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21118 website  VPRI featured in Capital Magazine

理大副校長《資本雜誌》專訪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主任趙汝恒教授接受《資本雜誌》35週年特刊創新科技專題訪問。 趙教授分享理大在支持創科發展和交叉學科研究合作方面的貢獻。他表示, 日益複雜的社會問題無法透過單一學科解決。為協助制訂全面解決方案,理大於去年成立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PAIR) ,推動前沿交叉學科研究,融合各方專家的智慧,開拓新的研究領域與成果。他認為,香港擁有頂尖的研究人才,而大灣區則擁有龐大的市場,企業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將研發成果商品化。 他看好香港與大灣區的創科發展,並鼓勵學術界和業界攜手推動研究商品化和創業發展,共同打造國際創科中心。   閱讀更多: Hong Kong and the Greater Bay Area Co-develop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with Optimistic Prospects | Policy Research Centre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olyu.edu.hk)

2022年11月18日

媒體報導

20221201 website RCMI_Botanical Symposium

天然藥物研討會2022 - 中醫藥創新研究:從研發到臨牀實踐

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深圳市中藥藥學及分子藥理學研究重點實驗室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藥用植物應用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合辦,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全力支持的「天然藥物研討會2022 - 中醫藥創新研究:從研發到臨牀實踐」將於2022年12月1日舉行。研討會將邀請多位著名研究人員就多個中醫藥範疇進行專題交流,其中包括天然產品開發和安全性、中醫科學和臨床實踐等。   詳情及報名:https://event.fourwaves.com/botanicalsymposium2022/pages

2022年11月18日

20221111 website RISA participates in

智齡研究院參展「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2022」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 2022成功舉行,吸引了數千名參與者。在為期四天的博覽會上,智齡研究院 (RISA) 向社會大眾展示了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護理學院、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等不同院系成員的最新創新成果,以及先進的樂齡科技。參觀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各高等院校的學術人員和有興趣使用理大長者護理產品的公眾人士等。我們希望這次寶貴的經驗能為RISA帶來新的合作機遇。

2022年11月11日

宣傳

20221130 RILS Public Lecture Series Featured BDS and Future PNT system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講座系列: Featured BDS and Future PNT system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將於 11 月 30 日(星期三)舉辦「Featured BDS and Future PNT System」網絡研討會,探討全球定位、導航和實時衛星系統服務等的發展。 歡迎各界人士参加,萬勿錯過!   了解更多: https://polyu.hk/hhZTv 報名: https://polyu.hk/sAwMs

2022年11月9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講座

20221109 website - RCSV scholar says myopia is on the rise among children

RCSV學者表示兒童近視呈增長趨勢

視覺科學研究中心成員兼眼科視光學院助理教授(研究)梁子榮博士早前接受HK01採訪時表示,學童近視和散光個案在疫情下呈增長趨勢。為了保護兒童眼睛,梁博士建議家長教導子女採用 20-20-20 護眼法則,即是使用電子產品時,每 20 分鐘觀看 20 尺外遠的東西20秒。   網上報導: HK01 - https://polyu.me/3NwDXOL

2022年11月9日

媒體報導

20221108 website  PAIR YouTube channel available now

PAIR YouTube 頻道現已上架!

PAIR YouTube 頻道現已上架!請訂閱PolyU PAIR頻道,觀看我們的最新視頻,包括本院及轄下研究單位的企業視頻研究項目亮點PAIR 傑出講座系列網絡研討會和更多活動重溫! PolyU PAIR YouTube 頻道:PAIR PolyU - YouTube

2022年11月8日

宣傳

20221107 website  Ninetyeight PAIR scholars ranked among worlds top 2 mostcited scientists by Stanfo

PAIR 98名學者列入全球首2%科學家排行榜

PAIR轄下16 個研究單位的 98 位學者,躋身史丹福大學最新發布的全球首 2%高被引科學家排行榜,其專業領域包括材料(11)丶建築和建造(10)丶能源(10)丶土木工程 (9) 丶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8)丶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7)丶光電與光子學(6)丶環境科學(4)丶網絡與電信(4)和地質與測繪工程(4)。 PAIR的三位科學家分別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躋身世界前二十位。 最新編撰的史丹福大學排行榜涵蓋超過 100,000 名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學家。該數據庫把科學家歸納為 22 個學科及 176 個子領域,並參考其研究出版指標,包括引用訊息、個人科學研究成果、共同作者,以及截至 2021 年底的論文影響力綜合指標而編製成排行榜。 最新的排行榜反映PAIR 科研人員的研究影響力,以及理大鞏固其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地位的決心,致力通過多個學科的領先研究,造福世界。   根據Elsevier 於2022年10月10日發佈的數據(第4版):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4?fbclid=IwAR0u4xhKMuKGIsi_prZLxOIOaMPzV-LNCmoIlDYua90eybIVIyE6Sl70vyc   了解更多:PAIR 的全球首 2%頂尖科學家 (2022)

2022年11月7日

榮譽及成就

20221229 website - Chief Secretary visits Research Centre f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s

政務司司長參觀深空探測研究中心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先生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早前到訪理大深空探測研究中心。港府代表團獲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副校長 (學生及環球事務)楊立偉教授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工程師熱情款待及介紹中心多項研究項目,包括太空儀器與工程載荷研究、行星遙感與測繪技術等。

2022年11月4日

宣傳

20221104 website  MHRC Dr Dalinda Isabel SanchezBanner 2000  1050 px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於多間墨西哥大學發表演講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 Dalinda Isabel Sanchez Vidana 博士應邀在墨西哥的著名大學進行兩次演講,以促進精神健康。 回顧2022 年 7 月 22 日的網絡研討會:https://www.facebook.com/malinguaq/videos/450969083545107/?extid=CL-UNK-UNKUNK-AN_GK0T-GK1C-GK2C&ref=sharing 回顧 2022 年 9 月 20 日的網絡研討會:https://fb.watch/gwhODp8BbP/ 此外,Sanchez博士將於2022 年 11 月 9 日及24 日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大學的兩項重點活動中主講。 Sanchez博士將推動有關在高等教育界推廣精神健康的公開討論,強調學生在大學獲取知識和發展技能的同時,進行自我關懷練習的重要性。Sanchez博士致力在高等教育減少精神病污名化及歧視。她亦將討論自我覺察如何促進了解自己的極限、識別情緒困擾的跡象和來源、了解應對策略,以及培養自我關懷習慣,從而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部分。 有關 XLII 化學家科學和文化活動: https://sites.google.com/cucei.udg.mx/42eccq-cucei/conferencias?authuser=0 有關第五屆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http://fisica.cucei.udg.mx/simposiomateriales/index.php

2022年11月4日

研究院/研究中心講座

20221103 website  Ir Prof Yung Kai Leung featured in Bauhinia Magazine

容啟亮教授工程師接受《紫荊》雜誌專訪

深空探索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工程師接受《紫荊》雜誌專訪,分享他對國家航天工業的熱情和貢獻,包括「嫦娥三號」及「嫦娥四號」登月任務的「相機指向系統」,「嫦娥五號」的「月面採樣及表取封裝裝置」,以及「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 容教授在談及中國的太空任務時說,中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從月球到土星,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有自己的宏圖大計,未來還會有更多探測任務,這都是有挑戰性的任務。 他指出,香港人思想開放,對創新科技充滿熱情,他相信香港的科學家可以在各個方面為國家航天事業作出貢獻。 網上重溫: 新十年@香江|容啟亮:中國航天用有限資源做成大事業 盼香港科學家運用知識貢獻國家 (bau.com.hk)

2022年11月3日

媒體報導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