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演辞
校董会主席、各位嘉宾、各位应届毕业同学、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与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并庆祝香港理工大学第31届毕业典礼这一承载荣耀与希望的重要时刻。
我谨代表香港理工大学,向两位获颁荣誉博士学位的杰出人士致以衷心祝贺。他们分别是诺贝尔奖得主、理大杰出名誉教授巴里・马歇尔教授(Professor Barry James Marshall),以及强脑科技创始人兼行政总裁韩璧丞先生。他们的非凡成就以及矢志为人类谋福祉的精神,正是理大所秉持的卓越、创新与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写照。
今天,我们还向258位毕业生颁授哲学博士学位,衷心祝贺各位同学!这一里程碑,是你们多年凭借毅力、热情与智慧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你们锻炼了韧性、批判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宝贵素质将有助你们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为世界作出有意义的贡献。值此毕业之际,请铭记并感谢一路支持与鼓励你们的家人、老师、同学与朋友,他们的悉心指导与真诚鼓励,是你们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你们开启人生新旅程的时刻,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关键时刻——人工智能与新兴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我鼓励大家以好奇心拥抱科技革新,以责任感善用创新成果,以创意开拓未来可能。善用人工智能与创新科技,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工作效率及扩大工作影响力,从而为创造更智能、更繁荣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理大致力于装备学生迎接人工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方面,我们一直走在最前沿。早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 ChatGPT 或 Deepseek 广受关注之前,我们已于2022年9月将人工智能列为本科生必修课程。我们很可能是全球第一所要求每位本科生都必修人工智能课程的大学。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我们还实施了一系列其他举措,包括:今年1月成立「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和专业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随后于4月设立「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PAAI),推动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应用。
展望未来,我们将善用人工智能改革理大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受益。例如,从下学年起将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一门关于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学习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必修课程,并推出「教育4.0」倡议,致力于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中融合智能科技,推动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科技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
然而,真正造福世界不仅在于掌握科技,更在于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这正是理大「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校训的精髓。理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创业培训与知识转移,协助理大社群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方案。
自2022/23学年起,理大在本科课程中加入了必修的「创新及创业」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思维;理大初创生态圈「PolyVentures」支持创业者将愿景转化为实际成果。多年来,理大孕育了约600家活跃初创企业,其中包括3家独角兽企业、2家上市公司,并培训了逾7,600名创业者。
为进一步推动知识转移,理大已在内地重要城市设立了12所技术创新研究院,其中部分已全面运作,将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回应各地产业与社会需求,助力理大融入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贡献国家科技发展。
在造福社会方面,两位荣誉博士学位得主同样给我们带来极大启发。马歇尔教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开创性研究,革新了全球对胃病的认识与治疗,造福无数民众。这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让他与罗宾・沃伦教授于2005年共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医学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马歇尔教授持续站在医学研究前沿,致力于解决人类健康难题。
韩璧丞先生凭借远见与创业精神,带领强脑科技成为中国首家专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独角兽企业。强脑科技成功研发全球首款量产智能仿生手,为身体残障人士开启人机合一的新可能。此外,强脑科技也在推进协助神经疾病康复的创新方案。
我期望他们以科技造福社会的宝贵经历,能鼓励各位同学勇于突破、实现人生抱负。新兴科技正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蓬勃发展,香港也在积极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与此同时,国家在迈向全球科技强国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创新之路充满了机遇。凭借在理大奠定的坚实学术基础与综合素质,你们必能牢牢把握机遇,创造属于自己的璀璨未来。
最后,我再次向所有毕业生致以最衷心的祝贺。无论各位日后身在何处,请永远记得:你们是理大大家庭永远的重要成员。我们满心期待着,见证你们为世界带来的每一份积极影响。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