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演辭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能與大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並慶祝香港理工大學第 31 屆畢業典禮這一承載榮耀與希望的重要時刻。
我謹代表香港理工大學,向兩位獲頒榮譽博士學位的傑出人士致以衷心祝賀。他們分別是諾貝爾獎得主、理大傑出名譽教授巴里・馬歇爾教授(Professor Barry James Marshall),以及強腦科技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韓璧丞先生。他們的非凡成就以及矢志為人類謀福祉的精神,正是理大所秉持的卓越、創新與服務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的寫照。
今天,我們亦向 258 位畢業生頒授哲學博士學位,衷心恭賀各位同學!這一里程碑,是你們多年來憑藉毅力、熱情與智慧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中,你們鍛煉了韌性、批判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寶貴素質將有助你們在專業領域深耕不輟,為世界作出有意義的貢獻。值此畢業之際,請銘記並感謝一路支持與鼓勵你們的家人、老師、同學與朋友,他們的悉心指引與真誠鼓勵,是你們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你們開啟人生新旅程的時刻,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關鍵時刻 —人工智慧與新興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方式。我鼓勵大家以好奇心擁抱科技革新,以責任感善用創新成果,以創意開拓未來可能。善用人工智慧與創新科技,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工作效率及擴大工作影響力,從而為創造更智能、更繁榮的未來作出更大的貢獻。
理大致力裝備學生迎接人工智能時代,在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方面,我們一直走在最前線。早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 ChatGPT 或 Deepseek 廣受關注之前,我們已於 2022 年 9 月將人工智能列為本科生必修科目。我們很可能是全球第一所要求每一位本科生都必修人工智能科目的大學。
為了進一步鞏固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我們還實施了一系列其他舉措,包括:今年 1 月成立「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以應對人工智能時代對人才和專業知識日益增長的需求;其後於 4 月設立「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PAAI),推動人工智能前沿研究與應用。
展望未來,我們將善用人工智能改革理大的教學工作,讓學生受惠。例如,下學年起將為一年級本科生開設一門關於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學習語言和交流能力的必修科目,並推出「教育 4.0」倡議,致力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中融合智能科技,推動創新,促進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的廣泛應用,讓學生為未來作好準備。
然而,真正造福世界不僅在於掌握科技,更在於以專業技能服務社會,這正是理大「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校訓的精髓。理大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推動創業培訓與知識轉移,協助理大社群把創意轉化為實際方案。
自 2022/23 學年起,理大在本科課程中加入了必修的「創新及創業」元素,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創業思維;理大初創生態圈「PolyVentures」支持創業者將願景轉化為實際成果。多年來,理大孕育了約 600 家活躍初創企業,當中包括 3 家獨角獸企業、2 家上市公司,並培訓了逾 7,600 名創業者。
為進一步推動知識轉移,理大已在內地重要城市設立了12 所技術創新研究院,其中部分已全面運作,將具影響力的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回應各地產業與社會需求,助力理大融入國家創新生態系統,貢獻國家科技發展。
在造福社會方面,兩位榮譽博士學位得主同樣給我們帶來極大啟發。馬歇爾教授對幽門螺旋桿菌的開創性研究,革新了全球對胃病的認識與治療,造福無數民眾。這項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讓他與羅賓・沃倫教授於 2005 年共同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作為醫學領域的世界著名科學家,馬歇爾教授持續站在醫學研究前沿,致力解決人類健康難題。
韓璧丞先生憑藉遠見與創業精神,帶領強腦科技成為中國首家專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獨角獸企業。強腦科技成功研發全球首款量產智能仿生手,為身體殘障人士開啟人機合一的新可能。另外,強腦科技也在推進協助神經疾病復康的創新方案。
我期望他們以科技造福社會的寶貴經歷,能鼓勵各位同學勇於突破、實現人生抱負。新興科技正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蓬勃發展,香港也在積極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此同時,國家在邁向全球科技強國的道路上穩步前進。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中,創新之路充滿了機遇。憑藉在理大奠定的堅實學術基礎與綜合素質,你們必能牢牢把握機遇,創造屬於自己的璀璨未來。
最後,我再次向所有畢業生致以最衷心的祝賀。無論各位日後身在何處,請永遠記得:你們是理大大家庭永遠的重要成員。我們滿心期待着,見證你們為世界帶來的每一份積極影響。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