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50806_GSCS  ICUI 2025_Photo 1

理大举办「全球智慧城市峰会暨第四届国际城市信息学大会」 发布2025年智慧城市指数

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SCRI)及国际城市信息学会(ISUI)联合举办的「全球智慧城市峰会暨第四届国际城市信息学大会」,日前(8月6日)正式启动。 为期三天的会议邀得逾240位知名学者及资深业界人士分享他们对城市信息学和智慧城市的真知灼见和研究创新,预计将有逾600位来自世界各地学者和不同界别人士出席。活动邀得国际知名科学家作主题演讲,并设政府和产业论坛、技术创新展览,以促进「官产学研」在智能城市领域的合作。 会上,SCRI及ISUI更联合发布由理大潘乐陶慈善基金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讲座教授、国际城市信息学会主席史文中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2025年「智慧城市指数」。该指数采用以人为本的评估框架,包含市民、环境、社会景观、经济、基础设施和治理六大维度与97个指标,聚焦智慧城市建设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以协助全球城市评估现状,让世界各地政府制定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智慧城市指数」适用于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如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及新兴工业经济体),且完全使用公开数据,以实现更有效的城市决策。 2025年「智慧城市指数」对全球73个城市进行评估,排名前十为斯德哥尔摩、华盛顿、巴塞隆拿、伦敦、东京、苏黎世、纽约、香港、哥本哈根及奥斯陆。香港于全球排名第八,亚洲居次席,排名高于区内主要竞争城市如新加坡,以及多个欧美国家的主要城市,其中在环境、经济、治理三个维度表现尤其出色。 新闻稿:https://polyu.hk/owffo 国际会议详情:https://www.isocui.org/icui2025 「智慧城市指数」排名结果:https://www.isocui.org/smart_city_index

2025年8月6日

宣传

20250804PolyU research reveals neurocognitive correlates of testosterone 2000 x 1050 pxSC

理大研究揭示睾酮影响男性大脑神经认知 高睾酮或导致自私倾向及有助提升状态自尊

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精神健康研究院成员吴寅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展开一系列跨学科研究,探讨在年轻男性身上,睾酮与大脑神经认知功能的关联,以及其对社会行为带来的影响,为睾酮疗法在改善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临床治疗及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项研究聚焦于社会经济行为,团队结合药物介入和功能性磁力共振(fMRI),研究睾酮如何影响慷慨行为,以及当中的潜在神经机制。研究发现,接受外用睾酮的男性,特别在面对关系愈疏远的对象时,慷慨程度明显比正常男性下降更多。fMRI结果则指出,当睾酮处于较高水平时,颞顶交界处的神经活动会减少。颞顶交界处位于大脑上部区域,涉及社会认知功能;团队分析指出,睾酮可能会从神经层面上抑制颞顶交界处的活动,降低对他人福祉的关注,这显示睾酮水平上升或与经济决策中的自私倾向及同理心降低有关。 团队的另一项研究围绕状态自尊,即个体对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实时感知,与睾酮水平的密切关联。研究结果显示,提升睾酮水平能够帮助促进状态自尊的更新,有效缓解与焦虑、忧郁、饮食失调、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等相关的异常行为问题。研究指出,单次剂量的睾酮对状态自尊有正面影响,尤其当患者置身积极的社会环境中,其效果会更为显著。因此,团队提出未来可以考虑结合单剂量睾酮,以及透过正面社会回馈提升状态自尊的介入策略,作为治疗相关异常行为和临床症状的潜在临床前治疗。 两项研究已分别刊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以及《生物精神病学:认知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吴教授亦凭其卓越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新闻稿:https://polyu.hk/jPMAD   网上报导: 无线电视 – https://polyu.me/4m2LXYa(00:49 - 01:22) 商业电台 – https://polyu.me/4lcj8Y7(2025-08-05 第三节;16:44 - 19:09;需订阅)  

2025年8月4日

研究成果

Recap20250801 SCRI DL by Prof Michael GOODCHILD2000 x 1050 pxSC

人工智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地理信息科学先驱Michael GOODCHILD教授剖析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

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渗透城市规划、环境管理、灾害应变和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利用空间运算支持各行各业的决策。然而,空间及/或时间信息的数据中的误差、不精确性和复杂性可以影响空间数据和分析的质量和可靠性。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系荣休杰出教授Michael GOODCHILD教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在地理空间(GIS)领域的应用越趋普遍,这不确定性问题或许会变得更为棘手。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Goodchild教授以「地理空间未来」为题,主讲第42场PAIR杰出讲座。本次讲座吸引76名现场参加者和15,310名在线观众,回顾了GIS在演进中的关键发展和传统惯例,并揭示了该领域的新方向和未来前景。讲座中,Goodchild教授简单介绍了GIS的发展历史,并探讨了测量、命名规格、电子计算、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定位测量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如何推进GIS发展。 Goodchild教授指出,随着当今时代大数据爆炸式增长,以及机器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普及,GIS将面临诸多新技术难题,当中包括地理偏差、机器学习的透明度、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的不确定性等,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适用性带来了挑战。讲座中,他强调GIS的方向和前景取决于计算机运算在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具更高分辨率的数据,以及更佳的模型、机器学习和3D图像真实感。为了带出电子计算突破对GIS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几个数字孪生模型范例,这些模型能够将火山、沿海地区和城市环境等实体景观以数字方式呈现。在讲座结束前,Goodchild教授再三强调了GIS领域的道德问题:「虽然软件开发人员正大力推动社会使用通用GIS软件,但大众也应肩负责任,妥善使用软件,令科技应用不偏离原意。」 Goodchild教授为理大高等研究院高级院士、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按此重温

2025年8月1日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WFCC 2025_6

2025世界燃料电池大会圆满举行

由香港理工大学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国际绿色能源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 世界燃料电池大会」于 2025 年 7 月 9 日至 12 日在理大校园成功举行。 大会由理大建设及环境学院副院长(研究)、智慧能源研究院管理委员会委员倪萌教授担任主席,汇聚了来自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 多位讲者和与会者就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大会详情:https://www.iahe-fcd.org/wfcc2025 网上报导: 今日头条 – https://polyu.me/4lPZTov

2025年7月29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讲座

20250725PolyU scholars honoured as RGC Senior Research Fellows 2000 x 1050 pxSC

理大学者凭卓越科研成果 获颁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及研究学者

理大高等研究院三名学者分别于2025/26 年度研究资助局(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及「研究学者计划」中得奖,以表彰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和先进材料等关键领域的杰出科研成果。 两位学者获颁「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名衔,他们分别为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教授、智龄研究院及体育科技研究院成员孙雷教授,以及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主任兼计算智能讲座教授、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员陈家进教授。 孙教授带领的「开发非人灵长类动物适用的声遗传学」项目,旨在开发一种针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新型声遗传学方法,并评估其在细胞特异性、空间精确性和穿透能力的表现。陈教授带领的「面向医学图像分析的自适应预训练视觉─语言基础模型」项目,旨在开发一套综合性的智能可解释系统,能提供个人化、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并具备视觉问答、放射学报告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诊断等关键功能。 理大应用物理学系教授、先进制造研究院成员赵炯教授则获颁「研资局研究学者」名衔。他带领的「从滑动电子学到扭转电子学:一个无耗散铁电性的扭曲结构平台」项目,专注于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及二维材料研发。团队通过将尖端技术与材料合成、器件制作及理论模型相结合,促进材料质量的提升,推动其在实际器件的应用。 新闻稿:https://polyu.me/4f3UJCC   网上报导: 点新闻 – https://polyu.me/419eoeA 香港新闻社 – https://polyu.me/46VZ2hh

2025年7月25日

荣誉及成就

20250723_PAIR featured on THE Campus_SC

理大高等研究院刊文《THE Campus》 分享短期课程设计见解

提升大众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认识对推动科技创新至关重要,为人类健康和福祉等诸多社会挑战带来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到底理大如何透过科普教育让大众认识交叉学科研究? 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平台《THE Campus》分享独特见解,阐述高等研究院在设计「PAIR高级进修课程」中的特别考虑及策略。该课程为高等研究院新推出的教育项目,旨在透过短期课程,让大众了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 全文阅读: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campus/make-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accessible-everyone(只供英文) 课程报读及详情:https://www.polyu.edu.hk/pair/education/(只供英文)

2025年7月23日

宣传

20250717_PolyU launches advanced education programme_SC

理大推出高级进修课程 开设短期课程助大众紧贴科技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致力推动跨学科研究,为社会的迫切问题提供解决方案。2022年,大学成立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以促进交叉学科研究,转移知识和科技,激发交叉学科创新,及与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合作。 为鼓励大众更深入了解交叉学科协作及其对推动社会正面改变的重要性,理大高等研究院开办全新「高级进修课程」,以传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及高阶科学技术知识。 首期课程将于今年秋季开课,内容聚焦「健康与智慧生活」。课程为期十三周,由理大相关学科的专家设计,涵盖六个应用科学领域,包括:食品与营养、运动、智慧乐龄、精神健康、视觉健康和中医药。透过课程,学员将了解现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整体概况、理大为应对这些问题而开发的创新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难题。 课程无需学员具备相关知识背景,尤其适合有兴趣拓展跨领域科学知识及紧贴最新科技发展的人士。课程采用双轨教学,学员可选择参与面授或网上课堂,为有意报读的本地及海外人士提供灵活的学习选项。符合课堂出席率的学员可申请修读证明书。 为鼓励大众积极参与科普学习,首期课程现免费开放予合资格的公众人士报读。课程自推出以来反应热烈。面授课堂经已满额,网上课堂仍有少量余额,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课程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如欲报名或查询详情,请浏览课程网页: https://www.polyu.edu.hk/pair/education/。

2025年7月17日

宣传

Photo1

理大与大豆天地公司共建创新大豆研究与功能食品开发联合实验室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大豆天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豆天地公司)宣布共同成立「理大─大豆天地农业科技创新大豆研究与功能食品开发联合实验室」(实验室),致力推动大豆功能性食品研究及可持续农业技术转化。 联合实验室捐赠典礼于7月10日在理大校园举行,由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大豆天地公司主席丁午寿先生交换纪念品。其他出席嘉宾包括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女士、一众理大领导层和学者、大豆天地公司领导层、股东及业界友好。 实验室将透过跨学科合作,进行创新大豆研究和食品开发,协助业界开发新型大豆功能性食品,并推动健康饮食和可持续生活的文化。理大及大豆天地公司期望携手推进国家的农业和食品科技,把科研成果推广至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打造更健康、更绿色的未来。 新闻稿:https://polyu.me/4nRsonb 网上报导: Mirage News – https://polyu.me/3UhF3C8(只供英文) 香港商报网 – https://polyu.me/4nWDgAk 识港 – https://polyu.me/4542ULQ

2025年7月17日

资助与捐赠

Photo 1

理大研发创新二维材料强韧兼备技术 推动电子及光子领域应用

工程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往往不可兼得,这种情况令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备受考验。为此,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团队开发了一项创新方法,只须扭转二维材料的双层结构,便可在不影响材料固有强度下增加韧性。 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是具有独特电子、光学及机械性能的二维材料。二维材料具高强度但易碎的特性,而断裂通常是不可逆转的。如何同时提高材料的强度及韧性是工程界的一大挑战。 为了突破这些限制,理大应用物理学系教授、先进制造研究院成员赵炯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发了一项创新方法,利用材料的连续断裂扭曲双层结构,开创性地透过扭转工程,令二维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兼得。团队聚焦研究TMD,如二硫化钼(MoS₂)及二硫化钨(WS₂)等,结果发现扭转二维材料双层结构的崭新断裂机制。成果已获纳米压痕及理论分析的验证。 透过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团队发现二维材料的扭曲双层结构中,当裂缝扩展时,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晶格错配,会形成互锁的裂纹路径。初次断裂后,两层的裂纹边缘会自动组合,形成稳定的晶界结构。这种独特的「裂纹自愈合」机制可保护后续的断裂免受应力集中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抑制裂纹进一步扩展。与传统断裂情况相比,这一过程会消耗额外的能量,但可透过调整材料的扭曲结构和角度,达到不同的韧性增强程度。 此项发现有利设计出强韧兼备的新型二维材料,未来更有望广泛应用于光子和电子器件上。研究结果已于国际期刊《自然材料》刊登。 新闻稿:https://polyu.me/4nPv6ta 网上报导: Mirage News – https://polyu.me/4kBNFhX(只供英文) 点新闻 – https://polyu.me/4lYAysf

2025年7月16日

研究成果

20250707 Prof Sylvia Chen received the JESSICA Most Successful Women Award2000 x 1050pxSC

陈晓华教授荣获《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奖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仁爱堂欧雪明儿童发展中心总监及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创办人陈晓华教授荣获《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奖2025」。 《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奖」于2001年设立,旨在表彰在香港、大中华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对其行业、小区及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女性领袖。 陈教授是香港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学家、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心理学家,获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人文学院院士、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会士、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会士、英国高等教育学院(现为Advance HE)高级会士。她曾任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会长,现担任《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文化与心理学系列主编,并荣获多项学术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会杰出国际心理学家奖、香港研究资助局人文学及社会科学杰出学者奖。 了解更多陈教授的跨文化学术之旅:https://www.jessicahk.com/people/most-successful-women/prof-sylvia-xiaohua-chen

2025年7月7日

荣誉及成就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