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再度荣获国际零知识密码学ZPRIZE大奖2023 展现区块链的创新研究成果

2024年5月23日

成就 电子计算学系

理大电子计算学系教授区文浩教授(左一)、助理教授(研究)陆星晔博士(右一)与团队成员博士生刘梦玲(右二)、衡阳(左二)钻研零知识证明技术取得突破并获颁ZPRIZE大奖。

区文浩教授去年凭零知识算法于「2023 年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金融科技领域获得嘉许,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数码货币专家小组创始成员,推动香港代币化市场发展。

陆星晔博士指,很荣幸研究成果受国际认可,亦希藉此为推动区块链和Web3相关领域的发展出一分力。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电子计算学系教授区文浩教授与助理教授(研究)陆星晔博士的研究团队,凭借在零知识证明(ZKP)的前沿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连续第二年于国际ZPRIZE竞赛夺奖,研究方案对区块链及Web3产业极具参考价值,并能提高大众对零知识加密技术突破性潜力的认识和实际应用。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很高兴理大学者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和革新Web3领域再度获得国际认可,这个奖项再次展示我们科研团队在零知识密码学领域的优秀技术和创新能力,令相关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落地大大加速。」

ZPRIZE是由区块链业界于2022年牵头的年度竞赛,旨在促进零知识密码学的使用和发展,透过将参赛获奖作品开源的方式使零知识证明的研究惠及大众。零知识证明允许「证明者」说服任何人计算的有效性而不泄漏任何信息,因此称为零知识。

理大团队今年在「高通量签名验证」(High Throughput Signature Verification)公开组别脱颖而出,并获得25万美元的奖金。团队需使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对ECDSA数字签名的验证做出证明,并将证明生成时间尽可能缩短到最小。ECDSA是区块链领域最常用的数字签名算法之一,是一种使用于网络上证明讯息真确性以及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区块链网络上的交易真确性的技术。在零知识证明系统中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计算验证这些数字签名的重要性,是为了提供更佳的使用者体验,同时也支持许多现实应用场景。

理大团队提出的新方案,能够在10分钟内在一台普通手提电脑上为50个1KB信息的数字签名生成零知识证明,为未来零知识证明在ECDSA验证上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于5MB信息数字签名的证明生成,原始的零知识证明需要大于5,000万(2^25~2^26)个约束来生成证明,而新方案则只需最多620万 (2^22~2^23)个约束就能生成证明,复杂度最少缩减至原来的八分之一。

理大是香港区块链技术教育课程和研究的先驱,大学于2022年开设全港首个区块链科技理学硕士学位课程,又先后开办了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博士课程,以及与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学士学位课程;同年亦成立了全港首间区块链科技研究中心,全方位研究区块链技术,并于美国信息平台CoinDesk发布的「2022年区块链最佳大学」排名位列榜首。

 

***完***

 

详情查询

黄炜殷女士

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