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吳波教授接受《中國測繪》雜誌訪問

2023年8月24日

媒體報導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土地測量與地理資訊學系副主任及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吳波最近接受《中國測繪》雜誌訪問,敘述其團隊多年來積極參與國家航天任務。

團隊從2011年起已通過大量的月球遙感數據,為國家的「嫦娥三號」及「嫦娥四號」任務進行著陸區的地形地貌分析,利用創新的月球地形測繪和地貌分析技術評估選取安全且具科學價值的著陸點。從2016年起,團隊協助國家航天部門進行「天問一號」探測任務火星全球的分析和評估,篩選可能的著陸區,對各個候選著陸區進行詳細的地形、地貌、地質特徵分析,協助選取著陸點。2021515日,「天問一號」著陸器攜帶「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在最佳著陸橢圓的中心點附近,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國印跡,為國家星際探測征程邁出了重要一步。

吳教授在訪問中強調「創新」對深空探測的重要性。他提到,除了在傳統的測繪、遙感、地理信息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外,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在深空探測領域的大數據、自動化、智能化分析中更是有著巨大潛力。此外,測繪遙感技術的實時化、芯片化也在深空探測領域有著迫切的需求,有待進一步突破。

為了讓公眾更好地了解國家在深空探測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吳教授的團隊研發了一套虛擬實境系統,基於真實月球和火星表面的圖像和數據,還原月球和火星著陸過程的各個階段,讓公眾體驗在月球和火星表面各著陸區漫遊。 此互動展品「月球 | 火星虛擬實境」現正在香港太空館宇宙廳向公眾開放。

網上報導:

中國測繪 - https://polyu.me/3qErWQi


研究部門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