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Dr Georg Kranz_Papers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於著名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 (只有英文版本)

Two studies conducted by Dr Georg KRANZ, Member of the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re (MHRC)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researchers from Hong Kong, Shanghai and Austria, have recently been published in prominent journals. The research findings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as a treatment, as well as a diagnostic/prognostic tool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e study titled “Instantaneous Effects of Prefront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Brain Oxygen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investigates how prefront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immediately influences neuronal excitability based on oxygenation changes measur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or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 The study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e top-journal Neuroimage. Another research titled “Sex differences in brain excitability revealed by concurrent iTBS/fNIRS”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real-time neural response to 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 (iTBS), a patterned form of repetitive TMS, differ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which mechanisms may mediate these differences. The study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e top-journal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Most recently, a study by Dr Kranz and his team, “Neurophysiological and neuroimaging marker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stimulation treatment respons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edictive modeling studies”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top-journal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To read the published papers, please refer to: Review article on instantaneous TMS effect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3811924001137?via%3Dihub Study on sex differenc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6201824001369?via%3Dihub Meta-analysis on predictive modeling: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9763424001647?via%3Dihub

2024年5月14日

研究

Dr Dalinda Isabel SANCHEZ VIDANA_v1

Dalinda Isabel SANCHEZ VIDAÑA 博士接受《南華早報》訪問 分享正念飲食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Dalinda Isabel SANCHEZ VIDAÑA博士,近日接受《南華早報》訪問,分享正面飲食。 Sanchez Vidaña博士說:「正念飲食須定期練習才能起作用。這正如刷牙一樣,我們兒時也許抗拒刷牙,但我們往後卻看到其好處。」她目前正為曾受飲食失調困擾的大學生提供「正念飲食覺知訓練」。該訓練旨在提升參加者對個人身體狀況的覺察,以及加深認識誘發過度飲食的情緒因素。 網上報導: 南華早報 - https://polyu.me/4b60b4M(只供英文)

2024年4月25日

媒體報導

MHRC studies lateral frontopolar cortex of  human brains to understand human decisionmaking 2000 x 1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大腦外側額極皮質 助了解人類決策行為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及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周嘉鴻博士及其團隊,發現人腦獨有的外側額極皮質 (FPl) 的功能,為了解人類為何能夠產生高度複雜的行為,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有關研究已發表於《Cell Reports》期刊。 團隊利用大腦成像和人工智能技術發現,FPl在決策過程中能消化複雜資訊。FPl透過平行處理機制,將高維選擇資訊分解為更簡單的形式,並把這些簡化了的訊息傳遞到另一個區域,即後扣帶皮層,從而指導決策。 團隊更獲得研究資助局協作研究金資助,進行為期三年的後續研究。研究旨在探究FPl 中表示的特定訊息,開發人工神經網路來對 FPl 進行逆向工程,並開發有效的腦刺激方法來調控 FPl。研究將由來自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員合作進行,並利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以及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的尖端設施。  

2024年3月21日

研究

MHRC Member introduces musicwithmovement system for elderly in RTHK TV programme 2000 x 1050 pxEN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於港台電視節目介紹長者智能音樂律動互動程式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及護理學院副教授張詩琪博士,於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凝聚香港》中,介紹其團隊研發的「智能音樂律動互動程式」。該發明透過結合經典音樂、擴增實境(AR)遊戲和動作感應偵測技術,集成「一站式智能音樂律動互動程式」,透過互動音樂律動干預,改善認知障礙症長者的認知和社交能力。 該項發明獲頒「202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創新獎(無障礙與老齡科技)」。理大是香港唯一獲此殊榮的院校。 網上重溫:https://polyu.me/4cdiDtt (9:13–14:36)  

2024年3月20日

媒體報導

Change of Directorship_March 2024_revised

陳曉華教授獲委任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暫任主任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欣然宣布,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暨社會及文化心理學講座教授陳曉華教授,獲委任本中心暫任主任,由本年3月14日起生效。與此同時,陳教授將暫停本中心副主任職務。 中心在此由衷感謝康復治療科學系講座教授、本中心前任暫任主任曾永康教授過往的貢獻,並熱烈歡迎陳教授引領中心邁向新高度。

2024年3月19日

MHRC Retreat 2000px x 1050 px

2024年精神健康研究中心退修會圓滿舉行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於 2024 年 3 月 13 日在九龍富豪酒店成功舉辦本年度退修會。是次活動為中心成員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台,讓他們就精神健康研究、交叉學科合作及未來方向,交流看法。活動共有三十 多名來自理大不同學院及學系的中心成員參與,更邀得其他本地及海外大學的學者參加,分享其個別研究領域的洞見和研究成果。 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致歡迎辭,為退修會揭開序幕。時任中心暫任主任曾永康教授分享了中心發展動向,並強調了交叉學科合作對精神健康研究的重要性。 隨後為特邀嘉賓分享環節,講者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精神科教授陳友凱教授、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教授李大拔教授、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總監及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接下來為小組討論,一眾中心成員與講者及同儕交流,成果豐碩。  

2024年3月14日

Prof Hector TSANG featured on TVB programme Pearl Magazine2000 x 1050EN

曾永康教授接受無線電視節目《明珠雜誌》訪問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暫任主任兼康復治療科學系講座教授曾永康教授接受無線電視節目《明珠雜誌》訪問,就本港照顧者的支援需要,以及政府和業界在支援本港照顧者方面所擔當的角色,分享個人看法。 他提到,香港為照顧者提供支援的服務有限且分散;現時的服務基本上以中心為基礎,及須提前預約,頗欠缺彈性。他建議政府可參考外國做法,就提供和協調照顧者支援服務,定立明確的法律或法案。 節目亦提及曾教授牽頭的相關研究。該研究指出,暫託服務是對於照顧者最有價值的資源之一。研究亦顯示,2019–20年期間為長者提供的指定日間暫託服務的使用率僅約45%,帶出了現有照顧者支援制度仍有待改善。 網上報導: 無線電視 - https://polyu.me/3wsZVxy (4:47 – 5:59)(附中文字幕) 無線電視 - https://polyu.me/3TadAma(21:41 – 23:08)(附中文字幕)  

2024年3月11日

媒體報導

Dr Dalinda Isabel Sanchez Vidana 2000 x 1050 px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於西澳大學主講健康講座 講授正念飲食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Dalinda Isabel SANCHEZ VIDANA博士,獲西澳大利亞大學邀請,於2024年2月27日至28日主講「慢嚥咀嚼:認識正念飲食和抑制食慾方法」互動式健康講座。講座包括有助培養健康正念飲食習慣的覺察練習,讓參與者透過親身體驗,認識正念對飲食及體重管理的好處。

2024年3月6日

學者動向

Prof Sylvia Chen_HKAH_edited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曉華教授榮膺香港人文學院院士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仁愛堂歐雪明兒童發展中心總監陳曉華教授,獲香港人文學院選為院士。 此殊榮足證陳教授的卓越學術成就及其對本港人文社會科學的重大貢獻。 陳教授的研究專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跨文化心理學、以及與精神健康相關的社會文化心理學。她致力研究雙語和雙文化的社會影響,以及文化情境下雙語和雙文化者的心理機制。其研究探討全球化對雙文化者因文化適應,所經歷的心態、價值觀、信念和身分認同的變化影響。 香港人文學院(Hong Kong Academy of the Humanities)於2011年成立,旨在表揚卓越學術成就及推動本港人文學科發展。該院院士均為獲同儕公認為具有最高學術成就的學者或傑出的藝術從業者,並因其對人文學科的終身貢獻獲表彰。  

2024年3月1日

榮譽及成就

Dr Chun Liang HSU_version 3

許鈞量博士榮獲郭氏集團老齡化及神經影像學青年學者席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及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許鈞量博士獲委任郭氏集團老齡化及神經影像學青年學者席,這是對許博士具前瞻性研究的重要肯定。許博士是本學系第一位獲得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勵學青年學者冠名計劃」殊榮的學者,標誌著許博士事業上的一個里程碑。 許博士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修讀康復治療科學並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期間他培養了對老齡化、認知功能和活動能力各方面的濃厚興趣和專業知識。其後,許博士得到加拿大衛生研究院(CIHR)的研究獎學金,在享負盛名的哈佛醫學院Hinda and Arthur Marcus老齡化研究所接受博士後培訓,繼續鑽研相關領域錯綜複雜的關係。 許博士的研究利用先進的神經影像技術,為老年臨床人群功能障礙的潛在神經基礎提供了重要的知識。他的開創性研究揭示了認知和活動能力之間的關係,並探討了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如何增強認知和活動能力。許博士的研究方法結合磁共振成像技術與對臨床人群的實際了解,傲視同儕。 「勵學青年學者冠名計劃」旨在支援和培育許像博士這樣出類拔萃的青年學者,肯定研究學者在推動其學術領域變革的潛力。該獎項突顯理大和善長與傑出學者攜手推動創新研究,為社會帶來正面而長遠的改變。透過這筆捐贈,許博士研究和學術開支將獲得年度資助,推動他在老齡化和神經影像學方面研究的發展,造福人群。 我們衷心祝賀許博士獲此殊榮,並期待他的研究能加深對全球老齡化人口的了解,改善長者的生活。  

2024年3月1日

榮譽及成就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