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RCSV members introduce myopia control lenses on TV programme 2000 x 1050

视觉科学研究中心成员于电视节目介绍近视控制镜片

视觉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超精密加工与计量学讲座教授张志辉,及视觉科学研究中心成员及科研眼科视光学访问讲座教授杜嗣河,于HOY TV 节目《智创未来》介绍「纳米多环离焦」近视防控镜片。 「纳米多环离焦」近视防控镜片结合了「光学离焦」软性隐形眼镜和「超精密纳米多环加工技术」两项尖端专利技术。镜片具有环形间隔矫正区和离焦区。前者可矫正视网膜中心的视力,后者则将光线稍微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以实现近视离焦。这有效减慢眼球拉长,从而延缓近视加深。   网上报道:  HOY TV - https://polyu.me/46JIBBD (00:10 - 09:52)

2023年10月7日

媒体报导

20231017_DLS on 27 Oct 2023_SC_2000 x 1050_2

理大高等研究院举办杰出讲座系列 论疫后医疗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诚邀您于2023年10 月 27 日(星期五)下午 2:00–3:30(香港时间)在理大校园或透过Zoom参加我们的杰出讲座。是次讲座由韩国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融合科技工程系主任、医学科学与工程课程主任、韩国浦项科技大学––韩国天主教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金哲洪教授主讲。讲题为「疫后医疗创新:医学工程教育和技术商品化」。 在是次讲座中,金教授将就浦项科技大学新筹办的医学工程学院进行分享。该学院致力透过应用创新技术应对医疗挑战,及推动医疗技术商品化。金教授将分享其筹办学院的经验及学院未来计划。他亦会分享其创立初创公司「Opticho」,转化实验成果至科研商品过程中的经历和挑战。 金教授于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目前为韩国浦项科技大学Namgo讲座教授、杰出青年教授、Mueunjae融合科技工程及医学科学与工程讲座教授,并兼任系主任及课程主任。他亦是临床光声成像系统初创公司Opticho行政总裁。金教授至今于《自然》姊妹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1篇,其谷歌学术h指数达68,引用次数超过16,500次。金教授为韩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韩国青年科学技术院院士、国际光电工程学会(SPIE)会士、美国光学学会(Optica)会士。 万勿错过向杰出学者学习的机会!   详情及报名: https://polyu.hk/uAWiQ  

2023年10月6日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Five PAIR railway technology projects supported by MTR Research Funding Scheme

PAIR五个铁路技术研发项目 获港铁研究资助计划支持

理大获 2023 年度港铁研究资助计划共725 万港元拨款,资助六个科研项目,旨在研发尖端技术,引领未来铁路发展。当中五项研究由理大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带领,包括: (按英文姓氏排序) 项目负责人 研究单位 研究项目 钟志勇教授 光子技术研究院 赋能香港地铁监测传感器的新型电磁能量收集系统研发 黄鑫炎博士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 地铁站消防疏散的智能应急数字孪生系统 黎绍佳博士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 通过物理信息深度学习框架开发一种新的基于惯质的轨道阻尼器以减轻铁路列车引起的地面传导结构噪声 任竞争博士 先进制造研究院及 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 MTR 的 ESG 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提升服务质素 叶洪波博士 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 基于自动驾驶模块化列车和虚拟编组技术的未来铁路系统的规划和运营 阅读更多:https://polyu.me/3rE2I5g 网上报导: 东方日报 - https://polyu.me/46jFost 香港01 - https://polyu.me/46pRZdU

2023年10月6日

资助与捐赠

R4_C_2000 x 1050_SC

理大高等研究院举办讲座 谈微米纤维捕雾网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诚邀您参加于2023 年10 月12 日(星期四)上午11:00 至下午12:30(香港时间)在理大校园及透过Zoom 举行的「微米纤维捕雾网」研讨会。研讨会将由中国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副教务长兼教学工作部部长谭忠超教授主讲。 水资源匮乏是人类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我们迫切需要研发新技术方案以应对水资源挑战。现时的「大气雾滴捕集」技术主要是基于毫米级直径的裸纤维。本讲座将介绍一种崭新的雾滴捕集技术,该技术使用近场静电纺丝制成的微米纤维,实现了突破性的雾水收集率。机理研究表明,由于微米纤维的尺寸相对较小,能令收集网格上的水滴直接面对空气中的雾滴,同时,网上的大水滴造成雾气偏转、流向小水滴,从而被小水滴捕集并聚合,从而大大提高雾滴收集效率。 谭教授回国前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任教,期间出任清华––滑铁卢能源环境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他在化学工程和洁净能源方面的贡献备受国际同侪认可。他曾发表期刊论文128篇和技术书籍六本,其所著的英文学术专着《空气污染与温室气体》(Air Pollution and Greenhouse Gases)的全球下载量达到170万次。 2022年,谭教授获选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万勿错过向杰出学者学习的机会!   详情及报名: https://polyu.hk/WPetI

2023年10月5日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讲座系列

Prof WU Bo shares lunar exploration on Phoenix TV show Zoom In

吴波教授于凤凰卫视《凤凰聚焦》谈探月工程

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波教授,于凤凰卫视《凤凰聚焦》电视节目上,讲解了印度「月船三号」探月任务中的技术、探索月球南极的价值,以及中国未来的探月任务计划。 吴教授表示,探测月球南极能有助我们实验在月球上就地提取氦-3、稀土元素、水、冰等原材料,这些资源可用于通过3D打印技术来兴建月球研究基地,节省运输成本和时间。 网上重温: 凤凰卫视 - https://polyu.me/3RKMSAu (3:28 - 4:32, 9:01 - 10:15, 24:01 - 24:29)

2023年10月4日

媒体报导

Consul General of Sweden visits RCRE_TC

瑞典总领事来访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瑞典总领事Louise BERGHOLM女士于2023年10月3日来访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参观期间,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智生教授介绍了中心研发的低碳建筑材料,包括轻质泡沫玻璃基混凝土、超疏水轻质泡沫混凝土、有利城市排水的可持续透水混凝土,以及混凝土3D打印产品。双方进行了富启发性的交流,成果丰硕。

2023年10月3日

学者动向

News Banner_RCTFF

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PAIR)本日(10 月 1 日)欣然宣布,新成立辖下研究单位「未来服装纺织科技研究中心」(中心)。中心于同日开始运作,致力推动纺织及服装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与发展,并引领变革性的探究方向,发挥重要的影响。 新单位由纤维科学与服装工程讲座教授范金土担任主任,计划把中心打造成领先的研究枢纽,为服装纺织科技领域引入专业知识和国际经验。中心将重点进行突破性的研究,以推动高性能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研发,并鼓励交叉学科合作与创新,推动服装及纺织品价值链的高效及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主题包括: • 先进纺织服装技术 • 服装产品设计与创新 • 服装和纺织价值链管理 中心旨在成为世界领先的纺织服装研究机构,亦会与各界合作伙伴及持分者合作,促进高端及前沿的技术交流,为学界和业界作出贡献。   更多有关新中心及其科研计划信息,请浏览 www.polyu.edu.hk/rctff/。

2023年10月1日

宣传

Prof TAO Xiaoming elected as Full Foreign Member of 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SC

陶肖明教授荣膺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热烈恭贺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院长陶肖明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总部设于德国汉诺威,致力促进该院成员与海外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交流。该院至今有50名中国科学家获选为外籍院士。

2023年9月26日

荣誉及成就

PROFG5Z

許智文教授于香港测量师学会物业设施管理组研讨会主持问题环节

香港測量師學會物業設施管理組於2023年9月26日假座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智慧大灣區‧物管新世代」研討會。活动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JP擔任主禮嘉賓。是次會議吸引超過230名來自香港及國內的業界專家及學者參與,共同探討大灣區物業設施管理的行業發展與創新科技的產業應用。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兼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副系主任及教授許智文,主持以「大灣區物業與設施管理­——智能技術應用之機遇與挑戰」為題的问答环节,引领与会者积极交流,成果豐碩。   网上报导: 香港商报 - https://polyu.me/3ET2Z7j

2023年9月26日

学者动向

RISE member develops novel catalysts for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RISE成员研发新催化剂 有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成员兼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黄勃龙博士,成功研发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催化能源转换和可持续能源技术中的重要化学反应,包括水分解制氢、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氧气还原和析出,以及用于控制碳排放的二氧化碳还原。 黄博士的研究已在2022年12月于期刊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这项研究将有助选取合适的催化剂,为突破当前二氧化碳转化成高附加值双原子碳产物中的技术瓶颈提供了有用参考。   阅读更多:https://polyu.hk/VNsmH 阅读研究全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enm.202203858

2023年9月26日

研究成果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