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我的四十年天文科研旅程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20230120 2000x1050px  website SC
  • 日期

    2023年2月9日

  • 主办单位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 时间

    16:00 - 17:30

  • 地点

    Zoom网上会议  

讲者

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

查询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852 3400 3036 info.pair@polyu.edu.hk

摘要

背景

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长兼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与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罗杰.潘洛斯和美国天文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同获202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探明银河中央存在一个超大质量的緻密天体的成就。

根策尔教授1952年出生于巴特洪堡。他于波恩大学修读物理,其后于1978年在马克斯.普朗克放射性天文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80-1982年,他赴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并于 1981年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1986年,根策尔教授获任命为慕尼黑加兴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长兼科学家。1999年起,他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正教授。根策尔教授获得过许多奖项和奖项,包括 1990年德国研究基金会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2003年巴尔贊奖、2008年邵逸夫奖和 2012年克拉福德奖。
更多资讯:  https://www.mpg.de/15493117/nobel-prize-physics-2020-genzel

 

摘要

一百多年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一年后,卡尔.史瓦西求解了广义相对论关于球状物质分佈的核心方程式──在足够紧密的质量下,所有粒子、甚至光皆不可能穿越其区域的边界(「事件视界」),并被吞噬入银河中心的一个深坑(「奇异点」)。「黑洞」理论因而诞生,而其阐释于随后数十年获多位科学家,包括彭罗斯、惠勒、克尔及霍金等人得到完善。第一个证实黑洞存在的间接证据是源自对超緻密X射线联星和遥远发光类星体的观测。

过去的四十年裡,赖因哈德.根策尔和团队一直研究银河系中心质量分佈,以气体和恆星作为时空测试粒子进行精确及长久的研究。研究表明了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相当于四百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黑洞。

根策尔将于本次讲座中分享其四十年的科研旅程。

讲者

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

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长兼科学家
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物理学名誉教授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教授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