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8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高峰研讨会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高峰研讨会」假唯港荟举行,多位领导者及政府官员参与,就香港及大湾区的生物科技发展、挑战及未来的协同机遇分享意见。 与会者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刘志明先生、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研究院曾路院长、理大大学司库李国祥医生, 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梁锦松先生, 香港科学园董事局成员潘家铭先生,以及其他香港及大湾区制药公司的领导者。 按此浏览活动的照片。

2018年12月10日

其他

"2018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Greater Bay Area” Summit

A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Greater Bay Area” Summit was held at Hotel ICON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lead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give their insights on the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and the Greater Bay Area, the challenges and the synergized opportunities ahead. Participants include Mr. Liu Zhiming, Deputy Inspector (Education and Science), Liaison Office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n Hong Kong SAR; Dr. Zeng Lu, Director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Dr. Lawrence Li, University Treasurer of PolyU; Mr. Antony Leung Kam-chung, GBS, JP, Group Chairman & CEO of Nan Fung Group; Mr. Gavin Poon, Board Member of Hong Kong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 and many other leaders from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Hong Kong and Greater Bay Area. To view the snapshots, please click here.

2018年12月10日

其他

20181114_IMG_01

理大与华润拟建两个联合研究中心 研发微电子及精准医学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华润微电子)及华润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华润生命科学)分别达成战略性协作研究框架协议,探讨共建两个联合研究中心,以发展微电子新型器件及精准医学技术,深化长远战略性合作,以及转化有关技术和成果。 理大研究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生命科学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均表现卓越,华润微电子和华润生命科学将为理大研究人员提供资源和支持,与理大建立一个互利平台,共同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产业化。 理大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教授今天与华润微电子总经理张沈文先生、华润生命科学董事长颜建国先生在理大校园签署合作协议,见证人包括: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刘志明先生、理大校董会主席陈子政先生及华润集团首席战略官陈鹰先生。   理大校董会主席陈子政先生表示,理大一直致力进行具影响力和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我们除了基础研究,也非常重视应用研究。在本港的大学之间,理大在知识转移方面的成绩突出,连续四年领先。这有赖于我们多年来与业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是业界很好的合作伙伴。这次,理大与华润透过协作研究,定能推动产、学、研合作,转化成果,提升大众的生活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   华润集团首席战略官陈鹰先生认为,华润集团作为国家企业,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将成为集团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将科技创新作为集团一项长期性、持续性战略。华润集团立足长远培育创新的环境和基因,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完善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保障。华润集团与理工大学的合作,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计划、和集团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合作与投入,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华润集团将不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理大将与华润微电子共同研发采用纳米材料的智能可喷涂型传感器配合网络技术,用于自动实时监测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性损伤的健康监测及管理,冀将之应用于华润旗下能源公司的风力发电机组上。另外双方也将合作研发具低成本、重量轻和高灵敏度等特点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以作体检诊断之用。 华润微电子将通过不同资源支持理大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发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和模块化器件、传感器应用、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物联网和智能城市领域等合作项目,提供研发经费支持和资源,共同申报香港及国家科研项目,也利用相关渠道,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把相关技术与成果转化为产业。 理大亦会与华润生命科学共同研发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及产品和临床技术,共建联合研究平台,进行精准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罕见病等领域,理大以专家进行科研,而华润生命科学则会提供研发经费支持,以及构建渠道协助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 有关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约有28,000名学生。透过不同学院,理大致力将教育及科研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发扬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精神。理大的崭新教育模式,将专业知识、服务学习和现实社会体验结合起来。我们致力培育贡献社会的杰出人才,更挑战极限,为开拓知识,让开天辟地的构思意念孕育成长,造福世界。我们的努力正好反映大学承担重任,矢志「启迪思维‧成就未来」。 有关理大详情 : https://www.polyu.edu.hk   关于华润 ( 集团 ) 有限公司 华润的前身「联和行」于193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今天,华润集团已发展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能源服务、科技与金融5大领域。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7家一级利润中心,在香港拥有7家上市公司,在职员工逾40万人。2017年,华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410亿元港币,2018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86位。 网址 : https://en.crc.com.cn/   关于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旗下负责微电子业务投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高科技企业,亦是中国本土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微电子企业之一,为国内唯一拥有集成电路设计、掩模制造、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产业链最完整的半导体企业,拥有先进的6吋和8吋晶圆生产线,先进的封装测试生产线,是国内模拟IC、功率器件和MEMS等产品领域最大的生产制造企业,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支持能力。 网址:http://www.crmicro.com   关于华润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华润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定位是华润集团大健康板块的「创新引擎」,战略聚焦精准医学、生物技术、数字医疗三大领域。目前,华润生命科学正在北京建设华润生命科学园,积极吸引蛋白质、小核酸iRNA、溶瘤病毒、CAR-T、单抗、中医药、医疗器械、航天微生物、基因检测等领域的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打造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综合平台。同时筹建生命科学研究院,一体化推进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成果转换,组织开展行业尖端课题研究和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助力自主创新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按此浏览新闻稿。 按此浏览活动的照片。  

2018年11月14日

研究及创新

20181113_IMG_01

香港理工大学 - 阿里云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理大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云端运算平台阿里云于11月13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双方在人工智能研究上的合作,特别是推动智慧城巿和智慧医疗的发展,期望通过将研究成果首先应用在香港,然后再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城市。   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仪式在理大校园举行,由理大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教授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先生代表签署。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处长郝银星博士、理大校长唐伟章教授,以及一众业界领袖代表也出席见证。唐校长在典礼上表示对于理大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非常高兴,深信这次战略合作,有助双方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   理大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教授(左)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先生(右) 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双方在人工智能研究上的合作。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陈正豪教授致辞说: 「理大与阿里巴巴集团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参与了多个阿里巴巴的研究计划、人工智能相关的合作和活动。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权重引用影响系数的数据分析,理大在全球十大人工智能研究大学中获得全球第8位的佳绩。理大与阿里云结合双方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科研优势,定能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在科研技术上取得实效成果。」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阿里云早于2017年已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业优化、辅助医疗、环境治理、航空调度等全局能力为一体的ET大脑系列,其中城市大脑及医疗大脑亦在其领域取得巨大成功。我们深信凭借阿里云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加上理大的科研能力,我们定必可以驱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普惠的技术改善人类生活。」   双方并会探讨成立联合研究中心,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将研究成果商品化,共同造福社会发展。   在智慧城市的范畴上,双方会致力将大数据及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等技术应用于公共交通管理及城巿规划等方面。   至于智慧医疗方面,理大和阿里云希望能以人工智能开发一系列先进而高效的应用科技,以减低相关医疗费用及失误事故,并能协助诊断程序自动化,以及更精准地为病人提供个人化的医药配送。   自2016年以来,理大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紧密,展开了多个跨领域研究。理大和阿里云将透过彼此的强大网络,推动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应用于不同领域,以促进香港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造福社会。   按此浏览新闻稿。 按此浏览活动的照片。

2018年11月13日

研究及创新

20181025_IMG_01

理大与深大牵头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联同深圳大学(深大)牵头与十间院校和企业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并于10月12日在深圳进行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协同创新中心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协调发展,各方希望透过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达致联合共赢。 协同创新中心将致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创新技术发展,藉共建的平台,促成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将因应大湾区内轨道交通建设与安全运维的重大需求,借力于创新科技,如智能感应及轨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等,以提升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在安全运营与预警机制、性能维护、灾害应急抢修与快速恢复等领域的绩效。同时,参与方亦希望藉此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领域上的人才培养,以及促进区内与区外轨道交通科技发展的突破与成果转化。 理大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教授表示:「凭借『一国两制』及国际化优势,香港具备有利条件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的高等院校在科技发展、国际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平台搭建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理大一直积极参与国家科研项目,成绩斐然。多年前,理大已参与国家登月计划和高铁建设的技术合作项目,近来更与大湾区内院校紧密合作,构建了区内首个国际化生物科技和转化医学合作研究平台、成立了免疫治疗合作研究中心及参与组成粤港澳超算联盟。我们期待这次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能够进一步发挥各合作院校的优势,将创新技术应用到更多层面」。 深大校长李清泉教授表示,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成员单位包括了湾区内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预示着一个多元化的合作的基础,相信未来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果。深大杜彦良院士表示协同创新中心会结合大湾区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现代交通体系网。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备忘录由理大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教授及深大校长李清泉教授代表两间牵头院校,与其余十间院校和企业代表包括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澳门大学、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广深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签署仪式邀请了广东省教育厅邢锋副厅长、国家教育部科技司明炬副司长致辞,以及各单位领导和行业代表出席。 按此浏览新闻稿。

2018年10月25日

研究及创新

20180718_IMG_01

理大—Axis Therapeutics免疫治疗合作研究中心 研发创新癌症疗法

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 与Axis Therapeutics公司(由两家世界着名的生物制药公司─ Athenex 及香雪制药─合资成立的新公司) 携手成立免疫治疗合作研究中心,共同推进转化医学的科研发展。研究中心将就免疫疗法进行协作研究,以发展创新的癌症疗法。 「理大—Axis Therapeutics免疫治疗合作研究中心」的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於七月十八日举行,由理大副校长 (科研发展) 卫炳江教授、Athenex主席兼行政总裁刘耀南医生,以及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先生代表签署。 理大校董会主席陈子政先生在签署仪式上致辞时表示,是次合作进一步加强理大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发展的工作和贡献。理大致力推动转化医学的创新科研,将领先的研究转化应用于实际生活,造福人类。在抗癌新药研发方面,理大近年便开发及参与研发香港首三只获得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FDA) 批准研究性新药申请(IND) 的新药。 理大副校长 (科研发展) 卫炳江教授表示:「学界与产业合作硕果累累,开拓不少重要创新发明,如更有效的药物和治疗。理大将全力支持这次合作,着力于崭新技术和遗传学模型的研发,协助发展以TCR- T或CAR-T 技术为基础的癌症免疫疗法。」 Athenex 主席兼行政总裁刘耀南医生指出,预期这次合作能带来令人振奋的协同效应。「是次就癌症免疫治疗合作研究将能补足和提升我们在肿瘤治疗上的创新技术。我们期待跟理大更紧密合作,为香港及全球带来免疫治疗的新技术。」 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先生表示:「我们热切期待为全球开发一种崭新并具成效的免疫治疗技术。HATac是香雪制药的新一代TCR-T突破技术,这次我们与新合作伙伴携手,深信能研发出更有效的肿瘤疗法。理大为学术界的领导翘楚,同时在与业界协作,将生物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并达至推广至商业市场的规模,每每走在最前沿。」 按此浏览新闻稿。 按此浏览活动的照片。

2018年7月18日

研究及创新

2018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高峰论坛暨深港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和医疗器械发展机遇与路线图研讨会

「2018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高峰论坛暨深港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和医疗器械发展机遇与路线图研讨会」于2018年7月18日顺利举行。    香港理工大学一直致力带领和推动转化医学,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新药研发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发展,让学术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为进一步把握和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优势和机遇,理大联同深圳市投资推广署及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合作举办“2018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高峰论坛”,汇聚该区各持份者的专业和网络,促进更多技交流将创新技术转化至应用层面,造福全球。 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张总明、理大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教授、深圳市投资推广署副署长张非梦女士及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时卫干先生为是次研讨会致欢迎辞。 理大亦邀请了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研究院院长曾路博士及深圳市发改委覃巍主任科员作主题演讲,题目分别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路线图」和「深圳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和政策解读」。 是次研讨会亦举行了三场专题讨论,由多位不同行业的领袖就热门议题提出多项宝贵意见,讨论题目如下: 专题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产业政策和政府导向解读 主持人: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 梁锦松先生 专题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的合作机会 主持人:Polymed Therapeutics总裁 左玮博士 专题讨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生命科学和医院合作机会 主持人:理大创新及科技发展总监 刘乐庭博士 按此浏览活动的照片。

2018年7月18日

其他

2018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PolyU ITDO will join the Hong Kong Biotechnology Delegation as an exhibitor of the Hong Kong Pavilion at 2018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held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BIO is the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events for the biotech industry which attracts more than 1,100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academic institutions, biotechnology centers and related organizations which come together of intensive networking to discover new opportunities and promising partnerships. It brings together a wide spectrum of lif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areas including drug discovery, biomanufacturing, genomics, biofuels, nanotechnology and cell therapy.  Through one-on-one partnering meeting, participants can access global biotech and pharma leaders. And over 500 education sessions cover the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 industry's most relevant and timely topic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2018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please visit http://convention.bio.org/2018/.   BIO 2017 Event Summary BIO 2017 Exhibitors List PolyU Participation in BIO 2015, 2016 and 2017. If you are interested to explore this useful platform or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our office at 3400 2819 or email : nelly.lam@polyu.edu.hk.

2018年6月4日

20180513_IMG_01

理大科研成果扬威国际 连续第二年获「TechConnect全球创新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科研成就再度为港争光,在美国加州举行的「2018 TechConnect 世界创新会议暨博览会」(TechConnect World)上,获颁两项全球创新奖,是自去年理大获奖后,再次取得骄人成绩。 TechConnect World旨在促进创新科技发展及商品转化,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型的跨界别交流合作平台。 理大两项获「TechConnect全球创新奖」的项目为 (简介载于附件):- • 应用于电子及能源储存的巨介电复合材料多层电容器 — 应用物理学系副系主任郝建华教授及谢美恩女士 • 低成本、应用助催化剂系统的织物阻燃处理方法 — 纺织及服装学系副教授简志伟博士 理大创新及科技发展总监刘乐庭博士表示: 「理大团队连续两年获颁全球创新奖,确实是对我们科研人员的努力与成就的肯定。理大定必继续致力培育创新文化,从而推动发展具影响力的跨界别研究,开拓创新领域,以理大的科研成果继续贡献社会、改善世界。」 TechConnect World主办机构于提交的创新发明中,选取最优秀的15% 颁授奖项,评选主要按创新技术在特定工业领域的潜在影响。今届吸引全球约180个机构提交共500多项创新发明。大会颁发 25项全球创新奖 (Global Innovation Awards) 予非美国资助的项目,以及55项国家创新奖 (National Innovation Awards) 予美国国家资金资助的项目。得奖者不少均为世界知名的院校及顶尖科研机构,包括史丹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IBM 科研、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海军研究实验室、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等等。 理大代表团在5月13日至16日赴美国加州阿纳海姆,于第二十届TechConnect World大会上领奖,并同时于博览会上展示理大共15项科研项目成果,与来自全球各地的政府、企业界、学术科研界要员交流,并与各跨国集团、高等学府、企业用家探讨产品发展和合作机会,以期进一步推动创新科技的应用,为社会和世界带来更大裨益。 有关 TechConnect 2018详情,请阅览大会网页 按此观看活动照片 理大两项「2018 TechConnect全球创新奖」得奖项目简介 应用于电子及能源储存的巨介电复合材料多层电容器  — 理大应用物理学系副系主任郝建华教授及谢美恩女士 全球对能源储存的需求,在过去十年急剧飙升,全球不少科研团队因而相继投入创新电容器的研究,力求能研发出比传统电池充电更快、储存功率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的电容器。理大是项发明乃首次在含有金属离子掺杂巨介电材料的柔性复合电容器中,实现同时具有高介电常数(即:可储存较多能量)、极小介电损耗(即: 能量不易漏失或浪费)和高能量储存密度。 研发的巨介电系统主要采用二氧化钛,是无毒、环保的材料,而且蕴含量丰富。由于复合薄膜中的陶瓷粉填料采用常规的固相烧结法,制备过程采用的铸膜和热压工艺相对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易于大量生产复合薄膜。我们以多层复合材料研发出的介电电容器,有较高的介电常数、极低的介电损耗,而且,其最大能量密度表现显著优于纳米复合物和其他含有陶瓷颗粒填料的电容器。相比常规系统中使用的传统单一介电元件,我们的复合多层结构电容器大为优胜。此外,目前的电子电力装置每每受制于电容器的体积和性能,多层结构电容器则拥有全固体结构,容易图形化制备,相比传统的化学电池结构,具多方面优势,包括提高安全性。 低成本、应用助催化剂系统的织物阻燃处理方法 — 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副教授简志伟博士 由纤维素制造的布料,例如棉和麻布,在火焰下极容易燃烧。现时已经有以不同的阻燃剂和处理方法制造阻燃纺织材料,然而,这些阻燃剂必须混合树脂和催化剂,才能有效固定附于棉质材料上,但这样处理有可能出现减损撕裂强度和洁白度的副作用。理大是项发明应用助催化剂的作用,既能有效提升阻燃效能,并且减少阻燃处理的副作用。研发出的处理配方,乃以传统浸压-预干-烘焙处理技术,加附于棉质布料。 这技术可减少阻燃处理所需的烘焙温度和时间,而且在低烘焙温度和短烘焙时间下,仍保存棉质布料的阻燃性能,因此,相对传统技术成本大为降低。此外,这技术亦可减少棉织物经阻燃处理产生的副作用。

2018年5月13日

奖项及成就

20180328_IMG_01

理大与澳洲伙伴合作推展影响深远的区块链技术研究

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 与澳洲知名学府 ─ 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以及澳洲金融科技专家 ─ 科银资本(CollinStar Capital)合作,成立全港首个大学企业协作「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联合实验室」。是次合作研究为期三年,总经费达数百万澳元,预期可大幅提升区块链技术的运作效率、私隐保密及系统安全,以防御超级计算机 ─ 量子计算机的攻击。   区块链是加密货币的基础技术,具有革新全球金融业及其他行业的深邃潜力。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金融业 (占本地生产总值18% 及劳动人口6%) ,加上政府矢志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内金融科技枢纽,尤其乘粤港澳大湾区新近发展之势加以推展,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香港至为息息相关。再者,区块链技术亦可应用于电子交易以外的范畴,例如医疗、物流、身份管理、行政管治等等,将为社会带来整体的革新性改变。 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钟伟强博士今天 (3月26日)主持联合实验室的开幕典礼,他致辞时表示:「发展香港成为首屈一指的区块链中心有赖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通力合作。我有信心定位为亚太地区专研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顶尖机构的联合实验室,将有助推动香港在这两方面的技术发展。」   理大副校长 (科研发展) 卫炳江教授表示,理大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区块链及加密货币研究的领导者。「透过与蒙纳士大学及科银资本携手合作,我们定必继续推进区块链的生态发展。通过这次协作研究,理大矢志为商业及金融服务界缔造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率的网络空间。我们相信,今次合作的成果,会为我们日后的营商和生活方式带来深远改变。 」   区块链技术 ─ 前景与挑战 区块链技术是一个透过对等网络建立的公开和分布式分类账,电子信息于区块内记存,而区块与区块之间互相扣连,形成区块链,所有信息包括用家的身份均以加密技术保护。由于所有电子记录需由网络内的所有节点 (即计算机用家) 核证,区块内的数据如有任何不一致之处,都会被侦测出来,因此基本上不可能改动区块链内的数据。区块链这些创新特性,可令电子记录更全面、有效及不容修改,因此,在管理金融交易、身份管理、复杂物流程序管理(如追踪货物、食物、药物)等范畴,区块链技术成为一种理想的工具。 区块链技术虽然具有庞大发展前景,但亦面对重重挑战,包括泄漏私隐、不当使用、黑客攻击等。再者,量子计算机技术预期十年内可发展成熟,作实际应用,届时,面对量子计算机的攻击,区块链技术要应付的冲击势将如几何级数跳升。 理大的研究团队由电子计算学系助理教授区文浩博士带领,团队将致力研究提升区块链技术的效率,同时集中研究区块链两大关键课题 ─ 私隐和安全。   面对后量子计算时代,提升安全及私隐保护 区文浩博士表示,团队将提升相关技术,包括「可连接环签名」(Linkable Ring Signatures)系统和「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系统,让网上交易验证效率更高,而同时不会泄漏私隐数据,如用户身份、交易额、户口结余等。团队亦会研发可于目前一般计算机运作、而足以防御量子计算机攻击的保护系统。 为防止加密货币的不当使用,如洗黑钱、勒索等,区块链技术可引入问责措施,如限制支出或转账额度、在法庭指令下披露户口身份、冻结涉及可疑交易的户口等。研究团队会研发在兼顾私隐保障及交易真确性下、供引入这类措施的系统。然而,问责与私隐保障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则属各相关持分者需协商同意的事宜。这些措施亦适用于加密货币以外的其他区块链运作或交易。   按此观看活动照片

2018年3月28日

研究及创新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