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辉博士1981年毕业於理大前身的香港理工学院,在过去近四十年多次向母校捐赠,亦从未间断地投入母校事务。2001年,林博士获选为理大杰出校友,并於2000年和2004年分别获颁授大学院士及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2019年1月1日,林博士出任理大校董会主席一职,满腔大计,带领母校再攀高峰之余,也推动理大积极参与和贡献国家的发展。

 

1. 你和理大结缘近四十载,对母校有强烈的归属感,一直积极回馈母校。你认为大学应如何鼓励同学和校友会以你为榜样?

 

做人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理工的几年学习生涯为我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一直心存感激,所以不断争取机会回馈母校。

 

回望过去三十多年,我在不同的岗位服务理大,个人其实有很多的得著,而透过资助成立首个时装及纺织品设计全日制硕士课程,亦成就了自己推动设计、时装和纺织业的愿景。我希望同学和校友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资源或者经验,要积极参与母校的工作,无论对个人的成长或者事业的发展都会有所帮助,而且大家都一定乐见自己的母校在大家协力同心之下做得愈来愈好。

 

2. 作为校董会主席,可否分享你对大学的期望?你认为大学最迫切需要处理的事项是甚么?

 

我作为校董会主席,首先要履行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为理大设定的角色和责任,即如大学愿景所说的: 「矢志成为一所在开拓及转移知识、提供优质全人教育方面均领先的大学,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贡献。」我期望大学所有持分者可以一起努力去落实愿景。

 

但如果要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进一步贡献,大学必须了解本身的强项弱项,懂得善用机遇。国家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理大就应该抓紧机遇,参与大湾区的发展。下一步就是要在大湾区设立分校,我希望寻找到合适的土地来兴建理大分校,初步选址包括广州、东莞、深圳和佛山等。教育方面,可以将理大的优秀学科推展至大湾区,协助国家培育人才,而香港的学生亦可以有更多机会透过实习或服务学习去认识大湾区。科研方面,分校可以有充足的用地增建科研设施,对提升科研水准甚有帮助。

 

3. 你同时也是香港体育学院(体院)董事局主席,这双重角色能如何惠及两所院校?

 

我希望能够透过加强体院和理大的合作,使两所院校的成就可以更上层楼,例如善用理大复康治疗方面的科研和物料方面的科技,可以进一步提升香港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我期希望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以看到这两所院校的合作成果。此外,我亦希望理大可以录取更多香港精英运动员,令他们在体育与学业得以双线发展。

 

4. 国家甚至香港特区政府现时正致力於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发展,这对理大所扮演的角色会否有所改变?

 

特首林郑月娥曾说:在过去四十年,香港既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贡献者」,也是「受惠者」。对於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发展,理大一样是「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和「受惠者」。

 

我们将会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但一样是培育人才,一样是推动科研创新和知识转移。我们亲身「见证」国家和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发展;「参与」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一带一路跨专业发展计划」等等,对培育人才、推动科研创新方面「贡献」良多,当然,理大亦「受惠」於国家和特区政府推动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发展的政策,例如得到国家的鼎力支持,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提升我们在环境污染方面的科研水平。

 

5. 你对校内师生有何寄语?

 

员生都是大学重要的持分者。校方会致力为教职员提供一个舒适稳定的工作环境,希望他们可以全情投入工作,一起推动我们为未来制定的策略发展计划,积极回应社会需要。

 

我对学生、社会对学生都有很高的期望,我会尽力促使校方为学生提供更多让他们发挥潜能的机会,并且给予他们各方面的支援,希望他们成材成器。但同学也必须自重自爱,珍惜机会,并且明白自己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