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50429 Winnie Chan_Banner_TC

康復治療科學系博士生陳慧瑩獲頒2025年SOSORT最佳論文獎

黃宇樂教授的博士生及物理治療師陳慧瑩女士榮獲2025年國際脊柱側彎矯形與康復治療學會(SOSORT)最佳論文獎。SOSORT是一個專注於以非手術方式管理脊柱問題的非牟利組織。 陳女士的論文題為《Oxygen Dynamics in Paraspinal Muscles During Isometric Loading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揭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AIS)患者於T9水平呈現顯著的氧恢復不對稱性,且以凹側延遲最為明顯。此代謝異常與脊柱彎曲程度具有相關性,在單一彎曲案例中尤為明顯。此研究結果指出肌肉代謝異常可能與側彎發展有關,為臨床評估提供新觀點,更榮獲SOSORT最佳論文獎,為脊柱畸形中肌肉功能障礙的研究帶來重要啟示。 本學系恭賀陳女士得獎。

2025年4月17日

20250428 Atta Yu Scholarship Banner_TC

職業治療學生余依庭獲頒 2025 年新鴻基地產x Project Melo 獎學金

 本學系三年級的職業治療學生余依庭(Atta)獲頒 2025 年新鴻基地產x Project Melo 獎學金。主辦方表示,Atta致力推動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領域方面的發展,表現出色,成功獲選為兩名得獎者之一。 此獎學金所表彰的學生特質亦與本學系的核心價值不謀而合: • 對卓越的承諾(GPA ≥ 3.5) • 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和領導力 • 好奇心和終身學習的精神 本學系衷心Atta 得獎。她的成功不僅展現了她的努力和才華,也值得我們借鏡。

2025年4月17日

20250430 Dr Zhang Bingbing Banner_TC

張冰冰博士獲頒學院傑出論文獎

 Georg Kranz教授的博士生張冰冰博士榮獲學院傑出論文獎。 張博士的論文題為《Testing the Neuromodulatory Effects of Theta-burst Stimulation》,聚焦於優化間歇性 theta 波刺激(iTBS,一種非侵入式大腦刺激技術),以提高其治療抑鬱症等神經精神疾病的療效。研究探討了個體反應差異、刺激強度、時間間隔及頭皮到皮層距離等因素的影響,發現 70% 靜息運動閾值為較佳刺激強度,10 分鐘間隔可增強元可塑性,並強調了解剖結構對療效的重要性。這些發現優化了 iTBS 方案,推動其在精準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本學系恭賀張博士得獎。

2025年4月17日

Picture2

職業治療學生在亞太區創新老年照護專案大獎中獲獎

由四位職業治療學士課程四年級學生組成的團隊—— 馮詠詩 (組長), 楊啟名, 陳家樂, 何達康,李嘉浩及黃曦瑩於 四月 九 日在新加坡亞太區創新老年照護項目大獎中榮獲三項殊榮,包括: 「年度創新 -社區參與大獎(譯名)」 「年度創新 -認知訓練和康復獎(譯名)」 「年度創新 - 營運管理技術與生產力獎(譯名)」 他們的服務學習計劃「老治號」是一個流動治療車,旨在連接社區長者和安老院使用者,以 「Driving to connect, thriving to care 」為座右銘,嘗試解決本地老人服務不足的問題。同學設計了十八項反映香港文化和十八區的特色,並以實証為本的治療活動,讓參加者沉浸在多感官刺激的體驗環節。而到戶服務亦同樣訓練長者朋輩指導員,在社區和安老院間建立一個積極樂頤年的社區。 我們職業治療的學生展現了他們追求卓越的精神。衷心恭賀得獎同學取得的優異成績。

2025年4月17日

WhatsApp Image 20250403 at 233608

康復治療科學系學生許子桂獲頒理大最卓越學生獎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四年級學生許子桂榮獲兩項殊榮:理大最卓越學生獎,以及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卓越學生獎,對許同學及本學系也是一大榮譽。 理大每年都會頒發卓越學生獎,是一項重要的嘉許,旨在培養具批判性思考、溝通才能、懂得以創新方法解決問題和有社會責任感的全球公民。除了學術成就外,獲獎者還作為榜樣,激勵其他學生在課外活動和社區服務中茁壯成長。 許同學對物理治療情有獨鍾,亦體現了以上特質。他的父親因從事物流搬運工作而飽受腰痛困擾,令他立志成為物理治療師,同時亦感到能用一雙手協助病人重拾健康是很有意義的事。多年來,他獲得了無數獎學金和獎項,其中包括連續四年獲頒領展大學生獎學金。 本學系恭賀許同學得獎。想了解許同學的得獎感受,請按此。

2025年4月3日

Photo 1

理大「愛無疆 – 中國內地遠程社區康復計劃」獲凱瑟克基金捐助 擴展服務網路至全國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於2014年成立「愛無疆」團隊,為中國雲南魯甸813地震災後的居民提供康復服務。今年適逢團隊成立十周年,理大獲凱瑟克基金捐贈港幣610萬元,推行「愛無彊 – 中國內地遠程社區康復計劃」(計劃),將雲南的成功經驗複製到中國西北及東北地區,擴展社區康復服務網路至全中國。計劃目標在未來三年內為500個家庭提供康復服務,並為5,000名當地學生及專業醫療人員提供康復服務訓練。 立法會議員林哲玄醫生、理大行政及拓展副校長盧麗華教授、凱瑟克基金主席Clara WEATHERALL女士、凱瑟克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阮曾媛琪教授、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彭耀宗教授、雲南省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暨昆明醫科大學康復學院副院長姚黎清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院長馬婷教授、「愛無疆」項目受助者段陳緣女士,以及「愛無疆」學生團隊成員余依庭女士今日出席計劃啟動典禮,並主持啟動儀式。 林哲玄醫生表示:「康復治療是醫療的重要延續,理大『愛無疆』社區康復服務網絡以香港為基地,聯通雲南,支援康復服務及人員培訓,並進一步發展成為輻射全國的專業服務與培訓體系。隨著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等科技應用為康復治療帶來突破,我相信理大在這方面可發揮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盧麗華教授表示:「『愛無疆』社區康復項目自啓動至今已經十年,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一直為雲南當地和周邊社區提供康復服務及培訓治療師,通過專業知識、技術、治療服務和關懷,不僅改變他們的生活,也為其家庭和社區帶來了希望。今天的啟動典禮,標誌着這個項目邁向新的里程碑,再次感謝公益夥伴凱瑟克基金的持續支持,讓我們不斷前行,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Clara Weatherall女士表示:「很高興見證『愛無疆』將雲南的成功經驗推廣至其他省份。項目特色在於將專業復康護理結合創新科技,並透過與內地大學及醫院合作,培訓當地專業人員,共建可持續的社區為本復康模式。」 「愛無疆」項目多年來累積豐富的社區康復經驗,在凱瑟克基金的支持下,團隊將透過遠程科技輔助,實現跨地域及跨學科團隊合作,構建覆蓋全國的社區康復服務網絡,通過「科技賦能 + 社區聯動 + 人才培育」三位一體的模式,運用康復醫療創新技術為更多有需要的群體提供支援,提升社會對康復專業發展的關注。

2025年3月7日

20250227_021127912_iOS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與Far Eastern University – Dr. Nicanor Reyes Medical Foundation簽署諒解備忘錄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與Far Eastern University – Dr. Nicanor Reyes Medical Foundation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探索未來的合作機會。 是次於線上舉行的簽署儀式標誌著雙方合作夥伴關係的開始,旨在加強兩所大學之間的學術和臨床合作。雙方將致力探討潛在的合作項目,包括為學生提供海外物理治療實習的可能性。

2025年2月27日

20250224 Dr Kan Laidi_Banner_TC

闞來弟博士之抑鬱症研究榮獲學院傑出論文獎

Georg Kranz教授的研究生闞來弟博士榮獲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的學院傑出論文獎。該獎項表揚 闞博士題為"Toward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rapeutic rTMS for Depression Utilizing Concurrent rTMS/fNIRS"的優秀博士論文。 該論文設計並應用了一種新穎的,同步的經顱磁刺激(TMS)與功能近紅外光譜實驗方案,用以優化治療性腦刺激的抗抑鬱效果。本論文包含六項研究,其中四項已發表。第一項研究探討了靶向前額葉皮層的 TMS 對不同疾病的跨診斷效應。第二項和第三項研究分析了影響 TMS 誘導的前額葉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個體內和個體間因素。最後三項研究評估了這些變化在預測前額葉可塑性方面的價值,研究物件包括健康對照組和抑鬱症患者。 我們亦向闞博士的首席導師 Kranz 教授表示祝賀,他的指導和支援對闞博士得獎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學系衷心祝賀闞博士得獎。

2025年2月24日

20-1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與上海顧連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上海顧連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顧連醫療)近日簽訂了諒解備忘錄,旨在探索雙方在多個領域的合作機會,包括人才培養、技術轉化及科研合作等。這一合作框架為雙方在康復治療科學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定下基礎。 此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標誌著理大與顧連醫療在康復治療科學領域的合作邁向新階段。雙方均期待通過這次合作促進康復相關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並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

2025年2月21日

20250213 Meizhe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ward_Banner_TC

黃美貞教授榮獲 ISC 2025中風康復獎項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黃美貞教授在美國心臟協會主辦的2025年國際中風年會(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簡稱ISC)上榮獲中風康復獎項。黃教授的獲獎研究題目為”In-Bed Robot-Guided Ankle Sensory-Motor Rehabilitation in Early Subacute Stroke Survivors: A Preliminary Clinical Trial”。 該獎項是黃教授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學者的合作成果。 國際中風年會是享負盛名的重要國際會議,匯聚開發有效療法、探索大腦健康和中風復原的專業人士。 本學系恭賀黃教授的傑出成就。

2025年2月13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