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ISSUE 14  June 2025 2000 x 1050 pxSC

PAIR 通讯 · 第 14期 · 2025年6月号现已出版

我们很高兴推出最新一期的《PAIR通讯》! 知识转移是研究发展及影响力的基础。本院第14期通讯刊载了高等研究院近期的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活动,当中包括本院今年度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首届研究与创新公共论坛、多项重大活动,以及在植物营养素研究、药物开发和剩食升级再造方面的外界合作。 互补合力对于释放大学的科研影响力至关重要。今期「封面故事」辑录了三位知名学者对于各种科研合作的看法。本院高级院士、普林斯顿大学 Iain McCULLOCH 教授阐述了灵活应变、协作文化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的重要性。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牛津大学崔占峰教授探讨了全球大学加强与中国进行科研合作的趋势。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范金土教授分享了理大透过转化纺织技术研究推动中国纺织时尚产业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 「科研成果」和「人物」部分报导了本院研究员在铁电体、健康、能源、气象水文学、电子计算、水力学和环境工程领域的最新突破和成就。我们最新一集的《PAIR 科研成果》影片专辑介绍了本院研究员开发的新型「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系统」,该系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塑料原材料,从而促进实现碳中和。 请即阅读,获知更多有关高等研究院的最新发展!   PAIR 通讯 · 第 14期:https://www.polyu.edu.hk/pair/publications/issue-14/

2025年5月30日

宣传

20250528 PolyU hosts the inaugural Master Lecture (1)

理大举办首场名师讲堂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分享抗击大流行的医学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理大高等研究院联同理大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今日举办首场理大名师讲堂,邀得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感染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张文宏教授担任主题讲者,以「传染病演变与人类科技的博奕」为主题,分享医学创新和技术如何在下一场大流行爆发前,快速预判并抗衡传染病演变带来的挑战。活动吸引近450名理大师生、校友、医疗健康业界及公众人士参与。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感谢张教授亲临分享他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深刻见解,让参与者获益良多,并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理大研究团队开发的病毒基因组监测系统成为特区政府精准防控的重要工具。近年理大积极推动交叉学科创新研究,通过理大高等研究院及其他研究平台,于人工智能(AI)和医疗健康等多个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理大已就筹建香港第三所医学院向政府提交一份具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建议书,期望发挥大学在医疗科学、医工结合及AI赋能医学方面的雄厚实力,培育具社会责任感和精通创新科技的新一代医护人才。」 张文宏教授为国际知名传染病控制专家,专注于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防控工作,兼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更获理大聘任为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荣誉教授,亦是理大筹建第三所医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张教授在中国传染病学领域举足轻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卓越专业能力,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及「国家卫建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并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科技成果奖。 会上,张教授分享了传染病的起源与演变、大流行爆发期间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挑战,以及如何利用医学创新技术预测和抗衡下一次大流行的爆发。张教授表示,传染病以难以预测的模式不断演变,其形态的持续重塑挑战着医学界预判下一种危险变体的能力。尽管医学研究人员通过严谨的科研流程系统性开发疫苗和疗法,致病微生物仍可通过随机突变快速适应,绕开精密的防御机制。 张教授续指,接种疫苗能有效减低感染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但小区中的隐形传播链和变异病毒株的出现,会减弱疫苗提供的防疫力。新型疫苗的研发将有助全球更有效应对及预防潜在的新疫情及传染病流行。实现群体免疫和疫苗大规模生产化、改善治疗方案,以及开发可用于检测、应对和遏制未来传染病威胁的工具和方法等都是应对下一次大流行的关键。 理大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红霞教授及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教授萧杰恒教授随后主持问答环节,张教授与在场人士深入交流,为与者会带来启发。 网上报导: Now TV - https://polyu.me/4kkxWo0 商业电台 - https://polyu.me/44YCXhk 香港商报 - https://polyu.me/4kJRxhj 雅虎香港 - https://polyu.me/4jpXa35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453bLOx 东方日报 - https://polyu.me/4mN7GV6 明报 - https://polyu.me/3Z8Kmqz 信报 - https://polyu.me/4kJj0zt 大公报 - https://polyu.me/3T1LGbc 文汇报 - https://polyu.me/4jzyULL 香港商报 - https://polyu.me/4jtxuT6 HK01 - https://polyu.me/3HlACmM 点新闻 - https://polyu.me/3HgmWJQ 橙新闻 - https://polyu.me/45ocytB 紫荆杂志社 - https://polyu.me/3SwSzBe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3HgVxrd 环球网 - https://polyu.me/4khGr36 凤凰网 - https://polyu.me/4dGdgEi 天天要闻 - https://polyu.me/3HnWkqa  

2025年5月28日

宣传

20250528_PolyU research reveals rising soil nitrous acid emissions driven by climate_SC

理大研究揭示化肥及气候变化 导致土壤亚硝酸排放上升 加剧全球臭氧污染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成员、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大气环境讲座教授王韬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揭示,土壤亚硝酸(HONO)排放是导致臭氧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并会对植被带来负面影响。 研究团队分析了1980至2016年间全球土壤亚硝酸排放数据。研究指出,全球土壤亚硝酸排放量从1980年的9.4 太克氮(Tg N)升至2016年的11.5 太克氮。团队利用化学气候模型仿真这些排放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发现全球表面臭氧浓度会因此每年平均上升2.5%,局部区域的增幅更高达29%。团队亦指出,土壤亚硝酸排放受氮肥使用及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排放量因而有明显的季候性及地域性差异。 研究通过将多项变量,包括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气候因素以及肥料类型及施用量纳入参数化方案,成功建立了全面的数据集。针对微生物活动、土地利用及土壤质地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团队基于相应土壤样本的纬度、经度和土地利用数据应用不同的参数。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阅读全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7161-6(只供英文) 新闻稿:https://polyu.me/4dB8NCN 网上报导: 大公报 - https://polyu.me/3HbRc8x Tech and Science Post - https://polyu.me/3Sp8bXq 中国评论通讯社 - https://polyu.me/4khPQry  

2025年5月28日

研究成果

20250527 PolyU participates in Asia Summit on Global Health_1

理大参与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 展示医疗健康科技创新发明科研成果

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病患率上升,令全球医疗需求持续增加。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学者丶初创公司和科研团队於5月26及27日参与於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与来自全球医疗衞生领域的业界专家代表分享真知灼见,并展示大学在医疗健康科技创新发明的科研成果。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一直凝聚人工智能丶医疗和公共衞生及工程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力量,发挥医工结合和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的独特优势,开发创新解决方案,配合社会发展需求。作为创新创业的先驱,理大致力培育初创企业与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为社会乃至全球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 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丶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系统生物学与人工智能学讲座教授丶杰出创科学人章伟雄教授参与以「如何利用数据化医疗重塑病人旅程」为主题的专题讨论环节,与业界共同探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患者健康护理流程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前景。章教授指,医疗数据对科研人员尤其重要,长远而言需要各持分者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医疗研究和创新。 此外,理大七家初创公司丶三队科研团队及InnoHK眼视觉研究中心分别於「InnoHealth Showcase」及展览专区,展示大学医疗健康科技创新发明的研究和技术成果,涵盖医药与治疗丶智能医疗丶医疗器械与诊断,及社区健康与保健等前沿创新,突显理大在相关领域的优势。 理大积极推动创新创业,透过其独有的PolyVentures初创生态系统培育初创企业,让这些初创在各个发展阶段,从教育丶研发构思,到孵化丶加速和融资,都得到全面的支持。至今已培育近600间初创企业,当中包括两间上市公司丶三间独角兽企业及26间小马企业。 网上报导: 文汇网 - https://polyu.me/43iuswc

2025年5月27日

宣传

20250527_Two PAIR members receive PolyU Young Innovative Researcher_SC

两位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员获颁理大2025年度「青年创新研究者奖 」

热烈恭贺以下两位理大高等研究院新晋之星荣获理大2025 年度「青年创新研究者奖」! 此奖项为35 岁以下的理大研究人员而设,旨在表彰其研究展现出原创性,推动科技进步,及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变革性创新解决方案。每位得奖者将获发50万港元的研究经费资助和2万港元的个人现金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发展创新且具影响力的研究。 得奖者 学系及职位 高等研究院辖下单位 重点研究领域 林婉瑜教授 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及电子计算学系助理教授   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成员 用于晶体材料设计的可解释性深度学习计算框架 陶勇博士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研究助理教授   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成员 面向可持续未来的二氧化碳矿化和废弃混凝土再利用技术  

2025年5月27日

荣誉及成就

20250523_RCTFF and RI-IWEAR co-host The Fiber Society 2025 Spring_SC

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与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合办「美国纤维学会2025春季国际学术会议」

「美国纤维学会2025春季会议」于2025年5月21日至23日在理大校园圆满举行。本次会议由多个理大单位包括时装及纺织学院、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纤维创新与可持续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及理大兴国技术创新研究院合办。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成员寿大华教授为会议筹委会主席。大会以「未来纤维——健康、智能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学者、专家和业界代表参与,共发表了200份高水平学术报告,聚焦纤维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 美国纤维学会创立于1941年,致力于推进与纤维、纤维产品和纤维材料相关的知识。其会员涵盖纺织化学、纤维物理及纤维工程技术等交叉领域专家学者。

2025年5月23日

学者动向

20250521_Prof ZHANG Dan develops the worlds first 3-DoF ankle rehabilitation_SC

张丹教授研发全球首款三轴自由旋转「踝关节复康机器人」产品

理大智能机械人与自动化讲座教授张丹及其团队研发的「踝关节复康机械人」产品,为全球首款具备三轴自由旋转功能的全方位足踝复康训练装置,可用于协助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进行居家复康训练,以及脑性麻痹及中风患者的术后踝关节功能复康。该系统融合了「具身智能」技术,可与根据用家的脚型大小和脚踝关节位置,自动调整至最佳复康位置,从而提供个人化复康训练疗程。患者亦可毋须站立,在卧床情况下进行使用机械人进行复康训练。 系统充分仿真踝关节在多个方向和角度下屈曲、翻动、旋转的自然活动,超越了市场上仅支持一至两个自由度的同类复康器械设备。机械人结合了力反馈、肌电回馈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提供「患者主导主动训练」、「机械驱动被动训练」、「阻抗训练」等多种训练模式,以满足在不同复康阶段的居家训练需要。智能机械人设计便于携带,成本远低于市场同类器械的价格。目前,张教授正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展开临床测试,供院内患者免费试用机械人。 张丹教授现为理大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及智能机械人研究联盟主任,并身兼先进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及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成员。 网上报导: 星岛头条 - https://www.stheadline.com/ad-innovation/3454044/%E9%86%AB%E5%B7%A5%E7%B5%90%E5%90%88%E8%B8%9D%E9%97%9C%E7%AF%80%E5%BE%A9%E5%BA%B7%E6%A9%9F%E6%A2%B0%E4%BA%BA-%E5%8A%A9%E4%B8%AD%E9%A2%A8%E6%82%A3%E8%80%85%E5%B1%85%E5%AE%B6%E5%BE%A9%E5%BA%B7

2025年5月21日

研究成果

Event Recap of DLS by Prof Max LU2000 x 1050 pxSC

凈零未来 - 纳米技术专家逯高清教授探索绿色氢能的革命性突破

英国萨里大学校长逯高清教授于2025年5月20日主讲第39场理大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讲题为「用于绿色氢气生产和储存的功能性纳米材料」。活动吸引逾60名参加者亲临出席,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超过15,900名在线观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观看直播。 讲座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致欢迎辞揭开序幕,并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介绍讲者。逯教授首先阐述了功能性纳米材料在应对全球挑战及推动绿色氢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强调电极、膜材料、催化剂及光催化剂对提升电解与光催化系统效率及扩展性方面至关重要,而固态储存材料则能突破氢气储存与配送的技术瓶颈,部分低压储存方案更已投入应用。 逯教授同时指出,相关技术仍需创新以降低成本并提升效能。他提到绿色氢能是具重要价值的可再生能源载体,既能实现能源体系去碳化,亦能用作为海陆空运输的零排放燃料,对2050年或前达成「凈零未来」目标至关重要。总结时,逯教授呼吁学界加快新型材料技术的商品化,从而促进建设具成本效益的氢能基建,并敦促研究人员弥合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紧接的问答环节由陈清焰教授主持,参加者与逯教授就氢能生产与储存的基建布局、技术安全考虑、商业化及纳米技术成本效益等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讨论。 按此重温

2025年5月20日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20250519_DoMHRC honoured among Top 50 Asia Women Tech Leaders 2025 for advancing_SC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当选「亚洲50大女性科技领袖」 推进心理健康与脑科学研究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教授、杰出创科学人教授仇安琪教授,获评为2025年「亚洲50大女性科技领袖」之一。该奖项肯定了仇教授在神经影像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推动了心理健康与脑发展研究。 仇教授领导并开展多项结合先进神经影像和计算技术的开创性项目,显著推进了大脑早期发展研究。她的创新方法揭示了母亲怀孕期间情绪会显著影响胎儿大脑发育,提供了重要见解,并促成了产前心理健康筛查的革新。此外,她还开创了一种非侵入性影像方法,提高了儿科磁力共振扫描的安全性,为该领域树立了新标准。 另外,仇教授亦开展了一项创新研究,深入探讨肥胖相关之神经机制,以及其对成人认知健康的影响。该研究强调通过多元方法对肥胖进行长期监测和管理的临床重要性。研究揭示了一套明确、渐进且与肥胖相关的大脑退化模式,指出持续肥胖可能加速大脑退化的进程。 除了专业成就外,这一奖项也表彰了仇教授的卓越领导能力。她是一位敬业的导师,以自身的影响力激励STEM领域的女性,并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女性科技领袖。 亚洲女性科技领袖奖(AWTLA)近日在新加坡举行,其颁发的「亚洲50大女性科技领袖」旨在表彰推动科技创新、带领研究、以专业知识和卓越营运管理复杂科技项目的女性。 更多关于仇教授的科研成果︰ 理大研究发现持续肥胖加速大脑退化 理大学者研究证实怀孕母亲正向心理健康影响儿童大脑发展 了解更多关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https://www.polyu.edu.hk/mhrc/?sc_lang=tc

2025年5月19日

荣誉及成就

20250518_Joint study reveals nearly half of online dietary advice_SC

联合调查揭近半网上饮食信息有误导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联同香港营养学会及香港都会大学进行的联合调查发现,逾四成网上流传的营养资讯缺乏科学依据。研究同时指出近四成受访者曾尝试至少一种流行饮食法。 理大未来食品研究院及智龄研究院成员、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助理教授兼香港营养学会内务主任罗家禧教授指出,调查结果反映港人日益注重健康饮食,并乐于尝试不同饮食法来改善健康状况。 网上报导: 无线新闻 - https://polyu.me/4j5XhR5 Now TV - https://polyu.me/43CRRZe 有线电视 - https://polyu.me/3ScQ5YC 商业电台 - https://polyu.me/43mCbIk 英文虎报 - https://polyu.me/3FgJqcO 东方日报 - https://polyu.me/4k2cc09 明报 - https://polyu.me/4kbgCBN 星岛日报 - https://polyu.me/4j6mFq5 am730 - https://polyu.me/3He4O2Y 星岛头条 - https://polyu.me/4knqbx9 大公报 - https://polyu.me/4kKKULN 文汇报 - https://polyu.me/3F0LJRn 点新闻 - https://polyu.me/3H1Xnfh 香港仔 - https://polyu.me/3ZesMSb 橙新闻 - https://polyu.me/3FcLsLe 坚料网 - https://polyu.me/4mtOjjJ

2025年5月18日

研究成果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