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蔡璟教授開創更安全、人工智能驅動的鼻咽癌磁力共振成像技術

2025年8月14日

研究成果

理大研究團隊在鼻咽癌磁力共振成像(MRI)領域取得突破。傳統上,鼻咽癌的MRI檢查需使用釓類顯影劑(GBCAs)來增強腫瘤的造影,但此舉可造成腎源性系統性纖維化、大腦積聚釓等健康風險

理大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及智齡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兼教授蔡璟領導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以人工智能驅動、無需顯影劑的MRI成像技術,為診斷提供更安全的選擇。他們的創新成果「多模態引導協同神經網絡」(MMgSN-Net)能利用T1及T2加權影像,生成合成虛擬對比增強圖像,過程無需使用GBCAs。團隊基於此項成果,開發一種「用於虛擬對比增強技術的基於生成對抗網絡像素級梯度模型」(PGMGVCE),進一步提升影像紋理與細節。

比較研究顯示,PGMGVCE的準確度與MMgSN-Net相若,在紋理映射方表現更佳,這對於鼻咽癌腫瘤的精確劃界至關重要。研究結果突顯了多種成像模式及先進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提升診斷質量方面的重要性。

這些前沿技術為鼻咽癌患者帶來更安全的MRI檢查,特別是對顯影劑有不良反應的患者,並為癌症診斷及治療規劃開闢新路。未來研究將著重擴展數據採集及納入更多MRI模式,以進一步提升診斷能力。

網上報導:

優睿科 - https://polyu.me/45hPQ5R

Bioengineer - https://polyu.me/413mNAp

Technology Network - https://polyu.me/4mH2bWU

Mirage News - https://polyu.me/3UsjhvF


研究部門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 | 智齡研究院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