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提交《2025年施政报告政策建议》 聚焦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两大主题

2025年9月2日

科研与创新发展 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同多位来自不同学系和专业的理大学者就施政报告提出建议。智囊团成员代表包括: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中)丶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兼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崔永康教授(左五)丶锺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丶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兼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教授(右五)丶中国工程院院士丶电动车与智慧能源杰出讲座教授兼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陈清泉教授(左四)丶协理副校长(大学发展)罗璇博士(右四)丶刘陈小宝健康延年教授护理学讲座教授丶护理学院学院主任兼香港特别行政区杰出创科学人教授Janelle YORKE 教授 (左三)丶 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首席研究员吴池力博士(右三)丶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兼航空及民航工程系助理教授冯思源教授(左二)丶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兼航空及民航工程系助理教授黄海龙教授(右二)丶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兼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刘伟教授(左一),以及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兼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研究助理教授陈家聪博士(右一)。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区政府)提交《2025年施政报告政策建议》,内容涵盖发展经济及改善民生两大主题。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表示:「凭藉香港作为全球创新枢纽的独特地及理大卓越的研究实力,我们致力於提出推动可持续增长丶促进经济活力并提升社区福祉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摘要如下:

1. 发展经济

香港航空航天研究资源  助力产业发展

香港航空航天领域的各高校丶企业与研究人员目前大多处於分散状态,协作不足。为促进跨领域合作及国内交流,PReCIT建议特区政府设立「香港航空航天统筹办公室」作为中央平台,并设立「香港航空航天专项基金」,以支持研发和公众教育。同时,建议推出「技术快转计划」,以加速航空航天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并促进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的民用化。

为加强人才培养,PReCIT建议特区政府支持设立航空航太工程专业课程,资助课程开发及引进国际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并实施「香港航空航天青年英才计划」,以支持青年学者赴内地实验室或发射场接受技术培训丶在地实习及任务实践。

加速香港旅游业与服务业数码转型

为改善香港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客户体验及营运效率,PReCIT建议企业采用人工智能工具以优化客户服务,简化预订流程,提供个性化旅行建议。

此外,PReCIT建议特区政府扩大资金支持和激励措施,通过税收优惠及「数码转型试点计划」,协助旅游企业采用智慧旅游技术。同时,建议通过成立「数码旅游学院」提升员工技能及促进创新,并强调融合文化丶体育与旅游以实现大湾区多元化发展。

推动香港低空经济(LAE)发展

加强地面基建,以加速LAE应用场景落地。PReCIT建议特区政府利用人工智能和地理资讯系统进行精准分析,选定合适的基础设施位置,并在城市空间中整合太阳能充电设施。为进一步推动LAE,特区政府应深化与粤澳合作,共建智慧城市集群。同时,应加强公务员在人工智能与地理资讯系统应用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并确保专案顺利实施。

投资无人机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是建立成熟高效物流体系的关键。PReCIT建议特区政府优先投资无人机物流网络的开发,以推动创新和提升效率,包括建设起降站以集中无人机营运丶降低安全风险及提升物流效率,并开放低空飞行走廊。无人机技术日新月异,但安全仍是重大挑战。特区政府与行业监管机构应加快制定安全技术标准与认证协定。

推动发展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

PReCIT强调加快扩展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迫切性,并通过制定政策开展教育,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强化构建新能源汽车生态体系;发展漂浮式光伏与储能技术;布局绿氢发展;建立资料协同共用平台;驱动创新与技术发展,引领城市迈向可持续交通及绿色未来。

推动建设碳交易与碳定价机制

PReCIT建议在香港建立碳交易市场,实施碳定价政策,并制定综合政策框架,以推动可持续实践并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推动工程领域向好发展

为促进建筑业的创新,PReCIT建议采用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并为采用这些系统的新建及翻新商业楼宇提供总楼面面积宽免。应考虑区域及全球合作,包括与广东及澳门的联合资助专案,以及培训课程丶会议及展览,以提升香港在建筑及工程领域的全球竞争力。特区政府亦应考虑推出融资计划,协助青年专业人士获得内地专业资格。

2. 改善民生

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国际枢纽

PReCIT建议加快建设北部都会区大学城,扩大本地高校容量,维持高水准发展。此外,建议将「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增至450个,并将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名额增至600个,吸引杰出人才,提升科研能力及香港的国际地位。此外,设立特区政府担保贷款机制以支持留学生,通过缓解就学经济压力,吸引全球学子来港深造,强化香港国际教育枢纽地位。

提升市民健康水平

为提升香港的医疗服务,PReCIT建议在社会福利署资助服务丶社区照护及长者社区中心全面引入物理治疗与职业治疗服务,建立疾病早期筛查机制,以达致「早预防丶早发现丶早治疗」的目。在医疗研究与技术方面,建议加强有关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与多重抗药性的研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时代,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的高品质发展与应用。 建议特区政府支援建立及整合规范化的视光专科发展路径,重点关注儿童视光丶视觉治疗丶老年眼科及低视力康复。

推广可持续能源  创造可持续环境

PReCIT建议特区政府优化能源与废弃物可再生结构,例如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与家庭安装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碳中和城市。建议设立研究机构,开展微生物学丶农业科学与食品政策跨学科研究。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席兼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崔永康教授说:「我们的跨学科学者团队依托大学前沿研究与专业知识,制定出基於实证的解决方案,既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把握长远机遇。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首席研究员吴池力博士说:「我们期待与特区政府及社区夥伴紧密合作,将我们的建议转化为切实行动,为香港创造充满活丶富有韧性且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有关《2025年施政报告政策建议》全文,请参阅:https://www.polyu.edu.hk/precit/research/publications/

******

详情查询

葛星妍女士

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行政主任

详情查询

吕文蕙女士

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