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教授主讲「精神健康与生活模式干预」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日期
2025年4月17日
-
主办单位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
时间
10:30 - 12:00
-
地点
香港理工大学李嘉诚楼十六楼教务会议室 (M1603室) (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讲者
苏国辉教授
查询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info.pair@polyu.edu.hk
摘要
讲座由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章伟雄教授致欢迎辞揭开序幕,其后由理大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介绍讲者。苏教授在演讲开始时强调疾病预防对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他指出,经济迅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加剧等因素,令精神健康问题、慢性疾病、亚健康问题和老年疾病越趋普遍。
苏教授阐述了多种神经病理学机制,例如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回路和神经胶质细胞。除了这些中枢性因子外,他还探讨了糖皮质激素等循环激素如何对精神功能产生深远影响,显示着外周组织与中枢神经系统核团之间相互影响。
此外,苏教授强调了光疗法的抗抑郁功效,并特别指出丘脑连结核能介导此类治疗对空间记忆增强的作用。苏教授还引用研究结果,证明预防性服用糖肽可以减轻抑郁症症状及传统治疗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
最后,苏教授强调医疗体系的重心应从治疗转向预防疾病,并提倡定期运动、光疗法和服用枸杞糖肽补充剂等生活方式干预策略作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紧接的问答环节由暂任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兼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晓华教授主持,参加者与苏教授就专题报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按此重温

蘇国辉教授
- 广州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
- 中科院院士
- 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广州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社会科学学院、眼科学系荣誉教授及解剖学讲座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脊髓损伤研究协作组董事会联席主席,中国《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杂志总编辑。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他为视神经系统轴突再生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首位证实“通过外周神经的移植方法令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实现长距离再生”的科学家。研究方向是透过多元策略,来促进视神经及脊髓轴突再生。其团队至今确定了多个神经保护和再生因子,包括:运动、枸杞子、营养因子、胜肽纳米纤维支架、环境调控。1995年荣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奖”。1999年获选为中科院院士。2015年获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获选为“达纳大脑计划联盟”(DABI,Dana Alliance for Brain Initiatives)会员,2019年获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2021年获选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021至2024年入选“全球首2%科学家(神经科学领域)”榜单。2023年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神经科学领域)”,名列全国十大,他引次数超过31560,谷歌H指数93。至今发表论文及合著论文共500多篇,拥有专利46项。
你可能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