計劃。理大發揮自身在工程製造領域的獨有優勢及設施,如理大的工業中心,將香港卓越的科創能力與大灣區頂尖的製造能力結合,培育優秀的硬件科創企業。 透過「大灣區理大科創2025」計劃,理大期望在教育及孵化層面,繼續深化與不同的策略夥伴緊密合作,發揮各自的資源、經驗及網絡,並通過新成立的理大創業投資基金,有系統地加速培育科技初創企業的成長,為大灣區的科創發展作出貢獻。

2021年9月30日

深圳研究院

1

科技園公司與理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引領大灣區商機 培育新一代創科人才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建設聚焦大灣區的聯合創業計劃,以培育年輕科研人才,為香港輸送新一代的科技創業家及創新者。 在該協議下,理大和科技園公司將緊密合作推動創業教育,並為學生及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援,以加速他們在初創驗證嶄新想法(Ideation)及培育(Incubation)階段的成長。 該共同前期培育(pre-incubation)計劃將科技園公司的驗證嶄新想法(Ideation)及前期培育框架與理大在創業教育和知識轉移方面的專業知識加以融合,並採用科技園公司獨特的特許模式將其前期培育理論加以應用,以支援眾多旨在培育成功創業家的合作計劃。科技園公司和理大的合作將是歷來首個同類計劃,透過共同培育創新意念,以及提供培訓、指導及導師計劃等支援,致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成功的商業機會。 理大同時推出大灣區創客特快(GBA Maker Express)計劃-結合理大的創客基金計劃及科技園公司的IDM-SQUARE 硬件開發加速計劃,協助香港的硬件開發者將他們的創新意念轉化成準備推出市場的成品。此計劃將推動香港實現再工業化的願景,同時利用深圳及其他大灣區城市的生產能力加速本地硬件初創從意念到生產的產品開發過程。 此外,科技園公司將和理大緊密合作,為理大創新應用博士後計劃的博士畢業生提供更深入和廣泛的支援,協助他們在繼續轉化研究的同時踏上創業之路,同時透過企業及初創提供的資助推動科研商業化的進程。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科技園公司與理大的合作體現了我們致力將香港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打造成未來的企業家和創新者,以引領新時代經濟增長的願景。透過我們為初創而設的Ideation框架,我們將與合作夥伴緊密合作,為年輕人才提供寶貴的指導,以釋放他們的潛能,並加速實現將研究打造成商業化產品的進程。」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一直致力在創業和知識轉移方面提供支援,以充分發揮我們的科研成果對香港、國家以至全球的影響力。在未來數年內,我們會將『創新創業』的元素融入所有學士學位課程。此外,我們亦設立了不同計劃,包括提供資金,以支援由學者或學生成立的初創企業,旨在將理大技術商品化,以造福社會。透過結合理大的創業計劃與科技園公司蓬勃的創科生態圈,雙方的合作將為香港及大灣區的年輕人才提供有力支援,以將他們的科研理念轉化成具社會效益的創新方案。」 在全方位的共同培育(Co-incubation)策略下,科技園公司將致力與不同的行業領袖建立合作,並結合與產業及學術界合作夥伴組成的強大網絡,為處於起步階段的初創創造機遇。 理大一直透過不同計劃為大灣區的創科人才提供支援,包括2011年推出的理大微型基金計劃,以及2021年推出的理大創客基金計劃-該計劃為年輕的創客及硬件開發商度身訂造,旨在透過青年發展基金的資助,實現他們的創新意念。此外,理大亦推出了其他不同的計劃,包括精益啟動創業計劃、創新科技企業家(ELITE)計劃,以及實驗室到市場(lab-to-market)驗證計劃,以培育未來的創科人才。

2021年8月26日

深圳研究院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