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Photo1

理大與大豆天地公司共建創新大豆研究與功能食品開發聯合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大豆天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豆天地公司)宣佈共同成立「理大─大豆天地農業科技創新大豆研究與功能食品開發聯合實驗室」(實驗室),致力推動大豆功能性食品研究及可持續農業技術轉化。 聯合實驗室捐贈典禮於7月10日在理大校園舉行,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大豆天地公司主席丁午壽先生交換紀念品。其他出席嘉賓包括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女士、一眾理大領導層和學者、大豆天地公司領導層、股東及業界友好。 實驗室將透過跨學科合作,進行創新大豆研究和食品開發,協助業界開發新型大豆功能性食品,並推動健康飲食和可持續生活的文化。理大及大豆天地公司期望攜手推進國家的農業和食品科技,把科研成果推廣至一帶一路國家,共同打造更健康、更綠色的未來。 新聞稿:https://polyu.me/4nRsonb 網上報導: Mirage News – https://polyu.me/3UhF3C8(只供英文) 香港商報網 – https://polyu.me/4nWDgAk 識港 – https://polyu.me/4542ULQ

2025年7月17日

資助與捐贈

20250620PolyU research projects win funding support from RAISe Scheme 2000 x 1050 pxTC

理大研究項目獲「產學研1+計劃」支持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日前公布第二批「產學研1+計劃」督導委員會建議資助的項目。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有四個項目獲得該計劃資助,其中三個由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員領導。 「產學研1+計劃」於2023年正式推出,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百支來自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有潛質成為成功初創企業的研發團隊。每個獲批項目可獲港幣一千萬元至港幣一億元不等的資助。 項目名稱 項目負責人 項目簡介 高速3D堆疊的AI視覺傳感器 柴揚教授 理學院副院長(研究)、應用物理學系半導體物理學講座教授、微電子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光子技術研究院及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員 項目旨在開發高速、高動態範圍、低功耗的AI視覺傳感器,以克服現有圖像傳感器在高速運動場景成像模糊的限制。該款傳感器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中的安全監控系統和自主導航設備;機械人和自動化領域的高速物體辨識檢測,以及延展實境裝置和智能手機等電子消費產品的運動追蹤分析。   該AI視覺傳感器可通過集成傳統圖像傳感器及視覺處理晶片,或採用3D堆疊技術與市面成熟的圖像傳感器結合,以實現高速、高動態範圍和低功耗成像。 新型營養素與藥物在神經系統疾病防治中的全球化開發與應用 李銘源教授 鄺美雲生物醫學與中醫藥創新教授、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生物醫學講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華大全球海洋資源基因組與合成生物學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成員、未來食品研究院及智齡研究院成員 項目立足天然產物資源,依托自主研發的Life Chip生命芯片技術平台,深度融合新一代DNA測序與AI智能發現、三重五維化學分離、活體生物高通量篩選及合成生物學等尖端技術,構建完整的創新研發體系。圍繞阿茲海默症、帕金遜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失眠、抑鬱、焦慮等神經亞健康領域,開發具有獨特作用機制的新型營養素與藥物,打造涵蓋預防、治療的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項目已成功推出天然產物神經營養素系列產品,核心品種「Oxyphylla®益智素」作為全球首創候選藥物,靶向全新藥物靶點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針對輕中度帕金遜症等適應症,有望成為新一代疾病修飾療法,為神經健康領域帶來新突破。 基於超表面結構的可調諧激光器芯片及其應用 余長源教授 理大晉江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光子技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體育科技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成員 項目致力於突破先進激光芯片製造領域的核心技術瓶頸,開發一款新型寬帶可調諧激光芯片。通過全球首創將超構表面反射鏡和相變材料集成至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中,實現了極高品質因子的諧振腔以及超寬帶(40nm)的輸出波長動態連續調控。   相較於傳統激光器結構,此可調諧激光器不僅設計更簡潔,在實現與國際頂級競爭品相同的kHz級調諧速度的同時,成本僅為市場同類產品的二十分之一。激光器可望大規模應用於電池監測、工業生產、自動駕駛和高速光通訊模塊等領域。 新聞稿:https://www.polyu.edu.hk/en/media/media-releases/2025/0620_polyu-research-projects-win-funding-support-from-raise-scheme/ 網上報導: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FZoEPp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5va2Sk 文匯報 - https://polyu.me/44jUdfY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43OTu6y 中央電視台 - https://polyu.me/4ehx1T9 無錫日報 - https://polyu.me/3Gat71H 科學網 - https://polyu.me/43ULCjN 澎湃新聞 - https://polyu.me/4klyyJr 華人頭條 - https://polyu.me/3ZGc6D8 新浪(香港)- https://polyu.me/4ecyiL4 廣州日報 - https://polyu.me/43Xn35V 大灣區之聲 - https://polyu.me/3TQ4muV

2025年6月20日

資助與捐贈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獲得鵬程慈善基金捐贈 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助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講座教授兼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創辦人曾永康教授,獲鵬程慈善基金慷慨捐贈,開展「以E-Breathing手機應用程式舒緩青少年情緒困擾」的研究項目。該項目為期兩年,旨在設計一套以手機為本的干預方法,以便及早識別面臨較高情緒困擾風險的本港青少年。 應用程式利用生態瞬間評估(EMA)來監測青少年的心理症狀和支援需要,當用家的負面情緒分數較高時,程式會提醒用家進行慢節奏呼吸練習。研究將招募148名參與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並評估程式在改善用家情緒方面的效用。

2025年6月12日

資助與捐贈

RILS study got ITF grant 2000 x 1050 pxTC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以尖端地理空間技術揭示馬六甲文化遺產

由土地及空間研究院成員、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教學)及教授賴緯樂教授領導的「揭示和發現遺失的古代文化遺產:推廣21世紀地理空間技術」項目,獲香港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一般支援計劃」撥款約港幣322萬元。 該項為期兩年的項目與香港浸會大學以及本地業餘戰爭歷史學家合作進行,旨在利用先進地理空間技術,發掘並記錄香港隱密的歷史遺跡。團隊運用空間對位及測繪技術、航空及地面雷射掃描、地貌分析科技等技術,對埋藏於地下的戰時遺物與古蹟的進行圖像採集,讓這些失而復得的歷史遺跡重現眼前。 為推動社區參與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教育,團隊將籌辦一系列公眾活動,包括香港戰爭遺址和歷史文化古蹟實地考察、STEAM主題研討會和講座、互動工作坊,以及沉浸式展覽等。團隊亦積極與政府部門、大學、業界夥伴、科學雜誌、非牟利機構和本地村民等多方合作,推動公眾教育及推廣地理空間技術在發掘香港隱藏歷史的應用。 2025年5月,團隊更擴大考察範圍至馬來西亞馬六甲,並於當地對聖地亞哥城門和聖保羅教堂進行三維掃描及測繪。團隊結合數碼化舊地圖和掃描及測繪技術,發現了埋藏已久的殖民地時期防禦城牆遺跡。團隊更計劃將考察行動擴展至馬來西亞其他地區和印尼等。   新聞稿:https://www.polyu.edu.hk/tc/media/media-releases/2025/0604_polyu-study-uncovering-hong-kong-s-hidden-history-with-cutting-edge-geospatial-technologies/ 網上報導: HK01 - https://polyu.me/4mNd5LL 巴士的報 - https://polyu.me/4ktud7O 點新聞 - https://polyu.me/4ksFCEP 香港新聞社- https://polyu.me/4kR8y9a 香港經濟日報 - https://polyu.me/45eqdTL (subscription required) 紫荊雜誌社 - https://polyu.me/43Jt84w

2025年6月4日

資助與捐贈

20250512_MHRC Member awarded HMRF grant to evaluate mobile app for early detection_TC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 評估手機應用程式於促進產後抑鬱早期檢測和干預的效用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林晶霞教授,獲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的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近50萬港元,開展「利用生態瞬間評估(EMA)與干預,提升產後抑鬱的臨床護理:『關懷母親』手機應用程式的可行性隨機對照試驗」研究項目。該應用程式由理大研究團隊設計,可根據患產後抑鬱母親的情緒狀態,提供個人化、實時和「正念為本」的生態瞬時干預(EMI)。 這項評估研究將招募40名參與者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隨機對照試驗,評估「關懷母親」手機應用程式的易用性和用家接受度,以及參與者對干預的依從性和她們在情緒和情緒調節方面的改善。此項研究對於香港及其他地區在產後抑鬱的早期檢測和干預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2025年5月12日

資助與捐贈

2025046 Nine PolyU projects awarded 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Fund_TC

理大九個項目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支持

九項由理大學者帶領進行的科研項目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支持,合共資助約699萬港元。獲資助項目旨在透過技術研發及創新研究推動環境保育工作。項目涵蓋減排、噪音問題、臭氧形成、海水處理等多個嚴峻環境挑戰。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為環境及保育相關的項目提供資助,涵蓋教育、社區減廢及回收、技術及研究等。獲資助項目必須有助提升香港的整體環境質素、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以及推動公眾參與綠色低碳生活。 由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員帶領的項目包括: 主要研究員 高等研究院轄下研究單位 項目名稱 資助金額 杜良芬教授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及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一種用於降低交通噪音的新型聲學光柵屏障 HK$760,592 王韜教授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大氣環境講座教授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及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香港大氣氧化性研究:羥基自由基、氫過氧自由基及羥基自由基反應活性的測量與模擬 HK$1,469,500 蔡逸思教授 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用於寬頻吸聲和波浪操縱的聲波元屏障 HK$472,000 梁志堅教授 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 先進製造研究院及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發展一基於近場聲功率測量與數值傳播的整合技術針對香港城市環境中輪胎/道路噪音滋擾的現實預測與評估 HK$1,060,140 曾遠康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教授 先進製造研究院、光子技術研究院及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 設計同時進行太陽能海水淡化和製造氫氣的原型機 HK$500,000   閱讀更多: https://polyu.hk/krYMP  

2025年4月16日

資助與捐贈

PROF1DW

馬瑋教授獲智慧交通基金撥款 開發人工智能停車場空位預測服務方案

理大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成員兼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馬瑋教授,獲智慧交通基金資助其「香港停車場空位預測服務:基於人工智能增強可靠性與可擴展能力的解決方案」項目,資助金額約290萬港元,項目為期18個月。 該項目旨在開發基於深度學習的香港停車場空位預測服務。該套服務透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及結合大數據及實時數據,預測停車場空置車位情況,並估算泊位全滿時的輪候時間,從而減少駕駛者尋找車位的巡航時間,提升路面使用效率。 閱讀更多:https://www.polyu.edu.hk/rio/news/2025/20250127---smart-traffic-fund/?sc_lang=tc

2025年1月27日

資助與捐贈

Ir Prof ZHENG Pai receives Smart Traffic Fund to develop smart driving assistant 2000 x 1050 pxTC

鄭湃教授獲智慧交通基金資助開發智能駕駛助手

熱烈恭賀先進製造研究院成員、黃鐵城智能機器人學青年學者、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鄭湃教授、工程師及其團隊,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轄下的智慧交通基金撥款逾500萬港元,開展「基於視覺-語言模型開發的智能駕駛助手,以提升駕駛人員的安全和便利性」研究項目,為期兩年。 項目旨在利用視覺語言模型爲汽車駕駛艙開發智能駕駛助手,透過實時分析環境和司機的需求並提供適當建議,從而提升司機的駕駛安全和便利性。此創新方法將為提升輔助駕駛技術開拓新機遇,助力道路安全與智慧交通方案的發展邁向新里程。

2025年1月24日

資助與捐贈

20250116Sixteen PolyU projects receive support from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Fund_TC

理大十六項研究項目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支持 交叉學科研究成果獲肯定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在最新一輪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中,有16個項目獲得支持,總資助金額達港幣1,430萬港元。項目涵蓋多個與醫療科技及醫學工程相關的研究範疇,充分展現理大在醫療護理領域的交叉學科研究實力。當中的10個項目由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員領導: *按科研人員所屬學院及英文姓氏排序 領導研究人員 理大高等研究院崗位 研究項目(只有英文) 資助金額 (港幣) 工程學院 張忠偉博士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體育科技研究院及智齡研究院成員 Integrated acoustic and carbon nanotube biosensors with deep-learning algorithms for dysphagia screening: a pilot study $495,900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 鄭競業教授 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 未來食品研究院及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成員 Circulating plasmalogens and their metabolism as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pancreatic β-cell dys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 $1,499,000 任格博士 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成員 Investigation of a novel AI-empowered pulmonary perfusion imaging technique based on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functional image-guided adaptive radiotherapy of lung cancer $1,500,000 蕭傑恒教授 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員 Risk assessment and surveill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of foodborn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Hong Kong $1,499,500 黃宇樂教授 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 智齡研究副院長、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及體育科技研究院成員 Feasibility, effectiveness, and patient experience of an online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plus exercises versus online education plus exercises for older people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499,530 黃偉龍教授 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 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成員 The efficacy of a specific dance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balance and reduce the risks of falls (SDIIBRF)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892,214 辛美琪教授 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 Understanding professional help-seeking behaviors for insomnia and the associated factors in the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opulation having insomnia symptoms $499,512 雷逸華教授 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深造教育)及教授 智齡研究院成員 The effects of music-with-movement (simultaneous cognitive-motor dual-task training) on cognitive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of people with potentially reversible cognitive frail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478,766 趙妍教授 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智齡研究院成員 Supporting current home care services with a robot-mediated interactive intervention (RMII) to reduce loneliness in older adults: a feasibility and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500,000 理學院 蔡松霖教授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成員及未來食品研究院成員 Developing Juglone as a novel antivirulence agent to eliminate biofilm infections $500,000 新聞稿:https://polyu.me/4hitGDK   網上報導: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2gGlCF 點新聞 - https://polyu.me/40j0DsP  

2025年1月16日

資助與捐贈

20250109_Fourteen research projects led by PAIR members awarded_TC

十四項由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員領導的研究項目獲研資局撥款支持

香港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最近公布的2024/25年度資助項目中,理大共有18個研究項目分別獲得「協作研究金」及「研究影響基金」資助,總資助額達約港幣9,176萬元,為本地教資會資助大學之冠。 當中14個研究項目由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員領導,包括: 項目名稱 項目統籌 所屬的理大高等研究院轄下研究單位及職位 協作研究項目補助金 探究靶向藥物的耐藥機制可作為肝細胞癌新的治療策略 李建華教授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系主任及教授 (合作院校:港大) 未來食品研究院及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成員 蜻蜓之眼:用於3D視覺的光纖人工複眼 張旭明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副系主任及教授 (合作院校:港大) 量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光子技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先進製造研究院及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成員 通過有效融合經驗知識、用戶交互和機器推理實現下一代基於人工智能與延展實境的手術規劃與導航系統 秦璟教授 護理學院教授 (合作院校:中大、港大) 光子技術研究院及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 優化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矯正效果:對脊柱柔韌性、生物力學行為和預測模型的研究 葉曉雲教授 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及教授 (合作院校:中大、港大) 未來食品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光子技術研究院、體育科技研究院及未來服裝紡織科技研究中心成員 寬頻光子器件超高解析度光矢量分析技術 余長源教授 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中大) 光子技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體育科技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成員 考慮氣候變化下城市社區複合災害韌性和適應性研究 董優教授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科大、港大)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及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成員 協作研究設備補助金 用於先進材料與元件研究的多功能時空能量螺旋解析瞬態吸收顯微鏡成像系統 李明杰博士 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中大、科大、港大) 光子技術研究院成員 高靈敏動態核極化增強型固態核磁共振波譜儀 容家富教授 理學院副院長、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浸大、中大、科大、港大、教大)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及視覺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虚擬實境與擴增實境雙目頭盔的光度學及色度學特性的測試平台研發 魏敏晨教授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科大) 光子技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及視覺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 基於共格納米蜂窩結構設計具有超高強度、塑性和熱穩定的納米雙相合金 焦增寶博士 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科大) 先進製造研究院成員 用於可持續城市微氣候設計的人工智能風場模擬 尤若于博士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合作院校:港大)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及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員 研究影響基金 由廢至翼──建立本港可持續航空燃料高通量製程與低碳飛航測試評價體系研究 呂紹元博士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 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成員、未來食品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及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成員 開發3D打印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 潘智生教授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及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成員 通過最優的光學設計創造愉悅的虛擬與擴增實境的視覺體驗 魏敏晨教授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及視覺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新聞稿:https://www.polyu.edu.hk/tc/media/media-releases/2025/0109_18-polyu-research-projects-awarded-rgc-collaborative-research-fund-and-research-impact-fund/   網上報導: 星島日報 - https://polyu.me/4ae85K3(需訂閱)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gORlvs 文匯報 - https://polyu.me/425YOBM

2025年1月9日

資助與捐贈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