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Eleven PAIR members recognised amongst worlds most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4 2000 x 1050 pxSC

理大高等研究院十一位学者获选为「2024年度全球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

理大高等研究院十一位学者获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评选为「2024年度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4),印证理大的科研及学术成就备受国际认可,并在不同领域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此项殊荣旨在表扬在各自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顶尖学者,他们在过去11年间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在其学术范畴和出版年份内的被引用次数均高踞全球首1% 。本年度共有6,636名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不同领域的学者获选。 获评为「2024年度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的理大高等研究院学者如下(按英文姓氏排列): 姓名及职衔 理大高等研究院辖下研究单位 跨领域 柴扬教授 理学院副院长(科研) 应用物理学系教授 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管理委员会成员 光子技术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成员 黄海涛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教授 光子技术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先进制造研究院、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成员 李刚教授 钟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光子技术研究院管理委员会成员 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成员 罗健平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讲座教授 光子技术研究院成员 沉岐平教授 协理副校长(环球合作) 建筑及房地产学系讲座教授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管理委员会成员 土地及空间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员 王钻开教授 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 郭氏集团仿生工程教授 机械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体育科技研究院、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成员 吴韬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讲座教授 光子技术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员 严锋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讲座教授 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副院长 光子技术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体育科技研究院成员 张晓博士 机械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先进制造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成员 工程学 严晋跃教授 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管理委员会成员 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员 化学 黄勃龙博士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 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未来食品研究院成员 #首要机构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2024年12月2日

荣誉及成就

20241202PolyU startup offers free liver disease screening for grassroots 2000 x 1050 pxSC

理大初创为基层提供免费肝病检查

智龄研究院院长、梁显利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兼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郑永平教授、工程师创立的理大初创「意领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推出的Liverscan®,为肝病筛检带来了技术上的革命,同时为患者,特别是贫困地区患者,提供了更多早诊早治的希望。  Liverscan®将理大的实时图像引导专利技术结合瞬时弹性成像(TE),通过测量超声波在肝脏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精准评估肝脏硬度,从而实现非侵入性、快速的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的诊断。 Liverscan®将筛检时间缩短至仅一分钟,同时把测量的探头设计成无线掌上型,令技术更易操作、更便利,使其更易被患者和操作人员接受,适合用于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肝病期间的持续检测。另外,Liverscan®的价格仅为传统同类设备的三分之一左右,使基层医疗机构也能负担得起。 针对贫困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意领科技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社区医疗机构合作,进行公益筛检活动,为居民提供免费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的检查。 2024年,Liverscan®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许可(FDA510K)和中国NMPA医疗设备的认证。目前,约有30套Liverscan®在香港、澳门及中国大陆的多个城市作临床使用。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全球10万台设备的装机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这将显著推动肝病筛检的普及,从而有助减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肝病的发生。此外,意领科技在2024年5月的「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上,联同理大及多家本地合作机构推出为期五年的「关爱肝 – 香港千万人次肝病早筛计划」。理大在2024年12月份正式推出活动,为所有理大全职员工提供肝健康筛查。   阅读更多:https://www.polyu.edu.hk/sc/media/media-releases/2024/0517_polyu-nurtured-startup-takes-lead-in-implementing-liver-disease-screening-programme/   在线报导: 凤凰新闻 - https://polyu.me/3ZeNMHq

2024年12月2日

宣传

20241130Prof ZHENG Yongping introduces Liverscan on TV programmeSC

郑永平教授于电视节目介绍Liverscan®

智龄研究院院长、梁显利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兼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郑永平教授、工程师,于有线电视节目「智创未来」介绍其团队研发的「掌上式实时超声图像引导系统Liverscan®」。此系统通过测量肝组织的硬度,评估肝纤维化的状况,在十分钟内进行无创肝脏检查。这技术标志着推动肝病的早期精准预防和高效诊断迈出了重大一步。 在线报导: 有线电视 - https://polyu.me/4ihiNTZ (18:36 - 22:09)

2024年11月30日

宣传

Prof ZHANG Ming shares TaichiRun in Sing Tao Daily 2000 x 1050 pxSC

体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张明教授于《星岛日报》谈「太极健身跑」

体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张明教授早前接受《星岛日报访问》,介绍「太极健身跑」研究计划。 「太极健身跑」通过调节跑步的方式,由速度较慢、心率较低的「极阴」状态,平稳地提升至速度较快、心率较高的「极阳」状态,回归至「极阴」状态,让身体维持在舒服的目标心率。 张教授指,研究院长远希望建立人体的大数据库,通过科技快速扫瞄得到人体特征,提出潜在问题,再作后续处理。他续指,「运动处方」的概念在内地和外国已推行,通过运动而非服药解决健康问题,研究院正在研究不同运动对人体的影响,正确做运动能否改进慢性疾病,以及找出适合作为处方的运动。   在线报导: 星岛日报 - https://polyu.me/4i8GFsI 头条日报 - https://polyu.me/3CKOS65

2024年11月28日

宣传

2024VOO

黄维扬教授于港台节目「未来.无限」谈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助减碳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委员会成员、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兼体育科技研究院成员、理学院院长黄维扬教授,早前于香港电台「未来.无限」节目谈及如何透过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协助减碳。 黄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新型高性能光功能材料设计、制备及光电应用方面的研究,尤其针对这些材料的发光性质,以及材料稳定性的科研工作。他带领团队实现了高性能的多种发光颜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团队通过分子设计,得到了高性能具有热激活延迟萤光特性的新型深蓝色发光材料。用这种深蓝光材料制备的OLED实现了超过35%的外量子效率,为目前世界最高效率之一。 最近他的团队也实现了利用过渡金属配合物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至超过19%。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超薄、高柔性特点可以与可穿戴电子设备集成,利用太阳光实现可穿戴电子设备自主供电。 黄教授亦提到,针对这两种光电器件的未来研究趋势主要是从高性能活性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器件结构设计两个方面继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他们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以及研发有机半导体电子技术及应用。他认为,未来在实现活性材料的低毒性或无毒性,可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线报导: 香港电台 - https://polyu.me/3Z2YSza

2024年11月23日

媒体报导

20241121 Prof WENG Qihao co authors study on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_SC

翁齐浩教授合着时空分析研究 探究美国德州奥斯汀的城市转型

土地及空间研究院副院长、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院长、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员兼地理信息学和人工智能讲座教授翁齐浩教授及其团队,近日于《Science Direct》发表研究论文,题为「城市转型潜在因素的时空分析:量化德州奥斯汀都会区城市规划意向的影响」(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underlying factors in urban transformations: Quant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plan intentions in the Austin Metropolitan Area, Texas)。 城市规划已成为普及用于管理城市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基于社会经济和地理背景的差异,分析城市规划对主导土地开发和引导城市化方面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研究团队针对美国德州奥斯汀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转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当中涵盖规划前时期(1992–2001年)、德州中部规划(Envision Central Texas, ECT)时期(2001–2011年),以及奥斯汀全市规划(Imaging Austin Comprehensive Plan, IACP)时期(2011–2019年)。 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扩张和低强度开发的新区域建设在2001年后显著下降。同时,高强度土地开发的百分比在转型后显著增加。研究采用「地理加权逻辑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Logistic Regression, GWLR)模型,深入分析2000年代中期起空间变化规划意向对于引导空间规划实践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因素对城市转型的影响逐渐减弱,而规划意向的影响则随时间而愈加显著。在多个的规划意向里,发展市中心的相关规划意向的影响力,相对于保护区和交通系统的相关规划意向较为小。研究确立了IACP对奥斯汀的城市空间转型的深远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该规划行动比ECT有更清晰和明确的规划意向。本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理城市空间转型动态,对于未来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规划举措富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837724003685(只有英文)

2024年11月21日

研究成果

20241121RecapPAIR DL by Prof ZHENG Quanshui 2000 x 1050 pxSC

中科院院士主讲PAIR杰出讲座 分享跨界创新研究反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兼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郑泉水教授于2024年11月21日在香港理工大学校园主讲第31场PAIR杰出讲座,讲题为「二十年跨界创新研究的反思与建议」。讲座吸引逾百名现场参加者,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超过11,800名在线观众通过哔哩哔哩、微信、微博和YouTube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观看直播。 讲座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致欢迎辞及介绍讲者。郑教授在演讲开场时简述了引领创新和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他指出任何一项成功的创新在「从0到1」和之后「从1到N」阶段都难免遭遇「死亡谷」,而且每一段都是长达10余年的周期。接着,他详细讲述了他和团队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在「结构超滑技术」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跨越了从0到1阶段的死亡谷,并步入了从1到N的发展阶段。郑教授还分享了他学术和研究旅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并概述了深圳零一学院是如何培养跨界学科研究顶尖人才。 讲座的问答环节由陈教授主持,一众参加者与郑教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按此重温  

2024年11月21日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20241115_Prof Sylvia Xiaohua CHEN elected as Fellow of 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_SC

陈晓华教授当选世界科学院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院士

香港理工大学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暂任主任、仁爱堂欧雪明儿童发展中心总监陈晓华教授,最近获选为世界科学院(也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院士。陈教授是今年本港唯一当选院士,以及社会科学及经济学领域新增院士中的唯一中国学者。 总部位于意大利特里亚斯特的世界科学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致力于推动科研能力和卓越,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该院院士为来自世界多地及多个学科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当中包括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今年共有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74位学者获选为2025年度新增院士,其中10位来自中国院校。 陈教授是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心理学家、香港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学家、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旗舰期刊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文化与心理学系列主编。其研究专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以及与精神健康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她致力探讨双语与双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文化背景中的人格与社会行为、以及文化多样性与心理健康。其研究团队发展了「基于移民的文化适应」(immigration-based acculturation)和「基于全球化的文化适应」(globalisation-based acculturation)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全球化取向」(Global Orientations)的心理构念,相关实证研究涵盖35个国家和地区,对社会融合和疫后时期合作方面的研究作重要贡献。 陈教授为香港人文学院院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士、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会士、香港心理学会会士、英国高等教育学院Senior Fellow。她曾任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并屡获多个学术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会国际心理学分会(第52分会)「杰出国际心理学家奖」、香港研究资助局「人文学及社会科学杰出学者奖」等。

2024年11月16日

荣誉及成就

20241115 Prof Benny CF CHEUNG elected to College of Fellows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Precision_SC

张志辉教授当选美国精密工程学会会士

热烈恭贺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与计量学讲座教授兼视觉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志辉教授,于2024年11月7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举行的第39届美国精密工程学会年会上,当选为美国精密工程学会会士。 张教授是该会首位当选美国精密工程学会会士的华人学者。此殊荣表彰其在切削力学和表面生成机理、超精密加工工艺的建模及模拟、超精密表面测量,以及创新超精密加工工艺及仪器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贡献。 美国精密工程学会致力于推进精密工程工艺、科学和技术。学会从该会成员遴选会士,以表扬他们透过原创研究、重大创新,教育及外展或专业服务,对精密工程工艺和实践所作的杰出贡献。

2024年11月15日

荣誉及成就

20241113 PolyU establishes eight JC STEM Labs to drive Hong Kongs IT developmentsSC

理大成立八间赛马会创科实验室 助力香港创科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港币逾7,400万元,成立八间赛马会创科实验室。所有赛马会创科实验室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杰出创科学人计划」的理大学者分别领导,推动大学在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健康建造环境、眼科创新光疗、量子技术、二维量子物理、对地观测、数码提升肿瘤照护,以及基因组医疗等创新研究领域。 理大于2024年11月13日举行赛马会创科实验室开幕典礼。主礼嘉宾包括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以及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总经理(人才及业界发展)曾芷诗女士,联同八位赛马会创科实验室总监主持揭幕仪式。 五间实验室由理大高等研究院学者担任总监,包括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章伟雄教授、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刘爱群教授、土地及空间研究院副院长翁齐浩教授,以及视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何明光教授。 新闻稿:https://polyu.hk/PoaLi   在线报导: 东方日报 - https://polyu.me/3YIQTXR 信报 - https://polyu.me/3ADUui4 (需订阅) 星岛日报 - https://polyu.me/3O4gw0i 每日头条 - https://polyu.me/4hENG4j 大公报  - https://polyu.me/3UMMSQV 文汇报 - https://polyu.me/4hGON3s 香港商报 - https://polyu.me/3UHTj83 点新闻 - https://polyu.me/48M4uSR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3YIQTXR 中央电视台 - https://polyu.me/3UM8Ljm 中新社 - https://polyu.me/4flH617 凤凰网- https://polyu.me/4fo71oQ 搜狐 - https://polyu.me/3Z27c3B 紫荆杂志社 - https://polyu.me/4euUnmA

2024年11月13日

宣传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