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陶肖明教授引領磁控紡織品前沿研究 可應用於柔性機器人及可穿戴設備

2025年11月5日

研究成果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院長、時裝及紡織學院吳文政及王月娥紡織科技教授兼紡織科技講座教授陶肖明及其研究團隊,於《自然》期刊發表題為「矢量刺激響應的磁流變纖維材料」的論文。

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聚合物複合纖維,能在安全、低強度磁場下,迅速且可逆地改變其形狀及機械性能。這類可編程紡織品於柔性機器人技術、電磁設備及可穿戴技術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應用潛力。傳統磁流變(MR)材料如磁流變液體及聚合物複合材料,雖可在磁場下改變其特性,但材料表現往往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欠佳。為克服這些挑戰,研究團隊將羰基鐵顆粒均勻分散於低密度聚乙烯基體中,製備出直徑僅57微米的柔性磁性聚合物複合纖維。此設計有效防止顆粒沉降,同時使粒子與磁場對齊。

團隊進一步利用這些MR纖維製成紗線及多層織物,無需使用非磁性黏合劑。此創新方法有助實現大規模生產對矢量磁場有反應的紡織品。研究人員亦建立磁結構力學模型,以優化纖維及紗線結構,所製得的MR紗線可靈活彎曲,其剛度可根據磁場方向展現出高達三十倍的變化。技術應用實例包括主動通風織物、柔性抓取器及觸覺手套等。這項突破性成果將可調剛度及多功能變形與紡織品的輕盈、透氣特性結合,為先進柔性機器人及可穿戴系統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閱讀論文全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06-4只有英文)

閱讀更多:https://www.polyu.edu.hk/riiwear/news-and-events/news/2020/nov-nature/


研究部門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