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高等研究院講座 :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裴有康教授主講「納米粒子技術於微電子、空氣質素、健康和過濾領域的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講座系列

-
日期
2025年6月13日
-
主辦單位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
時間
14:30 - 16:00
-
地點
香港理工大學李嘉誠樓十六樓教務會議室 (M1603室) (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講者
裴有康教授
查詢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info.pair@polyu.edu.hk
摘要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裴有康教授於2025年6月13日主講理大高等研究院專題講座,講題為「納米粒子技術於微電子、空氣質素、健康和過濾領域的發展」。講座吸引逾60名參加者親臨出席,以及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超過13,100名線上觀眾通過社交媒體平台觀看直播。
講座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致歡迎辭及介紹講者,為活動揭開序幕。裴教授首先概述了納米粒子技術的最新進展,當中涵蓋儀器開發、ISO標準及產業合作。他隨後深入探討了納米粒子技術於四大交叉學科領域的應用:
- 微電子:極紫外光刻(EUVL)系統中的污染控制;
- 空氣質素:PM2.5減排、呼吸機、室內及城市污染控制;
- 健康:納米藥物、生物氣溶膠感測器、UV-C紫外線殺菌消毒;及
- 過濾:針對過濾介質性能,以及山火對駐極體過濾器效率的影響的預測,以及用於緩解氣候變化的大規模直接空氣碳捕獲技術。
裴教授在總結時強調,納米粒子與多個領域有關,對環境、人類健康及半導體製造既有益處,也有潛在危害。他指出,學界與業界合作進行基礎和應用研究對實現可持續未來尤其重要,並呼籲政府、企業與研究人員加強協作,共同締造更健康、更繁榮的社會。
緊接的問答環節由土地及空間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成員兼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郭海教授、工程師主持,參加者與裴教授展開深入交流。
按此重溫

裴有康教授
-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校董事教授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裴有康教授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終身校董事教授(Regents Professor)。他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裴教授亦為明尼蘇達大學過濾研究中心主任,該中心由18閒國際過濾設備製造商組成。裴教授在氣溶膠科學與技術、納米粒子工程技術、過濾技術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研究經驗,至今已發表期刊論文370餘篇,擁有專利43項。他開發的商用氣溶膠質儀器,廣泛應用於PM2.5測量和大型城市空氣淨化系統。他曾獲多個獎項,其中包括馬克斯.普朗克研究獎(1993年)、中科院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2013年),以及美、德、日氣溶膠協會共同頒發的最高榮譽「福克斯紀念獎」(2010年)。此外,他曾擔任美國氣溶膠研究協會主席(2000–2001年),以及國際氣溶膠研究會主席(2006–2010年),該組織由全球16個國家的相關學會聯合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