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及空间研究院院长兼测绘及地理信息学讲座教授丁晓利教授,联同研究院项目员郭健博士,于2025年9月1日于《经济日报》发表文章,深入探讨北部都会区的人口密度问题。
笔者认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有助释放大量土地,于毗邻深圳的新界北部打造可容纳250万人口的宜居宜业新区,打破香港长期「南重北轻」的空间格局,促进香港北部与深圳南部的融合,并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支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对区域及国家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从人口密度角度分析,两位学者认为北部都会区具备提升发展力度。香港陆地面积约1,090平方公里(扣除陆地水面面积),2024年人口约752万,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地区之一。现时北部都会区人口约100万,密度仅每平方公里3,488人,即使未来增至250万人,密度亦仅每平方公里8,333人,远低于其他一些区域。扣除郊野公园后,北部都会区人口密度在全港十八区中仍属偏低。
他们指出,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最后一幅可大规模开发的土地,应加以珍惜并适度提升人口密度,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为未来发展提供资源。例如,若每平方公里多容纳2,000人,可新增约50万居住容量,等同交椅洲人工岛项目,可节省约5,800亿港元建设成本。当然,笔者并不反对交椅洲人工岛项目填海项目。长远而言,香港仍需土地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网上报导:
经济日报 - https://polyu.me/3I0tnRM
研究部门 | 土地及空间研究院 |
---|
你可能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