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9年1月號

3D個性化人體建模技術

憑手機照片即時掌握準確尺寸


十一月十一日光棍節起源於1990年代,原意是歌頌單身生活,當中帶點反情人節的意味,近年則演變成中國內地消費者全年最期待的網購折扣日。2018年,光棍節的網店銷售額創歷史新高,達2,135億人民幣[1]。但研究指出,網購商品的退貨率高達百分之三十,最主要的退貨原因是尺碼有誤[2]。退貨不但增加行政成本和運輸費用,也會降低顧客的整體購物滿意度。為了讓協助消費者在網店選擇合適的尺碼,甚至在網上訂製合身的衣服,紡織及製衣學系副教授莫碧賢博士聯同博士畢業生朱帥印,特意開發先進3D人體建模系統。此系統利用圖像分析及大數據比對,能在十秒內單憑兩張手機照片準確地估量相中人50多個不同身體部位的尺寸,而且準確度高,誤差在1厘米以內。

系統背後原理

傳統的非接觸立體形狀建模技術一般以掃描、圖像或範例為基礎進行演算。以掃描為基礎的技術涉及昂貴而笨重的大型高清掃描器,而且要求消費者在網上購物前先掃描身體並不是可行的做法。至於基於圖像或範例的技術只能進行粗略估計,所得數字往往與真實尺寸相距太遠,故用途有限。

相反,莫博士及朱博士開發的3D建模系統則採用完全不同的邏輯。莫博士解釋說:「系統並非把整個身體當作一件3D物體來掃描,而是將身體分割為50多個局部特徵,再透過分析局部2D形狀來重建局部3D構造,然後通過大數據分析,與超過10,000個實際人體掃描進行比對,最後才把各個局部3D構造組合為一。原理與先把人體分為片狀區域,再對個別區域進行量度的磁力共振和電腦斷層掃描有點相似。」

使用者需先輸入身高、體重,然後按應用程式的指示拍攝正面和側面全身照,十秒內便會有結果。莫博士補充道:「應用程式或線上應用編程介面能將人體與複雜的背景分開,並修復因鏡頭或透視角度而起的變形狀況,還能讀取智能手機內置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的數據,從而指出能夠避免誤差的拍攝角度。」若使用者穿著貼身衣物拍攝照片,系統估量數值與實際尺寸之間的誤差則不會超出1厘米。如此準確的數據令遙距訂製高級衣服及內衣變得可行,讓顧客無需度身都能訂製完全合身的衣物。

技術商

為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鼓勵和推動科研成果的應用以造福廣大市民,理大與上海科技創業實業基金會(STEFG)合作,成立STEFG-理大中國企業家基金。朱博士在該基金的支持下,與其他合夥人在深圳成立初創企業「圖郅創新」,把3D個性化人體建模技術商業化,並開發建模系統的簡化版本1measure應用程式,供大眾免費下載。目前國內已有五家服裝零售商採用該系統,為客戶提供尺碼建議、虛擬試身或服裝訂造等服務。

2018年12月,3D個性化人體建模技術於「第一屆亞洲發明展覽會 – 香港」獲得一項銀獎。

 

[1] Kharpal, Arjun. “Alibaba sets new Singles Day record with more than $30.8 billion in sales in 24 hours.” 2018年11月11日。CNBC。擷取自 https://www.cnbc.com/2018/11/11/alibaba-singles-day-2018-record-sales-on-largest-shopping-event-day.html

[2] Datayx。“網購退貨率超三成 使用者資料分析成電商出路。” 2018年3月9日。騰訊雲,行業專欄。擷取自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56748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