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解锁大脑讯号:George Malliaras 教授于理大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探索电生理学前沿

2025年9月30日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脑皮质与皮肤电测量的最新进展,大大提升了我们解读神经信号的能力。2025 年 9 月 30 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George Malliaras教授于理大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中,以「关于皮质和皮肤的电生理学,我们知多少?」为题,分享了探索皮质与皮肤电生理学界限的近期研究。是次讲座吸引近百名现场参加者,并有超过13,400名在线观众透过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同步收看。

Malliaras教授在演讲伊始,简要回顾了生物电子医学的现代应用发展,从 1960 年代用于心律不整的心脏起搏器,到 2010 年代用于治疗自体免疫疾病的神经电刺激器,并指出了这些技术的局限。他随后介绍了其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潜在应用,包括脑机界面、脊髓神经袖套、神经刺激器、皮质测量与刺激技术、周边神经袖套、体表电位图谱及电子纺织品等。

总结来说,Malliaras教授强调在电生理学中,侵入性与分辨率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取舍。薄膜电极能够对脊髓进行环绕式测量及电刺激,为新型脊髓搭桥技术铺路,并可预测运动动力学。周边神经袖套有助进行神经分支层级的测量及电刺激,为器官功能恢复带来新契机。体表电位图谱则提供了丰富信息,并已在患有瓣膜性心脏病的犬只研究中得以验证。透过结合这些技术,我们能够分析各种讯息,从而为神经义肢技术和健康监测领域的各种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材料和界面工程学科的持续创新,可助从大脑和体内获取的神经信息的「量」和「质」有所提升。

随后的问答环节由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副院长兼有机电子学讲座教授严锋教授主持。现场及在线观众与两位教授展开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讨论。

重温

Photo Gallery_SC-03


主题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研究部门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